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强:58天战疫记忆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uich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强

“戴着棉手套绣花”


  1992年出生的陈强,是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的一名检验技师,得知湖北各地病毒核酸检测人员紧缺后,他第一时间报名。
  大年初二,陈强从老家温州返回南京待命,他没有告诉父母自己要去湖北抗疫。这是陈强在免疫规划所工作的第五年,此前,他已经两次请战,第三次,终于被纳入江苏对口黄石志愿队的应急检验队。
  大年初五,陈强接到出发的命令。作为江苏省第一批支援黄石的医疗队伍,疾控中心一行6人,除了每人一个装个人物品的小包外,还带了十个行李箱,装满了所有可能用得上的物资。得知江苏有100余名和他一样的90后已奔赴湖北,陈强心里特别骄傲:“我们这一代人已褪去稚气,肩负起属于青年人的责任!”
  当时武汉已经封城,他们到杭州换乘火车,绕道江西最终抵达黄石,全程900公里,耗费超十五个小时——这是陈强坐过最久的一趟火车。早晨7点半,陈强到达宾馆,简单休整后,8点10分,他和队友们在宾馆门口集合,出发前往实验室。
  黄石市有近270万人口,核酸检测机构只有四家,检测人员不足10名。此前整个黄石市积压了400多份样本待检测,在陈强抵达的这天,湖北省下达了两天内全省待测样本必须清零的任务。
  当天下午,陈强进入实验室,真正的考验开始了。正式检测开始前,陈强要严格按照三级防护的要求,穿上防护服、反穿衣,戴上N95口罩、护目镜,再套上鞋套和两层医用乳胶手套。从最初的样本处理、核酸提取到结果报告,要经历十个步骤,花费六个小时。每次走进实验室都是和病毒“近身搏斗”,每一步操作都会带来包含病毒的气溶胶,因此所有操作都要用0.5倍速的慢动作去完成,六个小时里必须小心翼翼、全神贯注。核酸检测一次样本是10微升,“大概就是一滴水的二十分之一吧。”陈强比喻道。要忍住手部被紧勒的不适完成如此精细的操作,“这个操作打个比方来说,就像是冬天戴着棉手套绣花,这个绣花针就是病毒,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扎到手。”最忙碌的一天,陈强和团队检测了431份样本,创造了全国7支省级应急检验队单日检验的最高纪录。长时间的重复操作让陈强几乎形成了肌肉记忆,以至于走出实验室脱下手套的瞬间,他的手指开始抖个不停,想拿起手机回复信息都变得困难。
  刚到黄石时正是大雪纷飞的严冬,为了防止护目镜起雾,实验室还将空调开到制冷模式,温度打到最低——即使这样,进去不到十分钟还是会汗如雨下。负压环境本就容易呼吸不畅,闷在防护服里,喘不过气更是常事,大家早已没有多余的力气相互交流。尽管实验室里配备了对讲机,陈强和同事们如有要对外面同事传达的内容,他們宁愿写下来,把纸条贴到玻璃上。
  正式投入工作后,陈强发现,除了人手不足,黄石当地的检测技术、物资配备等也是大问题。第一天的检测完成后,他们没有休息,连夜对当地的检测人员展开培训。三天时间内,只有六个人的小队协同配合,在保证检测进度的同时进行了十六场培训。物资问题难以解决,陈强就去仓库里转悠,看到有社会捐赠的未组装检测机器。因为封城后组装工程师进不来,陈强和队友当场研究起说明书,凭借以往的操作经验试着组装和调试,最终及时补充了三台机器。从检测专家到培训师、工程师、维修师,陈强边干边研究,解锁了一个又一个技能,最终和当地的战友一起,提前完成了清零任务。

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核酸检测工作进入常态化后,陈强和队友们还承担起去医院和隔离点现场采样、对确诊病例的行动轨迹进行调查等工作。和疫情赛跑,他们不愿浪费一分一秒。回顾那两个月,许多的温暖瞬间在陈强的记忆里闪光。
  有一次在医院,陈强为一位已经确诊的老奶奶进行咽拭子采样。奶奶的喉咙比较敏感,第一次采集时没忍住,连续几下咳嗽,唾沫喷了陈强一脸。紧急处理后,回来时陈强看到老奶奶正在抹眼泪,一见自己就不停地道歉,安慰很久情绪才平息下来。第二次去采样时,奶奶第一时间认出了裹在防护衣里的陈强,过程中他明显感觉到奶奶在极力忍耐咳嗽,陈强加快了操作的节奏,一结束就提醒奶奶,“可以了,可以了。”奶奶听到后立刻调转过头,对着痰盂咳嗽和干呕起来。好不容易平静下来,她像个邀功的孩子般对陈强说:“今天我使劲憋住了,我想着一定不能把你给害了。”
陈强在检测

