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引言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写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八级要求为“能根据所读文章进行转述或写摘要;能根据用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或报告;能写出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能在写作中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可是日常教学中教师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批改和评讲作文,却收效甚微。
2. 案例描述
2.1课前准备
写作评讲课前,把学生(36人)分成六组,每组6人,围圈入座。每组学生都有编号,如Group1的学生分别为:A1、B1、C1、D1、E1、F1;Group2的学生分别为:A2、B2、C2、D2、E2、F2, 以此类推。
2.2课堂实录
笔者选了一篇典型低分档的作文投影,恰巧该作文为六段。于是布置每组分别修改一段,且要求本组成员必须用不同的词汇、短语和句式表达,并写在各自的纸条上。5分钟后,笔者一声令下,全班学生重新分组:所有编号A的学生坐在一个组,如Group A的成员为A1、A2、A3、A4、A5、A6;Group B的成员为:B1、B2、B3、B4、B5、B6, 以此类推。
笔者又发给每组三张小纸条。要求各组把自己修改后的内容整合成三段,分别工整地写在小纸条上,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和过渡,最后贴在16K的纸上。10分钟左右,所有的小组都完成了任务,把修改后的作文贴在黑板上。
2.3课堂展示
小组代表(1至3人),边投影边朗读本组作品,其他小组成员认真听讲并为其打分。整个作文修改过
程中,人人有事做,全班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再看看他们的作品,亦令笔者拍手叫好。且看第一段的概括部分,可谓精彩纷呈,各有秋千。
Group A: As is stated in the story, the old man falling down at the airport was unconscious. No one but Dana was willing to help him even if her plane was going to take off. It was not until the man was sent to hospital that she left.
Group B: As can be seen in the story, the old man falling down on the floor was unconscious. No one but Dana helped him without hesitation, regardless of missing the airplane. Not until the ambulance arrived did she leave to catch up the airplane.
Group C: As can be seen from the story, the old man who fell down on the floor was badly hurt. No one except Dana gave a hand to the man. Dana was so kind that it was not until the man was sent to the hospital and ensured safety that she left.
...
3. 案例反思
本节课的成功要素在于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来修改作文。首先,合作学习能有效地解决学生大量写作的需求与教师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之间的矛盾。其次,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同伴修改作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杨华堂,2009)。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批判思维、探索发现精神、自主学习能力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合作修改作文对每位学生提供了锻炼和挑战,只有当自己具备一定的语言功底时,才能发现别人作文中的问题,才能提高自己的文章鉴赏力。再者,合作学习以小组为评价单位,学生在小组内充分交流后才在全班发言,即使有差错,也不是个人的责任,因此在英语课堂上学生的焦虑程度大大降低。最后,在完成小组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互相配合、分工合作,每个人的才能都得到了发挥,所有的成员都为小组做出了贡献。
当下作文命题越来越灵活,死背模板或范文已无用武之地。唯有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提高写作质量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建立写作小组”,(转自刘上扶)即引入合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的教学策略。从群体动力的角度看,合作学习的核心是:“当所有人聚集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工作时,靠的是互相团结的力量。相互依靠为个人提供了动力,使他们互勉、互助、互爱。”(转自连榕)
在小组合作修改作文活动中,可能会有一种现象:成绩好的学生滔滔不绝地统领着讨论,而成绩较弱的学生“袖手旁观”,从而出现“假合作”现象。因此,教师要做好组织者,确保人人有事做。
[1] 杨华堂. 英语教学中同伴修改作文的实验研究[J]. 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9(05).
[2] 章兼中, 俞红珍. 英语教育心理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3] 刘上扶. 英语写作论[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8.
[4] 连榕. 现代学习心理辅导[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1.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江宁高级中学)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写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八级要求为“能根据所读文章进行转述或写摘要;能根据用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或报告;能写出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能在写作中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可是日常教学中教师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批改和评讲作文,却收效甚微。
2. 案例描述
2.1课前准备
写作评讲课前,把学生(36人)分成六组,每组6人,围圈入座。每组学生都有编号,如Group1的学生分别为:A1、B1、C1、D1、E1、F1;Group2的学生分别为:A2、B2、C2、D2、E2、F2, 以此类推。
2.2课堂实录
笔者选了一篇典型低分档的作文投影,恰巧该作文为六段。于是布置每组分别修改一段,且要求本组成员必须用不同的词汇、短语和句式表达,并写在各自的纸条上。5分钟后,笔者一声令下,全班学生重新分组:所有编号A的学生坐在一个组,如Group A的成员为A1、A2、A3、A4、A5、A6;Group B的成员为:B1、B2、B3、B4、B5、B6, 以此类推。
笔者又发给每组三张小纸条。要求各组把自己修改后的内容整合成三段,分别工整地写在小纸条上,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和过渡,最后贴在16K的纸上。10分钟左右,所有的小组都完成了任务,把修改后的作文贴在黑板上。
2.3课堂展示
小组代表(1至3人),边投影边朗读本组作品,其他小组成员认真听讲并为其打分。整个作文修改过
程中,人人有事做,全班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再看看他们的作品,亦令笔者拍手叫好。且看第一段的概括部分,可谓精彩纷呈,各有秋千。
Group A: As is stated in the story, the old man falling down at the airport was unconscious. No one but Dana was willing to help him even if her plane was going to take off. It was not until the man was sent to hospital that she left.
Group B: As can be seen in the story, the old man falling down on the floor was unconscious. No one but Dana helped him without hesitation, regardless of missing the airplane. Not until the ambulance arrived did she leave to catch up the airplane.
Group C: As can be seen from the story, the old man who fell down on the floor was badly hurt. No one except Dana gave a hand to the man. Dana was so kind that it was not until the man was sent to the hospital and ensured safety that she left.
...
3. 案例反思
本节课的成功要素在于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来修改作文。首先,合作学习能有效地解决学生大量写作的需求与教师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之间的矛盾。其次,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同伴修改作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杨华堂,2009)。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批判思维、探索发现精神、自主学习能力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合作修改作文对每位学生提供了锻炼和挑战,只有当自己具备一定的语言功底时,才能发现别人作文中的问题,才能提高自己的文章鉴赏力。再者,合作学习以小组为评价单位,学生在小组内充分交流后才在全班发言,即使有差错,也不是个人的责任,因此在英语课堂上学生的焦虑程度大大降低。最后,在完成小组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互相配合、分工合作,每个人的才能都得到了发挥,所有的成员都为小组做出了贡献。
当下作文命题越来越灵活,死背模板或范文已无用武之地。唯有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提高写作质量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建立写作小组”,(转自刘上扶)即引入合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的教学策略。从群体动力的角度看,合作学习的核心是:“当所有人聚集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工作时,靠的是互相团结的力量。相互依靠为个人提供了动力,使他们互勉、互助、互爱。”(转自连榕)
在小组合作修改作文活动中,可能会有一种现象:成绩好的学生滔滔不绝地统领着讨论,而成绩较弱的学生“袖手旁观”,从而出现“假合作”现象。因此,教师要做好组织者,确保人人有事做。
[1] 杨华堂. 英语教学中同伴修改作文的实验研究[J]. 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9(05).
[2] 章兼中, 俞红珍. 英语教育心理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3] 刘上扶. 英语写作论[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8.
[4] 连榕. 现代学习心理辅导[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1.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江宁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