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校仪式教育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场域中,由学校主导并针对学生群体专门设计与开展的含义教育意蕴的一系列规范化仪式活动,在对城乡接合部初中生进行仪式教育的研究实践过程中,对开展仪式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存在问题、可创新点等引发一些思考。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初中生;仪式教育
一、对城乡接合部初中生进行仪式教育的必要性
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中都提出了“举行各种庆祝活动、纪念活动和必要的仪式”等要求。
2017年8月17日,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中指出:“开展仪式教育。仪式教育活动要体现庄严神圣,发挥思想政治引领和道德价值引领作用,创新方式方法,与学习特色和学生个性展示相结合。”
初中生处于11~15岁年龄段,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我国处于高速城市化进程中,有庞大的城乡接合部地区,这些地区社会环境复杂,是城市管理的薄弱地带,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由于受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影响,学生学习内动力不足,行为习惯较差。
目前,传统的德育模式,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缺乏感召力,实效性差,不足以应对这些问题,因此需要新的思路和方法来解决城乡接合部初中的德育问题,而仪式教育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载体,希望通过对城乡接合部初中生进行仪式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提升仪式教育的德育实用性、有效性,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二、对城乡接合部初中生进行仪式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纵观目前研究成果,虽然研究的理论视角较为丰富,但理论成果较薄弱,而且针对仪式教育的优化策略研究明显不足,城乡接合部初中生仪式教育的研究仍为空白。从研究内容来看,涉及城乡接合部初中生仪式教育现状;城乡接合部初中生仪式教育的有效性及优化策略研究;初中生仪式管理制度及运行保障机制的优化策略,有效管理及多维评价办法等;城乡接合部初中生仪式教育课程开发。
城乡接合部學校是进行仪式教育的主要基地,基于城乡接合部初中生本身的特点,以仪式教育相关理论和现代新课程理论为指导思想,设计针对城乡接合部初中生仪式教育仪式活动,以入学仪式、开学典礼、少先队退队仪式、毕业典礼、等典型仪式为契合点,拟定优化仪式教育的有效策略,积累经验,从而形成有效策略和课程资源。
三、对城乡接合部初中生进行仪式教育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及普及面不够理想
当前初中学校普遍存在“重智轻德”观念,更多的是看重其文化课成绩,而忽略了对仪式教育等德育价值思考,对于平时开展的各种仪式教育在思想上不够重视,未能真正认识到这些仪式教育活动对于思想、品格磨砺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2.实施形式化及实效性不高
从之前所开展的仪式教育活动来看,城乡接合部中学开展的仪式教育往往趋于形式化,而忽视所采用的方式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教育规律,忽略仪式教育所承载的真正价值;活动模式雷同。活动方式没有创新性,不能使学生在知、情、意、行等纵向和深度方面有较多所收获,对学生行为的改变影响较弱;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强。
3.主观能动性不强及贯彻机制不够
初中生进行这些常规的仪式教育活动之前,前学段教育中经历的仪式教育已然不少,但是由于学生内心参与热情不高、被动,使得本该在德育中爆发的巨大思想能量未能展现,这属于内因。另外,作为完整的仪式教育活动,在进行完后,应有相应的评价机制,实时了解学生对这次仪式教育活动的认识程度及普遍存在问题,从而为下一次的活动积累经验,这属于外因。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内因,完善外因,考虑内外因因素才能收到好成果。
四、对城乡接合部初中生进行仪式教育的可创新点
对城乡接合部初中生仪式教育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对原有的仪式教育进行深度发掘与创新开发,成为校内德育系列课程,使其既贴合城乡接合部初中教育实际情况,又兼具新时代的特点,成为校园特色文化的一部分。
五、对城乡接合部初中生进行仪式教育的实践影响
通过对城乡接合部初中生仪式教育的研究,有效提升城乡接合部初中生的行为习惯和礼仪规范。
创设有效的仪式环境和文化氛围,初步使学生领会仪式的基本常识和仪式文化。一是时间上选择要有价值,选择有过渡意义的时间。如入学典礼仪式、少先队退队仪式、中招冲刺仪式等。二是突出仪式的主题,精心布置仪式的场地、主题标志、文字符号、背景音乐、视频素材等。三是利用升旗仪式大力宣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道德品格的提高。
优化仪式的设计和程序,使学生的仪式认同感和参与度得到提升。一是通过前期的问卷调查研究,摒弃学生不感兴趣的环节和内容。二是通过与学生的座谈,由学生自己设计仪式的程序。三是增加仪式的互动性,如学生成为仪式主持人、师生仪式互动、仪式中平等对待每位学生。
学生参加仪式的态度和情感得到提升。问卷调查和师生反馈证明,城乡接合部初中生的原有的不良行为习惯大幅改善,仪式的认同感及延续性增强。规范了城乡结合部区域仪式教育的规范,优化后的仪式教育实施管理制度和运行保障机制得到上级教育部门、社会人士、家长的肯定。
综合来看,仪式教育是综合德育和心理积极干预的双向教育,对于城乡接合部初中生的情感及心理健康发育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但其具体实际情况千差万别,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投身实践,细细研究,积累经验,勇于创新,方能更大发挥仪式教育的作用。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一般课题;课题名称:对城乡接合部初中生进行仪式教育的研究;课题批准号:【2018】-JKGHYB-0980的成果。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初中生;仪式教育
