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1946~1958年这几年间,原本风景秀丽的热带天堂变成了充满核辐射的地狱。原来,美国不顾马绍尔群岛上居民的安全在此进行了67次核试验,这些核试验让附近太平洋海域的环境遭受了永久的破坏。
马绍尔群岛共和国简称马绍尔群岛,位于西太平洋密克罗尼西亚群岛最东部加罗林群岛的东头,是一个风光秀丽的岛国。马绍尔群岛陆地面积180平方千米,分布在茫茫海域。人口约有5万。
马绍尔群岛的军事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日两国曾在此进行过激烈的战斗。二战结束后,美国于1947年7月在联合国的授权下得到了马绍尔群岛的委托管理权。1979年5月1日,《马绍尔群岛宪法》正式生效,成立立宪政府。1986年11月,马绍尔共和国成立。1990年12月22日,马绍尔群岛共和国托管地位得以终止。
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第一枚原子弹后,前苏联开始加速研制原子弹。4年后,前苏联的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引起美国朝野的震惊和不安,因为美国独一无二的核优势随着前苏联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已经荡然无存了。为此美国开始研制威力更大的核武器——氢弹。于是,马绍尔群岛就成了美国这些核试验的无辜受害者。
1944年3月,美国试爆第一颗原子弹前就曾为选址问题大伤脑筋。最后,哈佛大学的物理学家班布里奇选出一块地方作为试爆场地——新墨西哥州的一片被称为“死亡之路”的沙漠。但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巨大破坏力远远超过了研制者的设想,爆炸把方圆800米内的沙粒都烧成了翠绿色的玻璃,甚至震碎了200千米外的玻璃窗。美国军方认识到,继续在本土进行核试验将对美国的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尤其是日本广岛、长崎被炸后的惨状,更让美国人对在国内进行核试验可能带来的后果担心不已。由于今后还要继续进行规模更大、破坏力更强的核试验,于是美国人决定将核试验的危险转嫁到别人身上。1946年1月,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经过反复酝酿后,最后选定了太平洋上的马绍尔群岛作为新的原子弹试验场。
马绍尔群岛由1200多个大小岛礁组成,分布在20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域上。由于马绍尔群岛西北部的比基尼环礁和埃尼韦托克环礁最为开阔平坦,而且居民较少,美国最终选择了这两个环礁作为核试验场。
1946年2月,美军工程兵开进了比基尼环礁,并强迫当地居民搬迁。尽管马绍尔人并不愿意离开自己祖辈安居乐业的家园,但在美军舰炮和坦克的威胁下,他们不得不含泪搬迁到200千米外的另一处岛屿上。尽管如此,当地居民最终还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因为美军并没有告诉居民们搬迁的原因和核试验可能给他们造成的伤害。
1946 年7月1日和25日,美国连续在比基尼环礁进行了两次核爆炸。剧烈的爆炸让散居在周围岛屿上的马绍尔人惊慌不已,然而他们不知道更大的威胁正在一步步逼近。1952年6月,美国氢弹的理论设计全部完成。8月,一个约有2层楼高、重达65吨,外形酷似大保温瓶的庞然大物完成总装。10月初,几千名美国科学家、机械师、工程师、陆海军官兵随同这枚邪恶的炸弹一起来到了埃尼韦托克环礁。11月1日凌晨,世界第一枚氢弹“迈克”被引爆。瞬间,核辐射、光辐射、冲击波肆虐太平洋上空,这比投在广岛的原子弹强500倍。
氢弹的试爆成功使美国重新取得了核武器领域的优势地位,然而这一优势并没有保持多久。1953年8月,前苏联第一枚氢弹试爆成功又深深地刺激了美国。于是,美国决定爆炸更大威力的氢弹,马绍尔人的噩梦在继续。
