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猝死”一词频繁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之中。
《中国急救医学》2020年刊发的一份报告显示,猝死的首要原因是心源性猝死,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引用2009年的研究数据指出,每年,中国心源性猝死总人数估计达54.4万,为世界之首。更为要命的是,大多数心源性猝死都发生在医院之外,因此,当专业救护人员赶到时,往往已经错过最佳救治时间。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生命是完全无法挽回的。
1963年,心脏病学家伦纳德·司彻里斯创立了美国心脏协会中的CPR(心肺复苏)委员会,同年美国心脏协会正式授权支持CPR。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电击除颤正式组合为现代心肺复苏技术。
心搏骤停患者需要做心肺复苏。什么时候可判断患者心搏骤停,需要做心肺复苏?
1.无反应:拍打患者并大声呼唤,患者没有眨眼、皱眉、呻吟等反应。
2.无呼吸:患者胸部无起伏5~10秒。
两者同时具备即可判断患者心搏骤停,应进行心肺复苏。
如何做心肺复苏?发现有人倒地,可参考如下步骤施救:
第一步,判断现场的环境是否安全;
第二步,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轻拍重唤;
第三步,若患者无反应,找人拨打急救电话、取来最近的AED(自动体外除颤器);
第四步,看呼吸,而不是去听和感觉,观察患者胸部有无起伏5~10秒,如果没有呼吸或者是不正常地呼吸(下颌式呼吸),就要开始进行心肺复苏;
第五步,实施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的位置:两乳头连线中点处(胸骨中下段),深度:5~6厘米(约一张银行卡的宽度),频率:每分钟100~120次。反复进行胸外按压直至拿到AED或急救人员到来。
关于人工呼吸,如果没有经过训练,可以不做,因为未经训练的吹气既无效,还会使按压中断。
应持续不断地按压,等待专业救护人员到来。越早按压、越少中断、越早进行电击,心脏重新跳动的成功率越高。
AED,又称自动体外电击器、自动体外除颤器,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医疗设备。它小巧、便携,使用简单、有效。AED的出现使急救有望抓住“黄金4分钟”。
心搏骤停病人早期85%~90%的病因是室颤,医院外治疗室颤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AED。除颤每推迟1分钟,存活率降低7%~10%。胸外按压、人工呼吸与AED的早期有效配合使用,是抢救心搏骤停病人最有效的手段。
AED的使用方法:
第一步,开。患者仰卧,AED放在患者耳旁,在患者一侧进行除颤操作,这样方便安放电极,同时可另安排人在患者另一侧实施胸外按压。打开电源开关,方法是按下电源开关或掀开显示器的盖子,待仪器发出语音提示,按提示进行下一个步骤。
第二步,贴。安放电极,迅速把电极片粘贴在患者的胸部,一个电极放在患者右上胸壁(锁骨下方),另一个放在左乳头外侧,上缘距腋窝7厘米左右,在粘贴电极片时尽量减少胸外按压中断时间。若患者出汗较多,应事先用衣服或毛巾擦干患者皮肤。若患者胸毛较多,会妨碍电极与皮肤的有效接触,可用力压紧电极,若无效,应剔除胸毛后再粘贴电极。
第三步,插。将电极贴片导线插入AED主機。分析心律,急救人员和旁观者应确保不与患者接触,避免影响仪器分析心律。心律分析需要5~15秒。如果患者发生室颤,仪器会通过声音报警或图形报警提示。
第四步,电。按“电击”键前必须确定已无人接触病人,或大声宣布“离开”。当分析有需除颤的心律时,电容器往往会自动充电,并有声音或指示灯提示。电击时,患者会突然抽搐。第一次电击完成后,立刻继续进行胸外按压。电极片需一直贴在患者身上,每隔2分钟左右,AED会再次自动分析心律。
AED是安全的,它在完成自动识别后才会进行电击,胸外按压和AED的使用要交叉进行。
在救治的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患者的意识,如果有反应了(喘气了、皱眉了、手脚动了),则停止按压。
心脏是一个“泵”,把血液“泵”到全身,当心搏骤停或者室颤(不规律地跳动)时,这个“泵”就停止工作了,全身会缺血。血里面携带着氧,当心跳停止4分钟后,脑细胞开始出现不可逆的缺氧坏死。我们进行胸外按压是为了手动“泵”血,把血挤压到全身各脏器,防止各脏器因缺血、缺氧而坏死。心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
猝死是救不活的,能救过来的是当发生呼吸、心搏骤停10分钟之内身边有人对他进行了心肺复苏的人,因为2/3的呼吸、心搏骤停患者身边没有医生,所以真正能救他们的是作为第一目击者的你。
50多万条生命,假如能救过来20%,那将挽救多少个家庭!可现实是,我们国家普通民众急救知识的普及率不足1%,而这1%的人在突发情况下能仗义出手的更是有限。
(应 节摘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医路向前巍子给中国人的救护指南》一书)
《中国急救医学》2020年刊发的一份报告显示,猝死的首要原因是心源性猝死,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引用2009年的研究数据指出,每年,中国心源性猝死总人数估计达54.4万,为世界之首。更为要命的是,大多数心源性猝死都发生在医院之外,因此,当专业救护人员赶到时,往往已经错过最佳救治时间。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生命是完全无法挽回的。
心肺复苏
1963年,心脏病学家伦纳德·司彻里斯创立了美国心脏协会中的CPR(心肺复苏)委员会,同年美国心脏协会正式授权支持CPR。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电击除颤正式组合为现代心肺复苏技术。
心搏骤停患者需要做心肺复苏。什么时候可判断患者心搏骤停,需要做心肺复苏?
