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热”的反思

来源 :企业文化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mgle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文化已经成为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有力抓手、重点工作和精品工程,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企业内树品牌、外树形象、提升竞争力的法宝。
  
  企业文化引入中国20多年来,越来越受到中国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形成了新一轮的“企业文化热”。从各地实践来看,企业文化已经成为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有力抓手、重点工作和精品工程,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企业内树品牌、外树形象、提升竞争力的法宝。
  那么,究竟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企业管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是什么关系?中国企业文化的现状如何?企业如何进行文化创新?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积极探索。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内涵及其功能
  
  目前,世界上有关企业文化的定义有100多种,众说纷纭。纵观国内外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大体有以下几种主要观点:
  1.因素(要素)说。美国的迪尔和肯尼迪在《公司文化》一书中指出,企业文化是由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文化网络五个因素组成的系统。美国管理学家理查·巴斯卡和安东尼·艾索斯提出“技巧、人员、最高目标、作风、结构、策略、系统”为企业管理的七要素:策略、结构和系统属于“硬要素”;人员、技巧作风和最高目标属于“软要素”,这些软要素就是企业文化。
  2.两种文化总和说。这种学说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物质文化是显形的文化,主要指企业中的设施、工具、机器、材料、技术、设计、产品、包装和商标等;精神文化是隐形文化,主要指企业的价值观、信念、作风、习俗、传统等。
  3.群体意识说。这种学说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员工群体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群体意识及行为方式。所谓群体意识,是指员工所共有的认识、情绪情感、意志及性格风貌。
  4.精神现象说。这种观点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运转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包含企业最高目标、共同价值观、作风和传统习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等在内的有机整体,是以物质为载体的各种精神现象,是企业的“意识形态”。
  总之,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企业规范、企业生存氛围的总和,既是一种客观存在,又是对客观条件的反映,具有很强的继承性、时代性、层次性。我曾对企业文化下过这样一个定义: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一个企业长期形成而被公众普遍认同的企业环境、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典礼仪式、英雄模范、企业精神、文化网络、经营理念、产品品牌及发展战略等的集合体。
  在实质上,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同时,它又是受社会文化影响和制约的以企业规章制度和物质现象为载体的一种经济文化。其本质特征体现在以人为本、以文化人、文化主导三个方面。
  1.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的精神文化是用以指导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行为规范、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是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企业精神是企业价值观的核心,是企业广大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经过企业家有意识的概括、总结、提炼而得到确立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它是企业优良传统的结晶,是维系企业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2.企业的制度文化。企业的制度文化是由企业的法律形态、组织形态和管理形态构成的外显文化,它是企业文化的中坚和桥梁,把企业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企业的制度文化一般包括企业法规、企业的经营制度和企业的管理制度。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与企业有关的法律和法规、企业的经营体制和企业的管理制度等问题。企业的法律形态体现了社会大文化对企业的制约和影响,反映了企业制度文化的共性。企业的组织形态和管理形态则体现了企业各自的经营管理特色,反映了企业制度文化的个性。
  3.企业的行为文化。企业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包括企业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折射。从人员结构上划分,企业行为中又包括企业家的行为、企业模范人物的行为、企业员工的行为等。企业的经营决策方式和决策行为主要来自企业家,企业家是企业经营的主角。在具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中,最受人敬重的是那些集中体现了企业价值观的企业模范人物。企业员工是企业的主体,企业员工的群体行为决定了企业整体的精神风貌和企业文明的程度。
  4.企业的物质文化。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其显著的特点是以物质为载体,物质文化是它的外部表现形式。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通过重视产品的开发、服务的质量、产品的信誉和企业生产环境、生活环境、文化设施等物质现象来体现的。企业文化不仅体现在产品服务以及技术进步这些物质载体上,还通过厂区建设,包括生活设施、文化设施等诸多方面来体现企业的物质文化。
  概括起来,企业文化具有如下四种功能:
  1.导向功能。它是指企业文化能对企业整体和企业员工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起导向作用,使之符合企业使命或企业目标。如北京开关厂提出了“99+1=0”的管理理念,提炼出了“零起点”、“零缺陷”、“零突破”的经营理念。如果你干好了99项工作,仅一样没有干好,工作效果也等于零。用这种管理理念引导职工追求卓越、挑战极限,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2.凝聚功能。它是指企业文化具有使企业员工从内心深处唤起饱满的激情,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确立共同的价值观念。在满足员工物质需要的同时,崇高的核心价值观带来的满足感、成就感和荣誉感,能使企业员工的精神需求获得满足,从而产生深刻而持久的激励作用。国内外许多知名企业无不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即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培养人为出发点,通过吸引、引导、感化、约束、培养、教育等方式,牢牢抓住企业员工的心,重视人的价值。
  3.约束和规范功能。它是指企业文化对每个企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这种约束与规范是一种“不成文”的规范与约束,是与制度的“硬”约束相对应的“软”约束,这种无形的“软”约束比有形的“硬”约束具有更强大、更持久、更深刻的效果。
  4.辐射和穿透功能。它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渠道输出产品、服务、公关、广告的同时,也传播着企业文化,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起企业的形象。商品的文化含量越大、文化附加值越高,它的辐射和穿透能力就越强。许多人对微软公司的产品并不了解,但对微软及其比尔·盖茨先生却耳熟能详。这是因为,比尔·盖茨在输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推出了一种强调智力的文化,一种集娱乐、灵活、朝气于一体的文化,一种强调辛勤工作、接近客户、远见卓识的文化,一种员工对比尔·盖茨顶礼膜拜的文化,即“微软文化”。
  企业文化产生功能的主要特点是导向、凝聚、规范、辐射、陶冶提升,这也区别于物质性工作和制度性工作强制性和约束性的特点。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规范和激励功能是相对企业内部员工来说的,而辐射功能和穿透功能则是针对企业外部形象而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
  
