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谁指使你来的?”张方同学推了推眼镜,掩饰着惊愕的神情,语气严厉地质问。
“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小清同学眼圈一红,掏出餐巾纸,扬起脸,扶着桌子,压抑着悲愤,颤抖地回答。
“咔嚓”“咔嚓”“咔嚓”……相机不停地抓拍这精彩的一刻。
咦?这不是话剧《雷雨》的桥段吗?怎么不是在艺术剧院里表演呢?
“爸爸,这是不公平的。”胖嘟嘟的阿耀冲上讲台,以他惯有的天真语气叫道。
“哈哈哈……”台下的同学开怀大笑。台上红着眼圈的小清,也掩嘴乐了,张方虽然强忍着不笑,但面部表情却因压抑而显得十分滑稽。
这是一堂特殊的语文课,是我精心排练一周后的话剧《雷雨》的表演课。我是总导演,语文课代表小魏是导演,小清饰鲁侍萍,张方演周朴园,周冲则由天真的阿耀扮演,健剑饰鲁大海,王深演周萍,嘉豪和涛涛等学生扮演仆人,四力和小强负责摄影。
好,我们还是继续观看演出吧。
阿耀转过身,气愤地走下场,回到座位坐下,又扮了个鬼脸,还伸出两个手指做V型,让摄影师给他拍照。导演小魏忙着对他使眼色,挥手让他安静下来,又赶紧示意健剑完成对白。而此时,健剑正看着阿耀,见导演提示,突然回过神来,指责张方:“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你现在还……”
斯文的王深大步走上讲台,伸手要打健剑,却迟迟下不了手。小魏着急了,低声提醒:“说了假打!我配合你发出声音!”王深终于一巴掌拍了下去。同一时间,小魏双手对拍了两下,“啪啪”,声音清脆响亮。
此时,手持扫帚、拖把的嘉豪和涛涛等几个仆人激动不已,开玩笑说:“揍健剑去……揍他……我们把他拖出去!”健剑被几个人摁住,大叫:“你们这是报复!”
“哈哈哈哈,谁叫你得罪嘉豪他们?活该!哈哈哈哈。”同学们笑得前仰后翻。
小魏着急地喊道:“不要装疯!这是一部很严肃的戏!”
“戏不是演完了吗?”“人比黄瓜瘦”(他总是把“人比黄花瘦”读成“人比黄瓜瘦”,故得此雅号)靠着椅子,懒懒地说。
“好戏还在后头呢!”魏导神秘地说,“下面有请我们的演员再次登台——”小魏做了个“请”的手势,弯腰恭迎,演员们又一一走上了讲台。原来,剧组为了表演效果,更为了落实话剧《雷雨》的学习要点,专门设计了一个重要环节:说人物,谈戏剧。
“我是鲁侍萍。”小清介绍道,“鲁侍萍是一个旧时代的下层妇女,虽然处境艰难,但她凭借自身坚强的性格,不屈不挠地走过了人生最艰苦的时期。她是一个顽强的女性,她的人生经历沉重地敲击着《雷雨》的悲剧丧钟——将最有价值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
“我饰演周朴园。”张方鞠了一躬说,“周朴园是剧中的中心人物,已经55岁,19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留学德国,于是造成了他既有資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又有封建专制思想,是一个新兴资本家。他的性格特征主要通过他与侍萍、蘩漪两位女性以及他与鲁大海等人物的关系表现出来。他是一个内心较深沉的人,有着资本家阴险、狡诈、虚伪的一面,但在序幕和尾声中,我们可以看出周朴园天性的回归。作者对周朴园有一缕淡淡的温情,透过他仿佛能看到自己的父辈,如果同学们有兴趣,可以去观看整部《雷雨》。”接下来,阿耀、健剑与王深也分别介绍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刚才,各位演员都介绍了自己扮演的角色。作为导演,我想请同学们点评一下大家的表演。”小魏很期待地望着大家。
“那还用说,阿耀演得最好,憨态可掬!”有位学生脱口而出。
“不对,不对,是王深。他那样子演周萍,绝了!拎出来就是一个矛盾的人。”
“健剑演得不好吗?你看那鲁大海,像健剑一样莽撞!”
