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交汇地带文化建设困境探析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348386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牧交汇地带是区别于农牧交错地带和半农半牧区的概念,更多体现着文化交互的意义。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该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大幅提升,但其文化建设依然存在一定困境。本文以内蒙古阿拉善右旗B嘎查为例,从文化认同角度探析农牧交汇地带文化建设困境。文化认同的主要内容包括文化间固有差异和文化身份认同,其中文化间固有差异是影响文化认同的重要因素,而文化身份认同是文化认同的重要内容和表现,通过阐述二者分析该地带文化建设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牧交汇地带;文化建设;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农牧交汇地带这一概念在社会学中尚无明确界定,与之相关的概念有农牧交错带和半农半牧区。农牧交错带与半农半牧区相似,是人与自然结合的复杂产物,处于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地带,该地带中以农业与牧业等第一产业为主,并存着其他多种生产方式。总的来说,农牧交错地带更多体现了地理空间和经济生产意义,而农牧交汇地带在含有以上两种意义的同时,更多体现着文化交互意义,可以认为,农牧交汇地带是农耕与游牧两种文化类型和生产方式的交汇地带,体现着两种文化间的碰撞与融合、接受与排斥。
  本文以内蒙古阿拉善右旗B嘎查为例。B嘎查又称陈家井,是典型的农牧交汇地带。从空间位置看,其东部、南部紧接甘肃武威、金昌,是传统农耕区与游牧区的交界;从生产方式看,其农业和畜牧业并存,种植和放牧兼有;从文化类型看,其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汇前沿;从地方人员构成来看,其由早期甘肃移居农民和土生蒙古族牧民共同构成。在长期发展变革中,该地经济迅速增长,物质生活逐步提高,但村民原子化、村庄碎片化现象日益严重,社会利益化、个体功利化现象逐渐蔓延,该地精神文化层面持续遭受伤害和侵蚀。自“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农村牧区的全方位发展越发成为焦点,而牧区地理位置和政治意义的特殊性决定牧区振兴的重要地位,农牧交汇地带兼具农村牧区特征,足以说明其发展变迁的重要性。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乡村建设愿景最难实现和最为重要的内容是“乡风文明”,相对于物质层面的提高,精神层面的提高更为困难,所以本文对农牧交汇地带文化建设困境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以往研究回顾
  文化建设具有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文化建设的内容需要从广义和狭义进行认识,广义上包括价值观念、道德伦理、法律意识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狭义上指当地的精神财富,包括娱乐生活、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等。由于农牧交汇地带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政治意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建设更具特殊性和重要性。以往相关研究多关注特殊地域形态的文化建设,通过阐述文化建设在农村牧区等发展变迁中的严峻性和必要性,从不同角度透视文化建设的问题、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农村牧区作为社会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逐渐沉淀固着的两种社会形态,其产生背景、空间位置等各异,本身存在特殊性,加之政治意义独特,决定了其在国家治理中的位置。农牧交汇地带的文化建设有利于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推进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基层执政。农牧区多位于民族地区,其政治意义更为明显,文化建设更显重要。精神文化的贫瘠会反作用于物质层面,导致物质层面的贫困与落后,加强农牧交错地带的文化建设刻不容缓。农牧区生产力的快速提升,充分满足了农牧民的物质生活需求,但其精神文化生活还有待提高,农村牧区的陈规陋习、不健康思想观念和不文明行为将直接影响农村牧区的稳定,因此,农村牧区文化建设具有严峻性和紧迫性。
  文化建设需深刻认识和分析问题根源,才能有效、良序地开展文化建设。学者们尝试从不同角度探析文化建设问题根源,胡吉雅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观点以及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理论指导出发,分析牧区文化建设在政府管理机制、基础设施等的不足;包金光從可持续发展视角看内蒙古牧区文化的发展,发现内蒙古牧区文化传承创新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建设、投入等存在问题。政府是推动文化建设的关键力量,随着我国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农牧区精神文明逐步提高,但文化建设的进程和效果依然受公共文化基础供给效率低下的影响。不仅如此,农村牧区公共文化建设还存在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地位不突出、供给不平衡和不充分、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与群众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另外,缺少投入、体制机制僵化、文化建设队伍薄弱等困境依然束缚着文化建设。总之,当前农村牧区文化建设困境重重,相关研究视角匮乏、内容趋同,应从不同角度深刻探讨文化建设困境的内部机理。
  在众多关于文化建设的研究中,鲜有从文化认同角度分析农牧交汇地带文化建设的深层困境。文化不仅是抽象的符号,也是维持个体存在的重要部分,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表现为对居民思想价值观念和社会交往等的作用,个体或群体作为文化传承的主体,是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文化建设关键在于凝聚力量和人心推动良好价值观念、道德风尚的形成,其中文化认同的参与不可或缺,只有对所处文化足够认同,才能激发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本文认为,农牧交汇地带处于两种文化汇聚和碰撞的交汇点,文化间固有差异造就边界壁垒,迟滞文化间流动和融合,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另外,文化身份认同作为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文化间的浅层接触加剧了该地带居民的身份认同危机,造成文化认同混乱,不利于文化建设的进程和效果。