  二、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一)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各级党组织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推动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研究对象相同,目的、目标相似,所属范畴和内涵不同,形式和载体不同,功能和作用不同。也就是说,两者研究的对象都是人,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和文化品位,目标是培育“四有”新人,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前者属政治范畴,后者属经济管理范畴,前者内涵小,后者内涵大,后者是前者的有效载体,后者的功能和作用更为具体、直接。企业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粘合剂”,可以改变以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两张皮”的现象。思想政治工作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也不能孤立地进行,更不能把它作为时髦的“装饰品”或“文体活动”的代名词,而应该自觉地利用和发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资源和优势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同时使思想政治工作找到一条渗透企业经营管理中去的途径和载体。要不断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时代感,把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更好地为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服务。
  (二)企业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历来都是由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相互促进、相互协调构成的。先进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是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的反映和体现,是人类文明积累和发展的结晶,同时又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前进提供思想指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发展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企业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学习、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需要。从企业文化形态和属性看,企业文化属亚文化,属管理和伦理学范畴。因此,要将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加以整合,成为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企业文化变革和建设就必须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坚持把提高职工队伍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重要内容来抓。必须切实把握主旋律和正确的价值标准,坚持以德治企,努力建设与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和企业文化,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
  
  三、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与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系
  
  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愈加激烈。虽然我国十年来保持着一个快速的经济增长速度,但无论是我国的综合国力,还是科学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都大大落后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那么,中国企业家在与对手较量或合作的平台上如何以新的理念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企业的旗舰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社会主义企业精神正是企业通向成功的一把“金钥匙”。
  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制胜之道,也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当今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和文化的竞争。全球一体化经济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的运行规则,创新因而就成为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的灵魂。什么是创新?创新就是生成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策略、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形象等,并将其付诸实施给企业带来效益的行为。
  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培育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增强其凝聚力、向心力、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企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企业必须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和不断创新的高度,必须有全球眼光,博采众长,以我为主,营造有竞争力的企业文化,通过产品、技术、管理、机制、制度等文化创新来获得新经济中的霸主地位。企业培育积极向上的先进文化的过程,就是企业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的过程,就是企业赢得用户、不断战胜竞争对手、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过程。
  企业文化是企业寻找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原则”和“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它已显示出作为一种“知识资本”产生的文化力和生产力,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且是最具活力、最具稳定性、最具个性化、最具渗透力、最不易被竞争者模仿的因素。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企业经营者协调组织全体员工形成共同的经营哲学和价值观,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文化力在解放生产力中的作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增强产品的竞争力,从而发展企业的生产力。文化推动和促进经济发展,企业的发展催生更先进、更优秀的企业文化。
  
