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显波:我们的谈话就从你介绍自己的创作经历开始吧。
巫宏振:我现在广州工作,是书店的图书管理员,每天都有忙不完的琐事,做了一年多了,真让我感到惊讶。工作已经占据了我大部分的时间,我只能下班回来写作。但在上班期间,我还是能继续构思我的小说。有了闲暇,我就看看书,或者想着回去后要怎么连接故事。忽然想到了,我就会写在一张小纸片上,可能是一句对话,可能是一段情节,可能是要修改的或者删除的一个词,等等。总之要留住那稍纵即逝的灵光。下班之后回来,我就能很快知道要写什么了,也能接上。这一年多来,我都是这样做的,就像“纸片式的写作”。工作原因吧,我越来越写不了很长的句子,尽量做到语言简练,故事紧凑。整理完,我会把那些纸片粘贴在一个笔记簿上,就这样写成了一个又一个短篇。完成的每个短篇,我可能会粘上十几张纸片,贴多了,笔记簿都鼓胀起来,厚了。2014年,我从肇庆学院毕业后,就来到广州工作。工作之余,我还能参加一些文学活动,或者读书会之类的,认识了很多同行前辈。2015年到2018年这三年,我经常在中山大学旁听研究生的课程,听的是哲学和文学。哲学课,我听的是张伟教授的康德哲学,还有杨玉昌教授的尼采、叔本华哲学,最后闷着头听了两三个学期的“天书”,还是不懂。文学课呢,我先后听了张均教授的《西方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与谢有顺教授的《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每个星期一次课,我基本没有落下,从中也受益良多,开阔了眼界。2016年下半年,我报读了中山大学高等继续教育学院的课程,学的是汉语言文学,属于本科,就此成了一名中山大学的学生,我常常自嘲是中山大学的“野生子”。当然,因为我不是全日制的。我依旧上班工作。不过我在中大就能获得更多的学习条件了,比如自由进出校园,自由出入图书馆,自由去听课。这两年的小说很多是在中大的图书馆完成的。这几年,我倒是比较拼的。2017年7月,我去了北京,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了创意写作专题课程。学习时间短暂,授课的教授是外国的一名女作家,她也是专门教授创意写作课程的。回来后的8月,我又被选去《作品》杂志社培训班学习了。最主要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写出更好的作品。创作这条路很漫长,要不断地学习,也觉得艰辛,当付出与收获相差太大时,更觉如此。
周显波:是的,写小说确实就像跑马拉松一样,在跑的时候仿佛世界是属于你一个人的,但最后的结果很可能不一定让你拥有世界。当然,文学不分胜负。你什么时候走上写作之路的?是什么契机让你选择文学创作的?
巫宏振:细细地回想,毫不夸张地说,我是阅读世界名著长大的。小学开始阅读《三国演义》《水浒传》《说唐演义》这一类,到了初中就阅读《简·爱》《鲁滨孙漂流记》《巴黎圣母院》这一类。我家不是书香世家,没有几本文学名著,都是我借来看的。那些年只是因为爱好而阅读,没有想到日后会走上创作的道路。我是2013年开始决定写小说的,这年我读大学二年级。在此之前,我对书法很痴迷,以为自己将来会成为书法家,可惜没有坚持练下去。2013年,我对练书法已经感到厌倦了。春节那会儿,我跟朋友在街上瞎逛,逛进了一个文具店,我看到里面有书架,上面摆着几排旧书,四本黄色封面的《世界小说流派经典文库》挤在一起,于是就取了过来。离开时,朋友结账就顺便帮我买了,说是送给我。回去的时候,我认真地看了,里面选的小说都是外国各种流派主义的代表作,读了之后,感觉挺惊讶的,一下子串联起了我过去十几年来所看过的世界名著,原来世界文学中还有这么一些派别,哪本书属于哪个流派,是什么主义。于是一下子激起了沉睡在身体里作家梦。我就要写小说,那才是我的命。刚开始没有人指导,也没有人交流,自己想什么就写什么,曾经尝试过写言情小说、鸡汤文小说,最后都失败,没有写下去。或许阅读世界名著的影响太深,我会不自觉地拿自己写的跟名著做比较,有点不自量力,无疑让自己挫败,觉得自己写的就是失败的。起初,我也写短篇,也写散文随笔,写了就投给市级报纸的副刊,基本发表了,但是数量不多。我心里其实想着写长篇小说,于是一咬牙就干,说干就干,那年是2014年4月,结果一干就是三年,最后写了一部失败的长篇小说,有些遗憾,走了一段弯路吧。后来,我还写了一篇没有完成的长篇。2018年,我放弃了长篇写作,专注于中短篇了,终于开窍了。
周显波:很多作家的创作都是从自叙传开始,借文学回溯童年和少年的经历,书写故乡经历与自我的成长。故乡英徳之于你写作的影响是否存在?我知道你做过很多职业,这些职业对你的创作是否有影响?
