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生活在一个自然资源贫乏、自然环境恶劣、周边军事政治形势纷繁复杂的大环境中 ,军事实力决定着个体部落的独立和强盛, 骑射和弓箭是最核心的竞争力。骑射作为北方游牧民族的生存发展技能,它的形成依赖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因此,根据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发展规律,北方游牧民族骑射传统亦有其自身的形成与演变脉络。
契丹族是个长于骑射的游牧民族,兴起于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流域,北魏时期契丹之名正式见于史籍,此时的契丹是一个牧猎兼营的游牧部落。到了辽朝末年,史书上关于契丹人狩猎骑射活动的记载是屡见不鲜,这说明骑射狩猎经济始终是契丹族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现有的资料看,契丹族在畜牧业和农业产生之前,狩猎经济是契丹族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在长期的游猎生活中, 形成了其“儿童能走马,妇女亦腰弓”的全民皆兵的态势。
中国的骑射形成的很早,据考古发掘显示,中国北方骑马民族的骑射形成于夏家店文化时期,早在殷商时期,中国的骑射已经盛行。
1.骑射产生的前提:
1.1马的驯化及弓箭的发明是骑射产生的前提之一
由于火的发明,以火的使用为前提制作的弓箭产生了;弓箭等复合性生产工具的发明,使猎物成为了普通的食物,而狩猎也成了常规性的劳动。华北地区山西朔州峙峪文化遗址出土大约 2.8 万年的石镞,被学界认为是弓箭出现的最早实物证明。史料也有相应记载,弓箭在神农、黄帝的传说时代虽还在生产生存中占主要功能,但已开始兼具军事功能,成为部落战争的利器,而骑射的形成首先是以射箭的产生为基础。
1.2气候的变冷与马具的发明创造是骑射产生的前提之二
《辽史》卷 32《营卫志中》载:“长城以南,多雨多暑,兵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宫室以居,城郭以治。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渔以食,皮毛以衣, 转徙随时,车马为家。此天时地利所以限南北也。”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居住在蒙古高原和森林边缘的严寒地带,决定其游牧式的生活方式,狩猎是契丹人在与自然的抗争中的必然选择,其地理环境为契丹族从事狩猎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客观条件。
2.骑射的构成要素:
契丹人、弓矢、马、马具、猎物及技艺等要素使骑射成为契丹人的主要生产生活内容
2.1契丹族源:
契丹族与匈奴、鲜卑同属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匈奴、鲜卑都非常注重军事性,作为代表军事实力的骑射,很早就在匈奴和鲜卑中占据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契丹社会生活与匈奴、鲜卑等民族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关联性和承接性,骑射也不例外地成为契丹族生产生活的重要内容。从族源上看,鲜卑族被慕容燕攻破之后,部落一分为三,而契丹就是其中之一。可见,契丹崇尚骑战的民族传统,比如骑马、射箭等等,都是得以继承于鲜卑族。
2.2马:
契丹族是马背民族,长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马不但在契丹人游牧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日常生活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契丹马不仅生产人们日用的马乳产品,承担交通运载的重任,更是契丹人游牧狩猎、驰骋沙场的主要乘骑和伙伴。当时契丹民族衡量财富的主要标准之一就是拥有马的多少,《辽史.食货志》记载:“契丹旧俗,其富以马,其强以兵。”可见马在契丹人心目中所占有的地位。辽代墓室壁画中,有大量以马为题材的壁画,其中《马球图》、《归来图》、《出行图》等等壁画中对马的刻画极为形象而细腻。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查干哈达的滴水湖辽墓壁画中,在甬道北侧绘有引马出行图 ,在内蒙古库伦旗前勿力布格村的库伦1号辽墓的壁画中绘有侍从牵马的形象 。除此之外在敖汉旗喇嘛沟辽墓墓室东壁所绘的出行图中有马匹;宝山1号墓东侧有一人三马图,马具鞯鞍齐备;白塔子辽墓甬道一侧为人马形象图;建平唐家杖子壁画墓.墓室东北壁有人马形象图;陈国公主墓墓道两壁均绘有向墓道外行的一人一马图;庆陵墓道壁画两壁也分别绘有人马与车驼形象图。可见马在辽代人的生活中多么重要。
