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和老王相識后,我开始喊他王叔。
那是个星期天,我带孩子到小区后面的公园里玩。远远地,从公园的一角传来一阵阵悲悲切切的拉唱声,唱的是现代豫剧《倒霉大叔的婚事》里的“哭坟”片段。
不知为何,年过四十的我突然对家乡戏迷恋起来,一个人独自做家务事或散步时,都会哼唱两句。还记得年前的一天傍晚,在我居住的前一排的房子里,忽然响起一阵板胡的声音。他拉的是河南豫剧,我料定他一定是家乡人。虽然他(她)拉得断断续续不太流畅,但这丝毫不影响我跟着这旋律哼唱。只可惜半年后,这声音就再没有响起过。
此时的我为能在异地他乡听到如此纯正的家乡戏欣喜不已。于是,我“强迫”着两岁半的儿子离开沙坑,循着板胡声找去。“……自从你两眼一闭,撒手而去,这个家弄得我措手不及。白天当爹爹,拉弦去卖艺,夜里又当娘,缝补儿的衣。孩儿想他娘我想俺的妻,搂着我那两个儿哭哭啼啼……”
绕过一行一人高的绿化带,我看到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老人双目紧闭,满脸悲切,拉唱到动容处身体止不住地颤抖,一头花白的乱发迎风起舞。
我被老人动情的演唱感染了,听得如痴如醉,听到动情处,我的眼底跟着潮湿起来。一定是我入戏太深了,一定是悲切的表情出卖了我。当琴声戛然而止时,老人笑了,他说:“你也是河南哩?!”
就这样,我和老人坐到一起聊起来。一聊才知道,他的老家距我的老家只有百十里的路程,也知道了他是因为当兵才留在这座城市。我们接着聊起了《花木兰》《穆桂英挂帅》《朝阳沟》等戏曲,聊起了常香玉、马金凤、牛得草等豫剧名家。
我们犹如他乡遇故知般,聊得热火朝天,聊得我的儿子跑得无影无踪也没有发觉。我跟他说,我小时候喜欢家乡戏就是图个热闹,生旦净末丑,脸上涂得花花绿绿,有的翻滚跳跃,有的楚楚动人,仅此而已。
我还想说下去,老人却接过话茬,他说:“不瞒你,现在我拉弦子的时候,都会想到老家,想到小时候,想到老母亲,可惜啊,亲人们都走了,故乡也回不去了!”老人说到这里声音有些哽咽。很快,他就发现了自己的失态,然后抹了一把眼睛说:“白闲着,咱弄两句呗!”老人说着话,手里弓弦一动,弦音缭绕,勾得我嗓子直发痒,可惜我仅仅是喜欢而已,若真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开嗓,我还真是抹不开面子。
随后我向老人说起大约半年前的事情,说我住的小区也有个河南人,每次他一拉弦子,我的骨头都要酥了,几次产生要去拜访的念头,但怕打扰人家的生活,后来我再也没有听他(她)拉过,大概是搬走了吧。
老人问我住在哪个小区,我说就前面的这个。老人又问我住在几号。我答了,老人笑了,他说,那就是我拉的。我说,不对呀,那时候拉得可不好,断断续续的,估计是弦子不好。老人说,不是弦子不好,是拉得生疏。我问他这段时间咋不在家里拉了,他说老婆孩子都不喜欢,说太难听。难听?我说是他们根本不懂豫剧,也不喜欢,在家里怕打扰他们,所以就在公园里拉拉,他们现在是上海人,不是河南人喽。
临走时,老人说他姓王,让我喊他老王,但我离去时,喊了他王叔。王叔说,没事时来家坐坐,如果想听家乡戏就来公园,他每天基本上都在。
我和王叔就这样认识了,每个双休日,我都会来公园走走,听他拉弦子。每次他都鼓励我唱几句。尽管有些段子在家里练过无数遍,可是王叔的弦子一响,我就像被人掐住了喉咙似的发不出声音。王叔就笑,他说多听听就好了。
对我来说这是一段美好的日子,可是这样的美好突然有了变化,因为之后的日子我再也没有看到过王叔。刚开始以为他忙走不开,但后来一直碰不到人,我就产生了去拜访老人的念头。
那一天,我鼓足勇气摁响了王叔家的门铃。门开了,开门的不是王叔,但可以断定这人就是王叔的儿子。我说明来意,年轻人哦了一声,把我让进屋里。刚进屋,我就觉得不对劲儿了,因为我看到王叔被镶进了黑框摆放在桌子上,这才知道老人出了车祸。
坐下去许久,我没言语,脑子里满满的都是老人的弦音和音容笑貌,最后心乱如麻地说了些安慰的话。我要告辞,年轻人把我送到门外。我转身正要离去,他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叫住我,他回到里屋,抱出一个长长的盒子,盒子很熟——这是王叔的板胡。
经过风吹日晒的盒子已经很破了,多处地方出现龟裂。年轻人说,我父亲让我把这个给您。我吃惊得说不出话来,我问老人是怎么说的,他说他父亲从出车祸到去世,就说了一句话:
“把板胡给一个小老乡!”