巫宏振:我的少年經历都是很平常的,上学上课,放学放牛,看看山看看水,与大自然共同成长,所以没有经历什么特殊的事情。故乡英德对于我的写作当然有影响,我相对比较熟悉那里,但也担忧那种影响会成为一种阻碍,一种羁绊。目前来看,我是多虑了,可能我离开多年了。以前我对故乡的写作,或许成了一种文学意义上的告别了。大学毕业后,我做过机构辅导员,做过保险销售员,做过技校老师,做过图书管理员,等等。这些经历对我而言是写作的财富。我写作的题材很多是来源于生活,对生活的感受,然后进行再创造。我也从不满足于从生活中选题材,我也从阅读中想象题材。写作就是一种对生活的再创造,对想象的一种呈现。只是我尚未完全运用到得心应手的程度,还需要努力去写。
周显波:在小说中可以读到莫言等作家对你的影响,请谈一下你最喜爱的作家以及你创作受到影响最大的作家和作品。
巫宏振:开始写小说之初,我也阅读中国作家的作品,其中最多的就是莫言。我有一套他的作品的精装集,很值得读后收藏。其中长篇《蛙》是我很喜欢的,里面描写的计划生育的历史,有些场景我是亲眼目睹过的。莫言小说的语言诙谐幽默,故事怪诞夸张,我非常爱读,而且,他对现实的批判也是很犀利的。可以说,这点对我的写作意识影响颇大,就是“历史”与“现实”这两个主题。你也看过我的一个短篇《流园》,就是书写历史与现实的一次尝试。莫言不是影响我写作最大的作家,对我影响最大的作家是列夫·托尔斯泰,也是我最喜欢的作家。2005年,初一的暑假,我从同学手里借了托尔斯泰的小说《复活》,看了整个暑假,作品给了我一种灵魂的震撼。回到学校,我还重新翻阅了,把喜欢的段落抄在本子里,至今还保留在我的身边。玛丝洛娃与聂赫留朵夫,小说中的这两个人物从此刻在我的脑海里。2018年底,我又认真地看了一遍《复活》,同样觉得这是一部完美的小说。2006年底,我读了《安娜·卡列尼娜》,感受也同样如此,尤其是小说的第八部,就是安娜卧轨自杀之后,描写列文的那部分。我反复看那部分,总是被列文思考的问题——善的意义——所吸引。我太喜欢托尔斯泰描写一个人思想变化的那种过程了,《复活》的聂赫留朵夫,《安娜·卡列尼娜》的列文,读到他们的部分,真让我很受益。阅读到这两本书时,我才十几岁,其产生的影响,真的无法忽视。直到现在依然如此,有种思想还会指引我去思考“善”,思考“生命”等等这些人类永恒的话题。后来,我就很少阅读到令我灵魂震撼的小说了。当然会有,可是没有那么强烈了,有类似感受的,中国的像莫言和陈希我,外国的像加缪、福克纳、马尔克斯、莫迪亚诺与帕慕克等。至于伊维塔·泽鲁巴维尔,我只看过他的《房间里的大象》这本书,其中副标题是“生活中的沉默和否认”。我觉得有必要引用书中的话解释一下书名:大象被用来比拟某种巨大的,因而不可能被忽视的真相。房间里的大象则表明,尽管人们无法否认该事实确凿地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是依然刻意回避,故作不知。您也看了我的那篇小说《房间里的大象》,写了一桩性侵事件。我也是用了同名。这本书很薄,不到两百页,我读了两遍后就去写那篇小说了。关注了新闻的人都听说了,前段时间曝光了多起丑闻事件,基本多个领域的人都有涉及,或许是成年人的,或许是未成年人的,等等。在媒体没有曝光之前,有些悲剧是可以避免或者降到最低的,可是就是有些人的沉默,不敢面对,刻意回避,造成毁灭性的伤害,悔之晚矣。每天网上出现的“屏蔽现象”和“被下架现象”多得是。一个社会事件的发生,总会前后有不同的答案。普通人知道的“真相”或许是“他人给你的真相”,是被动接受的。究竟是不是真相?我们也纳闷。可是起哄者很快就满足了,就一哄而散了,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似的,上班的上班,打王者荣耀的继续打王者荣耀,或许被遮蔽了眼睛呢?可能我们都习以为常,适应了那种环境。其中缘由大家都心里清楚,或许做媒体新闻的人才是“伟大的小说家”。 周显波:把房间里的大象说出来,这既是小说家的责任,也是我们对于小说的期待,当然,这也是我们对小说始终保持乐观的原因所在。小说是不应该忽略对正义的追求的,构成小说美学重要一极的就是正义诗学。很多80后、90后作家的写作是从书写校园生活题材开始,我注意到你并没有这样,正相反,你对历史和现实关注更多,如你对“广漂”人群、计划生育、反右运动等书写很多。
巫宏振:每个人的关注点都不尽相同。我也曾经写过校园生活的小说,那时初始写作,不过只尝试了个把月就放弃了,觉得不太适合我。我发表在报纸上的处女作是一个短篇小说,关于乡村题材的。您看到我写了“广漂”,或许因为我就属于“广漂”人群吧,所以对此会有些体会。面对广州的高房价,我们年轻人买不起,住不起,可能将来会租不起了。我们没有安定的地方,没有扎根的地方,又不愿意回老家,就只能一直“漂”下去了。肉体在“漂”,灵魂也在“漂”,漂久了,远了,回家的路也忘了。“广漂”也好,“北漂”也好,这都是很多人面对的社会现状。我也体会到那种心酸、无奈,担心某一天就被房东告知说这个地方要接受改造,要整改,请限时搬离,等等。城市越来越美,意味着搬离城市的人就越多。对于老北漂、老广漂的人来说,离开了城市,无疑是无家可归了。这也是我们正在面对的现实。
