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语文课是一门极富情感的学科。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情感教学风格,对学生进行情感培育,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动、净化,达到提高文学修养,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的功效。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陶冶情操
一、语文情感教学的含义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是人们复杂心理活动的一种反映,也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水准的重要尺度。情感教育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
二、语文情感教学的重要作用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些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谛。语文承担着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培养学生文学素养,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的任务。中学生的情感生活是十分丰富的,而且正处在急剧变化发展的阶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培养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力量。语文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潜在力量。
语文和其它学科相比,更强调情感。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尽管也有抽象思维,但决不能离开情感,并且作者情感往往对作品成败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翻开语文教材,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充满着对祖国、对人民、对大自然、对亲朋好友的深挚情感、字里行间洋溢着优美淡雅、清丽委婉、崇高悲壮的美感。因此,在这些作品教学中,语文教师不可能仅仅传授语文知识,同时要进行情感传递和情感教育。
三、怎样发挥语文教师的
情感因素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情感教学的功能,使学生能对学习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在语文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从而陶冶情操,健全人格?我在语文教学中尝试了以“情”启发学生的读书欲望,以“情”引导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以“情”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体会到情感教育是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之一样。
1、语文教师应培养自身的情感素质:第一,语文教师要热爱本职工作。言为心声,情动于意而形于色,如果没有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哪会有讲课时津津乐道的热情和笑容可掬的神情呢?又哪会获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呢?教师应敬业为先,满腔热情地投人到语文教学工作中去,不断自我完善,以饱满的、积极向上的热情带领学生去感受语文的知识,这样就会对学生学习情感产生巨大的影响。如赞可夫所说:“如果教师本身就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知识的获取。”;第二,语文教师要努力运用教材中所包含的真挚感情,进入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使教师、学生与作品传达的感情达到一种完美的统一,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第三,语文教师的情感体现在适时适度地把握、调控课堂教学的情感氛围上。语文教师还要注重情绪的稳定协调,不大起大落,不喜怒无常,情绪稳定,心态平稳,对工作、学习充满自信。
2、发挥中学语文教材中情感教育的功能:首先,语文教师课前要广采博览,深刻透彻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写作背景,这样才能深入剖析作品,进入角色,挖掘出创作时的匠心,力争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对潜在的字、词、语、修辞的领悟中,受到语文教材本身就是有情感的生动的事例。比如我讲沈从文的《边城》,就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关于沈从文、湘西世界的风情等等;其次,根据课文内容,设置情感导语和情感线索,并使之贯穿全文。这样既能使学生自觉地进入学习氛围中,也能在情感中求知学知,在情感中陶冶情操;第三,恰当地表达课文蕴藏的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作为主导的教师应把作品中的情感传达给主体——学生,使其受到感染,關键在于表达方式的恰当选择;第四,情感教育应寓于朗读训练之中,通过范读把教师的情感体验传递给学生。课文本身对学生的熏陶感固然是重要的,但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在学习课文过程中的情感交流也不可忽视。学生的齐读、个别读、分组读也不只是为了熟悉和背诵课文,更重要的还是情感体验的交流和深化。配乐朗诵、反复吟诵、对比诵读等等读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情感;第五,写作实践中培养情感。在作文训练课上,语文教师可以有意引导学生写作有情感内容的题材,借此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学生在切身的感受中感受到爱国热情,感受到生活中积极向上的情感,感受到生活的亲情、友情等等美好的情感。作文训练课上培养学生情感的题材是极其丰富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情感引导。结合作文教学培养学生正确人际关系观,正确对待亲情友情。
四、语文情感教学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首先,语文教师观念要与时俱进。我们的教学观念要突破桎梏。陈旧的教学观念根本不可能受到学生的欢迎,这样就引不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因此,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第二,忽视人文性,忽视语文课的审美价值,过分强调工具性。但这种工具是带有语言的魅力就荡然无存。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把文章肢解为一个个毫无意义的语言材料,这不仅让学生学起来索然无味,最终将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语文教师将语文课简单理解成工具课,就会使语文课刻板化,从而使语文教学缺乏真情实感;第三,语文教学与应试考试结合,枯燥地练题。师生为考分而学习语文。有些语文试题成了文字测验,使学生觉得语文学习的枯燥。这样,就使语文的情感被扼杀;第四,课堂教学抛弃了传统语文教育强调诵读积累,吟咏感悟,熟读精思等好的方法,课堂变成了“讲堂”,这样学生就根本就无法体味到课文的美感;第五,不少学生对学语文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学不学语文在成绩上没有什么差别。不少学生喜欢追求结果,忽视过程;喜欢浅尝辄止,不愿深入思考。这需要语文教师积极引导。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陶冶情操
