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是计算机辅助教学更递进的一种新形式,构建现代化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整合,要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技术,以直观形象与视听结合的形式对音乐构成全新的诠释。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言简易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图文、音视、动画栩栩如生,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因此,关注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有机整合显得尤为重要。
一、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学生感悟美
创设音乐教学情境,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运用多媒体能为音乐教学创设形声兼备的音乐情境,全面增强音乐的时空效应,唤起学生的美感,提高他们欣赏美的能力。
教授唱游课《小企鹅》时,由于学生没有去过南极,很少看到过企鹅,为了让他们更好的理解想象歌曲的音乐形象,可将歌曲和有关南极、企鹅的画面剪辑成小影片,课前在大屏幕上循环播放,让学生合着音乐,看着画面,律动进课堂。憨态可掬的企鹅和冰天雪地的南极一下就吸引了学生,使学生情不自禁得萌发了学习这首歌曲的兴趣。抓住了这一积极的情趣,我开始了新课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这一实践证明:教师因势利导,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尤其是用多媒体去创设丰富多彩的音乐情境,能激发学生兴趣,很好地调动参与意识,使学生“乐学”,实现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的有机整合。
二、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想象美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审美思维过程最基本的品质,在菏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的想象美,对发展学生个性和智慧,促进创造思维是十分可贵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有声有形的情境优势所创设的音乐意境,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艺术思维和欣赏能力,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想象美。
《两只小象》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歌曲。这首歌曲讲述了两只小象互相友好的故事。教学目标是通过乐曲的学唱,让学生了解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以培养他们想象乐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从而发展想象美的能力。我用《两只小象》的碟片通过编辑组合,配以乐曲,编制成动画,创设演示情境。上课伊始让学生模仿小动物的形象,随着悠扬的乐曲以律动的形式进入课堂,紧接着在大屏幕上呈现象的谜面,请学生猜一猜,并模仿大象走路,学生兴趣盎然。当再播放大象和小象的动画时,学生都能在我的引导下说出大象和小象的走路姿势(大象走路沉重,用四分音符表示;小象脚步轻盈,用八分音符表示;小象急跑去找朋友时,用十六分音符表示),继而学生分别模仿三种脚步,并打出节奏就不再是难点了。在充分感受歌曲、了解歌词之后,让学生看另一段动画,那就是小象找朋友。这时乐曲和画面变得轻松活泼,学生一边跟唱,一边模仿两只小象友好的动作。在十六分音符的地方让学生发挥想象,有的拍手,有的跺脚,还有的小跑……精彩纷呈,促进他们的想象力,从而做到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
三、引导艺术创新,发展学生创造美
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那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我认为要让学生不仅听音乐,还要通过积极的联想和想象,以及视觉、触觉去感受、去体验、去创造音乐和表现音乐。多媒体信息网络的情境性完全可以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或合作的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和自由度,发展他们的个性潜能和聪明才智。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欣赏美、想象美的能力,也特别有助于发展他们的创造美。
教学《时间像小马车》的整合课中,首先我是让学生通过Coogle搜寻各种款式、各个国家钟表的图片和动画来导入并总结钟表有时针、分针、秒针三根不同形状、不同性能的指针,并通过人体的慢走、走、跑的各类形态对三根指针的节奏进行概括(时针=慢走X,分针=走X X,秒针=跑X X X X)为歌曲的教授做好基本的节奏准备,接着我是通过歌曲《时间像小马车》的FLASH使学生对歌曲进行初步的鉴赏,从马车由远及近的运动画面结合歌曲音量和感情上的变化引出渐强和渐弱的音乐符号,促使学生从形象感官上理解渐强和渐弱符号的意义和运用。但是由于时间和技术的局限,虽然课前做了大量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思考,由于教学设计上还有所欠缺,没能很好的体现信息整合课的实质性特征。但是通过这堂课的尝试,无论从教学设计能力还是网络技术能力来讲,我都得到了一次很好的锻炼,最重要的是我从真正意义上了解了信息整合课的魅力。
总之,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课教学的有机整合,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它可以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学生感悟美;促进思维发散,培养学生想象美;引导艺术创新,发展学生创造美。然而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技术辅助手段,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它只能与课堂教学规律及特点相适应,多种教学手段协调互补,才能体现其强大的生命力、迸发出永久的艺术魅力!
