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班班通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busini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班通工程是事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战略,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延伸和发展,班班通的应用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本文中,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论了自己应用班班通的几点体会:一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三是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班班通 应用 注意力 效率 兴趣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班班通进入了农村学校,进入了课堂,为农村学校教学开辟了崭新的天地。它集图形、文字、动画和声音于一体,能创造生动、形象、交互的开放式教学环境,改变了一支粉笔一本书,一盘磁带一张嘴进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班班通工程是事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战略,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延伸和发展。它弥补了农村小学教学条件的不足,给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同时让农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一样,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那么怎样在课堂上灵活、有效运用班班通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体会。
  1、利用班班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导入的主要目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导入作为一堂课的开头,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整堂课的效果。在进行新课教学时,尤其对小学生来说,枯燥的讲解无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那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则能像磁石一样吸引学生。如笔者在教学PEP四年下册第四单元第五课时,先用多媒体动画出示Let’s do部分的歌谣,让学生跟着一起说,一起做,形象的画面和有趣的歌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用课件出示一幅世界地图,让学生模仿天气预报员播报天气,由于是复习旧知,学生能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很乐于接受这样的任务。整个导入过程动感、直观、有效,学生能很自然进入到新一轮的学习状态。
  2、利用班班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合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堂教学要完成知识和能力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班班通在课堂上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拓展了教学内容,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和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率。它有着极其丰富的表现力,可以通过图片、音乐、视频跨越时空的限制,创造真实的情景,再现各种事物和其运动变化的过程,突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把一些抽象、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使得教材内容得以直观再现,重点易于突出,难点易于突破,易于学生掌握。例如,PEP小学英语Let’s learn部分的词汇教学被认为是比较枯燥的,教师如果不精心设计,很容易陷入机械、重复的操练中,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现在有了班班通,就能把抽象的文字以各种绚丽多彩的画面呈现。动词可用动作表现,名词以实物或景物画面表现,这样就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适应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改过去那种拼读、领读的枯燥学习方法,使学生常学常新,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学习效率自然越来越高。
  3、利用班班通,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英语教学要想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应在课堂上使学生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小学生富有好奇心,他们开始对一种新语言的学习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这种兴趣缺乏持久性。针对小学生这一特点,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制作课件或搜集互联网上的资源,利用班班通进行教学,把教材中单调的文本知识,通过文、声、图相结合的多媒体方式,形象、具体、生动、逼真的展示出来,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丰富多彩。这样既丰富了课堂内容,营造了良好的气氛,又创设了语言环境,能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其兴趣的持久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愿的接受语言知识,促使他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培养他们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运用班班通辅助教学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只有有效地、合理地利用班班通,才能让其发挥它的具大作用为英语教学服务,为小学英语教学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 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必须了解教育形势,掌握新理念,依据新课标,有目的安排数学活动,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学习素材,科学处理课堂,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提出具有鲜明个性的学习目标,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使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的和高效性的。  【关 键 词】构建 数学 高效 课堂  如
上世纪末,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强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时至今日,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已进行了数十年了,总体而言,成效是显著的,但发展极不平衡。尤其在中西部一些教育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素质教育还在“摸着石头过河”。“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全面准确地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准确认识和定位师生角色,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切实转变教学行为,才能推动这些地区素质教育又好又快地发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肯定要进行化学实验操作,可是,理论与实践往往存在很大的差距,学生在上课时所学的理论操作,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都会出现一些问题。经过多年来教学和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总结,特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普遍容易出错的地方指出来并加以纠正,与大家共勉。  1、试管的握持  出错点:用手一把抓或将无名指和小指伸展开;位置靠上或靠下。  正确方法:“三指握两指拳”。即大拇
期刊
摘要: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将语文知识学习与育人功能结合起来。通过这样严谨的教学造就优秀的学生。所以,我认为得大力提倡新型语文教学制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目标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如果说20世纪的教育改革是宏观地对教育体制框架的构建,那么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则是微观地对教学的革新。而作为我国母语的“语文”,如何在改革的浪潮中扬帆前行,是目
摘 要: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以探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并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学习方式。它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新课程改革所大力倡导的。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研究性学习。  关键词:数学;研究性学习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数学教师指导下,以探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并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学习方式。它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基础性、拓展
前段时间,在我校举行了县级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我近水楼台先得月,听了16节课。参赛的老师都是各校的佼佼者,他们沉稳的心理素质、漂亮的粉笔字、流利标准的普通话、灵活的课堂反馈、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无不让人佩服不已。尤其是参赛课堂时时闪烁的人文光芒,更让我这个平日疏于学习的“老教师”羞愧难当。  《语文课程标准》早就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