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直以来,在高校计算机实践课中,采用的都是教师讲解、演示,学生听讲、实践等教学方法,缺乏必要的创新意识,不仅影响了教学效果,也导致许多学生对计算机实践课程缺乏兴趣。对此,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结合行为导向教学法的相关概念,对其在高校计算机实践课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高校 计算机实践课 行为导向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36-02
在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也因此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计算机成为高校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进行高效计算机实践课的教学工作,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行为导向教学法概述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指学生同时动用脑、手、心进行学习的教学法,主要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教学。行为导向教学法并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由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所组成的,包括了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文本引导法等,其主要包括以下特点:
(1)明了化的教学目标:计算机实践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计算机课程与其他专业学科相互交叉融合的背景下,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围绕培养学生综合这一目标,确保教学目标的明确性,为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
(2)整合性的教学内容:计算机课程知识追求的是精炼而使用,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敢于打破传统教材中章节条框的束缚,将知识点抽取出来进行重新整合,实现书本知识与现实需求的相互统一,建立起新的学习领域。行为导向教学法可以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调整,确保其能够密切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更具实用性。
(3)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一系列教学方法和技术的集合,因此其教学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优化课堂结构,进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4)开放性的教学评价:行为导向教学法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能够拓展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使得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开发性的教学评价,使得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
2.行为导向教学法在高校计算机实践课中的应用
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应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计算机实践课教学中,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分解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解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对每一个教学单位的“主题”进行明确。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析,能够总结出总目标与分目标、子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换言之,就是确定了教学主题。而对于教学主题而言,必须包含一定的技能教学能力,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确保解决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应用价值,同时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结合在一起。
2.2创设教学情境
对于计算机实践课教学而言,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其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为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提供一个相对真实的场景,安排学生扮演一个真实的角色,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对于计算机系统的安装教学,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情境:上课时,电脑无法正常运行,重启无效。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看能否对问题进行解决,进而逐渐引出计算机系统的安装问题,并通过相应的演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对于学习的兴趣。
2.3设计教学任务
在行为导向教学中,项目教学法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设置教学项目和任务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训练,在这种情况下,做好教学任务的设计就显得尤其重要。教师在对教学任务进行设计时,应该结合实际应用情境,确保任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使得学生能够在相对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利用自身掌握的理论知识,通过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的形式,去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高校计算机实践课教学中,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推动高校计算机教学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田会.行为导向教学法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9):63-64.
[2]邱雯.行為导向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实践课程中的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5,(7):217.
[3]隋占丽.高校计算机教学中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探索[J].硅谷,2008,(20):140.
【关键词】高校 计算机实践课 行为导向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36-02
在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也因此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计算机成为高校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进行高效计算机实践课的教学工作,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行为导向教学法概述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指学生同时动用脑、手、心进行学习的教学法,主要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教学。行为导向教学法并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由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所组成的,包括了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文本引导法等,其主要包括以下特点:
(1)明了化的教学目标:计算机实践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计算机课程与其他专业学科相互交叉融合的背景下,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围绕培养学生综合这一目标,确保教学目标的明确性,为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
(2)整合性的教学内容:计算机课程知识追求的是精炼而使用,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敢于打破传统教材中章节条框的束缚,将知识点抽取出来进行重新整合,实现书本知识与现实需求的相互统一,建立起新的学习领域。行为导向教学法可以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调整,确保其能够密切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更具实用性。
(3)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一系列教学方法和技术的集合,因此其教学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优化课堂结构,进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4)开放性的教学评价:行为导向教学法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能够拓展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使得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开发性的教学评价,使得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
2.行为导向教学法在高校计算机实践课中的应用
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应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计算机实践课教学中,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分解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解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对每一个教学单位的“主题”进行明确。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析,能够总结出总目标与分目标、子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换言之,就是确定了教学主题。而对于教学主题而言,必须包含一定的技能教学能力,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确保解决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应用价值,同时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结合在一起。
2.2创设教学情境
对于计算机实践课教学而言,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其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为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提供一个相对真实的场景,安排学生扮演一个真实的角色,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对于计算机系统的安装教学,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情境:上课时,电脑无法正常运行,重启无效。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看能否对问题进行解决,进而逐渐引出计算机系统的安装问题,并通过相应的演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对于学习的兴趣。
2.3设计教学任务
在行为导向教学中,项目教学法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设置教学项目和任务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训练,在这种情况下,做好教学任务的设计就显得尤其重要。教师在对教学任务进行设计时,应该结合实际应用情境,确保任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使得学生能够在相对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利用自身掌握的理论知识,通过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的形式,去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高校计算机实践课教学中,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推动高校计算机教学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田会.行为导向教学法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9):63-64.
[2]邱雯.行為导向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实践课程中的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5,(7):217.
[3]隋占丽.高校计算机教学中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探索[J].硅谷,2008,(2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