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参加了浙江省第九届“百课万人”(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教学观摩活动,我发现部分心理辅导教师对“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过程把握、教师的角色、活动课的价值取向”依然停留在学科教学的思维模式中,他们不仅认为自己应该把握整个课的进程,还在课前预设了很多活动中应该出现的情景,而且还认为最后学生都应该在理性层面上有所悟、有所升华。因此当学生的反应没有进入教师的预设情景,教师或者生硬地转入下一个预设的内容,或者越俎代庖地进行概括总结。要改变这种现状,心理课必须彻底从学科教学思维范式转向心理辅导思维范式。用心理辅导思维范式思考,辅导活动课的价值追求是辅导关系的创建、辅导氛围的创设、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的自我探索;教师保持一种“无知”的状态进入课堂,对活动的过程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始终保持三种基本态度——共情、真诚、无条件关注;教师始终在活动中营造坦诚、信任的团体氛围,不断的推动团体动力发展,最终团体的动力将活动推向既定的目标。
关键词:活动课;心理辅导;学科教学;思维范式
2006年11月20~22日我参加了浙江省第九届“百课万人”(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教学观摩活动,听了由各地区选拔推荐,由省级专家指导的12节心理辅导活动课。12节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有不少经典的活动课,这些心理辅导活动课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能够相互信任、了解、接纳,催化出了温暖、安全的团体氛围,活动中学生的情绪被充分激发出来,各种生动的生活经历,在活动中奔涌而出,整个现场显得生机勃勃,充满智慧的挑战,充满青春的生命活力。但也出现了一些 有“典型的不足”的活动课,特别是高中阶段的部分活动课中,学生根本没有动起来,很多学生思想游离在活动之外。这些现象引起了我的深思。
从活动的安排来看,即使是不成功的活动课,也都是作为典型的活动课来推广的,上课的教师都是全省十个地区选拔的优秀教师,他们的辅导技巧基础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那么问题出在哪个环节呢?为此,我反复查阅了活动的有关资料,反复观看那些不成功的辅导活动课的录像,我觉得上课教师在“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内容的安排、活动情景创设、活动形式安排、活动课结构设置、辅导技巧使用”等方面都已经运用心理辅导的思维模式在思考,但是对“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过程把握、教师的角色、活动课的价值取向”的思考依然停留在学科教学的思维模式中。其主要表现在上课教师不仅认为自己课前就应该把握整堂课的进程,对活动课的开始、发展、变化、最终怎样达到预定的目标,都有充分的准备,“胸有成竹”,而且还认为最后学生都应该在理性层面上有所悟、有所升华。“百课万人”活动资料中的几段话,可以说代表了这种思维模式:“把握关键——动态生成。作为教师可以通过深入了解来预测学生在活动中会如何思考、如何表现”,“充分准备——预设生成”,“坦然面对——非预设生成”,“在教师的点拨和指引下,促使其认识内化,形成较为稳固的观点和信念。”从中不难看出,教师总是觉得自己是活动课的负责人,要把握活动的过程和方向,要保证活动目标的最后实现,为此在课前预设了很多活动中应该出现的情景,并在活动中不断寻找自己预设的情景,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自己心中预设的情景。当学生正如所预料的那样,教师就会信心百倍,应答如流,整个活动也一帆风顺,这时就出现了我们所看到的“经典”课;但是,如果学生有变化,或者学生的反应始终没有进入教师的预设情景,教师只能“坦然面对”了,这时教师师常常把学生的感受放在一边——或者生硬地转入下一个预设的内容,或者越俎代庖地进行概括总结,而学生始终游离在活动之外。
面对几堂不成功的高中心理辅导活动课,第九届“百课万人”(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教学观摩活动的组办方一再为这几节课强调一个相同的理由,因为本来准备是给普高的学生上的,而上课的前一天才知道上课学生变成了职高的学生。只因为学生变了,教师预设的学生反应没有出现,但教师又无法放下自己事先预设的情景,所以整个活动中教师、学生都在各自的世界里进行活动。这种现象不仅在公开课中出现,在很多教师平时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中也经常出现,这使很多教师在从事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活动之后,普遍体会到一种强烈的“挫败感”,有的甚至感到屡战屡败。因此,有人说“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已成为当前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也有人说“心理健康课由于形式的固化、效应的滞后,已经进入难以突破的‘高原期’”。
