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活用教具 巧设情境 兴趣培养 能力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33-01
新课程改变实施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一些抽象知识的理解、定理性质的认识,具体测量操作方法等都需要学生亲自体验。因此,教学时应重视制作教具和正确使用教具,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探索发现新知识。下面是我在《勾股定理》教学中活用教具巧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强启发式教学,促使学生把具体感知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在自主和合作过程中,真正掌握概念,发展其思维能力的几点做法供参考,从而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火柴游戏→巧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我抓住学生好奇好动喜欢游戏的特点,设计一些教具游戏比赛情境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等心理需要,从学生的心理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沉浸于快乐的游戏课堂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勾股定理》教学开始,我每桌发放火柴棒12根,两人合作游戏比赛:用这12根火柴棒搭三角形,不许偷工减料看哪组先搭成直角三角形,哪组就荣获“毕达哥拉斯继承人”的称号。学生一听到游戏比赛就兴奋不已,学习情绪非常饱满。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同学们很快搭成三种三角形:三边分别为(2.5.5)根,(3.4.5)根,(4.4.4)根,其中(3.4.5)根是直角三角形。用火柴棒搭直角三角形,通过游戏激起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好奇、激发起学生对勾股定理的探索兴趣。我又趁热打铁提问:为什么三边分别为(2根,5根,5根)和(4根,4根,4根)不构成直角三角形,而三边分别为(3根,4根,5根)构成直角三角形呢?问题的悬念一波又一波,引起学生对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关系的猜想、探索。学生的学习情绪越来越高,自然引出本节课的课题。通过火柴棒游戏搭三角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探索和操作能力。
二、 剪拼图形→数字验证→发现新知
为什么三边分别为(2根,5根,5根)和(4根,4根,4根)不构成直角三角形,而三边分别为(3根,4根,5根)构成直角三角形呢?多数学生答案:32+42=52,可不知所以然。当然也有可笑的回答:因为(2根,5根,5根)为三边是等腰三角形和(4根,4根,4根)为三边是等边三角形,所以(3根,4根,5根为三边是直角三角形)。我肯定了32+42=52答案是对的,进而又追问:其它直角三角形的三边边长是否也存在,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呢?我们一起看投影:
我又引导学生进入拼图游戏比赛。1)要求学生画两个边长分别为2,3的长方形,并对折它们的一条对角线,剪成四个两条直角边分别为2,3的四个直角三角形,并拼成正方形网格图(如图1),计算三边上的正方形的面积存在什么关系?看谁组先找到它们的关系式,哪组就荣获“赵爽继承人”的称号。学生进入拼图游戏,教室又掀起一轮比赛的热潮,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兴奋上升为体验,成功的体验,将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源泉。学生很快计算各正方形面积并验证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存在的关系:(2+3)2-4×■×2×3=13=22+32或4×■×2×3+1=13。学生进入拼图游戏比赛,不仅能体现出数形结合的思想还能启发我们进一步地讨论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性质,让学生感知正方形网格图的实用性与便捷性。关于斜边上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除了突出斜放正方形的水平外框,还可以(运用图形中存在的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展开探索性的联想,以获得算法多样性体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及探索问题的能力。
三、网络信息→深入探究→规律猜想
我们一起看投影:对于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5的直角三角形,它的三边上的正方形也存在相类似的面积关系吗?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情景, 归纳得到:两条直角边上的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斜边上的正方形的面积联想到用字母表示数字的方法,贯彻代数的基本应用思想观察分析方格图,得出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发展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集中规律,概括描述,关注焦点。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已知 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它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 a2 +b2=c2。
教具是教学时用来讲解说明某事某物的模型、实物、图表和幻灯等的总称,教具的运用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教育的一种辅助手段,传统教具和电化教具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不可低估的作用,展示它独特的魅力。正如王东华在其《新大学人》书中所描述的一个校园绕口令一样:“不学不厌,不厌不学。边学边厌,边厌边学。越学越厌,越厌越学。学厌厌,厌学学。何时学了不厌,厌了不学”。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而不是知识的容器,他们带着自己的经验、思考、灵感、兴趣参与课堂教学,正确运用直观教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抽象的道理或事物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便于学生从感知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中图分类号】G633.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33-01