我是个早产儿,七个月就出生了。我妈告诉我,她怀我的时候,有一次妇联主任带人来我家要抓我妈,刚好她不在家,于是把我爸抓了。我就躲过了一劫,保住了小命,后来我妈就早产了。我算不算是计划生育的“漏网之鱼”呢?哈哈。在我们那里,超生是很正常的事。不过现在已经是放开二胎了,所以重新看回莫言的《蛙》就会联想到那段过去的历史,也会让人感慨,也觉得讽刺。将来有没有可能历史重现呢?人口增长到一定程度会有人想办法控制,降低到一定程度也会有人想办法控制,或许办法也是雷同吧。我对过去的历史比较感兴趣,但也不算很了解。我感兴趣的主要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的中国当代史。能说出来的,大家都知道;不宜说出来的,大家也心知肚明,所以不想探讨太深吧。我之所以比较关注现实,是因为当下社会太过复杂了,过去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么喧嚣吧。这么喧嚣的社会,每天媒体新闻上更新的信息让你觉得慌乱与迷惘,像校园暴力、性侵猥亵,像贪污腐败,等等,很多题材提供给作家去书写。如此日新月异、纷繁复杂的社会,难道我们不该去关注么?为什么要回避呢?目前而言,我的写作还将继续关注当下,也正在寻找一种适合我的叙述方式,竭尽所能寻求突破。我的经验尚且不够,发出的声音也微弱,但还会嘶喊几声吧。我也会在同行前辈们的作品上学习。我先有这个意识,在写作的漫长道路上也好知道自己在写什么。
周显波:刚才你讲了经典作家创作对你创作上的影响,我们再来谈一下有关当代青年作家写作的话题。年轻一代作者正日益受到关注,如双雪涛、张悦然、笛安等,你是否有关注同代人的创作?是否有喜爱的青年作家?你是怎样看待你所关注和喜爱的青年作家创作的?
巫宏振:2017年和2018年8月,我参加了王十月老师在《作品》杂志上开的“90后作者培训班”,参加了两届,在广东作协大楼,同学们都是在广东生活的,写各类题材的。《作品》杂志在培养新人方面做得挺好的。王十月老师在推出青年作家这方面所做的贡献是值得我们敬佩的。您提到的这三个青年作家的作品我都有读过。我一直在关注同代人的创作,无论90后、80后还是70后,我都有看过。在写作道路上,我会选择跟同代人一同成长,知道他们在写什么,也知道自己要写什么。双雪涛的风格比较鲜明吧,像他的那本《飛行家》;张悦然与笛安的比较类似,像《我循着火光而来》和《景恒街》。语言上,我比较喜欢后者;故事上,我比较喜欢前者。说到80后青年作家,我最喜欢的还是王威廉师兄的小说,他最近两年发表的小说我几乎都看过,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像发表在《收获》杂志的《城市海蜇》,发表在《作家》杂志的《野未来》,等等。威廉师兄的短篇小说很多只专注于一个故事,很清晰,很少旁逸斜出。这给我的启示最大。威廉师兄是个有独特见解、有人文关怀的优秀作家,他一直专注于中短篇的创作。我们也坐在一起聊过,他也指导过我写作,很感谢他。还有像弋舟老师的《丙申故事集》和《丁酉故事集》我也喜欢,石一枫老师的《世间已无陈金芳》我也很喜欢。我从他们的作品中也有所获益。当然,我可能关注更多的是同龄的青年作家们,像90后的。其实,我不太喜欢用“××后”来划分。年轻的也不见得文笔就比年长的稚嫩,只是关注的方面不同罢了。像山东的李君威、周燊,陕西的范墩子,这三位青年作家的作品关注的话题和所写的故事,我是很喜欢的。还有像云南的小托夫,浙江的徐衎,上海的徐畅,北京的李唐,江苏的庞羽,等等。我都有看过他们发表的作品。可能关注的方面都不同吧,我也不能用一句话去概括。总体来说吧,我对同龄人的写作还是比较看好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关注点,当然有些方面是共通的。我想,要是能把笔尖更多地投到当下社会现状,反思我们的社会,书写周围人的生存困境、他们内心的挣扎、灵魂的挣扎,写下当下的社会正在发生什么,将会发生什么,那会更好。
周显波:当下文坛年轻一代作家中相当一部分人从事网络文学写作,我注意到你在几年前在豆瓣上发布了长篇小说《黄昏之歌》,但这部小说并非通常意义的那种网络文学,而是一部现实题材的小说。为什么选择在一个非一般商业化的“文艺”网站上发布这样一部小说?这部小说之于你的写作有什么意义?
