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花卉产业的“旗手”

来源 :绿色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xxzz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禾种业,犹如中国花卉业中一朵靓丽的奇葩,四年多来在祖国的阳光雨露中茁壮成长。其创新的发展理念、运营模式、企业文化所带来的发展速度和骄人业绩已让国内外同行瞩目。
  2004年12月18日、2005年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和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先后率党政领导亲临森禾种业视察、指导和调研,并对森禾种业给予充分的肯定。
  森禾种业从成立时的3650万元起步,到2004年末,已快速发展到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99亿元,实现主营业务利润5033.05万元,资产总额为3.28亿元,拥有8个业务中心、15个分公司、1个子公司、25个遍布全国的区域市场部,拥有6000多亩生产基地和20多公顷现代化温室,已成为一家以花卉和木本植物种苗及其成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应用示范为主业,运作规范、科技领先、品质上乘、特色明显的国内外知名花卉企业,
  记者与“森禾种业”的掌门人郑勇平董事长是多年的挚友,对“森禾”应该说比其他媒体同行更了解,春节前夕,记者在北京又一次采访了他。
  眼前的郑勇平是一位商人,更像是一位学者,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儒商”形象了。
  郑勇平面部表情十分平静,一点也没有老总们张扬的神情,宽大光洁的脑门上,似乎被写上“智慧”两字,穿透镜片的眼光露出的是坚定、沉稳的神色,偶尔的目光飘移闪现出的是灵动。活泼。
  他平静地向记者讲述着森禾的故事和他的理念。
  中国素有“世界植物王国”的美誉,国际上很多主栽花卉源自我国。牡丹,杜鹃、茶花、月季等以及四君子“梅、兰、竹、菊”等花卉在国际上享有盛名,有的已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花卉产业在商品化开发、现代化改造、产业化发展、规模化经营等方面和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品种的优化、产品的质量、企业的规模,还是产品的定位和营销的模式,均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近年来,随着WTO的加入,国外一些著名的花卉企业纷纷涌入中国,一时间,花卉洋品牌充斥了整个中国花卉业,给我国民族花卉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带着对民族花卉业的深深眷恋和振兴我国民族花卉业的忧患意识,郑勇平一头扎进了浩瀚的书海,查阅了国内外8000多个花卉植物形状、特性和图片,并背起简单的行装,考察了30多个花卉发达国家,足迹遍布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荷兰、德国等国家的苗圃、花圃、园艺中心和拍卖市场。经过冷静的思考和分析,郑勇平坚定地认为,从发达国家花卉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肯定,在中国,花卉业是朝阳产业,特别是中国的民族花卉业大有可为。我们要承认落后,但是不能甘于落后,发达国家花卉业的今天,必将是我国花卉业的明天。充分吸收国际花卉产业和花卉企业的成功经验,大胆地与国际接轨,是缩小我国花卉业与国际一流水平差距的捷径。全方位的考虑加上长期的专业工作经验,使他在公司成立之初就在脑际中对森禾种业的发展规划、发展前景有了清晰的蓝图,在他内心深处,下定决心立志要将森禾种业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花卉企业,并拥有与国际一流跨国公司相抗衡的能力。
  
  探索一种现代农林企业的运营模式
  
  郑勇平对记者说,森禾种业成立时,国内花卉园艺业尚无进行现代化、专业化、规模化运作的样板企业。通过四年多来不断地尝试和实践,森禾率先在全国倡导了“工业化改造、标准化定位、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农林企业现代化运行模式,并初见成效。
  森禾种业为了生产仙客来、春石斛。红叶石楠等主导产品,四年多兴建了10多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温室和35万平方米塑料大棚等生产设施,配备了基因工程实验室、种苗质量检测室、植物组织培养室、人工催芽室、自动浇灌设施。穴盘苗播种线、介质和容器苗生产线,实现了花卉生产从“靠天吃饭”到“人定胜天”的转变,完成了花卉生产中对光,温、水、气、养的人工智能调控和花卉产品生产流程的工业化改造,使仙客来等一大批主导产品迅速实现了工厂化生产。
  森禾种业始终坚持把能否实行商业化操作和市场化推广作为选择产品的重要标准,对选定的优质产品,按照市场经济的准则,进行标准化的定位,并以最快的速度培养人们的消费时尚,建立起了一大批忠实的消费群体。在对森禾仙客来的标准化定位过程中,紧紧抓住仙客来作为中高档盆花的花期长、花型美观等特点,进行商业化包装,实施规模化生产,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仙客来生产企业。
  在实行规模化经营上,森禾种业在成功选定主栽品种并熟练掌握生产技术后,对主导品种迅速实行了规模化生产。目前,森禾种业的主栽品种均实行了规模生产,年产高档盆花仙客来100万盆,石斛兰50万株,红叶石楠5000万株,“森楠”、“森兰”系列容器苗1200万盆,各主栽品种的生产规模均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并实现了产品的高品质一致性。2004年,仙客来、石斛兰已成功出口日本。
  