一、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学生感悟美
创设音乐教学情境,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运用多媒体能为音乐教学创设形声兼备的音乐情境,全面增强音乐的时空效应,唤起学生的美感,提高他们欣赏美的能力。
教授唱游课《小企鹅》时,由于学生没有去过南极,很少看到过企鹅,为了让他们更好的理解想象歌曲的音乐形象,可将歌曲和有关南极、企鹅的画面剪辑成小影片,课前在大屏幕上循环播放,让学生合着音乐,看着画面,律动进课堂。憨态可掬的企鹅和冰天雪地的南极一下就吸引了学生,使学生情不自禁得萌发了学习这首歌曲的兴趣。抓住了这一积极的情趣,我开始了新课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这一实践证明:教师因势利导,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尤其是用多媒体去创设丰富多彩的音乐情境,能激发学生兴趣,很好地调动参与意识,使学生“乐学”,实现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的有机整合。
二、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想象美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审美思维过程最基本的品质,在菏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的想象美,对发展学生个性和智慧,促进创造思维是十分可贵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有声有形的情境优势所创设的音乐意境,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艺术思维和欣赏能力,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想象美。
《两只小象》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歌曲。这首歌曲讲述了两只小象互相友好的故事。教学目标是通过乐曲的学唱,让学生了解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以培养他们想象乐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从而发展想象美的能力。我用《两只小象》的碟片通过编辑组合,配以乐曲,编制成动画,创设演示情境。上课伊始让学生模仿小动物的形象,随着悠扬的乐曲以律动的形式进入课堂,紧接着在大屏幕上呈现象的谜面,请学生猜一猜,并模仿大象走路,学生兴趣盎然。当再播放大象和小象的动画时,学生都能在我的引导下说出大象和小象的走路姿势(大象走路沉重,用四分音符表示;小象脚步轻盈,用八分音符表示;小象急跑去找朋友时,用十六分音符表示),继而学生分别模仿三种脚步,并打出节奏就不再是难点了。在充分感受歌曲、了解歌词之后,让学生看另一段动画,那就是小象找朋友。这时乐曲和画面变得轻松活泼,学生一边跟唱,一边模仿两只小象友好的动作。在十六分音符的地方让学生发挥想象,有的拍手,有的跺脚,还有的小跑……精彩纷呈,促进他们的想象力,从而做到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
三、引导艺术创新,发展学生创造美
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那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我认为要让学生不仅听音乐,还要通过积极的联想和想象,以及视觉、触觉去感受、去体验、去创造音乐和表现音乐。多媒体信息网络的情境性完全可以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或合作的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和自由度,发展他们的个性潜能和聪明才智。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欣赏美、想象美的能力,也特别有助于发展他们的创造美。
教学《时间像小马车》的整合课中,首先我是让学生通过Coogle搜寻各种款式、各个国家钟表的图片和动画来导入并总结钟表有时针、分针、秒针三根不同形状、不同性能的指针,并通过人体的慢走、走、跑的各类形态对三根指针的节奏进行概括(时针=慢走X,分针=走X X,秒针=跑X X X X)为歌曲的教授做好基本的节奏准备,接着我是通过歌曲《时间像小马车》的FLASH使学生对歌曲进行初步的鉴赏,从马车由远及近的运动画面结合歌曲音量和感情上的变化引出渐强和渐弱的音乐符号,促使学生从形象感官上理解渐强和渐弱符号的意义和运用。但是由于时间和技术的局限,虽然课前做了大量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思考,由于教学设计上还有所欠缺,没能很好的体现信息整合课的实质性特征。但是通过这堂课的尝试,无论从教学设计能力还是网络技术能力来讲,我都得到了一次很好的锻炼,最重要的是我从真正意义上了解了信息整合课的魅力。
总之,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课教学的有机整合,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它可以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学生感悟美;促进思维发散,培养学生想象美;引导艺术创新,发展学生创造美。然而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技术辅助手段,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它只能与课堂教学规律及特点相适应,多种教学手段协调互补,才能体现其强大的生命力、迸发出永久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