巫宏振:我不排斥网络文学,可是我也不看网络文学。我曾经尝试过在网络上发表小说,最先在榕树下网站注册发表,可是也没有坚持下去,后来就选择豆瓣网发表了。网络文学发表的几乎是类型文学多,严肃文学就比较少,能发,但是没有多少人关注。我那部长篇小说发在豆瓣网是最后的选择,因为写有一段敏感的历史。我写完之后投了给杂志社,没有回复,联系出版商,说敏感话题要删除,一删的话,整个故事都不成立了,随后我选择发在今日头条网,结果前面十个章节,有一半数的章节审核不通过,不能发表,最后我全文发给豆瓣网,发过去也没抱希望,最后意外上架了。现在来看,那是一部失败的小说,很遗憾。我就是经历了一场写作的尝试与冒险之旅,讲述故事的结构和语言明显带有福克纳与马尔克斯的影子。这部长篇小说写得很艰难,全然手写,写了一年零六个月,写完后才录入电脑,修修改改又费了一年多,总共费时大概三年。在那三年,我没有写一个短篇。除了说这是我的一次意志与信念的坚守之外,其他形式上毫无意义。虽然说写的故事和语言,我还是用心的,但是终归结构有点散,能力也不足。我有打算重新整理,删减成一个中篇,可能以后再做这事了。 周显波:非常期待浴火重生的《黄昏之歌》,也期待你进一步完善这部以八九十年代为背景的小说。时至今日我们对于距今不远的这段岁月,关注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关于这一段历史的文学书写同样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其中还存在很多观念化、符号化的东西。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有一种批评声音认为,和现代文学、世界文学相比,当代中国城市小说还没有成熟,同时,创作的同质化很严重。作家王蒙也说过类似的现象,他认为当代青年作家的文笔、文字很成熟,但是可以很轻易地把里面的故事从北京、上海、广州置换成东京、纽约、伦敦。他认为很多青年作家的小说具有了國际性、现代感,但却缺少了本土性、地方性质感。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巫宏振:我觉得,世界文学的同质化也挺严重的。我在书店上班,每天都接触很多翻译出版的外国小说。我也会翻翻看,觉得大部分差不多,愈加趋向治愈型了。20世纪流派主义林立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个性化写作越来越少。80年代起步的乡土作家也有在转型写城市小说的,至于后来起步的作家,就越来越多写城市生活的了。尤其是现在,城市化的速度太快,文学的脚步难以跟上,也是正常的。大家一窝蜂写城市,而且城市的特点本就正在变得高度类似,说再写本土性与地方性就有点不切实际了。当下的文学重心已经从乡镇转移到了城市。写乡土的前辈作家已经写出了高峰,写出了杰作,我们再去写也难以超越。那何不转到城市中去创造新的高峰,新的杰作呢?现在的批评家说我们写不出伟大的小说了。我觉得有些急着下定论了。城市一直是最能出伟大小说的地方,像《复活》和《安娜·卡列尼娜》,也是属于城市文学吧。再说回来,当下中国的社会如此纷繁复杂,很多题材都是伟大小说的苗子,谁写好了当下的城市,谁的作品就会脱颖而出,那它就会成为一部伟大的小说。
周显波:我们最后谈一谈《城市里的吉卜赛人》这篇小说吧,我觉得用“吉卜赛人”来概括城市里的漂泊者很新鲜,也很贴切。是什么样的原因促使你构思并创作这篇小说的?
巫宏振:起初,我的构思里藏着挺多内容的,其中就包括地方政策,最直接的感触事件就是2017年底北京城中村的那场大火,再到后来一系列的清理与整顿的举动。那年暑假,我在北京待过一段时间,住在朋友那里,五环,旧社区,算是我跟北京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他们都是“北漂”,我还算是“广漂”。所以,我开始的构思是有考虑写北京的,写北京的北漂人群,加上我是广漂人群,刚好南北对应。问题是,我要写什么呢?难道只写他们艰难困苦、爱欲情仇的日子吗?这些要写,但是不仅仅这些,如果只写这些,不像是现在我的风格,因为那些事情难以写出当下现实某些深层的社会矛盾。于是要补充添加的内容就来了,譬如地方政策等。在构思这篇《城市里的吉卜赛人》时,我原计划是两个人物各自讲述一个自己的故事,视为互应。开始写了一部分,后来觉得这样的话内容就太杂了,而且构思的是短篇,掺杂太多东西,没有一个主线的话,结构就会松散,这是短篇所不能容的。经过一番考虑,最后选定只说一个人的故事,而且是对话式的叙述方式,围绕那个人的故事牵出我想表达的内容,不宜多,但一定要与主线关联,与人物与事件关联。于是,有些情节保留了,有些情节放弃了。小说中,最后那场爆炸,其实就是影射北京那场大火,最后的结果也是一样,城中村的人被迫迁走,那条街道被清理整顿。我没有在文中说他们是“低端人口”,如果他们是,毫无疑问,我也是。我想,把他们或者我们叫作“吉卜赛人”,会更能接受些吧。