  这是让陈强真正理解了“全民抗疫”这四个字的瞬间,他感觉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无论是医务工作者还是病人,每个人都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发出自己的光和热。出院那天奶奶不肯就这样离开,一定要等到“苏大夫”来——她不记得每个医生的名字,只是笼统地把江苏来的这群医务工作者称作“苏大夫”“苏医生”。陈强他们赶到时,奶奶正安静地等在门口,对“苏大夫”认真地说完谢谢后,才安心出院。
  陈强的性格里颇有感性的一面。当时有一对夫妻双双确诊入院,因为孩子没人照顾,两人情急之下闹起了绝食。陈强和队友听说后特地驱车去乡下,把孩子的奶奶接来黄石。为了消除社区的担忧,陈强还和队友主动给孩子和奶奶做了核酸检测,又给他们家里和社区进行了全面的消杀。
  孩子见到陈强和队友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谢谢你们,江苏的亲人。”这是个高三学生,客厅的小白板上写着当天网课的内容和学习计划,在最下面陈强读到一行字:“当你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相信一切都好起来了。”这句简单的话却让陈强感到充满力量,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竭尽全力,不辜负这份希望。临走时,孩子又跑出来对陈强说:“我想和你们一样学医,我想报考南京医科大学。”孩子梦想的大学正是陈强的母校。他给孩子留下一张纸条,是自己单位的地址和联系方式,承诺到时候一定带着孩子去南京的各大医学院转转。

