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探微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qtq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提高学生其他能力的基础。文章从阅读需“图画”启迪、阅读需“声音”相伴、阅读需“导图”相助、阅读需“表演”提升、阅读需“拓展”进行几方面,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拓展;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G421;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8-0045-01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而要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就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阅读需“图画”启迪
  低段学生的形象思维大于抽象思维。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形象思维的训练。例如,教学汉字时,教师把“山、水、日”这些文字的演变过程做成课件,利用课件演示“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的过程,使学生利用形象思维加深对文字阅读的记忆。再如,教学古诗时,教师让学生边诵读古诗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再利用画笔把想象的画面画下来,这种对图文的阅读,学生既有兴趣,又加深了理解,使阅读更加深入。
  二、阅读需“声音”相伴
  有声语言、有声音乐,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朗读就是一种有声的语言,只有朗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学生才能初步理解所阅读的内容。低段学生的模仿能力强,教师可从范读开始,让学生模仿老师进行朗读。高段的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朗读能力,教师可以让他们通过朗读来加深对所读文本的理解。如《张石匠拜师》一课中的句子:“哪儿来的毛头娃子,黄嘴角还没退,敢来教训我?我干石匠的时候,你还没见过石头呢?”如果教师指导学生读出当时张石匠的那种狂妄自大的形象,说明学生对文本已经理解了。学生在朗读写景的文章时,教师配上恰当的音乐,有助于学生边读边想象文章所描写的景物,进入情境,提升对文本的感知能力。朗读时,还要注重标点符号的阅读,如“?”表示疑问,“!”表示心情,“……”表示语言的断断续续等。在朗读一句相同的句子时,标点不同,表示的含义不同。如“我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就表示确定我爱读书;“我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就不能确定,持有怀疑的态度。所以,阅读“声音”是很重要的。
  三、阅读需“导图”相助
  对于高段的学生,他们在读书的过程中有很多的知识不需要硬性记忆,但一定要理清脉络,这时,“思维导图”就派上了用场。例如,《红楼梦》中的人物错综复杂,如果单凭记忆是无法弄清其中的复杂关系的。这时,教师指导学生画思维导图就能理清四大家族中几代人的连带关系,从而使他们在阅读中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同样,教师也可以培养学生在思维导图的线上写出从文章中找到的关键词,无论是文章的内容、写作方法、文章的结构等都可以用思维导图来帮助理解记忆,既节省了时间,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四、阅读需“表演”提升
  学生喜欢表演,教师可让学生通过表演来提升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学生接到任务后,都会对文章进行仔细阅读,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来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引发对文章的思考。只要能让学生表演的文章,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回家预习内容,并找两个小组来进行表演,再让同学们对这两个小组的表演进行评价,就可以知道大家对文章理解到什么程度了。这样,学生们在表演中既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也提高了阅读能力。
  五、阅读需“拓展”进行
  一是重视导读课上教师对课外书的引导,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比如《三国演义》,很多学生已经从电视里面看过了,大致了解了一些内容,那么教师就可以出一些问答题来考考学生。这里面的题既有学生能答出来的,能给学生以鼓励,还有学生答不出来的,如卧龙凤雏是指谁?……学生都知道卧龙是指诸葛亮,但多数学生不知道凤雏是庞统,这样就激发了他们对《三国演义》这本书的阅读兴趣。二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和学生共同读书。教师每天都拿着书看,学生自然效仿。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三是鼓励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利用亲子阅读营造家庭阅读氛围,能使学生逐步形成阅读习惯。四是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動。如教师可开展讲故事比赛、好书推荐会、古诗词背诵比赛等活动,每学期评选出班级的读书大王,并进行表彰,以促进学生的阅读。五是鼓励学生能学以致用,把从书中积累的语言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如表达母爱,就可以引用古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表达家里来了远方的客人,就可以引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阅读储备的灵活应用有利于助推学生的阅读需求,加速学生阅读习惯的形成。
  六、结束语
  总之,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有计划,雷打不动地去执行,才能真正扎实有效地做好学生的阅读工作。同时,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还要进行及时评价,对学生进行鼓励、指导,真正做学生阅读路上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1]丁雪.中高年级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4(08).
  [2]弓敏.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提高写作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4(25).
其他文献
摘 要: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指导者,学生是知识的探索者,课堂由“教的课堂”转向“学的课堂”。教师要以学情定教,重视课堂的生成性;为想学而教,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以互学促教,重视课堂互动;为会学而教,重视学法指导。  关键词:数学课堂;问题导学;课堂生成;学习习惯;课堂互动;学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35-0032-01  
摘 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就要创新教学理念、围绕实际生活、以学生为本、以问题为出发点,让学生分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掌握数学理论知识的同时,真切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关键词:数学教学;核心素养;学习兴趣;思维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1;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27-0038-01  受传统应试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数学教师将教
摘 要:小舞剧不是大舞剧的浓缩版,创作小舞剧应注意题材的选择、结构的安排、动作语言的表达、舞美的设计、人物性格的刻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文章以第四届广东省岭南舞蹈大赛获小舞剧金奖作品《爱莲》为例,进行小舞剧创作技法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小舞剧创作;技术技法;《爱莲》;创作过程;舞蹈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8-0021-02
摘 要:最美语文教师的素养应该具备爱岗敬业的道德美,丰富渊博的知识美,多才多艺的才艺美,高超娴熟的技能美,纯洁远大的追求美。  关键词:教师素养;语文教师;道德美;知识美;能力美  中图分类号:G451.2;G6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9-0019-01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最美语文教师的要求更高。那么,一个最美语文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素养呢?本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