1954年3月1日,美国将一颗预测为600万吨TNT当量的氢弹放置在马绍尔群岛比基尼环礁。6时45分许,氢弹在离地面大约2米的地方爆炸。爆炸场景很快让观测人员傻眼了:在爆炸的一瞬间,氢弹所在的那个小岛和附近2座小岛就从视线中消失了。美军的空中观测飞机发现,原先放置氢弹的地方忽然成了一个大深湖。大湖宽近2000米,深达80米。在离爆心220千米远的岛上,人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亮光。事后,据美国科学家们测算,这枚氢弹的爆炸当量高达1500万吨,比原先的估计要大2倍多,是广岛原子弹威力的1000多倍。美国试爆了当时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核武器。由于事先没有估计到如此大的爆炸威力,美军没有及时撤离附近的居民和在海上作业的各国渔船,造成了太平洋上最大的核污染事件。其中,致命的永久核污染区近2万平方千米,正好笼罩在马绍尔共和国整个国土上。为此该国政府还把每年的3月1日定为“国难日”,人们永远记住这次灾难。
氢弹爆炸的时候,日本渔船“福龙丸”号正在200千米外的海域捕捞金枪鱼。船员们都被天空突然出现的火球和亮光惊呆了,还以为是太阳从西升起来呢。正当他们看得有趣,并纷纷议论这个奇怪的现象时,随即传来巨大的爆炸声,接着晴朗的天空纷纷扬扬飘落下“大雪”——放射性污染。不久,渔民们全都出现了辐射症状:恶心、腹泻、脱发等现象,其中1人因肝脏严重损伤死亡,船员和渔具以及捕获的150多吨金枪鱼也全部受到严重的放射性污染。当这些渔民回到自己的港口时,很多人已经奄奄一息。9月,船上40岁的发报员离开了人世,成为美国氢弹试验的牺牲品。
在其后2个半月里,这一海域先后有300多艘渔船都受到辐射污染,比基尼岛及其海域成为船员和渔民谈“核”色变的恐怖海域。这件事被新闻传媒公布后,世界舆论纷纷谴责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核试验行为。
事实上,受到辐射的不仅仅是“福龙丸”号上的船员,当时在试爆点周围有上百只渔船,附近岛屿的居民也没能幸免于难。让人感到悲哀的是,附近岛上一些无知的孩子看到地面落下多彩的灰尘,觉得好奇,就用手拿着玩。结果,那些孩子也受到了无情的辐射。
1955年,美国专家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在接受调查的241名渔民当中,核试验当年就有12名渔民死于肝硬化、癌症;一年后,又有61人死于白血病、癌症或肝硬化。在这次氢弹试验后,忍无可忍的马绍尔人向联合国派出了请愿团,要求美国停止在该群岛的核试验。然而,自诩重视“民主与人权”的美国却根本不顾这些岛民的性命,拒绝了他们的要求。1958年7月,美国才迫于全世界的压力停止了在马绍尔群岛的核试验。
据统计,从20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美国共进行了上千次核试验。其中,仅在马绍尔群岛就进行了67次核试验,而23次在比基尼环礁进行。在1954年一年内,马绍尔群岛所属岛屿上就接连爆炸了3颗1000万吨以上当量的核武器。这些核爆炸的放射性散落物飘落到了群岛的其他地区,使许多人都出现了皮肤烧伤、头发脱落、恶心、呕吐等现象,甲状腺疾病和恶性肿瘤也成为当地的常见病。
在这些地区,残留的放射物经历了近60年的风雨,早已经混杂在土壤中,使得当地生产的食品和饮水都成了辐射污染源,人们不得不从外地运来必需的生活用品。联合国的一个组织曾做过调查,如果真的要彻底清除这些放射性散落物,唯一的办法是把整个岛上的表层搬走。而如果把所有的表土和树木都消除,剩下的就只有沙子,整个岛就成了荒地。试验场内和附近的岛屿核污染更为严重,强烈的辐射让迁走的岛民至今仍无法重返家园。
几十年过去了,美国的军舰和试验人员走了,却给马绍尔群岛和这片广袤的太平洋海域留下了永久的创伤与痛苦。