  打造一种海纳百川人企双赢的人才激励机制
  
  郑勇平欣喜地说,森禾目前的300多位员工中,大专学历以上的占85%,12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15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30多人具有中级技术职称,这样的一支人才队伍在全国花卉业是不多见的。
  森禾种业在各种专业人才的选择上,首先打破下股东安排人员的陈规,采取向社会公开招聘、双向选择的办法,建立了全员聘用机制。在招聘过程中,广泛吸纳国内外既懂科研、又懂生产和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创造了一个海纳百川的人才机制。目前,又聘请了12位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国内外专家为公司的技术顾问,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公司的后续产品开发和大规模生产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森禾种业在人才激励上,通过完善人事管理制度,用经济的、行政的、心理的因素激励员工的事业心和进取精神,为员工施展才华。成就理想、实现抱负创造条件,从而提高了员工学习知识的自觉性。在利益分配上,森禾种业对人才的劳动价值给予充分的肯定,建立了一套“工资岗位化,奖金绩效化、薪酬市场化”的科学薪酬体系,实现了责任、贡献、报酬的有机结合。“让数字来说话,以业绩论英雄”已成为全体森禾人的共识。
  
  拥有一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果平台
  
  郑勇平深有感触地说,现代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为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森禾种业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科学研究,加速成果转化,确立核心技术体系,建立了一个可创造自己核心技术成果的平台。
  森禾种业引入高新技术设备和测试手段,从基础理论研究和开发应用上下功夫,用新的理论成果带动实用技术的开发应用,尽快形成了几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逐步形成了在全国行业内的先发优势。
  森禾种业依托浙江省惟一的“森禾省级花卉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在花卉和林木的育种、组培、快繁,环境控制等多个领域展开 研究。目前,森禾种业自行研究的“国内外名优木本花卉和绿化新品种引育与产业化开发”、“高档盆花规模化生产系列技术研究”、“浙江省阔叶绿化树种选育和快繁技术研究”等七项科技成果已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由院士主持的或国内权威专家组主持的专家鉴定,已有3项科技成果获浙江省“科技兴林奖”,2项成果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奖,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森禾种业通过应用现代生物理论和技术快速鉴别出了“东方明珠”,“紫水晶”等八个杨梅新品系,选育确定了赤金王子、青衣童子、白衣秀士等三个佛手优良新品种,并通过了省级良种鉴定。森禾小型盆栽佛手产品获中国盆栽花卉最高奖——金花奖”,仙客来、容器苗等产品多次获国际和国内各种展览会金奖。
  四年多来,森禾种业与国内外专家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合作,每年接待国外同行专家40多批,国内100多批,并与浙江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在品种选育和栽培生理、栽培技术等方面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与美国、日本、荷兰、德国等国际一流的专业公司在现代育种技术和栽培技术、产品的产后处理等方面开展技术合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锻造一个国际知名内涵丰富的民族品牌
  