【责任编辑】 邹 军
巫宏振:我现在广州工作,是书店的图书管理员,每天都有忙不完的琐事,做了一年多了,真让我感到惊讶。工作已经占据了我大部分的时间,我只能下班回来写作。但在上班期间,我还是能继续构思我的小说。有了闲暇,我就看看书,或者想着回去后要怎么连接故事。忽然想到了,我就会写在一张小纸片上,可能是一句对话,可能是一段情节,可能是要修改的或者删除的一个词,等等。总之要留住那稍纵即逝的灵光。下班之后回来,我就能很快知道要写什么了,也能接上。这一年多来,我都是这样做的,就像“纸片式的写作”。工作原因吧,我越来越写不了很长的句子,尽量做到语言简练,故事紧凑。整理完,我会把那些纸片粘贴在一个笔记簿上,就这样写成了一个又一个短篇。完成的每个短篇,我可能会粘上十几张纸片,贴多了,笔记簿都鼓胀起来,厚了。2014年,我从肇庆学院毕业后,就来到广州工作。工作之余,我还能参加一些文学活动,或者读书会之类的,认识了很多同行前辈。2015年到2018年这三年,我经常在中山大学旁听研究生的课程,听的是哲学和文学。哲学课,我听的是张伟教授的康德哲学,还有杨玉昌教授的尼采、叔本华哲学,最后闷着头听了两三个学期的“天书”,还是不懂。文学课呢,我先后听了张均教授的《西方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与谢有顺教授的《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每个星期一次课,我基本没有落下,从中也受益良多,开阔了眼界。2016年下半年,我报读了中山大学高等继续教育学院的课程,学的是汉语言文学,属于本科,就此成了一名中山大学的学生,我常常自嘲是中山大学的“野生子”。当然,因为我不是全日制的。我依旧上班工作。不过我在中大就能获得更多的学习条件了,比如自由进出校园,自由出入图书馆,自由去听课。这两年的小说很多是在中大的图书馆完成的。这几年,我倒是比较拼的。2017年7月,我去了北京,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了创意写作专题课程。学习时间短暂,授课的教授是外国的一名女作家,她也是专门教授创意写作课程的。回来后的8月,我又被选去《作品》杂志社培训班学习了。最主要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写出更好的作品。创作这条路很漫长,要不断地学习,也觉得艰辛,当付出与收获相差太大时,更觉如此。
周显波:是的,写小说确实就像跑马拉松一样,在跑的时候仿佛世界是属于你一个人的,但最后的结果很可能不一定让你拥有世界。当然,文学不分胜负。你什么时候走上写作之路的?是什么契机让你选择文学创作的?
巫宏振:细细地回想,毫不夸张地说,我是阅读世界名著长大的。小学开始阅读《三国演义》《水浒传》《说唐演义》这一类,到了初中就阅读《简·爱》《鲁滨孙漂流记》《巴黎圣母院》这一类。我家不是书香世家,没有几本文学名著,都是我借来看的。那些年只是因为爱好而阅读,没有想到日后会走上创作的道路。我是2013年开始决定写小说的,这年我读大学二年级。在此之前,我对书法很痴迷,以为自己将来会成为书法家,可惜没有坚持练下去。2013年,我对练书法已经感到厌倦了。春节那会儿,我跟朋友在街上瞎逛,逛进了一个文具店,我看到里面有书架,上面摆着几排旧书,四本黄色封面的《世界小说流派经典文库》挤在一起,于是就取了过来。离开时,朋友结账就顺便帮我买了,说是送给我。回去的时候,我认真地看了,里面选的小说都是外国各种流派主义的代表作,读了之后,感觉挺惊讶的,一下子串联起了我过去十几年来所看过的世界名著,原来世界文学中还有这么一些派别,哪本书属于哪个流派,是什么主义。于是一下子激起了沉睡在身体里作家梦。我就要写小说,那才是我的命。刚开始没有人指导,也没有人交流,自己想什么就写什么,曾经尝试过写言情小说、鸡汤文小说,最后都失败,没有写下去。或许阅读世界名著的影响太深,我会不自觉地拿自己写的跟名著做比较,有点不自量力,无疑让自己挫败,觉得自己写的就是失败的。起初,我也写短篇,也写散文随笔,写了就投给市级报纸的副刊,基本发表了,但是数量不多。我心里其实想着写长篇小说,于是一咬牙就干,说干就干,那年是2014年4月,结果一干就是三年,最后写了一部失败的长篇小说,有些遗憾,走了一段弯路吧。后来,我还写了一篇没有完成的长篇。2018年,我放弃了长篇写作,专注于中短篇了,终于开窍了。
周显波:很多作家的创作都是从自叙传开始,借文学回溯童年和少年的经历,书写故乡经历与自我的成长。故乡英徳之于你写作的影响是否存在?我知道你做过很多职业,这些职业对你的创作是否有影响?
