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今年参加了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工作,现将阅卷过程中考生失分原因归纳总结如下,供未来的考生和老师们在今后的备考中参考。
一、偏离题旨、脱离轨道
审题定乾坤,立意决高下。江苏高考作文材料一般会亮出核心词,但每年依然有考生无视核心词的存在,要么另起炉灶,要么打擦边球,或偷换概念,比如“精彩世界”“碗中日月”“隐藏的话”“我想说别忍了”“父爱”“真爱无言”等等,值得警惕的是隐性偏题,明明要写的是拼搏、自信、战胜困难、简单、青春不朽、拒绝平庸等话题,结果他替换关键词,仅仅把核心词换成“个性”或“创新”,其他内容还是照搬照抄。这些考生一方面可能有先入为主、投机取巧的心理,考前准备一篇范文,无视材料的边界,没有基本的审题、扣题习惯和技能;另一方面只片面地拾取“言”“说”,不能把控材料的整体节奏,剑走偏锋。
二、背范文
作文初始阶段是需要模仿,但模仿并非抄袭,模仿也是求神似而非求形似。一些写作基本功差的同学在高三阶段如果找不到更合适的方式,教师可以让不同学生背背不同的美文,并分析范文好在哪里,换一则材料如何变换运用。作文没有模板,不能让学生单纯背范文,否则在高考阅卷场很容易撞车,因为设有复查组,专家组,对优秀作文进行审核,查到有母本,或者几个同学一样,一旦审核属雷同,那就很危险。
这里举一例,今年引用率很高的一句:前人之述备矣(范仲淹《岳阳楼记》),乍一看,写得很好,但当老师看一百份试卷有十个考生这么引用时,不仅不会有新鲜感,反而会产生一种厌恶心理。这还仅是一个句子,如果是一篇文章,结构相似,内容雷同,语言相仿,后果就更严重。
三、篇章结构有“硬伤”
文章应该“眉清目秀”,也就是说文章主题应鲜明,文脉应清晰,讲究各个层次搭配比例,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让人读了稀里糊涂,云里雾里。文章结构应有曲径通幽的妙处,这就需要作者抓住一个载体,巧妙切入,然后或由表及里,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此及彼展开思路。但在阅卷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文章思路比较清晰,但仅仅是简单机械地单一重复,始终在现象层平面滑行,没有层层推进、抽丝剥茧、深刻透彻的分析,比如个性(创新)需要勇气,需要智慧……这类万能分论点就是典型的败笔。
在评阅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缺少标题或没有结尾的“半成品”;有的记叙文开头或结尾处就弄一段无病呻吟的议论,不伦不类;有的议论文上来就弄一段陈旧过时的“秋雨段”或莫名其妙的题记,令人生厌;有的段与段之间无衔接,缺少严密的逻辑关系,缺乏必要的过渡句或过渡段,即便一段之内也前言不搭后语,没有必需的关联词或提醒语。毋庸讳言,这跟我们平时作文教学缺乏科学规范指导有关,今后作文教学必须加强拟写提纲、完整说理段等专题、專项训练。
四、素材选用陈旧、单调、泛大众化
如果说结构是文章的骨架,那么素材就是文章的血肉。无论是记叙类文章还是议论类文章,如果素材丰富、新鲜、小众,有个性,那么得分就高。反之,你的文章素材单一、陈旧、人云亦云,得分就会大打折扣。笔者所阅的近六千份作文中,就议论文而言,去年“智慧”,考生大唱“三国”,周国平、王国维、汪国真被考生捣烂如泥,纷纷注入固定的模板中;今年考生高歌“三爱”,即爱迪生、爱因斯坦、张爱玲;王开岭的《古典之殇》、陶渊明的“田园牧歌”一如既往身穿统一制服高频出镜,普朗克被“创新”千万次,索尔仁尼琴已将古拉格群岛“控诉”了千万次……
素材的引述漏洞百出,贻人笑柄,比如陈寅恪的“四不讲”被省略为“三不讲”,刘文典被改名为“刘汉典”。这些素材原本是很好的原料,但若是论据错误,何以以理服人?