2.3马具:
马具使人的骑射的效率更快,人类对马的驾驭依靠的是马具。辽代的马具制作精良、考究,兼顾了实用性和装饰性。“契丹鞍马甲天下”,马鞍是契丹族最有名的产品,辽朝皇帝送给宋朝皇帝的精美礼物中经常有制作精良的马鞍,促进了辽宋两国的交流与融合。契丹族以游牧经济为主,马为主要的交通及征戰工具,鞍马饰具离不开日常生活。辽圣宗以后,随着契丹社会定居生活内容的不断增加,契丹虽然基本完成封建化进程,但仍保留着不废鞍马骑射的本民族传统的游猎生活习俗,其中四时捺钵制度就是其主要内容,被列为国之礼仪常典。
在辽代陈国公主墓、库伦旗M2壁画墓、库伦旗M7壁画墓、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东沙布日台乡宝山村一号墓、通辽市库伦旗奈林稿苏木前勿力布格歌村辽2号墓、河北宣化下八里1号张世卿墓、河北省宣化下八里5号张世古墓、凌源小喇嘛沟辽墓、赤峰县大营子辽墓、巴林右旗查干坝十一号辽墓等等都出现了大量的辽代马具。出土的有马辔头、马衔、马镳、马鞍、马蹬、马胸带、鞢躞带等等,这些马具是辽代契丹墓中常见的随葬品。
2.4弓箭:
弓箭是最常用的狩猎工具,弓箭在古代既是最重要的军事工具,又是渔猎者的生存手段,中国是世界上产生弓箭最早的国家。弓和箭结合在一起,是一种复合工具,用弓箭猎取小动物,如狐、獐、兔、鸟等最适用也最有效。1963年,山西省朔县峙峪村附近的旧石器晚期遗址发现了一枚打制的距今约2.8万多年的石箭镞,这是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一枚箭镞,证明我们的祖先是世界上最早掌握了射箭技术的群体之一。辽代弓箭制作水平很高,制作工艺也十分精良。《辽史拾遗补》说:“燕北膠弓,坚韧不易折”。辽代有一种毒箭,对大型野兽射杀力极强,主要是用以射杀大型野兽。辽代最出名的是蒲箭,其显著特点是 不矫柔而坚“。传世辽画《卓歇图》、《番骑归猎图》及庆陵壁画和上都有背弓负箭的猎者,可以表明当时的马与箭是契丹骑射者的标配。
契丹族马背为家,早期的骑射是不得已之举,是为了获取猎物、饱食御寒的生存的需要。随着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虽经漫长的过程,契丹民族丝毫没有改变对骑射这种古老传统文化的爱慕之情,骑射活动始终是契丹民族生活、生产、政治、文化、娱乐等各个领域的重要内容。枪炮的发明,使骑射活动的军事功能逐渐减弱,进而变成契丹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和娱乐项目。
辽朝立国后,射猎这一传统习俗被当作专门性制度完好地保存下来,此后在长时间的射猎和军事战争中,辽代帝王率领军队进行射猎活动,变成了尚武的体现和战事的需要,辽代的将士们在射猎中炼就了过硬的军事技能和强壮的体魄,既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也使辽政权在北方雄踞长达二百余年,对我国北方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各方面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鹏.辽代契丹体育活动研究[J].西北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2017年.
[2]谷文双 吴天喜.契丹族狩猎经济考略[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4).
[3]王承礼.契丹的瑟瑟仪和射柳[J].民族研究.1988,(03).
[4]曹庆华 锋晖.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骑射文化的历史影响[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06) .
[5]丛密林,邓星卋华.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骑射传统形成考略[J].体育学刊.2020(9).