新课程改变实施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一些抽象知识的理解、定理性质的认识,具体测量操作方法等都需要学生亲自体验。因此,教学时应重视制作教具和正确使用教具,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探索发现新知识。下面是我在《勾股定理》教学中活用教具巧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强启发式教学,促使学生把具体感知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在自主和合作过程中,真正掌握概念,发展其思维能力的几点做法供参考,从而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火柴游戏→巧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我抓住学生好奇好动喜欢游戏的特点,设计一些教具游戏比赛情境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等心理需要,从学生的心理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沉浸于快乐的游戏课堂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勾股定理》教学开始,我每桌发放火柴棒12根,两人合作游戏比赛:用这12根火柴棒搭三角形,不许偷工减料看哪组先搭成直角三角形,哪组就荣获“毕达哥拉斯继承人”的称号。学生一听到游戏比赛就兴奋不已,学习情绪非常饱满。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同学们很快搭成三种三角形:三边分别为(2.5.5)根,(3.4.5)根,(4.4.4)根,其中(3.4.5)根是直角三角形。用火柴棒搭直角三角形,通过游戏激起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好奇、激发起学生对勾股定理的探索兴趣。我又趁热打铁提问:为什么三边分别为(2根,5根,5根)和(4根,4根,4根)不构成直角三角形,而三边分别为(3根,4根,5根)构成直角三角形呢?问题的悬念一波又一波,引起学生对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关系的猜想、探索。学生的学习情绪越来越高,自然引出本节课的课题。通过火柴棒游戏搭三角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探索和操作能力。
二、 剪拼图形→数字验证→发现新知
为什么三边分别为(2根,5根,5根)和(4根,4根,4根)不构成直角三角形,而三边分别为(3根,4根,5根)构成直角三角形呢?多数学生答案:32+42=52,可不知所以然。当然也有可笑的回答:因为(2根,5根,5根)为三边是等腰三角形和(4根,4根,4根)为三边是等边三角形,所以(3根,4根,5根为三边是直角三角形)。我肯定了32+42=52答案是对的,进而又追问:其它直角三角形的三边边长是否也存在,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呢?我们一起看投影:
我又引导学生进入拼图游戏比赛。1)要求学生画两个边长分别为2,3的长方形,并对折它们的一条对角线,剪成四个两条直角边分别为2,3的四个直角三角形,并拼成正方形网格图(如图1),计算三边上的正方形的面积存在什么关系?看谁组先找到它们的关系式,哪组就荣获“赵爽继承人”的称号。学生进入拼图游戏,教室又掀起一轮比赛的热潮,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兴奋上升为体验,成功的体验,将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源泉。学生很快计算各正方形面积并验证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存在的关系:(2+3)2-4×■×2×3=13=22+32或4×■×2×3+1=13。学生进入拼图游戏比赛,不仅能体现出数形结合的思想还能启发我们进一步地讨论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性质,让学生感知正方形网格图的实用性与便捷性。关于斜边上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除了突出斜放正方形的水平外框,还可以(运用图形中存在的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展开探索性的联想,以获得算法多样性体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及探索问题的能力。
三、网络信息→深入探究→规律猜想
我们一起看投影:对于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5的直角三角形,它的三边上的正方形也存在相类似的面积关系吗?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情景, 归纳得到:两条直角边上的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斜边上的正方形的面积联想到用字母表示数字的方法,贯彻代数的基本应用思想观察分析方格图,得出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发展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集中规律,概括描述,关注焦点。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已知 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它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 a2 +b2=c2。
教具是教学时用来讲解说明某事某物的模型、实物、图表和幻灯等的总称,教具的运用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教育的一种辅助手段,传统教具和电化教具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不可低估的作用,展示它独特的魅力。正如王东华在其《新大学人》书中所描述的一个校园绕口令一样:“不学不厌,不厌不学。边学边厌,边厌边学。越学越厌,越厌越学。学厌厌,厌学学。何时学了不厌,厌了不学”。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而不是知识的容器,他们带着自己的经验、思考、灵感、兴趣参与课堂教学,正确运用直观教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抽象的道理或事物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便于学生从感知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