(摘自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核:灾难》 作者:《传奇》书系编委会)
马绍尔群岛共和国简称马绍尔群岛,位于西太平洋密克罗尼西亚群岛最东部加罗林群岛的东头,是一个风光秀丽的岛国。马绍尔群岛陆地面积180平方千米,分布在茫茫海域。人口约有5万。
马绍尔群岛的军事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日两国曾在此进行过激烈的战斗。二战结束后,美国于1947年7月在联合国的授权下得到了马绍尔群岛的委托管理权。1979年5月1日,《马绍尔群岛宪法》正式生效,成立立宪政府。1986年11月,马绍尔共和国成立。1990年12月22日,马绍尔群岛共和国托管地位得以终止。
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第一枚原子弹后,前苏联开始加速研制原子弹。4年后,前苏联的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引起美国朝野的震惊和不安,因为美国独一无二的核优势随着前苏联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已经荡然无存了。为此美国开始研制威力更大的核武器——氢弹。于是,马绍尔群岛就成了美国这些核试验的无辜受害者。
1944年3月,美国试爆第一颗原子弹前就曾为选址问题大伤脑筋。最后,哈佛大学的物理学家班布里奇选出一块地方作为试爆场地——新墨西哥州的一片被称为“死亡之路”的沙漠。但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巨大破坏力远远超过了研制者的设想,爆炸把方圆800米内的沙粒都烧成了翠绿色的玻璃,甚至震碎了200千米外的玻璃窗。美国军方认识到,继续在本土进行核试验将对美国的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尤其是日本广岛、长崎被炸后的惨状,更让美国人对在国内进行核试验可能带来的后果担心不已。由于今后还要继续进行规模更大、破坏力更强的核试验,于是美国人决定将核试验的危险转嫁到别人身上。1946年1月,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经过反复酝酿后,最后选定了太平洋上的马绍尔群岛作为新的原子弹试验场。
马绍尔群岛由1200多个大小岛礁组成,分布在20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域上。由于马绍尔群岛西北部的比基尼环礁和埃尼韦托克环礁最为开阔平坦,而且居民较少,美国最终选择了这两个环礁作为核试验场。
1946年2月,美军工程兵开进了比基尼环礁,并强迫当地居民搬迁。尽管马绍尔人并不愿意离开自己祖辈安居乐业的家园,但在美军舰炮和坦克的威胁下,他们不得不含泪搬迁到200千米外的另一处岛屿上。尽管如此,当地居民最终还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因为美军并没有告诉居民们搬迁的原因和核试验可能给他们造成的伤害。
1946 年7月1日和25日,美国连续在比基尼环礁进行了两次核爆炸。剧烈的爆炸让散居在周围岛屿上的马绍尔人惊慌不已,然而他们不知道更大的威胁正在一步步逼近。1952年6月,美国氢弹的理论设计全部完成。8月,一个约有2层楼高、重达65吨,外形酷似大保温瓶的庞然大物完成总装。10月初,几千名美国科学家、机械师、工程师、陆海军官兵随同这枚邪恶的炸弹一起来到了埃尼韦托克环礁。11月1日凌晨,世界第一枚氢弹“迈克”被引爆。瞬间,核辐射、光辐射、冲击波肆虐太平洋上空,这比投在广岛的原子弹强500倍。
氢弹的试爆成功使美国重新取得了核武器领域的优势地位,然而这一优势并没有保持多久。1953年8月,前苏联第一枚氢弹试爆成功又深深地刺激了美国。于是,美国决定爆炸更大威力的氢弹,马绍尔人的噩梦在继续。
