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简介:
《记承天寺夜游》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11课短文两篇中的第二篇。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词、虚词解释,所以完全可以自己疏通文意。
本文是一篇抒情小品,作者在写景上独具匠心,我们需要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的到文章美好的意境,这也是本文的重点所在。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提升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2、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豁达胸襟和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分析文章景物描写的特点并把握古文描写的意境美。
教学方法 :
1.注重诵读,逐渐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2.自主互助“先学后导、五步教学法”的使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师:苏轼与月有着不解之缘,有“明月儿时有 ,把洒问青天”的豪迈;还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借月表达对弟弟的美好祝愿,今天我们来学苏轼另一篇与月关的古文吧!
生:《记承天寺夜游》
(板书课题:记承天寺夜游)
师:根据导学案,请同学们回答词语解释
(导学部分,学生已经预习相关基础知识,包括作者简介、词语解释和写作背景。 )
(学生分组作答后要给预习较好的组加分)
生1:念:考虑,想到 相与:共同,一起 中庭:院子里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盖:大概是 但:只是
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师:再请同学介绍一下本文作者。
生: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正如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师:回答的准确、详细,非常好,可以加分。
师:谁来回答本文写作背景 ?
生:本文写于神宗元丰六年,作者被财黄州已有四年。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诽谤朝廷,八月,朝廷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点丢了脑袋。十二月获释出狱,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此情况下写就此文。
师:回答很好,那我们自由朗读一下,感受作者文中描写展现的优美意境。
生:(自由朗读,组长正音,组内解决问题)
师:请组长带领大家疏通文意后,最先完成者将成果展示给大家。
生:(疏通文意时,将大屏幕展示原文,组员合作,强调重点字词解释。)
(可分组完成,组长要有组织调动的能力,教师巡回辅导。)
师: 理解文意基础上,请大家再读课文,体味情感。
生:(组内范读 全班展读)
师:小组疏通文意后,组内分析文中用了几种表达方式,各有什么作用?
生:(各组侧重可有不同,自设问题层次分明,不强求各组完全一致。)
师:请分组作答。(此时分组研讨后,大家已经有所思考,并发现文中最美的描写之句,大家智慧的火花已经迸发了出来。)
生1:记叙: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和写作的原因。
生2:记叙:交代了写作的地点在承天寺。
生3: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生4:抒情,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师:好,大家回答的都很准确,那么,你们喜欢哪一句?
生:老师,我喜欢“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比喻 。
(此时问题已经引向描写,找出全文亮点。)
帅: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
生:齐读、品味。
师:请小组探究此句描写好在啊?
生:(组长引领分折、归纳、总结,教师巡回沟通、指导。)
师:请同学们来用展示自己组内研讨的结果吧!
生:比喻的生动形象,空明澄澈, 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也是作者彼时心境的写照。
(析的过程可多名同学相互补充。)
师:那么全文议论抒情的的句子又饱含作者怎样的情感呢?找同学请以“我”的第一人称说一说此时心境。
生1:“我的心情真好啊!终于有了自由,今天的月亮又是这么的明亮,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呢?”
生2:“我太喜欢月亮了,只要月亮高高的挂在天空,我的心就是那么的舒服,生活真的很惬意啊!”
师:看来你们俩的心情不错啊!(大家都笑了)
生3:“我看见月光下竹影摇曳,真是让人浮想联翩啊,此时的环境真的有如仙境啊,我都感觉自己像个神仙了。”
生4:“我的好友和我在一起,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呢?”
师:大家想象力挺丰富啊,还没忘了身边的好友,有没有不同心境呢,来一个同学说一说。
生5:“哎!瞧给我闲的,一天天的没事干,净看月亮!”
(全班哄堂大笑)
师:苏轼看来也有嫌弃自己的时候啊!
(此时即可引出关键词“闲人”的理解了。)
师:此时的“闲人”是指什么呢?
生齐答:清闲的人。
师:这清闲里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怀呢?
生1:不甘心。
生2:无所谓。
生3:无奈。
师:当一颗满怀报国之志的雄心被打击,当自己的人生有大起大落的时候,有多少人无奈、悲伤、指责、怨恨,而作者还是用一双发现的眼睛去观察这个世界,感受生活的美好,作者的胸怀是----?
生齐达:豁达,乐观。
师:对,这就是豪放诗人苏轼的豪迈人生,用乐观和豁达对待生活的一切。
小结:在月的笼罩下,微风吹动,竹影摇曳,那明亮,那空灵的境界中,作者议论抒怀,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调的悲凉和人生的感慨。
学生拓展课后习题
将本文发挥想象,改写成一篇白话散文。
(充分发挥学生想象,用完整而优美的语言描述作者所见、所闻、所感。可以根据自己的作者经历的了解,发挥想象,合理拓展文章内容。)
(导、检、析、结、练五步完成自主互助的教学过程。)
作业:将今天课堂的改写白话文整理成文写在作文本上。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中,学生以自主互助模式,通过“先学后导,五步教学法”,使学生提前有效预习,学习过程中多读,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互助、探究、合作、共赢,不但感悟文章描写的意境美,更感受到一代文豪内心的豁达和对生活的感悟。
分组互助的过程总会有同学发现问题,积极研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提升了学习的有效性。
提问过程中,将问题分为不同层次,给相对实力弱一些的组较为简单的问题加以回答,全员参与。关注各组长组内问题研讨有效性,适当引导后加深了学生思考内容,拓宽了思考維度,师生互动促进教学研讨的实施有效性。
拜泉县第三中学
《记承天寺夜游》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11课短文两篇中的第二篇。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词、虚词解释,所以完全可以自己疏通文意。
本文是一篇抒情小品,作者在写景上独具匠心,我们需要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的到文章美好的意境,这也是本文的重点所在。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提升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2、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豁达胸襟和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分析文章景物描写的特点并把握古文描写的意境美。
教学方法 :
1.注重诵读,逐渐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2.自主互助“先学后导、五步教学法”的使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师:苏轼与月有着不解之缘,有“明月儿时有 ,把洒问青天”的豪迈;还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借月表达对弟弟的美好祝愿,今天我们来学苏轼另一篇与月关的古文吧!