1.无反应:拍打患者并大声呼唤,患者没有眨眼、皱眉、呻吟等反应。
2.无呼吸:患者胸部无起伏5~10秒。
两者同时具备即可判断患者心搏骤停,应进行心肺复苏。
如何做心肺复苏?发现有人倒地,可参考如下步骤施救:
第一步,判断现场的环境是否安全;
第二步,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轻拍重唤;
第三步,若患者无反应,找人拨打急救电话、取来最近的AED(自动体外除颤器);
第四步,看呼吸,而不是去听和感觉,观察患者胸部有无起伏5~10秒,如果没有呼吸或者是不正常地呼吸(下颌式呼吸),就要开始进行心肺复苏;
第五步,实施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的位置:两乳头连线中点处(胸骨中下段),深度:5~6厘米(约一张银行卡的宽度),频率:每分钟100~120次。反复进行胸外按压直至拿到AED或急救人员到来。
关于人工呼吸,如果没有经过训练,可以不做,因为未经训练的吹气既无效,还会使按压中断。
应持续不断地按压,等待专业救护人员到来。越早按压、越少中断、越早进行电击,心脏重新跳动的成功率越高。
电击除颤
AED,又称自动体外电击器、自动体外除颤器,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医疗设备。它小巧、便携,使用简单、有效。AED的出现使急救有望抓住“黄金4分钟”。
心搏骤停病人早期85%~90%的病因是室颤,医院外治疗室颤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AED。除颤每推迟1分钟,存活率降低7%~10%。胸外按压、人工呼吸与AED的早期有效配合使用,是抢救心搏骤停病人最有效的手段。
AED的使用方法:
第一步,开。患者仰卧,AED放在患者耳旁,在患者一侧进行除颤操作,这样方便安放电极,同时可另安排人在患者另一侧实施胸外按压。打开电源开关,方法是按下电源开关或掀开显示器的盖子,待仪器发出语音提示,按提示进行下一个步骤。
第二步,贴。安放电极,迅速把电极片粘贴在患者的胸部,一个电极放在患者右上胸壁(锁骨下方),另一个放在左乳头外侧,上缘距腋窝7厘米左右,在粘贴电极片时尽量减少胸外按压中断时间。若患者出汗较多,应事先用衣服或毛巾擦干患者皮肤。若患者胸毛较多,会妨碍电极与皮肤的有效接触,可用力压紧电极,若无效,应剔除胸毛后再粘贴电极。
第三步,插。将电极贴片导线插入AED主機。分析心律,急救人员和旁观者应确保不与患者接触,避免影响仪器分析心律。心律分析需要5~15秒。如果患者发生室颤,仪器会通过声音报警或图形报警提示。
第四步,电。按“电击”键前必须确定已无人接触病人,或大声宣布“离开”。当分析有需除颤的心律时,电容器往往会自动充电,并有声音或指示灯提示。电击时,患者会突然抽搐。第一次电击完成后,立刻继续进行胸外按压。电极片需一直贴在患者身上,每隔2分钟左右,AED会再次自动分析心律。
AED是安全的,它在完成自动识别后才会进行电击,胸外按压和AED的使用要交叉进行。
在救治的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患者的意识,如果有反应了(喘气了、皱眉了、手脚动了),则停止按压。
心脏的工作原理
心脏是一个“泵”,把血液“泵”到全身,当心搏骤停或者室颤(不规律地跳动)时,这个“泵”就停止工作了,全身会缺血。血里面携带着氧,当心跳停止4分钟后,脑细胞开始出现不可逆的缺氧坏死。我们进行胸外按压是为了手动“泵”血,把血挤压到全身各脏器,防止各脏器因缺血、缺氧而坏死。心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
猝死是救不活的,能救过来的是当发生呼吸、心搏骤停10分钟之内身边有人对他进行了心肺复苏的人,因为2/3的呼吸、心搏骤停患者身边没有医生,所以真正能救他们的是作为第一目击者的你。
50多万条生命,假如能救过来20%,那将挽救多少个家庭!可现实是,我们国家普通民众急救知识的普及率不足1%,而这1%的人在突发情况下能仗义出手的更是有限。
(应 节摘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医路向前巍子给中国人的救护指南》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