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常用调料的投放技巧(二)

来源 :烹调知识·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ziaiai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酱油
  6.1酱油在烹调中的作用:着色、定色、提色。
  6.2放酱油的最佳时间:在菜即将出锅前放酱油。
  6.3具体投酱油的方法:酱油不仅是烹调中的常用调味品之一,而且也是烹调中的主要赋(着)色剂,是烹制红烧等菜肴时所不可缺少。在放酱油的时机选择上,除小火爆炖等烹调加工外,通常都主张安排在起锅前加酱油,这样既利于酱油调味作用的发挥,又可保持酱油的营养价值不被降低。而炒肉片时,为了使肉鲜嫩,也可将肉片先用淀粉和酱油拌一下再炒,这样不仅不损失蛋白质,炒出来的肉嫩滑。凉菜可以拌好后再加酱油,更清香可口。
  6.4投酱油的量:没有严格的规定,只能根据菜的特点掌握。一般每份炒菜10~15 g,红烧50 g左右。
  贴心提醒:(1)蘸食酱油或调拌凉菜时,要加热后再用,以防所含杂菌危害。(2)烹制绿色蔬菜应少加或不加酱油,加放酱油或放得多,会使翠绿鲜的色泽变得暗淡黑褐,不仅影响美观还会掩盖蔬菜的天然美味。(3)尽量使用铁强化酱油,可以预防或控制缺铁性贫血。
  味精
  7.1味精【包括鸡精】在烹调中的作用:增鲜。
  7.2投放味精的最佳时间:菜炒好起锅时加入(味精在70~90℃时溶解最好,鲜味最足)。
  7.3具体投料方法:味精是一种增鲜味的调料,炒菜、做馅、拌凉菜、做汤等都可使用,对炖、烧、煮、熬、蒸的菜,不宜过早放味精,要在将出锅时放入,不要提前,也不要与原料同时投入或烹调中途加入。凉拌菜使用晶体味精时,应先用少量热水化开,然后再浇到凉菜上,效果较好(因味精在45℃时才能发挥作用)。切不可像撒盐那样撒入味精,这样味精不融化,不显味,食用后还易引起消化不良症状。注意不必每天必用,每菜必用。对于鸡肉、鸡蛋、鸽肉等菜肴及高汤烹制的菜肴,它们本身具有鲜、香、清的特点,不必使用味精。如果使用味精会将本味掩盖,致使菜肴口味不伦不类。对于海鲜类,如果放味精,那鲜味会荡然无存了。对鸡蛋、糖醋菜类,不宜使用味精。烧茄子也忌投放味精,因为茄子中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元素,本身就具有鲜味,加入味精烹饪会影响口感。
  7.4投味精的量:并不是多多益善。它的水稀释度是3 000倍,人对味精的味觉感为0.033%,在使用时以1500倍左右为适宜。如投放量过多,会使菜中产生似咸非咸,似涩非涩的怪味,起到相反的效果,一般一份菜4 g左右为宜。
  贴心提醒:(1)每天允许摄取量(食物中原有除外),每千克体质量为120 mg,及50 kg体质量的人每天允许食用6 g;(2)不宜与碱、小苏打或含有这些物质较多的食物混用;(3)3个月内的婴儿食品中不宜使用味精;(4)鸡精比味精更鲜,因含多种调味剂,其味道比较综合、协调。溶解性较味精差,如在汤中使用时,应先经溶解后再使用。(5)味精18 g相当家里常用的白瓷勺1勺左右。
  姜
  8.1姜在烹调中的作用:除腥解腻,浸渍返鲜。
  8.2放姜的最佳时间:油温在二三成时为佳。
  8.3具体投姜的方法:在烹调中要视菜肴的具体情况,合理、巧妙地用姜。
  水产、家禽的内脏和蛋类原料腥、膻异味较浓,烹制时生姜是不可少的调料。但怎样用得恰到好处,可以使菜肴增鲜添色。如做“鱼圆”时在鱼茸中掺加姜葱汁,再放其他调味品搅拌上劲,挤成鱼圆,可收到鲜香滑嫩、色泽洁白的效果;又如“红烧鱼”,应先将姜片投入少量油锅中煸炒炝锅,后下鱼煎烙两面,再加清水和各种调味品,鱼与姜同烧至熟。这样用姜不仅煎鱼时不粘锅,且可去膻解腥;而“烧鱼汤”加姜的时间却是:将鱼下锅后煮至其蛋白质开始凝固,肉质收紧的时候效果最佳。如果姜片与鱼同下或做熟后撒下姜米,其效果欠佳。再如“炸鸡腿”、“炸猪排”等,烹调时姜与原料不便同时加热,但这些原料异味难去,就必须在加热前,用姜片浸渍相当的时间,以消除其异味。浸渍时,同时还需加入适量的料酒、葱,效果会更好。姜在烹调中用途很大,很有讲究,但不一定任何菜都要用姜来调味,如单一的蔬菜本身含有自然芳香味,再用姜米调味,会“喧宾夺主”,影响本味。