  四、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特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主题。体现这三大主题的“新”经济运动改变着全球市场态势,改变着企业竞争的环境,也改变着企业竞争的规则。新时代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1.速度文化。这个世界充满着变化,惟一不变的东西就是变化,“一个公司的成败取决于其适应变化的能力”。传统竞争因素的重要性在不断减弱,而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时间竞争。新经济中的现代企业已没有决策大小的问题,只有速度快慢的问题。美国思科系统公司信奉的企业信条是:“未来的商场中,不再是大吃小,而是快吃慢。”信息和网络技术使进入市场的门槛大大降低,人们几乎可以同步复制任何一种新技术产品,并迅速向全球市场提供,独占技术而有利可图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短。这就必然使速度成为企业的头等大事,培育起一种重视速度的企业文化成为当务之急。企业速度文化的精髓在于发现最终消费者。新时代市场竞争的焦点不再集中于谁的科技更优良,谁的规模更强大,谁的资本最雄厚,而是要看谁最先发现最终消费者,并能最先满足最终消费者的需求,以及在短期内占有满足这种需求的排他性。
  2.创新文化。当今世界,在信息化背景下,创新的作用得到空前强化,并升华成一种社会背景。创新变成了企业的生命源泉,创造性和灵活性是最宝贵的资源。在剧烈变动的时代,成功者往往是那些不愿遵循传统游戏规则,敢于大胆创新,不畏风险的人。与传统企业文化强调的创新相比,新经济时代的企业创新文化更加重视经济主体的独立性、个性和灵活性,提倡和保护具有个人冲动的“灵感”和独创性,鼓励不畏风险,激发创造热情,允许尝试失败,促使其才能、智慧得以充分释放方面。文化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必须提到企业改革的议事日程上来。
  3.虚拟文化。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典型产物就是虚拟,就是与信息紧密挂钩的高智能、知识密集型产品。利用高信息技术手段,在全球范围内通过软性操作系统整合优势资源,既增加企业运行的效率和活力,又避免工业经济时代常规运行中的硬设施投入,从而降低了企业运行成本。由此可见,企业虚拟文化的要旨在于具有灵活、柔性、合作、共享、快速反应、高效输出等素质。在新经济中,进入虚拟市场的门槛很低。任何个人都能通过网络向全球市场提供非物质产品,既不需要自己拥有生产设备,也不需要拥有销售网络。在全球生产普遍供大于求的形势下,传统的消费概念已经过时,发现消费、创造消费,从有限消费转变为无限消费,就成为虚拟经营的重要内容。你能打动消费者,把他的时间买下来,新文化商机就出现了。
  4.学习文化。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爆炸、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持续运行期限或生命周期受到最严峻的挑战。只有通过培养整个企业组织的学习能力、速度和意愿,在学习中不断实现企业变革、开发新的企业资源和市场,才能应对这样的挑战。知识的积累只有学习,创新的起点在于学习,环境的适应依赖学习,应变的能力来自学习,这就需要一种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文化氛围,因而企业不再是一个终身雇佣的组织,而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组织”。现代企业只能作为一个不断学习的组织,才能够“善于创造、寻求及转换知识,同时能根据新的知识与领悟而调整行为,正所谓终身学习,永续经营。
  5.融合文化。新时代还有一个相当关键的东西,就是融合。经济全球化,导致竞争的内涵发生变化,竞争中的合作,使企业必须不断融合多元文化。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为企业文化的融合铺平道路,让身处这个时代的企业成为跨文化的人类群体组织。通过全球化把各种稀缺要素掌握在自己手里,通过全球性合作实现最佳优势互补。实际上,企业融合文化应当是多元文化、合作文化和共享文化的集合。多元优于一元,合作大于竞争,共享胜过独占。企业有了包容性的融合文化,就能突破看似有限的市场空间和社会结构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重组,在更为广泛的程度上完成双赢或多赢的商业运作。
  6.生态文化。在付出了许多不可挽回的代价之后,世人逐渐形成了这样的共识:生态环境保护的利益要大于经济增长的利益。时代需要企业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创造生态文明。尊重生态环境,对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切怀有一种敬畏之心,是对“企业家精神”的时代补充。企业生态文化使企业自觉地、主动地设立自身的生态环境政策和目标,关注社会生态效益,积极支持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
  