五、语言流于说教,无光泽、无温度、无灵气
众所周知,语言表达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文层次的高低,今年我所评阅的作文中近五成语言存在明显缺陷,有的遣词造句生硬,有的语言精准度不够,有的言语低幼化、网络化、格式化,有的言语啰嗦,空话、套话、大话一大篇,还有的病句别字比比皆是,不堪卒读。
同一类别的作文,语言有色彩、有温度、有情感者胜,写景时声情并茂的语言,能在意境营造时绘声绘色,使人身临其境;写人时惟妙惟肖,让读者如见其人;论理时庄谐相生、精准鲜明,给人以严密的内在逻辑力量。文采斐然的作文语言会让你感到生命的律动,阅卷老师也希望看到平中见奇的语言,希望在字里行间能捕捉到想象的足迹,希望透过文字,感受到一种迎面而来的诗意。当然,语言的优美,非朝夕之功,考生备考时应多读书善体悟,多练笔勤反思。
一、偏离题旨、脱离轨道
审题定乾坤,立意决高下。江苏高考作文材料一般会亮出核心词,但每年依然有考生无视核心词的存在,要么另起炉灶,要么打擦边球,或偷换概念,比如“精彩世界”“碗中日月”“隐藏的话”“我想说别忍了”“父爱”“真爱无言”等等,值得警惕的是隐性偏题,明明要写的是拼搏、自信、战胜困难、简单、青春不朽、拒绝平庸等话题,结果他替换关键词,仅仅把核心词换成“个性”或“创新”,其他内容还是照搬照抄。这些考生一方面可能有先入为主、投机取巧的心理,考前准备一篇范文,无视材料的边界,没有基本的审题、扣题习惯和技能;另一方面只片面地拾取“言”“说”,不能把控材料的整体节奏,剑走偏锋。
二、背范文
作文初始阶段是需要模仿,但模仿并非抄袭,模仿也是求神似而非求形似。一些写作基本功差的同学在高三阶段如果找不到更合适的方式,教师可以让不同学生背背不同的美文,并分析范文好在哪里,换一则材料如何变换运用。作文没有模板,不能让学生单纯背范文,否则在高考阅卷场很容易撞车,因为设有复查组,专家组,对优秀作文进行审核,查到有母本,或者几个同学一样,一旦审核属雷同,那就很危险。
这里举一例,今年引用率很高的一句:前人之述备矣(范仲淹《岳阳楼记》),乍一看,写得很好,但当老师看一百份试卷有十个考生这么引用时,不仅不会有新鲜感,反而会产生一种厌恶心理。这还仅是一个句子,如果是一篇文章,结构相似,内容雷同,语言相仿,后果就更严重。
三、篇章结构有“硬伤”
文章应该“眉清目秀”,也就是说文章主题应鲜明,文脉应清晰,讲究各个层次搭配比例,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让人读了稀里糊涂,云里雾里。文章结构应有曲径通幽的妙处,这就需要作者抓住一个载体,巧妙切入,然后或由表及里,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此及彼展开思路。但在阅卷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文章思路比较清晰,但仅仅是简单机械地单一重复,始终在现象层平面滑行,没有层层推进、抽丝剥茧、深刻透彻的分析,比如个性(创新)需要勇气,需要智慧……这类万能分论点就是典型的败笔。
在评阅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缺少标题或没有结尾的“半成品”;有的记叙文开头或结尾处就弄一段无病呻吟的议论,不伦不类;有的议论文上来就弄一段陈旧过时的“秋雨段”或莫名其妙的题记,令人生厌;有的段与段之间无衔接,缺少严密的逻辑关系,缺乏必要的过渡句或过渡段,即便一段之内也前言不搭后语,没有必需的关联词或提醒语。毋庸讳言,这跟我们平时作文教学缺乏科学规范指导有关,今后作文教学必须加强拟写提纲、完整说理段等专题、專项训练。
四、素材选用陈旧、单调、泛大众化
如果说结构是文章的骨架,那么素材就是文章的血肉。无论是记叙类文章还是议论类文章,如果素材丰富、新鲜、小众,有个性,那么得分就高。反之,你的文章素材单一、陈旧、人云亦云,得分就会大打折扣。笔者所阅的近六千份作文中,就议论文而言,去年“智慧”,考生大唱“三国”,周国平、王国维、汪国真被考生捣烂如泥,纷纷注入固定的模板中;今年考生高歌“三爱”,即爱迪生、爱因斯坦、张爱玲;王开岭的《古典之殇》、陶渊明的“田园牧歌”一如既往身穿统一制服高频出镜,普朗克被“创新”千万次,索尔仁尼琴已将古拉格群岛“控诉”了千万次……
素材的引述漏洞百出,贻人笑柄,比如陈寅恪的“四不讲”被省略为“三不讲”,刘文典被改名为“刘汉典”。这些素材原本是很好的原料,但若是论据错误,何以以理服人?
五、语言流于说教,无光泽、无温度、无灵气
众所周知,语言表达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文层次的高低,今年我所评阅的作文中近五成语言存在明显缺陷,有的遣词造句生硬,有的语言精准度不够,有的言语低幼化、网络化、格式化,有的言语啰嗦,空话、套话、大话一大篇,还有的病句别字比比皆是,不堪卒读。
同一类别的作文,语言有色彩、有温度、有情感者胜,写景时声情并茂的语言,能在意境营造时绘声绘色,使人身临其境;写人时惟妙惟肖,让读者如见其人;论理时庄谐相生、精准鲜明,给人以严密的内在逻辑力量。文采斐然的作文语言会让你感到生命的律动,阅卷老师也希望看到平中见奇的语言,希望在字里行间能捕捉到想象的足迹,希望透过文字,感受到一种迎面而来的诗意。当然,语言的优美,非朝夕之功,考生备考时应多读书善体悟,多练笔勤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