  8.4具体投姜的量:视菜肴的具体情况、姜的特点合理用姜。
  贴心提醒:(1)生姜炝锅时,应切为细末,这样才易于受热出味,而切段、片、块则不易发挥作用,造成原料浪费。(2)炝锅时应注意油温在二三成时为佳。过低炝不出香味,过高会使姜炝糊变黑,不仅影响成菜外形,也影响口味。(3)炝锅要因菜而异,每种菜是否炝锅应根据其口味和性质而定。宜于炝锅的原料和菜肴包括海味类、肉类、野味类,特别是脏腑类和鲜度差的原料。(4)烹调用姜不应选用新姜,老姜的味道更浓香。
  葱
  9.1葱在烹调中的作用:缓和寒性,解腥增香。
  9.2放葱的最佳时间:油温在二三成时煸为佳。
  9.3具体投料方法:葱是做菜时最常用的一种调味佐料,但用的恰到好处,还是有些不容易的。例如“炒鸡蛋”,将少量葱放油锅内煸炒之后,倒入调好味的蛋液翻炒几下出锅,即可收到鲜香滑嫩的效果;如果把许多葱直接放入蛋液(大多数人习惯这样做),再入油锅内翻炒,其结果不是蛋熟葱不熟,就是葱熟蛋过火变老,色彩不明快,味道也欠佳。对于清蒸、炖菜在刚出锅放入较好。因此,以葱调味,要视菜肴的具体情况、葱的品种合理用葱。例如:水产、家禽、家畜的内脏和蛋类原料腥、膻异味较浓,烹制时葱是不可少的调料,特别是贝类。豆类制品和根茎类原料,以葱调味能去除豆腥味、土气味。单一绿色蔬菜本身含有自然芳香味,就不一定非用葱调味了。
  9.4具体投葱的量:视菜肴的具体情况、葱的品种、葱的特点合理用葱。
  贴心提醒:(1)炝锅时应注意油温在二三成时为佳。过低炝不出香味,过高会使葱炝糊变黑,不仅影响成菜外形,也影响口味。(2)炝锅要因菜而异,每种菜是否炝锅应根据其口味和性质而定。宜于炝锅的原料和菜肴包括海味类、肉类、野味类,特别是脏腑类和鲜度差的原料。   蒜
  10.1蒜头在烹调中的作用:解腥、增香、提味、消毒、杀菌。
  10.2放蒜头的最佳时间:炝锅时油温在二三成时为佳。
  10.3具体投蒜方法:宜先入锅,留味于油或汤后捞起,菜熟后再适量加入,可使菜肴美观。烹调鸡、鸭、鹅肉时宜多放蒜,使肉更香更好吃。烹调异味大的肉类(如甲鱼、海鲜等),一定要放蒜,不仅能降低胆固醇,而且能促进营养吸收。在蒸熟的茄子里拌入些蒜泥、在炒空心菜梗子时用点蒜末、在炒苋莱时放几枚蒜瓣、在炒四季豆即将起锅时加些蒜片,均可极大地增进或改善菜肴的口味。做凉拌菜时拌入些蒜泥,可使香辣味更浓。可见,大蒜在素菜的烹制中,也是大有用武之地的。
  10.4投蒜的量:视菜肴的具体情况、特点合理用蒜。
  贴心提醒:(1)炝锅时应该注意油温在二三成时为佳。过低炝不出香味,过高,会使蒜炝糊,也影响味:(2)炝锅要因菜而异,每种菜是否炝锅应根据其口味和性质而定:(3)每天最佳吃蒜2瓣。
  香料
  11.1香料在烹调中的作用:提鲜、去膻。遮臭除腥,添味增香。
  11.2放香料的最佳时间:因菜制宜。
  11.3具体投香料的方法:烹调所用的香料,通常指桂皮、八角、花椒、小茴香和丁香等天然香料。如原本并无明显香味的蚕豆,加入八角、桂皮、洋葱、蒜头等制成”宫廷蚕豆”时,其香扑鼻、风味独具,己远非一般的盐水煮豆可比。在不同的烹调手法中,香料的使用是不相同的。一般来说,烹制卤菜(如卤猪心、卤猪肝等)时,须用上述各味香料配合,尤其桂皮的用量宜大;烹制红烧鱼、肉,尤其是腥味浓、原料不够新鲜的荤菜时,须加大料调味。此外,在腌制鸡鸭鱼肉等荤食原料时,花椒大料也是不可缺少。香料用于素菜的烹制时,其添味增香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尤其是花椒。例如,在热油中用花椒炝锅,待花椒出香焦黑后捞出弃去,以此熬成的花椒油炒包菜、炒土豆丝等,烹制的菜肴香味四溢、沁人心肺。若用此花椒油加兑鲜酱油,配成复合调味汁,则既可用于凉拌菜,还可用于夏季拌凉拌面,香气、口味均佳。