  五、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第一,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已经从“移植组装”开始向“自主开发”的成长阶段迈进,但总体上看发展很不平衡。东部沿海企业好,西部和民营企业差;说的多,做的少;物质的多,精神的少;外显的多,深层的少;共性的多,个性的少。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仍然没有引起广大企业经营管理者足够的重视,必须从适应新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和迅速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出发,进一步宣传和引导、强化和推动。
  第二,我国对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方兴未艾,研究方法已经开始从定性描述转向定量分析,从案例分析转向各种实证模型的建立;研究范围从宏观环境转向微观组织,从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企业扩展到非公有经济实体甚至虚拟企业的企业文化;研究对象从对企业内个体研究转变为对员工整体的研究,从单纯的研究企业形象开始深入到研究企业审美文化和“知识资本”的人才要素等。但总体上说研究结构的多,制度的少;研究硬性的多,软性的少;阐述概念的多,实证研究的少,系统性、层次性、可操作性不强。
  第三,许多大企业集团已经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全部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而且设立了企业文化部、公共关系部、企划部或信息传播等专门机构,旨在协调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创新了体制,精简了人员,调整了职能,转换了机制,打破了多年来宣传思想工作的一元化格局,形成了崭新的多元格局。但相当一部分企业存在着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两张皮”的现象,没有真正地融合,没有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缺乏渗透力和实效性。
  从长远看,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努力培育和发展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不断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增强其凝聚力、向心力和竞争力。只有以先进文化为导向,才能真正体现文化进步的性质、体现文化发展的要求。为此,中国企业必须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形成先进的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促进理论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极大地推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其他文献
中国企业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当代中国文化的一个亚文化,公有制决定了这个亚文化在其根本上是当代最富人本精神、最强调职工意识的先进文化。但我们如何将这一根本上的先进文化转化为行动中的先进文化,却需要艰苦的措施和路径上的创新。正像要寻找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一样,我们也要寻找先进文化的实现形式。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党的先进性的重要特征和标志,将文化建设的
期刊
2005年9月27日,《企业文化与管理》杂志在天津市干部俱乐部友谊厅举行了国庆座谈会。座谈会气氛热烈,来自天津市工业工委、交通工委、金融工委、商务工委及众多企业集团公司的宣传部、党办的负责同志畅所欲言,围绕企业文化的深层价值、主要特点与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广泛的交流,对《企业文化与管理》杂志六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提升办刊水平、扩大社会影响提出了宝贵意见。    “文化管理,企业管理的最
期刊
1.在成功管理的基本原则中,最重要的两项就是以自己的组织为荣和对工作热忱。  2.拥有良好的管理才能吸引最优秀的工作人员,并能引导他们,让他们人尽其才。  3.谋划发展的战略必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预示未来的方向。同时,要保持整体性,不可让偏见支配了发展战略。  4.要立即行动。胜利者多是实事求是的实践家,他们奉为圣旨的一句格言是:“现在就行动。”因为没有彻底的行动就不会有杰出的成就。会动脑筋、有很
期刊
这是一个需要企业家的时代。造就一大批优秀企业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国实现民主法制、推动社会进步的需要。这种需求已经变得如此强烈,以至于整个社会都感受到这种缺位所带来的巨大压力。  当前,世界经济正向着全球化、一体化发展。世界经济的进一步融合,必将推动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实际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就是生产关系先进与落后之争,也就是政治体制、社会结构优劣之争,这种竞争通常是以企业与企业
期刊
肯德基是世界最大的炸鸡快餐连锁企业,肯德基的名字KFC,是英文Kentucky Fried Chicken的缩写,这个标志已成为全球有口皆碑的著名品牌。1952年,首家被授权经营的肯德基餐厅建立。    1930年,肯德基的创始人桑德斯在家乡美国肯德基州开了一家餐厅。在此期间,桑德斯潜心研究炸鸡的新做法,终于成功地发明了由11种香料和特有烹调技术合成的秘方,其独特的口味深受顾客的欢迎,餐厅生意日渐
期刊
命运    一次,去拜会一位事业上颇有成就的朋友,闲聊中谈起了命运。我问:“这个世界到底有没有命运?”他说:“当然有啊。”我再问:“命运究竟是怎么回事?既然命中注定,那奋斗又有什么用?”他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却笑着抓起我的左手,说不妨先看看我的手相,帮我算算命。他给我讲了一些生命线、爱情线、事业线等诸如此类的话之后,突然对我说:“把手伸好,照我的样子做一个动作。”他的动作就是:举起左手,慢慢地而
期刊
◆ 澄清模糊观念,理顺创新思路,提高对文化创新是推进企业创新的核心的认识  ◆ 引入市场要素,建立市场考评体系,激活企业先进因子,推动文化创新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也是企业的灵魂,文化创新更是推进企业创新的核心。要实现企业的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首要的是要实现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的大转变,而制约着观念转变的最根本要素就是文化。因此,推进企业文化的创新,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成
期刊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东风电机厂有限公司是国家发电设备及电机制造行业的骨干企业。公司前身东风电机厂是国家为发展核工业兴建的军工企业,在二十多年的军品生产期内,为中国核工业和国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专用装备,做出了重大贡献。1988年以来,工厂实施“军转民”。上世纪九十年代,工厂曾一度陷入困境,生产经营举步维艰。2001年底,工厂改制成立四川东风电机厂有限公司。现任领导班子上任以来,致力于企业文化建设
期刊
当前,民营企业越来越多,占国民经济生产力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有专家预计,在未来10年内,民营经济将会成为中国民族经济的强劲中坚。因此,民营企业管理自然就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     “管理差点”四因素    过去我们总认为,民营企业管理不够理想是由两个原因所造成的。一是企业小,迫于生存压力,老板要赚钱,一时顾不了那么多,所以管理可能差点。二是民营企业老板文化水平低,没有学过管理,做事往往只靠自己以往
期刊
许多公司都曾在过去取得过优异的战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又有许多公司逐渐销声匿迹被淘汰出局。那么,这些被淘汰的公司为什么会由好变坏呢?    惯性造就失败企业    有些人认为,这是由于企业对市场变化反应麻痹。恰恰相反,在处于剧烈变化市场环境中的企业经理人,通常早已认识到了来自变化的威胁,并相应地进行准备和采取措施。  但无论这些准备和措施有多少,在市场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仍有大量的好企业变坏了。  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