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孕妇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

来源 :中国中医药咨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b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剖宫产是在分娩过程中,由于孕妇宫颈条件不成熟,不能在短时间内经阴道分娩、引产失败、胎盘功能明显减退、胎儿过大或胎儿出现窘迫征象等原因,必须通过外科手术切开腹壁及子宫肌壁,取出胎儿及胎盘的过程[1]。由于该手术创口大,很容易产生术后并发症。随着剖宫产术指针的放宽、人类对医疗服务要求的不断增高,做好剖宫产术后护理干预,对产妇术后的康复显得尤为重要。现回顾性分析我院对283例剖宫产术后孕妇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护理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年7月-2010年7月,我院共收治283例自愿进行剖宫产术分娩的孕妇,年龄21~46岁,平均年龄32.9±3.75岁;孕周35-42w,平均孕周38.7±1.9w;初产妇167例(59.01%),经产妇116例(40.99%);剖宫产原因:巨大儿39例,脐带绕颈胎儿宫内窘迫17例,过期妊娠18例,无特殊情况但孕妇自愿要求行剖宫产179例。
  1.2 手术方法 均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方式,逐层地打开腹壁的腹腔,切开子宫,取出胎儿及胎盘,然后层层缝合。
  1.3 术后护理干预方式
  1.3.1 术后监测:术后应嘱产妇去枕平卧6h,并将其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及口鼻腔分泌物误吸,6h后改为半卧位,使身体与床保持20-30°角,尽量侧卧以减轻身体移动的时候对切口带来的震动和牵拉痛,同时配合多翻身,并为产妇捆上腹带,同时指导家属帮助产妇多翻身,促进恶露排出,以防恶露在宫腔内淤积而引起感染,影响子宫复旧。定时巡视观察并记录产妇呼吸、脉搏、血压、体温、意识状态等一般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同时还应密切观察产后恶露,如果发现阴道大量出血或卫生垫2h内就湿透,阴道流血的量大大超过月经量时,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同时还应指导产妇及家属注意观察和预后术后晚期大出血,出院回家后如果恶露明显增多,超过月经量,应及时就医[2]。
  1.3.2 加强休息 休息是最好的恢复体力的方式,产妇结束手术回到病房后,除了接触婴儿和哺乳的时间外,在术后的前半个月时间内应尽量多休息。
  1.3.3 疼痛护理 剖宫产术后,由于麻醉药物作用的逐渐消退,产妇下腹部伤口痛觉开始恢复,一般术后数小时伤口剧烈疼痛。在遵医嘱适当给予止疼药,保证产妇充分休息的条件下,尽量少用或不用止疼药,鼓励产妇尽量克服,并指导家属多与产妇交流转移其注意力。因为止痛药物会对产妇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尤其是引起肠蠕动功能的恢复,所以需要产妇对疼痛做些忍耐。
  1.3.4 切口及会阴部护理 为了防止腹部伤口的裂开,咳嗽、恶性呕吐的时候,应以左右手压一下两侧下腹部或压住伤口两侧,以防伤口裂开。要确保外阴和腹部切口的清洁,发痒的时候避免搔抓,更不能用不洁物品来擦洗伤口和外阴部。护理人员每天为伤口更换敷料,在更换敷料的时候应注意观察伤口愈合的情况,有无渗血、渗液、局部皮肤红肿或皮下形成结节的情况,如果伤口发生感染时,还应用庆大霉素注射液湿敷伤口及红外线照射帮助伤口的愈合。
  1.3.5 及早下床活动 护理人员要注意与产妇进行沟通,耐心细致地向产妇及家属讲解长期卧床易形成肠粘连、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及早运动有利于术后极早康复。产后24h应多在床上做翻身运动。只要体力允许,在产后第2天拔除尿管后,应鼓励其尽早下床活动,并逐渐增加运动量,活动量以不引起疲劳为度。早期活动不仅可促进肠蠕动和子宫复旧,还可以避免术后肠粘连和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还应教会产妇一些术后健身康复操,有利于子宫复旧。
  1.3.6 排尿的护理 如果无特殊情况,一般在术后第二天静脉输液结束后就会拔除置留导尿管。拔管后应鼓励产妇下床排尿,以达到自然冲洗尿路和缓解膀胱膨胀的目的。但由于剖宫产术后伤口的疼痛,使得产妇不敢用力增加负压,大小便不能顺利排出,易造成尿潴留和便秘,涨大的的膀胱妨碍子宫的复旧,同时还易引起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如果拔除尿管后6-8h仍未排尿,护理人员应帮助产妇诱导排尿,常用的方法是在腹部放置热水袋或流水声刺激等。
  1.3.7 加强营养 术后第二天可让产妇进食一些清单的流质食物,如米汤、蛋汤等,但切忌牛奶、豆浆、土豆、萝卜、大量蔗糖等胀气食物、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待产妇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则可以正常进食,进食主要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清单易消化的汤汁食物为主,加强产妇营养,才有利于术后康复和母乳喂养的开展。
  1.3.8 哺乳及乳房护理 为了促进母乳喂养的顺利开展,术后要及早的让婴儿吸允乳头,熟悉母亲气味,鼓励产妇早开奶,促使产妇乳汁产生。护理人员应教会产妇正确喂养的方法,保护好乳房,防止乳头皲裂和乳汁积聚。同时,产后应指导产妇多按摩、热敷乳房,防止乳房硬结、胀痛的出现。
  2 结果
  本组283例观察对象,首次下床活动的平均时间为1.27d;首次进食平均时间为8.06h,伤口均愈合情况良好,甲级愈合率达100%;均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形成;平均住院时间为8.52d。
  3 结论
  剖宫產完全不同于阴道分娩,剖宫产要在下腹部做一条长10cm左右的切口,手术伤口很大、创面也比较广,又和藏有细菌的阴道相连通,所以,剖宫术是产科最大的手术,有很多并发症和后遗症,产科医生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实施这项手术。但是,在中国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的发展完善趋于成熟,麻醉和手术一般都很顺利,减少了分娩过程的产科意外,但其产后的并发症则较多,不利于产妇的康复,而科学的护理干预在并发症的预防中起着关键作用,所以术后加强护理保健,对于顺利康复是很重要的[3]。
  因此,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实行的护理干预,鼓励其尽早下床运动、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加强营养,预防尿潴留、切开及会阴部感染,指导合理地母乳喂养等综合性措施,有助于产妇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9.
  [2] 龙晓江.现代剖宫产术后的护理要点[J].健康必读,2010,18(6):67.
  [3] 艾宏伟,任艳芳.康复护理在剖官产术后应用体会田中国实用医药[J],2009,4(33):209-2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产后出血的病因进行分析,并探讨产后出血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来4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子宫收缩乏力29例,占60.4%。产后出血的治疗应以综合治疗为主。结论: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同时做好预防工作对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产后出血;病因;治疗    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动静脉内瘘术前对相关血管的评价。材料和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39例拟行自体动静脉造瘘的患者行相关血管超声检查。结合患者的手术结果,总结其
病案统计工作在现代医院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已经广泛涉及医院经营管理、疾病预防和控制、监督和评价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政策的制定调整、临床医疗、教学、科研等。病案统计信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的常见多发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我院自1993年至2010年17年间共收住阑尾炎病人216例,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