生:《记承天寺夜游》
(板书课题:记承天寺夜游)
师:根据导学案,请同学们回答词语解释
(导学部分,学生已经预习相关基础知识,包括作者简介、词语解释和写作背景。 )
(学生分组作答后要给预习较好的组加分)
生1:念:考虑,想到 相与:共同,一起 中庭:院子里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盖:大概是 但:只是
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师:再请同学介绍一下本文作者。
生: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正如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师:回答的准确、详细,非常好,可以加分。
师:谁来回答本文写作背景 ?
生:本文写于神宗元丰六年,作者被财黄州已有四年。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诽谤朝廷,八月,朝廷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点丢了脑袋。十二月获释出狱,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此情况下写就此文。
师:回答很好,那我们自由朗读一下,感受作者文中描写展现的优美意境。
生:(自由朗读,组长正音,组内解决问题)
师:请组长带领大家疏通文意后,最先完成者将成果展示给大家。
生:(疏通文意时,将大屏幕展示原文,组员合作,强调重点字词解释。)
(可分组完成,组长要有组织调动的能力,教师巡回辅导。)
师: 理解文意基础上,请大家再读课文,体味情感。
生:(组内范读 全班展读)
师:小组疏通文意后,组内分析文中用了几种表达方式,各有什么作用?
生:(各组侧重可有不同,自设问题层次分明,不强求各组完全一致。)
师:请分组作答。(此时分组研讨后,大家已经有所思考,并发现文中最美的描写之句,大家智慧的火花已经迸发了出来。)
生1:记叙: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和写作的原因。
生2:记叙:交代了写作的地点在承天寺。
生3: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生4:抒情,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师:好,大家回答的都很准确,那么,你们喜欢哪一句?
生:老师,我喜欢“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比喻 。
(此时问题已经引向描写,找出全文亮点。)
帅: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
生:齐读、品味。
师:请小组探究此句描写好在啊?
生:(组长引领分折、归纳、总结,教师巡回沟通、指导。)
师:请同学们来用展示自己组内研讨的结果吧!
生:比喻的生动形象,空明澄澈, 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也是作者彼时心境的写照。
(析的过程可多名同学相互补充。)
师:那么全文议论抒情的的句子又饱含作者怎样的情感呢?找同学请以“我”的第一人称说一说此时心境。
生1:“我的心情真好啊!终于有了自由,今天的月亮又是这么的明亮,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呢?”
生2:“我太喜欢月亮了,只要月亮高高的挂在天空,我的心就是那么的舒服,生活真的很惬意啊!”
师:看来你们俩的心情不错啊!(大家都笑了)
生3:“我看见月光下竹影摇曳,真是让人浮想联翩啊,此时的环境真的有如仙境啊,我都感觉自己像个神仙了。”
生4:“我的好友和我在一起,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呢?”
师:大家想象力挺丰富啊,还没忘了身边的好友,有没有不同心境呢,来一个同学说一说。
生5:“哎!瞧给我闲的,一天天的没事干,净看月亮!”
(全班哄堂大笑)
师:苏轼看来也有嫌弃自己的时候啊!
(此时即可引出关键词“闲人”的理解了。)
师:此时的“闲人”是指什么呢?
生齐答:清闲的人。
师:这清闲里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怀呢?
生1:不甘心。
生2:无所谓。
生3:无奈。
师:当一颗满怀报国之志的雄心被打击,当自己的人生有大起大落的时候,有多少人无奈、悲伤、指责、怨恨,而作者还是用一双发现的眼睛去观察这个世界,感受生活的美好,作者的胸怀是----?
生齐达:豁达,乐观。
师:对,这就是豪放诗人苏轼的豪迈人生,用乐观和豁达对待生活的一切。
小结:在月的笼罩下,微风吹动,竹影摇曳,那明亮,那空灵的境界中,作者议论抒怀,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调的悲凉和人生的感慨。
学生拓展课后习题
将本文发挥想象,改写成一篇白话散文。
(充分发挥学生想象,用完整而优美的语言描述作者所见、所闻、所感。可以根据自己的作者经历的了解,发挥想象,合理拓展文章内容。)
(导、检、析、结、练五步完成自主互助的教学过程。)
作业:将今天课堂的改写白话文整理成文写在作文本上。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中,学生以自主互助模式,通过“先学后导,五步教学法”,使学生提前有效预习,学习过程中多读,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互助、探究、合作、共赢,不但感悟文章描写的意境美,更感受到一代文豪内心的豁达和对生活的感悟。
分组互助的过程总会有同学发现问题,积极研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提升了学习的有效性。
提问过程中,将问题分为不同层次,给相对实力弱一些的组较为简单的问题加以回答,全员参与。关注各组长组内问题研讨有效性,适当引导后加深了学生思考内容,拓宽了思考維度,师生互动促进教学研讨的实施有效性。
拜泉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