  二、农牧交汇地带文化建设的困境
  埃里克松提出的文化认同理论认为,群体中的成员在长期共同生活中会形成对本民族最有意义事物和价值的肯定性体认。文化认同除以民族特征为区分外,还以不同文化群体、地域等为区分。文化认同肯定了人的精神是有价值的,这种通过民族特质、风俗习惯融合的各类认同可以有效防止文化冲突的发生。文化间存在区别于对方的内在机制和表现形式,因此,相异文化间天然存在屏障——文化边界,以区别于异文化和进行自我保护。当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或群体间进行跨文化交际时,由于文化边界的存在,增添了跨文化交际的不确定因素,跨文化交际的成败深刻影响个体或群体对各自文化的认同建立,甚至造成文化认同混乱。此外,文化身份认同是文化认同的重要内容和表现。个体在社会场域中,会不自觉地将自己归类到某一文化或群体中并形成归属感和认同感,与此同时,其价值观、行为准则等也逐渐受这一文化或群体的规制,并形成有别于其他文化或群体的文化特征。   文化间固有差异造成的文化边界、跨文化交际和文化身份认同是文化认同理论的重要内容。文化间固有差异对文化认同产生重要影响,而文化身份认同则是文化认同的集中体现,二者共同对文化认同产生作用。在不同文化接触、碰撞和相互比较的场域中,个体或群体需要通过文化认同来保持自我同一性,进行自我定位,并通过相应活动和行为来展现其文化认同。以下将结合实际,从文化间固有差异和文化身份认同两方面深入探讨农牧交汇地带文化建设的困境,即文化认同对该地带文化建设的影响。
  (一)文化间存在固有差异
  文化既属社会范畴,又属历史范畴,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不同的环境与民族群体,都会被文化打上深深的烙印。相对于以自然地理条件为依据的草原文化,与本文内涵更切合的是以生产方式为依据的游牧文化。吴团英认为草原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而游牧文化是一种经济文化,因此,游牧文化就是从事游牧生产和拥有游牧惯习的人们共同创造的文化,其显著特征在于游牧民族的观念信仰、风俗习惯等都是游牧生产、生活方式的历史反映和写照。游牧文化具有包容性与开放性,因逐水草迁徙,流动性强,不断与其他文化碰撞,时常打破地区的封闭性,所以地域、家族辈分观念较薄,带有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当代牧区游牧特征早已被定居固着所取代,但游牧所形成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等依然存在并持续影响着牧区。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相伴相生,农耕文化是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典章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风俗、文化等的意识形态总和,以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受制于自然,以家庭、地域为单位聚族而居,具有极强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排外性。
  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在文化结构、内容、特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长期传承和发展中沉淀固着于个体或群体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价值观念,这种文化特质的存在,成为了异文化进入原文化的阻碍,对文化间的交际进行限制,文化认同就无从谈起。农耕文化的保守性和游牧文化的开放性相对立,农耕文化因其特性斥力更大,受其影响的个体或群体对异文化保持警惕和距离,这里有自我保护和文化特性的双重作用。作为两种文化承载者的农民和牧民,在语言交流、行为习俗、价值观念等方面互不适应,牧民留给农民的印象充斥着随意、鲁莽、粗犷,而农民留给牧民的印象充满了保守、规矩、精明,双方都认为对方不好打交道且早已心存芥蒂。当然,外界多元文化思想的逐渐侵入,更使文化间异质性增加,加剧居民文化认同的混乱。
  (二)文化身份认同
  文化身份认同是个体或群体文化认同的集中体现,更是其对自己身份和所属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文化身份的认同与否主要依賴其积极或消极地参与符合自己身份认同的文化实践活动以及对自己文化身份的定位来判断。在微观层面,文化身份是同一主流文化下,不同地区、职业、文化程度以及经济状况形成的个体文化身份。但在相异文化的冲击下,人们会在身份选择和定位方面产生一种焦虑与希冀、痛苦与欣悦并存的主体体验,由此而形成独特的身份认同状态——混合身份认同。
  农牧交汇地带遭受两种文化的相互冲击,在没有其他力量介入和矫正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当地居民的混合身份认同。以生产方式或职业为依据来认定所属身份是身份认同的一种表现形式,该地带一般称谓包括农民、牧民、农牧民等。农牧民是指在农区和牧区中以农业或牧业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经济来源的人们的统称,农牧民通常是政府发文对当地居民的统称,居民日常交际不会称自己为农牧民,从事农业(种植业)被称为农民或种地的,从事畜牧业被称为牧民或放羊的,而两者兼营的居民无法单用农民或牧民涵盖其身份特征。身份限定着人们的角色、义务及行为准则等,当身份含混时,容易造成角色冲突、认同混乱。另外,两种文化的相互冲击,促使文化身份的双重选择,该地带居民经常穿行于两种文化之间,造成文化身份的混乱。在进行文化身份认定时,只能选取一种中间状态或替代选择,尤其在对外交际过程中,需要一种文化身份来代表自己,一般会以地名 姓名,即陈家井人 姓名。这种身份认同状态严重影响其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以各种理由拒绝参加活动,延缓文化建设进程。
  三、对策建议
  农牧交汇地带居民文化认同含混,不同文化间交际流于表面,居民不需要参与相应文化活动来实现自己的身份认同,这种物理层面的量变以及文化认同的混乱不利于调动居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严重影响该地带的文化建设。通过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的文化整合与文化队伍建设等作用,对当地的优秀文化思想进行整合,以提高文化认同度,有助于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激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一)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嘎查村委,要充分发挥整合文化资源的作用。农牧交汇地带的文化资源包括相对保守的农耕文化和相对开放的游牧文化,嘎查村委需利用其职责,加强对文化的整合和引导,并通过建立文化站或文化活动中心等方式,共同推广和传播当地优秀文化。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文化队伍建设能力,培养一批文化素养较强并热衷于组织农牧民进行文化交流活动的带头人,形成由嘎查村委牵头、带头人组织、农牧民广泛参与的文化建设队伍,在尊重彼此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文化间的交流互动,促进高文化认同的形成。