要改变上述现状,我觉得心理辅导活动课必须彻底从学科教学思维范式彻底转向心理辅导思维范式。在心理辅导的思维范式下,教师对“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过程把握、教师的角色、活动课的价值取向”就会有不同的理解,辅导活动课也会出现不同的情景。
用心理辅导的思维范式思考,辅导活动课的价值追求是辅导关系的创建、辅导氛围的创设、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的自我探索。心理辅导活动是建立在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关心、了解、接纳的氛围中的一种互动的人际交往过程,每个学生的心扉就是在这种人际氛围中打开的。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催化出温暖、安全的团体氛围,不断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
用心理辅导的思维范式思考,辅导活动不强求学生能够当堂领悟。虽然领悟伴有深刻的认识飞跃是学生克服心理不适应、促进自身发展的关键,但是领悟需要一个过程,大部分学生都不可能在很短的45分钟内就得到升华,因为这种升华必须是从感性体验到理性思辨的一种升华,应该是一种豁然开朗,因此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如果强求每个学生都在45分钟内完成这种升华,那么,他们只能停留在通过理性层面的思辨而获得的所谓“升华”上,其对学生的影响也会大打折扣。正如我们在个别咨询中告诉学生怎么做,学生也认为是正确的,同意这样做,但是到了现实中他又是老样子。有一次,我的一个朋友对我开玩笑说:“你们学心理辅导的肯定不会生气,更不会发火,因为你们懂得那么多的原理和方法。”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思考,每次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会议或活动,我时常看见个别教师会因为某些事情和其他教师或教师以外的人员发生争执,情绪非常激动,甚至一时难以自控。难道是我们的教师学到的理论不够用?显然不是,因为不论是小学还是高中都上过情绪管理的课,教师对这些知识的储备应该是足够的,那么为什么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呢?道理很简单,我们学习的理论知识都是通过从理性的角度进行思辨而获得的,它并不是从感性升华的;所以在理性的情况下,我们都能够运用这些知识理论,而到了现实的感性场景中,我们就会用我们的习惯思维来处理当前的问题了。
有人或许会质疑,如果学生没有在理性层面有升华,那我们的活动不是白白开展了吗?这种观点在很多专家对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评论中也常常可以看到:“有些活动课看起来很热闹,学生都在参与活动,气氛也很好,但最终仔细想想,学生并没有获得什么。”这又是基于学科教学的思维模式的认识,是学科制定课程标准的逻辑体系中的认识,认为最后一定要在理性层面上有认识才能说达到了目标,才有效果。其实不然,只要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不断地体验,在体验的基础上不断地探索,那么就会扰动他自身固有的认知系统和反应系统,固有系统的平衡就有可能被打破,在以后遇到同样的事情时,可能就会重现上课的体验,那就可能改变原来的应对方式,用新的方式去处理,从而建立新的平衡,在这种改变中有所悟,这种“悟”的意义远远超过学生通过理性层面的思辨而得到的所谓的“升华”。
用心理辅导的思维模式思考,教师在上辅导课之前是“无知”的。虽然教师对参加辅导活动课学生年龄阶段的共同特征会有了解,但那是这个年龄段的普遍规律,不能代表具体的一个小团体或个人;虽然他在相同年级的其他班级开展过相同的活动,但其他班级的反应并不等于今天这个班级学生的反应,不可能有两个班级的反应是相同的。因此教师事先并不知道参加当天辅导活动课学生具体会怎样思考,他也不知道活动中学生会生成怎样的情景,更不知道整个活动课的过程是怎样变化的。教师是活动的参与者,他保持一种“无知”的状态进入课堂,对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对活动的过程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并始终保持三种基本态度——共情、真诚、无条件关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努力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被自己注意到了,努力确保每个学生说的话不被自己或其他学生所误解;教师始终在营造坦诚、信任的团体氛围,不断地推动团体动力发展;最终是团体的动力将活动推向既定的目标,这才是真正的心理辅导活动课。