巫宏振:我的少年經历都是很平常的,上学上课,放学放牛,看看山看看水,与大自然共同成长,所以没有经历什么特殊的事情。故乡英德对于我的写作当然有影响,我相对比较熟悉那里,但也担忧那种影响会成为一种阻碍,一种羁绊。目前来看,我是多虑了,可能我离开多年了。以前我对故乡的写作,或许成了一种文学意义上的告别了。大学毕业后,我做过机构辅导员,做过保险销售员,做过技校老师,做过图书管理员,等等。这些经历对我而言是写作的财富。我写作的题材很多是来源于生活,对生活的感受,然后进行再创造。我也从不满足于从生活中选题材,我也从阅读中想象题材。写作就是一种对生活的再创造,对想象的一种呈现。只是我尚未完全运用到得心应手的程度,还需要努力去写。
周显波:在小说中可以读到莫言等作家对你的影响,请谈一下你最喜爱的作家以及你创作受到影响最大的作家和作品。
巫宏振:开始写小说之初,我也阅读中国作家的作品,其中最多的就是莫言。我有一套他的作品的精装集,很值得读后收藏。其中长篇《蛙》是我很喜欢的,里面描写的计划生育的历史,有些场景我是亲眼目睹过的。莫言小说的语言诙谐幽默,故事怪诞夸张,我非常爱读,而且,他对现实的批判也是很犀利的。可以说,这点对我的写作意识影响颇大,就是“历史”与“现实”这两个主题。你也看过我的一个短篇《流园》,就是书写历史与现实的一次尝试。莫言不是影响我写作最大的作家,对我影响最大的作家是列夫·托尔斯泰,也是我最喜欢的作家。2005年,初一的暑假,我从同学手里借了托尔斯泰的小说《复活》,看了整个暑假,作品给了我一种灵魂的震撼。回到学校,我还重新翻阅了,把喜欢的段落抄在本子里,至今还保留在我的身边。玛丝洛娃与聂赫留朵夫,小说中的这两个人物从此刻在我的脑海里。2018年底,我又认真地看了一遍《复活》,同样觉得这是一部完美的小说。2006年底,我读了《安娜·卡列尼娜》,感受也同样如此,尤其是小说的第八部,就是安娜卧轨自杀之后,描写列文的那部分。我反复看那部分,总是被列文思考的问题——善的意义——所吸引。我太喜欢托尔斯泰描写一个人思想变化的那种过程了,《复活》的聂赫留朵夫,《安娜·卡列尼娜》的列文,读到他们的部分,真让我很受益。阅读到这两本书时,我才十几岁,其产生的影响,真的无法忽视。直到现在依然如此,有种思想还会指引我去思考“善”,思考“生命”等等这些人类永恒的话题。后来,我就很少阅读到令我灵魂震撼的小说了。当然会有,可是没有那么强烈了,有类似感受的,中国的像莫言和陈希我,外国的像加缪、福克纳、马尔克斯、莫迪亚诺与帕慕克等。至于伊维塔·泽鲁巴维尔,我只看过他的《房间里的大象》这本书,其中副标题是“生活中的沉默和否认”。我觉得有必要引用书中的话解释一下书名:大象被用来比拟某种巨大的,因而不可能被忽视的真相。房间里的大象则表明,尽管人们无法否认该事实确凿地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是依然刻意回避,故作不知。您也看了我的那篇小说《房间里的大象》,写了一桩性侵事件。我也是用了同名。这本书很薄,不到两百页,我读了两遍后就去写那篇小说了。关注了新闻的人都听说了,前段时间曝光了多起丑闻事件,基本多个领域的人都有涉及,或许是成年人的,或许是未成年人的,等等。在媒体没有曝光之前,有些悲剧是可以避免或者降到最低的,可是就是有些人的沉默,不敢面对,刻意回避,造成毁灭性的伤害,悔之晚矣。每天网上出现的“屏蔽现象”和“被下架现象”多得是。一个社会事件的发生,总会前后有不同的答案。普通人知道的“真相”或许是“他人给你的真相”,是被动接受的。究竟是不是真相?我们也纳闷。可是起哄者很快就满足了,就一哄而散了,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似的,上班的上班,打王者荣耀的继续打王者荣耀,或许被遮蔽了眼睛呢?可能我们都习以为常,适应了那种环境。其中缘由大家都心里清楚,或许做媒体新闻的人才是“伟大的小说家”。 周显波:把房间里的大象说出来,这既是小说家的责任,也是我们对于小说的期待,当然,这也是我们对小说始终保持乐观的原因所在。小说是不应该忽略对正义的追求的,构成小说美学重要一极的就是正义诗学。很多80后、90后作家的写作是从书写校园生活题材开始,我注意到你并没有这样,正相反,你对历史和现实关注更多,如你对“广漂”人群、计划生育、反右运动等书写很多。
巫宏振:每个人的关注点都不尽相同。我也曾经写过校园生活的小说,那时初始写作,不过只尝试了个把月就放弃了,觉得不太适合我。我发表在报纸上的处女作是一个短篇小说,关于乡村题材的。您看到我写了“广漂”,或许因为我就属于“广漂”人群吧,所以对此会有些体会。面对广州的高房价,我们年轻人买不起,住不起,可能将来会租不起了。我们没有安定的地方,没有扎根的地方,又不愿意回老家,就只能一直“漂”下去了。肉体在“漂”,灵魂也在“漂”,漂久了,远了,回家的路也忘了。“广漂”也好,“北漂”也好,这都是很多人面对的社会现状。我也体会到那种心酸、无奈,担心某一天就被房东告知说这个地方要接受改造,要整改,请限时搬离,等等。城市越来越美,意味着搬离城市的人就越多。对于老北漂、老广漂的人来说,离开了城市,无疑是无家可归了。这也是我们正在面对的现实。