“仆人演得最好。你看,嘉豪他们演得多卖力啊!”
…………
“好,谢谢大家的点评。我们还是听听老师的意见吧!”机灵的小魏不置可否,请我做最后定夺。
是啊,学生们都参与其中,我怎能袖手旁观呢?于是,我踱上讲台,开始了点评和小结:“在这一堂课上,你们都进入了角色,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鲁侍萍’能红眼圈,说明演技真的不错;‘周朴园’能将内心的复杂情感表现在脸上,也下了工夫;周冲天真,但有点搞笑;‘鲁大海’有激情,只是后劲不足;‘周萍’文弱,但过于迟疑;仆人们有些冲动。另外,摄影师很有抓拍技巧,观众的呼应也热烈。总的来说,我们这堂表演课非常成功!当然……”我突然停下来,学生们疑惑地望着我。我接着说:“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角色——学习者。关于戏剧,我们在上一堂课中已经了解了它的相关常识,如什么是戏剧、戏剧有哪些特点。哪位学生来回答一下?”
“导演知道,导演肯定知道!”有学生嘟囔着。小魏果然不负众望,举手回答了这两个问题。我肯定了小魏的回答,继续总结:“针对《雷雨》的特点,我们有必要了解戏剧创作中的‘三一律’。所谓‘三一律’,就是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雷雨》就是严格遵循‘三一律’原则而创作的戏剧,所有的矛盾和冲突都发生在一个阴郁、闷热、雷电交加的夏日。另外,《雷雨》也是曹禺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是他23岁在大学读书时创作的。自古英雄出少年,同学们,你们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可要好好学习,演好我们人生这部大戏啊!”
是的,我们都是好演员,学习也需要师生共同参与演出。学生在排演话剧《雷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不过,演课本剧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还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更多易于学生接受和参与的教学形式,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教学相长。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豫章中学)
“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小清同学眼圈一红,掏出餐巾纸,扬起脸,扶着桌子,压抑着悲愤,颤抖地回答。
“咔嚓”“咔嚓”“咔嚓”……相机不停地抓拍这精彩的一刻。
咦?这不是话剧《雷雨》的桥段吗?怎么不是在艺术剧院里表演呢?
“爸爸,这是不公平的。”胖嘟嘟的阿耀冲上讲台,以他惯有的天真语气叫道。
“哈哈哈……”台下的同学开怀大笑。台上红着眼圈的小清,也掩嘴乐了,张方虽然强忍着不笑,但面部表情却因压抑而显得十分滑稽。
这是一堂特殊的语文课,是我精心排练一周后的话剧《雷雨》的表演课。我是总导演,语文课代表小魏是导演,小清饰鲁侍萍,张方演周朴园,周冲则由天真的阿耀扮演,健剑饰鲁大海,王深演周萍,嘉豪和涛涛等学生扮演仆人,四力和小强负责摄影。
好,我们还是继续观看演出吧。
阿耀转过身,气愤地走下场,回到座位坐下,又扮了个鬼脸,还伸出两个手指做V型,让摄影师给他拍照。导演小魏忙着对他使眼色,挥手让他安静下来,又赶紧示意健剑完成对白。而此时,健剑正看着阿耀,见导演提示,突然回过神来,指责张方:“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你现在还……”
斯文的王深大步走上讲台,伸手要打健剑,却迟迟下不了手。小魏着急了,低声提醒:“说了假打!我配合你发出声音!”王深终于一巴掌拍了下去。同一时间,小魏双手对拍了两下,“啪啪”,声音清脆响亮。
此时,手持扫帚、拖把的嘉豪和涛涛等几个仆人激动不已,开玩笑说:“揍健剑去……揍他……我们把他拖出去!”健剑被几个人摁住,大叫:“你们这是报复!”