一、语文情感教学的含义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是人们复杂心理活动的一种反映,也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水准的重要尺度。情感教育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
二、语文情感教学的重要作用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些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谛。语文承担着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培养学生文学素养,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的任务。中学生的情感生活是十分丰富的,而且正处在急剧变化发展的阶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培养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力量。语文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潜在力量。
语文和其它学科相比,更强调情感。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尽管也有抽象思维,但决不能离开情感,并且作者情感往往对作品成败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翻开语文教材,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充满着对祖国、对人民、对大自然、对亲朋好友的深挚情感、字里行间洋溢着优美淡雅、清丽委婉、崇高悲壮的美感。因此,在这些作品教学中,语文教师不可能仅仅传授语文知识,同时要进行情感传递和情感教育。
三、怎样发挥语文教师的
情感因素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情感教学的功能,使学生能对学习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在语文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从而陶冶情操,健全人格?我在语文教学中尝试了以“情”启发学生的读书欲望,以“情”引导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以“情”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体会到情感教育是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之一样。
1、语文教师应培养自身的情感素质:第一,语文教师要热爱本职工作。言为心声,情动于意而形于色,如果没有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哪会有讲课时津津乐道的热情和笑容可掬的神情呢?又哪会获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呢?教师应敬业为先,满腔热情地投人到语文教学工作中去,不断自我完善,以饱满的、积极向上的热情带领学生去感受语文的知识,这样就会对学生学习情感产生巨大的影响。如赞可夫所说:“如果教师本身就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知识的获取。”;第二,语文教师要努力运用教材中所包含的真挚感情,进入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使教师、学生与作品传达的感情达到一种完美的统一,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第三,语文教师的情感体现在适时适度地把握、调控课堂教学的情感氛围上。语文教师还要注重情绪的稳定协调,不大起大落,不喜怒无常,情绪稳定,心态平稳,对工作、学习充满自信。
2、发挥中学语文教材中情感教育的功能:首先,语文教师课前要广采博览,深刻透彻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写作背景,这样才能深入剖析作品,进入角色,挖掘出创作时的匠心,力争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对潜在的字、词、语、修辞的领悟中,受到语文教材本身就是有情感的生动的事例。比如我讲沈从文的《边城》,就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关于沈从文、湘西世界的风情等等;其次,根据课文内容,设置情感导语和情感线索,并使之贯穿全文。这样既能使学生自觉地进入学习氛围中,也能在情感中求知学知,在情感中陶冶情操;第三,恰当地表达课文蕴藏的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作为主导的教师应把作品中的情感传达给主体——学生,使其受到感染,關键在于表达方式的恰当选择;第四,情感教育应寓于朗读训练之中,通过范读把教师的情感体验传递给学生。课文本身对学生的熏陶感固然是重要的,但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在学习课文过程中的情感交流也不可忽视。学生的齐读、个别读、分组读也不只是为了熟悉和背诵课文,更重要的还是情感体验的交流和深化。配乐朗诵、反复吟诵、对比诵读等等读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情感;第五,写作实践中培养情感。在作文训练课上,语文教师可以有意引导学生写作有情感内容的题材,借此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学生在切身的感受中感受到爱国热情,感受到生活中积极向上的情感,感受到生活的亲情、友情等等美好的情感。作文训练课上培养学生情感的题材是极其丰富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情感引导。结合作文教学培养学生正确人际关系观,正确对待亲情友情。
四、语文情感教学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首先,语文教师观念要与时俱进。我们的教学观念要突破桎梏。陈旧的教学观念根本不可能受到学生的欢迎,这样就引不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因此,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第二,忽视人文性,忽视语文课的审美价值,过分强调工具性。但这种工具是带有语言的魅力就荡然无存。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把文章肢解为一个个毫无意义的语言材料,这不仅让学生学起来索然无味,最终将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语文教师将语文课简单理解成工具课,就会使语文课刻板化,从而使语文教学缺乏真情实感;第三,语文教学与应试考试结合,枯燥地练题。师生为考分而学习语文。有些语文试题成了文字测验,使学生觉得语文学习的枯燥。这样,就使语文的情感被扼杀;第四,课堂教学抛弃了传统语文教育强调诵读积累,吟咏感悟,熟读精思等好的方法,课堂变成了“讲堂”,这样学生就根本就无法体味到课文的美感;第五,不少学生对学语文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学不学语文在成绩上没有什么差别。不少学生喜欢追求结果,忽视过程;喜欢浅尝辄止,不愿深入思考。这需要语文教师积极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