年轻人在递给我板胡的时候,神情凝重,他的一只手在不停地抚摸着这个斑驳的盒子,像是在抚摸一只粗糙的手。
作者简介:刘永飞, 1976年生,河南柘城人,现居上海。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作品散见于《北京文学》《四川文学》等全国一百多家报刊,有作品被《小说选刊》《读者》等刊物转载。《会上楼的牛仔裤》获第七届全国微型小说一等奖,《一盏灯的温暖》获第十四届全国微型小说年度奖(2015),出版有小说集《忧伤的歌谣》《刺客》《会上楼的牛仔裤》《大人都是灰太狼》等。
那是个星期天,我带孩子到小区后面的公园里玩。远远地,从公园的一角传来一阵阵悲悲切切的拉唱声,唱的是现代豫剧《倒霉大叔的婚事》里的“哭坟”片段。
不知为何,年过四十的我突然对家乡戏迷恋起来,一个人独自做家务事或散步时,都会哼唱两句。还记得年前的一天傍晚,在我居住的前一排的房子里,忽然响起一阵板胡的声音。他拉的是河南豫剧,我料定他一定是家乡人。虽然他(她)拉得断断续续不太流畅,但这丝毫不影响我跟着这旋律哼唱。只可惜半年后,这声音就再没有响起过。
此时的我为能在异地他乡听到如此纯正的家乡戏欣喜不已。于是,我“强迫”着两岁半的儿子离开沙坑,循着板胡声找去。“……自从你两眼一闭,撒手而去,这个家弄得我措手不及。白天当爹爹,拉弦去卖艺,夜里又当娘,缝补儿的衣。孩儿想他娘我想俺的妻,搂着我那两个儿哭哭啼啼……”
绕过一行一人高的绿化带,我看到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老人双目紧闭,满脸悲切,拉唱到动容处身体止不住地颤抖,一头花白的乱发迎风起舞。
我被老人动情的演唱感染了,听得如痴如醉,听到动情处,我的眼底跟着潮湿起来。一定是我入戏太深了,一定是悲切的表情出卖了我。当琴声戛然而止时,老人笑了,他说:“你也是河南哩?!”
就这样,我和老人坐到一起聊起来。一聊才知道,他的老家距我的老家只有百十里的路程,也知道了他是因为当兵才留在这座城市。我们接着聊起了《花木兰》《穆桂英挂帅》《朝阳沟》等戏曲,聊起了常香玉、马金凤、牛得草等豫剧名家。
我们犹如他乡遇故知般,聊得热火朝天,聊得我的儿子跑得无影无踪也没有发觉。我跟他说,我小时候喜欢家乡戏就是图个热闹,生旦净末丑,脸上涂得花花绿绿,有的翻滚跳跃,有的楚楚动人,仅此而已。
我还想说下去,老人却接过话茬,他说:“不瞒你,现在我拉弦子的时候,都会想到老家,想到小时候,想到老母亲,可惜啊,亲人们都走了,故乡也回不去了!”老人说到这里声音有些哽咽。很快,他就发现了自己的失态,然后抹了一把眼睛说:“白闲着,咱弄两句呗!”老人说着话,手里弓弦一动,弦音缭绕,勾得我嗓子直发痒,可惜我仅仅是喜欢而已,若真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开嗓,我还真是抹不开面子。
随后我向老人说起大约半年前的事情,说我住的小区也有个河南人,每次他一拉弦子,我的骨头都要酥了,几次产生要去拜访的念头,但怕打扰人家的生活,后来我再也没有听他(她)拉过,大概是搬走了吧。
老人问我住在哪个小区,我说就前面的这个。老人又问我住在几号。我答了,老人笑了,他说,那就是我拉的。我说,不对呀,那时候拉得可不好,断断续续的,估计是弦子不好。老人说,不是弦子不好,是拉得生疏。我问他这段时间咋不在家里拉了,他说老婆孩子都不喜欢,说太难听。难听?我说是他们根本不懂豫剧,也不喜欢,在家里怕打扰他们,所以就在公园里拉拉,他们现在是上海人,不是河南人喽。
临走时,老人说他姓王,让我喊他老王,但我离去时,喊了他王叔。王叔说,没事时来家坐坐,如果想听家乡戏就来公园,他每天基本上都在。
我和王叔就这样认识了,每个双休日,我都会来公园走走,听他拉弦子。每次他都鼓励我唱几句。尽管有些段子在家里练过无数遍,可是王叔的弦子一响,我就像被人掐住了喉咙似的发不出声音。王叔就笑,他说多听听就好了。
对我来说这是一段美好的日子,可是这样的美好突然有了变化,因为之后的日子我再也没有看到过王叔。刚开始以为他忙走不开,但后来一直碰不到人,我就产生了去拜访老人的念头。
那一天,我鼓足勇气摁响了王叔家的门铃。门开了,开门的不是王叔,但可以断定这人就是王叔的儿子。我说明来意,年轻人哦了一声,把我让进屋里。刚进屋,我就觉得不对劲儿了,因为我看到王叔被镶进了黑框摆放在桌子上,这才知道老人出了车祸。
坐下去许久,我没言语,脑子里满满的都是老人的弦音和音容笑貌,最后心乱如麻地说了些安慰的话。我要告辞,年轻人把我送到门外。我转身正要离去,他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叫住我,他回到里屋,抱出一个长长的盒子,盒子很熟——这是王叔的板胡。
经过风吹日晒的盒子已经很破了,多处地方出现龟裂。年轻人说,我父亲让我把这个给您。我吃惊得说不出话来,我问老人是怎么说的,他说他父亲从出车祸到去世,就说了一句话:
“把板胡给一个小老乡!”
年轻人在递给我板胡的时候,神情凝重,他的一只手在不停地抚摸着这个斑驳的盒子,像是在抚摸一只粗糙的手。
作者简介:刘永飞, 1976年生,河南柘城人,现居上海。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作品散见于《北京文学》《四川文学》等全国一百多家报刊,有作品被《小说选刊》《读者》等刊物转载。《会上楼的牛仔裤》获第七届全国微型小说一等奖,《一盏灯的温暖》获第十四届全国微型小说年度奖(2015),出版有小说集《忧伤的歌谣》《刺客》《会上楼的牛仔裤》《大人都是灰太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