  11.4放香料的量:视菜肴的具体情况、特点合理使用。卤菜时,桂皮的用量为其他香料用量的3倍。
  贴心提醒:(1)香料不同于葱姜蒜,若投入量过大,则容易使烹成的菜肴显现一股药味。(2)香料间搭配比例不当时,也会影响最终的复合香味效果。(3)在使用花椒、茴香之类小颗粒香科调味时,宜用清洁纱布袋将其包装后下锅,这样既可避免香料本身入口,也可便于撇除汤面上的浮沫。遇香料气味过浓时,还可随时将其取出。(4)香料久煮,苦涩味就会溶出、从而使菜肴变味,所以,使用香料调味,口味适中即将其取出。(连载完)
其他文献
近年来,B超检查技术发展很快,除了肺部外,几乎全身各种脏器都能应用.可是,对做B超检查前应作哪些准备,许多人并不十分了解,常常因此而耽误了检查,或者影响了检查质量.下面就
期刊
2020年,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颁布实施35周年暨人民银行经理国库35周年。35年来,山西国库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和财政、税务等部门的支持下,紧紧围绕党中央
小麦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小麦产业是农业产业的支柱。因此,采用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尤其重要。
在蔬菜生产过程中,加强植物检疫、做好预测预报、综合运用农业技术、大力发展生物防治技术、合理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科学实行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技术要点,达到无公害生产的
“要想富、种香菇”;“长抓林,短抓牧,种好香菇当年富”.香菇生产具有不与农争时,不与粮争地,原料来源广泛,生产周期短,成分低,效益好等优点.随着香菇袋栽技术日臻完善,许多
耕地作为农业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和农民最直接的劳动对象,是构成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素之一。耕地数量的流失不仅包括耕地绝对数量减少导致的显性流失,还包括
为了探讨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CAM)在铅神经发育毒性中的作用,分别从体内、体外途径观察了低水平铅暴露对海马NCAM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铅明显抑制了海马神经元NCAM的表达,抑制程
“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发生转变,生物发酵行业在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在产业升级和产能提升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深入总结中国生物发酵产业“
介绍了近几年环境工程材料领域所取得的进展.水污染控制材料中主要介绍了用于分离工艺的几种新型吸附材料、絮凝材料和过滤材料,用于生化处理工艺的微生物固定化多孔陶瓷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