1954年3月1日,美国将一颗预测为600万吨TNT当量的氢弹放置在马绍尔群岛比基尼环礁。6时45分许,氢弹在离地面大约2米的地方爆炸。爆炸场景很快让观测人员傻眼了:在爆炸的一瞬间,氢弹所在的那个小岛和附近2座小岛就从视线中消失了。美军的空中观测飞机发现,原先放置氢弹的地方忽然成了一个大深湖。大湖宽近2000米,深达80米。在离爆心220千米远的岛上,人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亮光。事后,据美国科学家们测算,这枚氢弹的爆炸当量高达1500万吨,比原先的估计要大2倍多,是广岛原子弹威力的1000多倍。美国试爆了当时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核武器。由于事先没有估计到如此大的爆炸威力,美军没有及时撤离附近的居民和在海上作业的各国渔船,造成了太平洋上最大的核污染事件。其中,致命的永久核污染区近2万平方千米,正好笼罩在马绍尔共和国整个国土上。为此该国政府还把每年的3月1日定为“国难日”,人们永远记住这次灾难。
氢弹爆炸的时候,日本渔船“福龙丸”号正在200千米外的海域捕捞金枪鱼。船员们都被天空突然出现的火球和亮光惊呆了,还以为是太阳从西升起来呢。正当他们看得有趣,并纷纷议论这个奇怪的现象时,随即传来巨大的爆炸声,接着晴朗的天空纷纷扬扬飘落下“大雪”——放射性污染。不久,渔民们全都出现了辐射症状:恶心、腹泻、脱发等现象,其中1人因肝脏严重损伤死亡,船员和渔具以及捕获的150多吨金枪鱼也全部受到严重的放射性污染。当这些渔民回到自己的港口时,很多人已经奄奄一息。9月,船上40岁的发报员离开了人世,成为美国氢弹试验的牺牲品。
在其后2个半月里,这一海域先后有300多艘渔船都受到辐射污染,比基尼岛及其海域成为船员和渔民谈“核”色变的恐怖海域。这件事被新闻传媒公布后,世界舆论纷纷谴责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核试验行为。
事实上,受到辐射的不仅仅是“福龙丸”号上的船员,当时在试爆点周围有上百只渔船,附近岛屿的居民也没能幸免于难。让人感到悲哀的是,附近岛上一些无知的孩子看到地面落下多彩的灰尘,觉得好奇,就用手拿着玩。结果,那些孩子也受到了无情的辐射。
1955年,美国专家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在接受调查的241名渔民当中,核试验当年就有12名渔民死于肝硬化、癌症;一年后,又有61人死于白血病、癌症或肝硬化。在这次氢弹试验后,忍无可忍的马绍尔人向联合国派出了请愿团,要求美国停止在该群岛的核试验。然而,自诩重视“民主与人权”的美国却根本不顾这些岛民的性命,拒绝了他们的要求。1958年7月,美国才迫于全世界的压力停止了在马绍尔群岛的核试验。
据统计,从20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美国共进行了上千次核试验。其中,仅在马绍尔群岛就进行了67次核试验,而23次在比基尼环礁进行。在1954年一年内,马绍尔群岛所属岛屿上就接连爆炸了3颗1000万吨以上当量的核武器。这些核爆炸的放射性散落物飘落到了群岛的其他地区,使许多人都出现了皮肤烧伤、头发脱落、恶心、呕吐等现象,甲状腺疾病和恶性肿瘤也成为当地的常见病。
在这些地区,残留的放射物经历了近60年的风雨,早已经混杂在土壤中,使得当地生产的食品和饮水都成了辐射污染源,人们不得不从外地运来必需的生活用品。联合国的一个组织曾做过调查,如果真的要彻底清除这些放射性散落物,唯一的办法是把整个岛上的表层搬走。而如果把所有的表土和树木都消除,剩下的就只有沙子,整个岛就成了荒地。试验场内和附近的岛屿核污染更为严重,强烈的辐射让迁走的岛民至今仍无法重返家园。
几十年过去了,美国的军舰和试验人员走了,却给马绍尔群岛和这片广袤的太平洋海域留下了永久的创伤与痛苦。
(摘自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核:灾难》 作者:《传奇》书系编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