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年4月版中论文《数学学习中学生参与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就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进行了分析。该文指出,有55.54%的学生始终为自己克服困难取得了好的数学成绩而高兴,有33.24%的学生不喜欢上数学课,35.54%的学生讨厌做数学题。最令人担忧的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乐趣感体验不够强烈,对数学普遍存在焦虑感,甚至厌倦和恐惧。我们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对此也深有同感。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埋怨数学课没趣味,数学作业难做,数学考试难考,而教师也感到数学课难上,学生配合难,且数学教学内容多,教师也顾不得上出“味道”来。其结果往往是课堂上教师讲课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甚至是教师煞费苦心赶进度,学生随随便便搞应付。
那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对教学质量到底有多大影响?如何提高学生的情感参与度?本文想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情感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许多专家认为:智力源于情感,情感支持智力,对于人的
生存发展而言,情感智力(情感)比通常所说的智商更重要。
情感教育理论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情感教育一般是指由师生之间真诚的、积极的情感交流而形成的和谐合作的教学气氛,并建立最佳的教学情境。教学过程既是知识信息的传输反馈过程,也是师生精神、情感融会的过程。自然,教学也就既不能只传授知识而无视情感,又不能脱离知识而空谈情感。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学生凡有积极愉快的情感,学习起来效率就高;凡有消极不愉快的情感,学习起来劲头就低。教师重视情感教育,课堂教学效果就好;若不重视情感教育,教学效果就不够理想。特别是当今社会,大力提倡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因此更应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的情感,创立和谐的、合作的教学氛围。由于中学数学教学内容多、难度大、时间紧,如果教学中只强调理而忽视情,那么就难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说:“没有感情上的变化,就没有认识上的变化。”当前,由于部分教师缺乏这方面的认识,以致单纯地把数学教学图解成学生掌握知识的经验过程,客观上只是当作消极接受知识的贮存器,没有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有情感的、有性格的个体。这是教学效果不佳甚至教学失败的重要原因。
二、情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加强教师语言修炼,打开学生的情感心扉。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切乎义。”它告诉人们:语言、语声、语义可以通向情感,情感又可以接触心灵。也就是说富有情感性的语言,不但能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而且可直接诉诸他们的心灵。
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科学化、通俗化、趣味化。以姿势助说话,应具有激励性、悬念性、幽默性,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还要清晰、准确和有条理,逻辑性强,做到明白化。说话的速度也要快慢得当,要注意声调的轻重缓急,语言的节奏感,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还要生动形象,诙谐风趣,使学生听课时情绪高涨,轻松愉快,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践证明,教师的教学语言感染力的强弱,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与学生的情感世界紧密相联。
2、增加教师的情感投入,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个热爱、尊重和关心学生的教师;一个数学知识渊博且无限热爱数学教学的教师;一个语言丰富、感情充沛、讲课生动富有情趣的教师能激起学生相应的、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而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前提,是学生学好数学取得有效教学成果的保证。
3、充分利用成功教育,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能充分利用成功教育,适当降低难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成绩在不断提高,享受成功的,能给学生带来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逐步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厌倦情绪和恐惧心理。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断地产生好奇心,充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吸引学生喜欢数学,自觉地学习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精心准备数学教学信息。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精心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并把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融进教学内容中,使输出的教学信息穿上情感的外衣,染上感情的色彩,给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营养剂和动力源。如教材中关于国际象棋发明者与等比数列求和的故事,教师的生动讲述可激起学生学习数列的强烈兴趣和热情。
5、建立课堂教学的情绪场,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学中,教师的情绪、情感如何,对整个课堂气氛影响很大,因为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有喜、怒、哀、乐,总会遇到烦恼不顺心的事。但作为教师,无论你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都不能把它带进课堂,而应把自己所有的不快和烦恼留在教室门外。否则整个课堂气氛都会受到不好的影响。一个优秀的教师会面带笑容,用饱满的教学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去感染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6、奉献教师的无私爱心,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情境。
“教师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应通过语言和非语言作为介体,处处表现“爱生如命”的崇高思想感情。