我是个早产儿,七个月就出生了。我妈告诉我,她怀我的时候,有一次妇联主任带人来我家要抓我妈,刚好她不在家,于是把我爸抓了。我就躲过了一劫,保住了小命,后来我妈就早产了。我算不算是计划生育的“漏网之鱼”呢?哈哈。在我们那里,超生是很正常的事。不过现在已经是放开二胎了,所以重新看回莫言的《蛙》就会联想到那段过去的历史,也会让人感慨,也觉得讽刺。将来有没有可能历史重现呢?人口增长到一定程度会有人想办法控制,降低到一定程度也会有人想办法控制,或许办法也是雷同吧。我对过去的历史比较感兴趣,但也不算很了解。我感兴趣的主要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的中国当代史。能说出来的,大家都知道;不宜说出来的,大家也心知肚明,所以不想探讨太深吧。我之所以比较关注现实,是因为当下社会太过复杂了,过去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么喧嚣吧。这么喧嚣的社会,每天媒体新闻上更新的信息让你觉得慌乱与迷惘,像校园暴力、性侵猥亵,像贪污腐败,等等,很多题材提供给作家去书写。如此日新月异、纷繁复杂的社会,难道我们不该去关注么?为什么要回避呢?目前而言,我的写作还将继续关注当下,也正在寻找一种适合我的叙述方式,竭尽所能寻求突破。我的经验尚且不够,发出的声音也微弱,但还会嘶喊几声吧。我也会在同行前辈们的作品上学习。我先有这个意识,在写作的漫长道路上也好知道自己在写什么。
周显波:刚才你讲了经典作家创作对你创作上的影响,我们再来谈一下有关当代青年作家写作的话题。年轻一代作者正日益受到关注,如双雪涛、张悦然、笛安等,你是否有关注同代人的创作?是否有喜爱的青年作家?你是怎样看待你所关注和喜爱的青年作家创作的?
巫宏振:2017年和2018年8月,我参加了王十月老师在《作品》杂志上开的“90后作者培训班”,参加了两届,在广东作协大楼,同学们都是在广东生活的,写各类题材的。《作品》杂志在培养新人方面做得挺好的。王十月老师在推出青年作家这方面所做的贡献是值得我们敬佩的。您提到的这三个青年作家的作品我都有读过。我一直在关注同代人的创作,无论90后、80后还是70后,我都有看过。在写作道路上,我会选择跟同代人一同成长,知道他们在写什么,也知道自己要写什么。双雪涛的风格比较鲜明吧,像他的那本《飛行家》;张悦然与笛安的比较类似,像《我循着火光而来》和《景恒街》。语言上,我比较喜欢后者;故事上,我比较喜欢前者。说到80后青年作家,我最喜欢的还是王威廉师兄的小说,他最近两年发表的小说我几乎都看过,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像发表在《收获》杂志的《城市海蜇》,发表在《作家》杂志的《野未来》,等等。威廉师兄的短篇小说很多只专注于一个故事,很清晰,很少旁逸斜出。这给我的启示最大。威廉师兄是个有独特见解、有人文关怀的优秀作家,他一直专注于中短篇的创作。我们也坐在一起聊过,他也指导过我写作,很感谢他。还有像弋舟老师的《丙申故事集》和《丁酉故事集》我也喜欢,石一枫老师的《世间已无陈金芳》我也很喜欢。我从他们的作品中也有所获益。当然,我可能关注更多的是同龄的青年作家们,像90后的。其实,我不太喜欢用“××后”来划分。年轻的也不见得文笔就比年长的稚嫩,只是关注的方面不同罢了。像山东的李君威、周燊,陕西的范墩子,这三位青年作家的作品关注的话题和所写的故事,我是很喜欢的。还有像云南的小托夫,浙江的徐衎,上海的徐畅,北京的李唐,江苏的庞羽,等等。我都有看过他们发表的作品。可能关注的方面都不同吧,我也不能用一句话去概括。总体来说吧,我对同龄人的写作还是比较看好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关注点,当然有些方面是共通的。我想,要是能把笔尖更多地投到当下社会现状,反思我们的社会,书写周围人的生存困境、他们内心的挣扎、灵魂的挣扎,写下当下的社会正在发生什么,将会发生什么,那会更好。
周显波:当下文坛年轻一代作家中相当一部分人从事网络文学写作,我注意到你在几年前在豆瓣上发布了长篇小说《黄昏之歌》,但这部小说并非通常意义的那种网络文学,而是一部现实题材的小说。为什么选择在一个非一般商业化的“文艺”网站上发布这样一部小说?这部小说之于你的写作有什么意义?
