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活动课初探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hh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全国初中语文教学领域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改革热点——活动课。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语文活动课的“活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主要是指学生的学习活动。活动课侧重于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因而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就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有明显的区别。
  在教学内容上,它强调语文的社会实用性。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以必修课教材的教学为中心,内容显得狭窄,有时也有点陈旧,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语文活动课则是开放的,其教学内容往往涉及了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并与一定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因而,她能弥补必修课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又能给学生具体生动的感受,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方法上,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传统的课堂授课常常过分突出教师的作用,以教师的知识传授和教学思路为中心,学生常常被动接受或被动参与。语文活动课则自始至终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在活动课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自觉参与。活动课的过程,往往是学生自己设计安排、学生自我活动为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着重于让学生在各项具体的实践和运用中获取直接的感性知识和生活体验,着重于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体会、理解。这样做,学生不仅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而且自学能力也得到了切实的培养和提高。
  语文活动课之所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是有其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依据的。
  初中学生的思维一般是“经验型”的,而不是“理论型”的,即在进行抽象思维时,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作支持。而主要的感性认识和经验是学生从主动参与、亲自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如观察、制作、表演、参观、调查、访问等丰富多彩的感性活动)中得来的。因此,在开展学科教学时,就不能抽象地传授学科有关的知识、法规、原则,而必须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活动性,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初中语文活动课将语文教学与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使教学成为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具体运用的一种实际尝试或“模拟”,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得到感性认识,经过反复,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仅是准确可靠的,也是比较全面深刻的,更是切实有用的。
  从教育学看,学科教学的任务和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由知识向能力迁移,只有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学生的文化素质才能得到真正提高。而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主体实践。当代教学论研究表明,技能形成的过程是学生合理运用知识解决多种实际问题和选择活动方式的过程,是一种知识转化为行动的结果。学生学到的知识要转化为技能,没有在一定实际活动中反复练习和运用,是不可能实现的。语文作为交际工具,就像木匠手中的工具一样,要熟练地掌握它,就必须进行反复的训练,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把握要领,形成技能,进而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语文活动课强调活动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的积极参与,强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我设计、自我活动和自我感受与体会,从某种意义上讲,活动课可以说是可行性强、操作过程具体的实践应用课,它将有力地促进学生把学过的语文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并转化为能力。
  当然,语文活动课要充分发挥其优势,真正取得实效,还有赖于活动过程中周密的安排和合理的调控。在语文活动课的试验和研究中,我就感到必须切实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既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活动课无疑必须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教师切忌越俎代庖、喧宾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让学生自发“活动”。课前对活动的设计,活动中的组织、引导、点拨,活动结束后的总结、点评等等,都需要教师为此付出心血和汗水。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必须讲究引导的艺术,相机行事,灵活应变。
  二是必须切实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活动。语文活动课要促使每一个学生提高语文素质,必须确保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积极参加语文活动。决不能仅仅让一部分学生在“活动”而让大部分学生袖手旁观。因此,设计语文活动方案时,应注意使活动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精神。在组织活动时,应按照分类要求、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活动的内容构成和学生的情况,适当分工,适当轮换,从而既发挥各类学生的特长,又能促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三是必须使语文活动既生动活泼又切实有效。语文活动课无疑应该做到内容和形式具体形象、活泼有趣,让学生喜闻乐见,学得轻松愉快,但决不能因此片面追求活动形式的趣味性、生动性,而忽略切实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扎实的语文学习,热闹有余,实效不足。活动课必须根据教学的目的、内容的实际需要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设计具体可行、易于操作的方案,特别要考虑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内容适宜采用什么样的活动形式,怎样的活动过程对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有促进作用,并在活动的各个阶段引导学生扎实掌握学习内容,认真检查学习效果,使活动课既有声有色又实实在在,每个学生既乐意参加又各有收获。