[6]包玉良.辽代马具饰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03).
[7]乌力吉.辽代墓葬艺术中的捺钵文化研究.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3.
赤峰博物馆 内蒙古赤峰 024000
契丹族是个长于骑射的游牧民族,兴起于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流域,北魏时期契丹之名正式见于史籍,此时的契丹是一个牧猎兼营的游牧部落。到了辽朝末年,史书上关于契丹人狩猎骑射活动的记载是屡见不鲜,这说明骑射狩猎经济始终是契丹族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现有的资料看,契丹族在畜牧业和农业产生之前,狩猎经济是契丹族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在长期的游猎生活中, 形成了其“儿童能走马,妇女亦腰弓”的全民皆兵的态势。
中国的骑射形成的很早,据考古发掘显示,中国北方骑马民族的骑射形成于夏家店文化时期,早在殷商时期,中国的骑射已经盛行。
1.骑射产生的前提:
1.1马的驯化及弓箭的发明是骑射产生的前提之一
由于火的发明,以火的使用为前提制作的弓箭产生了;弓箭等复合性生产工具的发明,使猎物成为了普通的食物,而狩猎也成了常规性的劳动。华北地区山西朔州峙峪文化遗址出土大约 2.8 万年的石镞,被学界认为是弓箭出现的最早实物证明。史料也有相应记载,弓箭在神农、黄帝的传说时代虽还在生产生存中占主要功能,但已开始兼具军事功能,成为部落战争的利器,而骑射的形成首先是以射箭的产生为基础。
1.2气候的变冷与马具的发明创造是骑射产生的前提之二
《辽史》卷 32《营卫志中》载:“长城以南,多雨多暑,兵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宫室以居,城郭以治。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渔以食,皮毛以衣, 转徙随时,车马为家。此天时地利所以限南北也。”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居住在蒙古高原和森林边缘的严寒地带,决定其游牧式的生活方式,狩猎是契丹人在与自然的抗争中的必然选择,其地理环境为契丹族从事狩猎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客观条件。
2.骑射的构成要素:
契丹人、弓矢、马、马具、猎物及技艺等要素使骑射成为契丹人的主要生产生活内容
2.1契丹族源:
契丹族与匈奴、鲜卑同属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匈奴、鲜卑都非常注重军事性,作为代表军事实力的骑射,很早就在匈奴和鲜卑中占据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契丹社会生活与匈奴、鲜卑等民族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关联性和承接性,骑射也不例外地成为契丹族生产生活的重要内容。从族源上看,鲜卑族被慕容燕攻破之后,部落一分为三,而契丹就是其中之一。可见,契丹崇尚骑战的民族传统,比如骑马、射箭等等,都是得以继承于鲜卑族。
2.2马:
契丹族是马背民族,长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马不但在契丹人游牧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日常生活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契丹马不仅生产人们日用的马乳产品,承担交通运载的重任,更是契丹人游牧狩猎、驰骋沙场的主要乘骑和伙伴。当时契丹民族衡量财富的主要标准之一就是拥有马的多少,《辽史.食货志》记载:“契丹旧俗,其富以马,其强以兵。”可见马在契丹人心目中所占有的地位。辽代墓室壁画中,有大量以马为题材的壁画,其中《马球图》、《归来图》、《出行图》等等壁画中对马的刻画极为形象而细腻。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查干哈达的滴水湖辽墓壁画中,在甬道北侧绘有引马出行图 ,在内蒙古库伦旗前勿力布格村的库伦1号辽墓的壁画中绘有侍从牵马的形象 。除此之外在敖汉旗喇嘛沟辽墓墓室东壁所绘的出行图中有马匹;宝山1号墓东侧有一人三马图,马具鞯鞍齐备;白塔子辽墓甬道一侧为人马形象图;建平唐家杖子壁画墓.墓室东北壁有人马形象图;陈国公主墓墓道两壁均绘有向墓道外行的一人一马图;庆陵墓道壁画两壁也分别绘有人马与车驼形象图。可见马在辽代人的生活中多么重要。
