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无数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愿和奋斗目标,尤其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轨的今天,深入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多种方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通过自己教学实践,总结出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网络教学;高中;效率;兴趣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先声夺人的气势就是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更新,一时间课堂形式花样翻新,自主、研究充斥了课堂,《信息技术基础》总编李艺教授在新课程开设后不久,就看到课堂繁华背后存着隐患,他多次提出,“现在我们的新课程,理念超前于内容,形式超前于内容,玩花样儿多,浪费时间的情况较多,……我们要追求内容充实、效率高的课堂。”那么什么是课堂教学效率?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有哪些因素呢?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投入与学生实际学习效果的比值。课堂教学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宏观的如社会经济、学校氛围、教学条件,微观的如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手段的选择。通过多年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我对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有了些粗浅的认识,总结了几个解决方法共享给大家,以促共同进步。
一、分层分组,以优辅差
“以学生为主体”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才能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经过大量地教学实践,我总结出“分层分组,以优辅差”的方法可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首先是分层,根据学生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情况进行分层,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学生信息技术水平较差,对信息技术学习不感兴趣,操作能力差,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需要别人的指导和帮助。第二层次:学生信息技术水平一般,能掌握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和技能,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实践创新能力欠缺。第三层次:学生信息技术水平较高,能较快地掌握新知识和技能,对信息技术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有较强的求知欲望,自主学习、领悟能力、创新能力较强。在课堂教学过程,教师如果发现某些差生不能完教师布置的任务时,就可以利用小组优生辅导差生,既可以采取左右辅导,也可允许下位自由辅导,通过组内相互协作,不仅迅速提高差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而且极大地满足了优生的成就感,促进他们学习积极性,同时给他们拓展知识、创新学习留有一定时间。
二、转变教学方式,善于组织合作
“教育思想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方向”,信息技术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都具有开放性、综合性的特点,对学生这个社会个体的自主性、社会性有着共同的培养目标,都肩负着培养21世纪人才的重任。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学方式由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必须改变教师在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者、知识的权威者、过程的设计者、流程的控制者、结果的评定者的角色。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授受知识,而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科学意识,发展个性特长。此外,协作学习是指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在一起,从事学习活动,互促学习,以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教学形式。首先,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式上,指导教师要倡导采取多样化的组织方式,主要包括:个人独立探究式、小组合作探究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校际间的合作方式等,这不仅有利于课程的开展和发挥学生的特长,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他们在与同伴分工合作、提出问题、制订方案、收集信息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与别人达成一致,学会分享共同的成果等,使学生在交流合作中乐于实践。在合作学习的方式下,学生感受到同学之间不仅仅是竞争的对手,而是促进学习的帮助者,合作学习使得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生动活泼和丰富多彩。
三、及时反馈和评价
课程评价在整个课程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只有建立在科学评价基础之上的课程设计与实施,才能不断地向着更好、更全面的科学化高度迈进。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信息技术学科相比其他学科,开设时间短,经验不足,各方面重视不够,致使信息技术教学没有良好的教学评价机制。教学前评价:教师通过询问、问卷调查、考试等方法,了解学生学习新课前的知识技能准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间的差异水平。比如:在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教材前,教师首先考查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的“信息编程加工”知识掌握程度,通过文字或上机考试,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还存在什么问题,原定教学计划是否需要调整。如发现学生基础不够踏实,没有激发编程兴趣,教师就需要采取补求措施,调整教学内容或教学难度。通过教学前评价,加深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激励学生学习,及时查漏补缺,有针对性、有效性地教学。
四、放手让学生实践,发散学生的思维
创造思维虽然是一种复杂的高级心智活动,但大量的思维研究表明:每个人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在创造力,而相信学生又是发展创造力的兴奋剂,所以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材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学生一些实践操作的机会,多一些成功的体会,驱使学生向无数次的成功前进。同时,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这些差异,并对其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才能达到全体学生都获得发展。个别指导法就是一种体现差异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师根据学生个人实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信息技术课的实际教学中,个别指导法的实施经常发生在上机实验中,教师一般在学生中巡回观察,及时给有需要帮助的学生指导。个别指导法的更高要求,是教师更大范围地把握每个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需求,并根据教学内容准备好各种指导方案,同时还要求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
参考文献:
[1]李力军.浅谈如何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J].计算机教学与研究,2010(04)
[2]王国全.关于提高高中网络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J].读写算,2011(07)
关键词:网络教学;高中;效率;兴趣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先声夺人的气势就是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更新,一时间课堂形式花样翻新,自主、研究充斥了课堂,《信息技术基础》总编李艺教授在新课程开设后不久,就看到课堂繁华背后存着隐患,他多次提出,“现在我们的新课程,理念超前于内容,形式超前于内容,玩花样儿多,浪费时间的情况较多,……我们要追求内容充实、效率高的课堂。”那么什么是课堂教学效率?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有哪些因素呢?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投入与学生实际学习效果的比值。课堂教学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宏观的如社会经济、学校氛围、教学条件,微观的如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手段的选择。通过多年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我对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有了些粗浅的认识,总结了几个解决方法共享给大家,以促共同进步。
一、分层分组,以优辅差
“以学生为主体”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才能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经过大量地教学实践,我总结出“分层分组,以优辅差”的方法可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首先是分层,根据学生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情况进行分层,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学生信息技术水平较差,对信息技术学习不感兴趣,操作能力差,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需要别人的指导和帮助。第二层次:学生信息技术水平一般,能掌握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和技能,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实践创新能力欠缺。第三层次:学生信息技术水平较高,能较快地掌握新知识和技能,对信息技术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有较强的求知欲望,自主学习、领悟能力、创新能力较强。在课堂教学过程,教师如果发现某些差生不能完教师布置的任务时,就可以利用小组优生辅导差生,既可以采取左右辅导,也可允许下位自由辅导,通过组内相互协作,不仅迅速提高差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而且极大地满足了优生的成就感,促进他们学习积极性,同时给他们拓展知识、创新学习留有一定时间。
二、转变教学方式,善于组织合作
“教育思想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方向”,信息技术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都具有开放性、综合性的特点,对学生这个社会个体的自主性、社会性有着共同的培养目标,都肩负着培养21世纪人才的重任。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学方式由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必须改变教师在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者、知识的权威者、过程的设计者、流程的控制者、结果的评定者的角色。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授受知识,而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科学意识,发展个性特长。此外,协作学习是指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在一起,从事学习活动,互促学习,以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教学形式。首先,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式上,指导教师要倡导采取多样化的组织方式,主要包括:个人独立探究式、小组合作探究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校际间的合作方式等,这不仅有利于课程的开展和发挥学生的特长,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他们在与同伴分工合作、提出问题、制订方案、收集信息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与别人达成一致,学会分享共同的成果等,使学生在交流合作中乐于实践。在合作学习的方式下,学生感受到同学之间不仅仅是竞争的对手,而是促进学习的帮助者,合作学习使得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生动活泼和丰富多彩。
三、及时反馈和评价
课程评价在整个课程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只有建立在科学评价基础之上的课程设计与实施,才能不断地向着更好、更全面的科学化高度迈进。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信息技术学科相比其他学科,开设时间短,经验不足,各方面重视不够,致使信息技术教学没有良好的教学评价机制。教学前评价:教师通过询问、问卷调查、考试等方法,了解学生学习新课前的知识技能准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间的差异水平。比如:在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教材前,教师首先考查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的“信息编程加工”知识掌握程度,通过文字或上机考试,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还存在什么问题,原定教学计划是否需要调整。如发现学生基础不够踏实,没有激发编程兴趣,教师就需要采取补求措施,调整教学内容或教学难度。通过教学前评价,加深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激励学生学习,及时查漏补缺,有针对性、有效性地教学。
四、放手让学生实践,发散学生的思维
创造思维虽然是一种复杂的高级心智活动,但大量的思维研究表明:每个人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在创造力,而相信学生又是发展创造力的兴奋剂,所以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材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学生一些实践操作的机会,多一些成功的体会,驱使学生向无数次的成功前进。同时,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这些差异,并对其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才能达到全体学生都获得发展。个别指导法就是一种体现差异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师根据学生个人实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信息技术课的实际教学中,个别指导法的实施经常发生在上机实验中,教师一般在学生中巡回观察,及时给有需要帮助的学生指导。个别指导法的更高要求,是教师更大范围地把握每个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需求,并根据教学内容准备好各种指导方案,同时还要求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
参考文献:
[1]李力军.浅谈如何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J].计算机教学与研究,2010(04)
[2]王国全.关于提高高中网络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J].读写算,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