教师可通过自己的表情来表达对学生的爱,和蔼的态度,真诚的微笑,亲切有神的目光,表现出对学生的期待、信任和鼓励。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信任和热爱,并会由喜欢数学教师进而热爱数学学习。在这种师生之间的互敬、互爱的心理呼应之下,便能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情境,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425900 湖南省东安县职业中专)
那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对教学质量到底有多大影响?如何提高学生的情感参与度?本文想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情感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许多专家认为:智力源于情感,情感支持智力,对于人的
生存发展而言,情感智力(情感)比通常所说的智商更重要。
情感教育理论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情感教育一般是指由师生之间真诚的、积极的情感交流而形成的和谐合作的教学气氛,并建立最佳的教学情境。教学过程既是知识信息的传输反馈过程,也是师生精神、情感融会的过程。自然,教学也就既不能只传授知识而无视情感,又不能脱离知识而空谈情感。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学生凡有积极愉快的情感,学习起来效率就高;凡有消极不愉快的情感,学习起来劲头就低。教师重视情感教育,课堂教学效果就好;若不重视情感教育,教学效果就不够理想。特别是当今社会,大力提倡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因此更应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的情感,创立和谐的、合作的教学氛围。由于中学数学教学内容多、难度大、时间紧,如果教学中只强调理而忽视情,那么就难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说:“没有感情上的变化,就没有认识上的变化。”当前,由于部分教师缺乏这方面的认识,以致单纯地把数学教学图解成学生掌握知识的经验过程,客观上只是当作消极接受知识的贮存器,没有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有情感的、有性格的个体。这是教学效果不佳甚至教学失败的重要原因。
二、情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加强教师语言修炼,打开学生的情感心扉。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切乎义。”它告诉人们:语言、语声、语义可以通向情感,情感又可以接触心灵。也就是说富有情感性的语言,不但能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而且可直接诉诸他们的心灵。
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科学化、通俗化、趣味化。以姿势助说话,应具有激励性、悬念性、幽默性,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还要清晰、准确和有条理,逻辑性强,做到明白化。说话的速度也要快慢得当,要注意声调的轻重缓急,语言的节奏感,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还要生动形象,诙谐风趣,使学生听课时情绪高涨,轻松愉快,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践证明,教师的教学语言感染力的强弱,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与学生的情感世界紧密相联。
2、增加教师的情感投入,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个热爱、尊重和关心学生的教师;一个数学知识渊博且无限热爱数学教学的教师;一个语言丰富、感情充沛、讲课生动富有情趣的教师能激起学生相应的、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而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前提,是学生学好数学取得有效教学成果的保证。
3、充分利用成功教育,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能充分利用成功教育,适当降低难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成绩在不断提高,享受成功的,能给学生带来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逐步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厌倦情绪和恐惧心理。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断地产生好奇心,充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吸引学生喜欢数学,自觉地学习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精心准备数学教学信息。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精心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并把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融进教学内容中,使输出的教学信息穿上情感的外衣,染上感情的色彩,给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营养剂和动力源。如教材中关于国际象棋发明者与等比数列求和的故事,教师的生动讲述可激起学生学习数列的强烈兴趣和热情。
5、建立课堂教学的情绪场,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学中,教师的情绪、情感如何,对整个课堂气氛影响很大,因为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有喜、怒、哀、乐,总会遇到烦恼不顺心的事。但作为教师,无论你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都不能把它带进课堂,而应把自己所有的不快和烦恼留在教室门外。否则整个课堂气氛都会受到不好的影响。一个优秀的教师会面带笑容,用饱满的教学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去感染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6、奉献教师的无私爱心,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情境。
“教师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应通过语言和非语言作为介体,处处表现“爱生如命”的崇高思想感情。
教师可通过自己的表情来表达对学生的爱,和蔼的态度,真诚的微笑,亲切有神的目光,表现出对学生的期待、信任和鼓励。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信任和热爱,并会由喜欢数学教师进而热爱数学学习。在这种师生之间的互敬、互爱的心理呼应之下,便能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情境,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425900 湖南省东安县职业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