一、对城乡接合部初中生进行仪式教育的必要性
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中都提出了“举行各种庆祝活动、纪念活动和必要的仪式”等要求。
2017年8月17日,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中指出:“开展仪式教育。仪式教育活动要体现庄严神圣,发挥思想政治引领和道德价值引领作用,创新方式方法,与学习特色和学生个性展示相结合。”
初中生处于11~15岁年龄段,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我国处于高速城市化进程中,有庞大的城乡接合部地区,这些地区社会环境复杂,是城市管理的薄弱地带,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由于受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影响,学生学习内动力不足,行为习惯较差。
目前,传统的德育模式,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缺乏感召力,实效性差,不足以应对这些问题,因此需要新的思路和方法来解决城乡接合部初中的德育问题,而仪式教育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载体,希望通过对城乡接合部初中生进行仪式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提升仪式教育的德育实用性、有效性,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二、对城乡接合部初中生进行仪式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纵观目前研究成果,虽然研究的理论视角较为丰富,但理论成果较薄弱,而且针对仪式教育的优化策略研究明显不足,城乡接合部初中生仪式教育的研究仍为空白。从研究内容来看,涉及城乡接合部初中生仪式教育现状;城乡接合部初中生仪式教育的有效性及优化策略研究;初中生仪式管理制度及运行保障机制的优化策略,有效管理及多维评价办法等;城乡接合部初中生仪式教育课程开发。
城乡接合部學校是进行仪式教育的主要基地,基于城乡接合部初中生本身的特点,以仪式教育相关理论和现代新课程理论为指导思想,设计针对城乡接合部初中生仪式教育仪式活动,以入学仪式、开学典礼、少先队退队仪式、毕业典礼、等典型仪式为契合点,拟定优化仪式教育的有效策略,积累经验,从而形成有效策略和课程资源。
三、对城乡接合部初中生进行仪式教育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及普及面不够理想
当前初中学校普遍存在“重智轻德”观念,更多的是看重其文化课成绩,而忽略了对仪式教育等德育价值思考,对于平时开展的各种仪式教育在思想上不够重视,未能真正认识到这些仪式教育活动对于思想、品格磨砺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2.实施形式化及实效性不高
从之前所开展的仪式教育活动来看,城乡接合部中学开展的仪式教育往往趋于形式化,而忽视所采用的方式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教育规律,忽略仪式教育所承载的真正价值;活动模式雷同。活动方式没有创新性,不能使学生在知、情、意、行等纵向和深度方面有较多所收获,对学生行为的改变影响较弱;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强。
3.主观能动性不强及贯彻机制不够
初中生进行这些常规的仪式教育活动之前,前学段教育中经历的仪式教育已然不少,但是由于学生内心参与热情不高、被动,使得本该在德育中爆发的巨大思想能量未能展现,这属于内因。另外,作为完整的仪式教育活动,在进行完后,应有相应的评价机制,实时了解学生对这次仪式教育活动的认识程度及普遍存在问题,从而为下一次的活动积累经验,这属于外因。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内因,完善外因,考虑内外因因素才能收到好成果。
四、对城乡接合部初中生进行仪式教育的可创新点
对城乡接合部初中生仪式教育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对原有的仪式教育进行深度发掘与创新开发,成为校内德育系列课程,使其既贴合城乡接合部初中教育实际情况,又兼具新时代的特点,成为校园特色文化的一部分。
五、对城乡接合部初中生进行仪式教育的实践影响
通过对城乡接合部初中生仪式教育的研究,有效提升城乡接合部初中生的行为习惯和礼仪规范。
创设有效的仪式环境和文化氛围,初步使学生领会仪式的基本常识和仪式文化。一是时间上选择要有价值,选择有过渡意义的时间。如入学典礼仪式、少先队退队仪式、中招冲刺仪式等。二是突出仪式的主题,精心布置仪式的场地、主题标志、文字符号、背景音乐、视频素材等。三是利用升旗仪式大力宣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道德品格的提高。
优化仪式的设计和程序,使学生的仪式认同感和参与度得到提升。一是通过前期的问卷调查研究,摒弃学生不感兴趣的环节和内容。二是通过与学生的座谈,由学生自己设计仪式的程序。三是增加仪式的互动性,如学生成为仪式主持人、师生仪式互动、仪式中平等对待每位学生。
学生参加仪式的态度和情感得到提升。问卷调查和师生反馈证明,城乡接合部初中生的原有的不良行为习惯大幅改善,仪式的认同感及延续性增强。规范了城乡结合部区域仪式教育的规范,优化后的仪式教育实施管理制度和运行保障机制得到上级教育部门、社会人士、家长的肯定。
综合来看,仪式教育是综合德育和心理积极干预的双向教育,对于城乡接合部初中生的情感及心理健康发育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但其具体实际情况千差万别,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投身实践,细细研究,积累经验,勇于创新,方能更大发挥仪式教育的作用。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一般课题;课题名称:对城乡接合部初中生进行仪式教育的研究;课题批准号:【2018】-JKGHYB-0980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