“哈哈哈哈,谁叫你得罪嘉豪他们?活该!哈哈哈哈。”同学们笑得前仰后翻。
小魏着急地喊道:“不要装疯!这是一部很严肃的戏!”
“戏不是演完了吗?”“人比黄瓜瘦”(他总是把“人比黄花瘦”读成“人比黄瓜瘦”,故得此雅号)靠着椅子,懒懒地说。
“好戏还在后头呢!”魏导神秘地说,“下面有请我们的演员再次登台——”小魏做了个“请”的手势,弯腰恭迎,演员们又一一走上了讲台。原来,剧组为了表演效果,更为了落实话剧《雷雨》的学习要点,专门设计了一个重要环节:说人物,谈戏剧。
“我是鲁侍萍。”小清介绍道,“鲁侍萍是一个旧时代的下层妇女,虽然处境艰难,但她凭借自身坚强的性格,不屈不挠地走过了人生最艰苦的时期。她是一个顽强的女性,她的人生经历沉重地敲击着《雷雨》的悲剧丧钟——将最有价值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
“我饰演周朴园。”张方鞠了一躬说,“周朴园是剧中的中心人物,已经55岁,19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留学德国,于是造成了他既有資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又有封建专制思想,是一个新兴资本家。他的性格特征主要通过他与侍萍、蘩漪两位女性以及他与鲁大海等人物的关系表现出来。他是一个内心较深沉的人,有着资本家阴险、狡诈、虚伪的一面,但在序幕和尾声中,我们可以看出周朴园天性的回归。作者对周朴园有一缕淡淡的温情,透过他仿佛能看到自己的父辈,如果同学们有兴趣,可以去观看整部《雷雨》。”接下来,阿耀、健剑与王深也分别介绍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刚才,各位演员都介绍了自己扮演的角色。作为导演,我想请同学们点评一下大家的表演。”小魏很期待地望着大家。
“那还用说,阿耀演得最好,憨态可掬!”有位学生脱口而出。
“不对,不对,是王深。他那样子演周萍,绝了!拎出来就是一个矛盾的人。”
“健剑演得不好吗?你看那鲁大海,像健剑一样莽撞!”
“仆人演得最好。你看,嘉豪他们演得多卖力啊!”
…………
“好,谢谢大家的点评。我们还是听听老师的意见吧!”机灵的小魏不置可否,请我做最后定夺。
是啊,学生们都参与其中,我怎能袖手旁观呢?于是,我踱上讲台,开始了点评和小结:“在这一堂课上,你们都进入了角色,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鲁侍萍’能红眼圈,说明演技真的不错;‘周朴园’能将内心的复杂情感表现在脸上,也下了工夫;周冲天真,但有点搞笑;‘鲁大海’有激情,只是后劲不足;‘周萍’文弱,但过于迟疑;仆人们有些冲动。另外,摄影师很有抓拍技巧,观众的呼应也热烈。总的来说,我们这堂表演课非常成功!当然……”我突然停下来,学生们疑惑地望着我。我接着说:“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角色——学习者。关于戏剧,我们在上一堂课中已经了解了它的相关常识,如什么是戏剧、戏剧有哪些特点。哪位学生来回答一下?”
“导演知道,导演肯定知道!”有学生嘟囔着。小魏果然不负众望,举手回答了这两个问题。我肯定了小魏的回答,继续总结:“针对《雷雨》的特点,我们有必要了解戏剧创作中的‘三一律’。所谓‘三一律’,就是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雷雨》就是严格遵循‘三一律’原则而创作的戏剧,所有的矛盾和冲突都发生在一个阴郁、闷热、雷电交加的夏日。另外,《雷雨》也是曹禺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是他23岁在大学读书时创作的。自古英雄出少年,同学们,你们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可要好好学习,演好我们人生这部大戏啊!”
是的,我们都是好演员,学习也需要师生共同参与演出。学生在排演话剧《雷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不过,演课本剧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还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更多易于学生接受和参与的教学形式,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教学相长。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豫章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