  郑勇平自豪地说,森禾种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一直不懈地探索和追求自己所期望的森禾品牌内涵,将品牌培育作为公司的第一任务,使产品培育与品牌培育齐头并进。
  森禾种业创立之初,就确立了“科技引导产业,服务创造市场”的企业理念和“创新、务实、诚信、团结”的企业精神,为“森禾”品牌注入了鲜明的高科技、重创新、服务社会的文化内涵。森禾种业还以“理念决定一切”为文化内核,从实际出发,明确了“森禾。品牌建设的核心:努力创造品牌与产品、客户、社会、企业和员工各种关系的和谐一致,并在此前提下追求企业合理的利润。
  森禾种业通过对品牌形象、品牌定位、品牌个性、品牌受众、品牌设计、品牌价值、品牌理念、品牌文化、品牌评价等方面的统一策划,统一管理,统一传播,建立了完善的品牌管理体系:不仅提高了品牌形象力、认知力、信誉力、竞争力,而且推动了品牌社会化和国际化,并充分利用品价值,将网络营销与品牌营销结合起来,以网络扩大品牌形象,以品促进营销、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
  通过四年多的努力,“森禾”花卉、种苗被评为浙江省名牌产品,“森禾”品牌和产品也已被全国同行所熟知并认可。
  在采访临近结束时,郑勇平智慧的眼睛又闪出了光芒。“中国民族花卉业要取得重大突破,必须走‘国际名花国产化,传统名花国际化、野生花卉产业化、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路子”。
  是啊!这是对森禾种业的要求,也是对我国民族花卉业的期待。
  (责编:康红辉)
其他文献
EM技术,是指从日本引进的琉球大学教授比嘉照夫发明的复合微生物菌剂。这种菌剂在种植、养殖、环境保护等方面能发挥多种功能,促进动植物生长发育,抑制病害发生,还能除臭除蝇,净化环境。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维炯和副教授倪永珍夫妇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实验,终于“创造出中国的EM技术”。  创造出中国的EM技术,则必将对我国高产、优质、低耗、高效地发展农业,净化环境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方面做出难以估量的贡献。  ——
期刊
海啸灾区的土地重建有希望了!是来自中国的土壤专家张建民和他的BGA土壤激活剂技术给了灾区民众以信心。2005年2月份,作为海啸灾区重建的重大新闻,《南洋日报》《华商报》等多家媒体竞相报道BGA土壤激活剂的神效,发明人张建民也频频亮相,成为新闻人物。    灾难突如其来土地恢复成为难题    2004年12月26日,骇人的印度洋海啸不仅夺走了二十多万人的生命,而且对森林、土地和海岸区域都造成严重的损
期刊
浙江省是全国首批提出“生态立省”的重点省之一,地处浙西钱塘江源头的衢州市是率先在全省提出“生态立市”战略规划的地区。“两会”前夕,本刊“绿色中国在行动”采访组一行来到了衢州市进行采访。衢州市委领导对记者说,衢州所处的浙闽赣交界山地是“全国生态保护纲要”所确定的9个全国性生态良好地区之一、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试点地区、国家级生态公益林建设示范区。全国林业先进市,还是浙江省西部的生态屏障,素有“浙江绿源
期刊
2020年3月29日至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殷切希望浙江要“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  2018年以来,浙江省丽水市深入贯彻“国家公园就是尊重自然”的理念,将创建国家公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创新实践和重大载体来抓,创造性地将“一园两区”建设方案列入试点序列,努力将国家公园建设的“丽水样本”展示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  20
期刊
胡锦涛阐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2月20日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团结。  胡锦涛说,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
期刊
两年前的春天,浙江省衢州市正式启动了生态市建设。  如今,我们再一次来到钱江源头,感受蓝天白云,青山碧水,鸟语花香。姑娘们多彩的衣裙,小伙们轻盈的步履,孩子们灿烂的笑靥,时时处处展现了“浙江绿源”衢州欣欣向荣,文明和谐的壮丽画卷。  在这个春阳醉人的日子里,《绿色中国》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浙江衢州市委书记厉志海。  《绿色中国》:厉书记,您好!据了解,早在2003年3月29日。衢州就正式启动了
期刊
2021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从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红船上开始,到今天拥有九千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100年来风云变幻,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奋发图强,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人间发展奇迹。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在这里,我们刊发著名传记作家,《人民政协报》原副总编辑,全国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办公室原副主任、巡视员汪东林的回忆文章《沙氏兄弟的
期刊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事业成效显著,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森林覆盖率达到18.21%。但我国仍然是一个森林资源匮乏的国家,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还非常脆弱,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任重道远。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经济社会可持
期刊
综观当今世界,生态与环境恶化已成为全球性最重大、最急迫、最具灾难性的问题。如何认识生态演变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社会的生态治理前景如何?面对这些与人类前途命运息息相关的问号,社会各界都在寻证求解。最近,由姜春云同志主编的《中国生态演变与治理方略》一书全面系统地回答了这些问题。  综观当今世界,生态与环境恶化已成为全球性最重大、最急迫、最具灾难性的问题。如何认识生态演变与人类
期刊
一花一树总系心,一枝一叶总关情。再过两个多月,京城就到了春暖花开的时节。到那个时候,满眼的绿色,扑鼻的花香。在这样美妙的时刻,您可曾想到,这一切美好的背后,都源于一大群园林工匠的默默守护。他们像“绣花儿”一样守护着京城的一草一木。他们也像“育雏儿”一样,爱护着市民身边的每一片绿色。当您因为邂逅身边的美景而开怀一笑的时候,那就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刻。近日,记者特别采访了一批首都园林绿化行业的能工巧匠,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