其他文献
“育人以育德为先。”国家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德育排在首位,可见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德育是班主任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  一、宣传教育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身体、知识、心理快速发展的时期。我们虽然要改变过去那种婆婆妈妈的“保姆式”教学方法,但是必要的宣传是不可少的,如果学生连“对”、“
期刊
反思当下教学现象,大多是注重知识而忽视能力,注重分数而忽视情感,注重智育而忽视管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教育、和谐社会的基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学校成为教师幸福人生的家园,成为学生美丽成长的沃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热爱学生  教师的工作十分平凡,但热爱学生应该成为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因为教育没有爱,就好像池塘没有水一样,
期刊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纷繁芜杂、劳心费力,班级管理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如何提高班级管理效益,使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是我们班主任老师值得深思的重大课题,也是我们新时期班级管理工作应追求的理想目标。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辛勤地耕耘,能够在“柳暗花明又一村”中乘风破浪、直挂云帆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爱心是基础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
期刊
随着改革大潮的到来,农村的基础教育日益完善,农村的外出务工人员日益增多,农村的生活条件也不断改善。但农村教育却出现了新问题——“留守学生”亚健康,这种“亚健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思想品行极端化。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无暇顾及子女的思想教育,致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因而绝大部分的“留守学生”在学校纪律散慢,迟到旷课是家常便饭,逃学打架不时准备着干,网吧、游戏厅成了他们心中的彼岸,在盲目反
期刊
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他(她)肩负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任,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个班级肯定既有优秀生,也有后进生,班主任千万不能因为后进生学习不好或表现不佳而放弃对他们的培养和转化。这些学生真的无药可救了吗?或许班主任的冷眼相看,是把他们推向更为错误方向的助力。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
期刊
随着课改的深入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各种考试中成为试卷中的一大亮点。而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对语文课本学习的提升与拓展,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了问题情景和学习空间。在教材使用、实验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它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和崭新气象。有专家预言:“在我国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化将给学校课程带来巨大的变化和新的面貌,但学校教育将要产生和遭遇的问题、难题也是空前的。”确实,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是语文考试的
期刊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学好语文及其它学科的关键。这一时期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识字教学怎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呢?在识字教学中,我运用了多种方法来进行教学。下面是我的一些初浅的认识:  一、以读代写,轻松识字  在课文中有很多字是要求学生认识并且会读就可以了。教学这种类型的字,我主要是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然后我用多种教学方法检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如同桌互读、开火车读、小
期刊
我国语文教育家苏灵杨认为:“语文教学进行美育的广泛性和深远意义,胜过中小学的其它课程,甚至超过了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因为它有大量的文学作品展现自然美、社会美。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又是师生之间、师生与作者之间的审美关系的演示过程。鉴于此,语文教学中应讲求美感的营造、感受和体验。即教师语言要营造美,课文朗读要感受美,文学赏析要体验美。这样,才能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教学操作的美感,令人赏心悦目、情怀激越
期刊
我是个语文教师。我经常看到有老师在各种课堂上“缴获”各色书籍,在办公室不无忧患地翻阅。我不是没在上课时间遇到过那躲躲藏藏的目光、那张皇失措的动作——但我从来不会因此而没收学生的书。对于一个语文教师而言,学生会读课外书,那是多么幸福的信息呀!尽管那时间安排可能不太对,但那是可以解决的,而老师如若因此扼杀了学生对课外书的感情,那才是致命的。  这让我想起看过的一则文章,说有一个初中女生,几年来经常由妈
期刊
一、体验生活,培养语感  生活是学生的最大课堂。在潜移默化中,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的爱好、性格、特点及语言感受能力。要求语感的敏锐,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的所得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就越真切。必须经常观察生活、品味生活,留心别人的语言,注意生活中的文字,仔细辨别其中好坏,慢慢培养自己的语感。  1、从优秀篇章中感知、积累,培养语感。汉语是世界上最美、最丰富的语言,鼓励学生读背一些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