巫宏振:我不排斥网络文学,可是我也不看网络文学。我曾经尝试过在网络上发表小说,最先在榕树下网站注册发表,可是也没有坚持下去,后来就选择豆瓣网发表了。网络文学发表的几乎是类型文学多,严肃文学就比较少,能发,但是没有多少人关注。我那部长篇小说发在豆瓣网是最后的选择,因为写有一段敏感的历史。我写完之后投了给杂志社,没有回复,联系出版商,说敏感话题要删除,一删的话,整个故事都不成立了,随后我选择发在今日头条网,结果前面十个章节,有一半数的章节审核不通过,不能发表,最后我全文发给豆瓣网,发过去也没抱希望,最后意外上架了。现在来看,那是一部失败的小说,很遗憾。我就是经历了一场写作的尝试与冒险之旅,讲述故事的结构和语言明显带有福克纳与马尔克斯的影子。这部长篇小说写得很艰难,全然手写,写了一年零六个月,写完后才录入电脑,修修改改又费了一年多,总共费时大概三年。在那三年,我没有写一个短篇。除了说这是我的一次意志与信念的坚守之外,其他形式上毫无意义。虽然说写的故事和语言,我还是用心的,但是终归结构有点散,能力也不足。我有打算重新整理,删减成一个中篇,可能以后再做这事了。 周显波:非常期待浴火重生的《黄昏之歌》,也期待你进一步完善这部以八九十年代为背景的小说。时至今日我们对于距今不远的这段岁月,关注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关于这一段历史的文学书写同样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其中还存在很多观念化、符号化的东西。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有一种批评声音认为,和现代文学、世界文学相比,当代中国城市小说还没有成熟,同时,创作的同质化很严重。作家王蒙也说过类似的现象,他认为当代青年作家的文笔、文字很成熟,但是可以很轻易地把里面的故事从北京、上海、广州置换成东京、纽约、伦敦。他认为很多青年作家的小说具有了國际性、现代感,但却缺少了本土性、地方性质感。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巫宏振:我觉得,世界文学的同质化也挺严重的。我在书店上班,每天都接触很多翻译出版的外国小说。我也会翻翻看,觉得大部分差不多,愈加趋向治愈型了。20世纪流派主义林立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个性化写作越来越少。80年代起步的乡土作家也有在转型写城市小说的,至于后来起步的作家,就越来越多写城市生活的了。尤其是现在,城市化的速度太快,文学的脚步难以跟上,也是正常的。大家一窝蜂写城市,而且城市的特点本就正在变得高度类似,说再写本土性与地方性就有点不切实际了。当下的文学重心已经从乡镇转移到了城市。写乡土的前辈作家已经写出了高峰,写出了杰作,我们再去写也难以超越。那何不转到城市中去创造新的高峰,新的杰作呢?现在的批评家说我们写不出伟大的小说了。我觉得有些急着下定论了。城市一直是最能出伟大小说的地方,像《复活》和《安娜·卡列尼娜》,也是属于城市文学吧。再说回来,当下中国的社会如此纷繁复杂,很多题材都是伟大小说的苗子,谁写好了当下的城市,谁的作品就会脱颖而出,那它就会成为一部伟大的小说。
周显波:我们最后谈一谈《城市里的吉卜赛人》这篇小说吧,我觉得用“吉卜赛人”来概括城市里的漂泊者很新鲜,也很贴切。是什么样的原因促使你构思并创作这篇小说的?
巫宏振:起初,我的构思里藏着挺多内容的,其中就包括地方政策,最直接的感触事件就是2017年底北京城中村的那场大火,再到后来一系列的清理与整顿的举动。那年暑假,我在北京待过一段时间,住在朋友那里,五环,旧社区,算是我跟北京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他们都是“北漂”,我还算是“广漂”。所以,我开始的构思是有考虑写北京的,写北京的北漂人群,加上我是广漂人群,刚好南北对应。问题是,我要写什么呢?难道只写他们艰难困苦、爱欲情仇的日子吗?这些要写,但是不仅仅这些,如果只写这些,不像是现在我的风格,因为那些事情难以写出当下现实某些深层的社会矛盾。于是要补充添加的内容就来了,譬如地方政策等。在构思这篇《城市里的吉卜赛人》时,我原计划是两个人物各自讲述一个自己的故事,视为互应。开始写了一部分,后来觉得这样的话内容就太杂了,而且构思的是短篇,掺杂太多东西,没有一个主线的话,结构就会松散,这是短篇所不能容的。经过一番考虑,最后选定只说一个人的故事,而且是对话式的叙述方式,围绕那个人的故事牵出我想表达的内容,不宜多,但一定要与主线关联,与人物与事件关联。于是,有些情节保留了,有些情节放弃了。小说中,最后那场爆炸,其实就是影射北京那场大火,最后的结果也是一样,城中村的人被迫迁走,那条街道被清理整顿。我没有在文中说他们是“低端人口”,如果他们是,毫无疑问,我也是。我想,把他们或者我们叫作“吉卜赛人”,会更能接受些吧。
【责任编辑】 邹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