  (二)社会组织
  基层治理中,社会组织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是为实现特定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其在我国文化建设方面的角色和责任日益重要。农牧交汇地带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牧民文化意识淡薄等,都为社会组织进入该地带提供了契机。传统农牧区文化建设中,多以政府为导向,以完成任务为目标,没有切实考虑到农牧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社会组织的介入既可以促进农牧民与政府间的沟通,又可通过需求调研评估、了解农民和牧民对文化服务的真实需求,促使政府全面了解农牧民文化需求方向,并利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的文化类服务项目促进农牧交汇地带的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李诚.内蒙古农枚交错带城镇的发展及社会经济效应分析[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朱小玲.内蒙古农牧交错地带经济文化类型的演变[J].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10(4).
  [3]张波波.当前我国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研究[D].济南:齐鲁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4]马立新.新疆农牧区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与路径选择[J].实事求是,2017(3).
  [5]李应智.贵州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6]王军.农村牧区文化建设亚待加强[N].内蒙古日报,2006-12-19.
  [7]胡吉雅,张银花.少数民族地区新牧区文化建设[J].中外企业家,2013(11).
  [8]包金光.内蒙古农村牧区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9]李秋月.农牧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供给研究[J].管理观察,2015(32).
  [10]葛素红.浅析内蒙古农村牧区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济,2008(12).
  [11]韩福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补齐农村牧区公共文化建设短板[J].北方经济,2018(6).
  [12]郭晓川.文化认同视域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13]郑晓云.文化认同论[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4]李丹洁.跨文化身份认同理论研究[J].学园,2015(10).
  [15]薛正昌.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的融合地带[J].西夏研究,2013(1).
  [16]吴团英.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5).
  [17]陶万辉.农耕文化及其基本特征[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1999(4).
  [18]陶家俊.身份认同导论[J].外国文学,2004(2).
  [19]李善堂,張榕,阿不满.退牧还草对农牧民收入影响的思考[J].草业科学,2005(3).
  作者简介:张星(1994-),男,汉族,内蒙古阿拉善盟,硕士,内蒙古工业大学人文学院,研究方向:民族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武文慧(1995-),女,汉族,内蒙古包头市,硕士,内蒙古工业大学人文学院,研究方向:民族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甄艳清(1993-),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市,硕士,内蒙古工业大学人文学院,研究方向:民族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
其他文献
人类的想法和感觉会支持你采取行动,而你的行动会转化为各种步骤,各种步骤结合起来则变成一个行为,不断重复的行为,就成为生活方式.因此,生活方式应该起源于一个个小小的选择
38年前一个木棉花盛开的季节,作为在读的学生,我有幸得以拜望《董存瑞》的编剧之一、著名作家赵寰.农林下路,广州军区战士话剧团宿舍楼里,这位军旅作家娓娓道来,讲述了创作《
期刊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不短在发展,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设计中,很多设计人员对于建筑施工方面的掌握的不是很牢固,在设计中常常出现一些问题,以致于对施工的进
长走是一种很好的健身方式,安全简单,但是长走健身的要领确很难掌握。强度小,达不到健身效果,强度大,会产生副作用,长走健身应该掌握怎样的度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Long wa
王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生人,八十年代在湖南的一个工业小镇里长大。和大多数艺术生一样学画考学,最终选择了设计专业。但年少时的志向—直深深扎根于她的脑海,以至从事设计工
期刊
This year’s Two Sessions, namely the Fifth Sessions of the 12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NPC) and the 12th 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PPCC) held
期刊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乏下,产生了一大批工业建筑,然而在发展之中一些建筑逐渐被废弃,为了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论述了废弃建筑在改造过程之中如何进行创新设计.
东里社工站是广东“双百计划”设在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东里镇的一个驻村社工站.为了让社会工作服务深深地扎根社区,东里社工站的社会工作者在从需求调研、跟进服务到服务管理
期刊
本文介绍一种轻型钢结构抗震房屋住宅体系,是从加拿大引进的“无比钢”体系,英文名称为web light-gauge steel joist structure,简称“web steel”即无比钢.无比钢是由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