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驰援湖北的日子里,陈强和这次江苏援鄂的近1000名90后小伙伴们记住了在武汉方舱医院收治1934人,治愈出院522人,创造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治愈人员零复发“三个零”记录时的那份骄傲。
  然而,停驻在陈强记忆里的,还有许多似乎不那么“重大”的小事:在社区流调时,透过窗户向陈强挥动国旗,唱着江苏民歌《茉莉花》的小女孩;出院时对着他不停鞠躬,约定下次请他吃黄石港饼的老大爷;每天坚持给江苏医疗队送暖心咖啡,并留言“苏大强加油”的大学生志愿者;撤离时一路相送并高喊“谢谢你们,为我们拼过命”的普通市民……正是他们传递的温暖力量,让陈强在这场战疫中时时信心满怀,最终攻下一个又一个难关。
  3月27日,陈强和同事完成最后一份,也是第10789份样本检测,那天是黄石正式宣布病例清零的日子。记得刚去时,他对当地疾控部门的战友说过:“这一次我们会陪你们战斗到樱花开放的时候。”结果临走时,樱花已经谢了。这58天的抗疫经历在别人看来惊心动魄,但对陈强来说,仿佛转瞬而过。他不认为自己做了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不过是利用所学所能,在正确的时间做了“该做的事”。他引用自己本科母校的副校长,同时也是江苏援鄂医疗队副总指挥鲁翔在带队出发前说过的话:“如果我没回来,请替我照顾好我的妻儿;如果我回来了,就当我出了一趟长差。”
其他文献
孩子做事总是不专心怎么办?    Q北京海淀区一位家长来信咨询:我儿子上小学三年级,上课、做作业时都非常不专心,总是一心两用。我很着急,怎样才能让他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呢?  A1、不要急躁。心理学研究,小学低年级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最长15分钟左右,中年级20分钟左右,高年级25分钟左右。家长不要太着急,不要标准太高。不妨让孩子学习半个小时,然后听听音乐,休息10分钟,再玩会儿,然后回来再学半个小时
期刊
小男孩点点,4岁开始走进电视屏幕,先后十多次参加江苏电视台、南京电视台的节目录制,活跃在《情感超市》、《夺冠》、《成长不烦恼》、《越级震撼》、《天天90分》、《好朋友》等多个电视栏目中。由此,他的心里悄悄升起了一个美好的梦想……  ★  小时候的点点性格活泼开朗,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长得也很可爱,亲戚朋友都十分喜欢他。  一天,几个同事不约而同地向我们介绍江苏电视台《情感超市》栏目中的《你就是
期刊
作为书法爱好者,到了人文底蕴丰厚的绍兴,自然要去兰亭。  兰亭位于绍兴市西南不远处,相传,越王勾践种兰于此,汉代在此设有驿亭,故名兰亭。乘车不久即到目的地,只见兰渚山蜿蜒环绕,青翠层叠。跨过用竹编织的门,修竹挺拔,一竿竿新竹初长成,一抹抹嫩绿生机勃发。漫步在鹅卵石铺就的小道上,幽静无比。虽是夏日,清风徐来,凉爽宜人。  不大的鹅池碧水荡漾,几只白鹅悠闲地漂浮在水面,红掌拨弄着清波,时而扑棱一下翅膀
期刊
我是1980年参加的高考,考试时间恰和今年一样:7月7日至9日。斗转星移40年,有些事已完全没了印象,唯有五斤半白面的事,还恍如昨日。  天气进入6月就急剧变热,宿舍和教室都没有电扇。热,是件令人头疼的事,而最让我头疼的是吃。家住农村,没有粮票,只得用饭盒馏饭或回家带饭。学校只给馏午饭,早晚两餐主要是从家里带馍。我和郑同学一个村,两家住的也不远,我们俩轮流回家带馍。有时馍放到第三天,掰开后,能拉出
期刊
口述:媛媛妈  宝宝年龄:3岁  观看剧目:《白雪公主》  这是第一次带宝宝看童话剧。很小的时候就给宝宝讲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在宝宝心里,白雪公主是美丽的,小矮人是善良的,皇后是狠心的坏人。  北京丑小鸭剧团的舞台剧针对小朋友们的年龄段,特别增加了一些有教育意义的互动对话,让宝宝们参与到剧情中,通过有趣的对话让宝宝们得到了教育。比如,白雪公主做好了饭,小矮人们回来了,白雪公主就问台下的小
期刊
近代建筑的内部装饰中充满了中国传统元素内部装饰  地处南北之中的南京,近代城市建筑风格一般被以正统保守形容,似乎缺乏商业城市灵活时尚的形态,其实这样的描述并不准确。事实上,南京在引领近代建筑风格新潮方面并不亚于上海、天津等租界城市,其中,一种名为“新民族形式”、中西合璧的新建筑样式即以南京为大本营,继而流行于全国,成为中国建筑转型阶段颇具特色的见证。传统建筑形式与现代建筑功能  上世纪30年代初,
期刊
《如花在野》是一本关于插花的书。作者田中昭光始终有着茶道“和敬清寂”的气质,清瘦儒雅。他的插花之所以让人过目难忘,皆因他的花都是自己去原野亲手采摘而来,不插温室里栽培的花,一丛丛,花团锦簇,以热闹气势取胜。老先生的插花,以少胜多,取意境之美,或明媚含笑,或清雅宜人,或枯寂寥落,或藤蔓牵绊,它们与相宜的花器搭配,自有一种安静的自然力量深入骨髓。  每一次看到花器与花仿佛是天生一对时,作者都会忍不住感
期刊
树木、原野、天空、花朵、河流、远山……翻开原田泰治的素朴画,时光就变得轻柔,好似一股风吹来,让人闻见了青草的味道。  原田泰治是日本当代风景画巨匠,小时候因患小儿麻痹症,腿脚不便,无法自由行走,只能在有限范围内眺望外面的景色,因此,大自然成了他最好的朋友。  1982年4月,受《朝日新闻》邀请,美术专业出身的原田泰治从故乡信州(即长野县)出发,开始去各地采风、创作,踏上了图文连载的旅程。而在此之前
期刊
西津渡街景  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张祜在金陵渡小山楼投宿,他登楼远眺,望见千里江山、紫陌红尘,浓浓的旅思便揉进了无边夜色化作千古绝唱《题金陵渡》:“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金陵渡也就是现在的西津渡,位于江苏省镇江市。昭关石塔  西津渡始创于六朝时期,唐代起具有完备的渡口功能,距今约1400年历史。街区中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8处,保
期刊
最近收到朋友寄来的《泱泱湖南》一书,心中欣喜不已。一册《泱泱湖南》在手,足不出户,足以领略湖湘的山山水水,人文风光,地理风貌资源。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此刻我却觉得,纸上得来远比亲自跑去湖南现場勘察来得更加详实可观。河流、湖泊、泉井、码头,“三湘”“四水”,汩汩有声,缓缓流动,把个湖湘水文美景尽情饱览一番,非常过瘾。  我去过湖南,在岳麓大地上匆匆走过一遭,对于湖湘山水、人文历史的了解也不过是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