如果我们对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理解彻底从学科教学思维范式转向心理辅导思维范式,就既能准确地把握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内容安排、活动情景创设、活动形式安排、活动课结构设置和辅导技巧使用,又能正确理解活动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活动课的价值取向,就能够在辅导活动中取得更多的成功,从而突破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让心理辅导活动课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作者单位:浙江省长兴县金陵高级中学)
编辑/于 洪
关键词:活动课;心理辅导;学科教学;思维范式
2006年11月20~22日我参加了浙江省第九届“百课万人”(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教学观摩活动,听了由各地区选拔推荐,由省级专家指导的12节心理辅导活动课。12节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有不少经典的活动课,这些心理辅导活动课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能够相互信任、了解、接纳,催化出了温暖、安全的团体氛围,活动中学生的情绪被充分激发出来,各种生动的生活经历,在活动中奔涌而出,整个现场显得生机勃勃,充满智慧的挑战,充满青春的生命活力。但也出现了一些 有“典型的不足”的活动课,特别是高中阶段的部分活动课中,学生根本没有动起来,很多学生思想游离在活动之外。这些现象引起了我的深思。
从活动的安排来看,即使是不成功的活动课,也都是作为典型的活动课来推广的,上课的教师都是全省十个地区选拔的优秀教师,他们的辅导技巧基础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那么问题出在哪个环节呢?为此,我反复查阅了活动的有关资料,反复观看那些不成功的辅导活动课的录像,我觉得上课教师在“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内容的安排、活动情景创设、活动形式安排、活动课结构设置、辅导技巧使用”等方面都已经运用心理辅导的思维模式在思考,但是对“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过程把握、教师的角色、活动课的价值取向”的思考依然停留在学科教学的思维模式中。其主要表现在上课教师不仅认为自己课前就应该把握整堂课的进程,对活动课的开始、发展、变化、最终怎样达到预定的目标,都有充分的准备,“胸有成竹”,而且还认为最后学生都应该在理性层面上有所悟、有所升华。“百课万人”活动资料中的几段话,可以说代表了这种思维模式:“把握关键——动态生成。作为教师可以通过深入了解来预测学生在活动中会如何思考、如何表现”,“充分准备——预设生成”,“坦然面对——非预设生成”,“在教师的点拨和指引下,促使其认识内化,形成较为稳固的观点和信念。”从中不难看出,教师总是觉得自己是活动课的负责人,要把握活动的过程和方向,要保证活动目标的最后实现,为此在课前预设了很多活动中应该出现的情景,并在活动中不断寻找自己预设的情景,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自己心中预设的情景。当学生正如所预料的那样,教师就会信心百倍,应答如流,整个活动也一帆风顺,这时就出现了我们所看到的“经典”课;但是,如果学生有变化,或者学生的反应始终没有进入教师的预设情景,教师只能“坦然面对”了,这时教师师常常把学生的感受放在一边——或者生硬地转入下一个预设的内容,或者越俎代庖地进行概括总结,而学生始终游离在活动之外。
面对几堂不成功的高中心理辅导活动课,第九届“百课万人”(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教学观摩活动的组办方一再为这几节课强调一个相同的理由,因为本来准备是给普高的学生上的,而上课的前一天才知道上课学生变成了职高的学生。只因为学生变了,教师预设的学生反应没有出现,但教师又无法放下自己事先预设的情景,所以整个活动中教师、学生都在各自的世界里进行活动。这种现象不仅在公开课中出现,在很多教师平时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中也经常出现,这使很多教师在从事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活动之后,普遍体会到一种强烈的“挫败感”,有的甚至感到屡战屡败。因此,有人说“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已成为当前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也有人说“心理健康课由于形式的固化、效应的滞后,已经进入难以突破的‘高原期’”。
要改变上述现状,我觉得心理辅导活动课必须彻底从学科教学思维范式彻底转向心理辅导思维范式。在心理辅导的思维范式下,教师对“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过程把握、教师的角色、活动课的价值取向”就会有不同的理解,辅导活动课也会出现不同的情景。