2.3马具:
马具使人的骑射的效率更快,人类对马的驾驭依靠的是马具。辽代的马具制作精良、考究,兼顾了实用性和装饰性。“契丹鞍马甲天下”,马鞍是契丹族最有名的产品,辽朝皇帝送给宋朝皇帝的精美礼物中经常有制作精良的马鞍,促进了辽宋两国的交流与融合。契丹族以游牧经济为主,马为主要的交通及征戰工具,鞍马饰具离不开日常生活。辽圣宗以后,随着契丹社会定居生活内容的不断增加,契丹虽然基本完成封建化进程,但仍保留着不废鞍马骑射的本民族传统的游猎生活习俗,其中四时捺钵制度就是其主要内容,被列为国之礼仪常典。
在辽代陈国公主墓、库伦旗M2壁画墓、库伦旗M7壁画墓、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东沙布日台乡宝山村一号墓、通辽市库伦旗奈林稿苏木前勿力布格歌村辽2号墓、河北宣化下八里1号张世卿墓、河北省宣化下八里5号张世古墓、凌源小喇嘛沟辽墓、赤峰县大营子辽墓、巴林右旗查干坝十一号辽墓等等都出现了大量的辽代马具。出土的有马辔头、马衔、马镳、马鞍、马蹬、马胸带、鞢躞带等等,这些马具是辽代契丹墓中常见的随葬品。
2.4弓箭:
弓箭是最常用的狩猎工具,弓箭在古代既是最重要的军事工具,又是渔猎者的生存手段,中国是世界上产生弓箭最早的国家。弓和箭结合在一起,是一种复合工具,用弓箭猎取小动物,如狐、獐、兔、鸟等最适用也最有效。1963年,山西省朔县峙峪村附近的旧石器晚期遗址发现了一枚打制的距今约2.8万多年的石箭镞,这是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一枚箭镞,证明我们的祖先是世界上最早掌握了射箭技术的群体之一。辽代弓箭制作水平很高,制作工艺也十分精良。《辽史拾遗补》说:“燕北膠弓,坚韧不易折”。辽代有一种毒箭,对大型野兽射杀力极强,主要是用以射杀大型野兽。辽代最出名的是蒲箭,其显著特点是 不矫柔而坚“。传世辽画《卓歇图》、《番骑归猎图》及庆陵壁画和上都有背弓负箭的猎者,可以表明当时的马与箭是契丹骑射者的标配。
契丹族马背为家,早期的骑射是不得已之举,是为了获取猎物、饱食御寒的生存的需要。随着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虽经漫长的过程,契丹民族丝毫没有改变对骑射这种古老传统文化的爱慕之情,骑射活动始终是契丹民族生活、生产、政治、文化、娱乐等各个领域的重要内容。枪炮的发明,使骑射活动的军事功能逐渐减弱,进而变成契丹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和娱乐项目。
辽朝立国后,射猎这一传统习俗被当作专门性制度完好地保存下来,此后在长时间的射猎和军事战争中,辽代帝王率领军队进行射猎活动,变成了尚武的体现和战事的需要,辽代的将士们在射猎中炼就了过硬的军事技能和强壮的体魄,既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也使辽政权在北方雄踞长达二百余年,对我国北方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各方面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鹏.辽代契丹体育活动研究[J].西北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2017年.
[2]谷文双 吴天喜.契丹族狩猎经济考略[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4).
[3]王承礼.契丹的瑟瑟仪和射柳[J].民族研究.1988,(03).
[4]曹庆华 锋晖.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骑射文化的历史影响[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06) .
[5]丛密林,邓星卋华.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骑射传统形成考略[J].体育学刊.2020(9).
[6]包玉良.辽代马具饰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03).
[7]乌力吉.辽代墓葬艺术中的捺钵文化研究.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3.
赤峰博物馆 内蒙古赤峰 0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