用心理辅导的思维范式思考,辅导活动课的价值追求是辅导关系的创建、辅导氛围的创设、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的自我探索。心理辅导活动是建立在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关心、了解、接纳的氛围中的一种互动的人际交往过程,每个学生的心扉就是在这种人际氛围中打开的。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催化出温暖、安全的团体氛围,不断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
用心理辅导的思维范式思考,辅导活动不强求学生能够当堂领悟。虽然领悟伴有深刻的认识飞跃是学生克服心理不适应、促进自身发展的关键,但是领悟需要一个过程,大部分学生都不可能在很短的45分钟内就得到升华,因为这种升华必须是从感性体验到理性思辨的一种升华,应该是一种豁然开朗,因此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如果强求每个学生都在45分钟内完成这种升华,那么,他们只能停留在通过理性层面的思辨而获得的所谓“升华”上,其对学生的影响也会大打折扣。正如我们在个别咨询中告诉学生怎么做,学生也认为是正确的,同意这样做,但是到了现实中他又是老样子。有一次,我的一个朋友对我开玩笑说:“你们学心理辅导的肯定不会生气,更不会发火,因为你们懂得那么多的原理和方法。”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思考,每次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会议或活动,我时常看见个别教师会因为某些事情和其他教师或教师以外的人员发生争执,情绪非常激动,甚至一时难以自控。难道是我们的教师学到的理论不够用?显然不是,因为不论是小学还是高中都上过情绪管理的课,教师对这些知识的储备应该是足够的,那么为什么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呢?道理很简单,我们学习的理论知识都是通过从理性的角度进行思辨而获得的,它并不是从感性升华的;所以在理性的情况下,我们都能够运用这些知识理论,而到了现实的感性场景中,我们就会用我们的习惯思维来处理当前的问题了。
有人或许会质疑,如果学生没有在理性层面有升华,那我们的活动不是白白开展了吗?这种观点在很多专家对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评论中也常常可以看到:“有些活动课看起来很热闹,学生都在参与活动,气氛也很好,但最终仔细想想,学生并没有获得什么。”这又是基于学科教学的思维模式的认识,是学科制定课程标准的逻辑体系中的认识,认为最后一定要在理性层面上有认识才能说达到了目标,才有效果。其实不然,只要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不断地体验,在体验的基础上不断地探索,那么就会扰动他自身固有的认知系统和反应系统,固有系统的平衡就有可能被打破,在以后遇到同样的事情时,可能就会重现上课的体验,那就可能改变原来的应对方式,用新的方式去处理,从而建立新的平衡,在这种改变中有所悟,这种“悟”的意义远远超过学生通过理性层面的思辨而得到的所谓的“升华”。
用心理辅导的思维模式思考,教师在上辅导课之前是“无知”的。虽然教师对参加辅导活动课学生年龄阶段的共同特征会有了解,但那是这个年龄段的普遍规律,不能代表具体的一个小团体或个人;虽然他在相同年级的其他班级开展过相同的活动,但其他班级的反应并不等于今天这个班级学生的反应,不可能有两个班级的反应是相同的。因此教师事先并不知道参加当天辅导活动课学生具体会怎样思考,他也不知道活动中学生会生成怎样的情景,更不知道整个活动课的过程是怎样变化的。教师是活动的参与者,他保持一种“无知”的状态进入课堂,对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对活动的过程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并始终保持三种基本态度——共情、真诚、无条件关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努力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被自己注意到了,努力确保每个学生说的话不被自己或其他学生所误解;教师始终在营造坦诚、信任的团体氛围,不断地推动团体动力发展;最终是团体的动力将活动推向既定的目标,这才是真正的心理辅导活动课。
如果我们对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理解彻底从学科教学思维范式转向心理辅导思维范式,就既能准确地把握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内容安排、活动情景创设、活动形式安排、活动课结构设置和辅导技巧使用,又能正确理解活动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活动课的价值取向,就能够在辅导活动中取得更多的成功,从而突破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让心理辅导活动课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作者单位:浙江省长兴县金陵高级中学)
编辑/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