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教学如何才能生动活泼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历史的学科优势,以生动的历史史实唤起学生们经久不衰的热情,以高大的人物形象培育学生们始终不谕的理想信念。
关键词:历史;生动性;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6-0-01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是学生在历史教师的主导作用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历史基本知识的学习方法,进而发展创造思维,陶冶道德情操,促进全面发展的个性的活动。
历史教学如何才能生动活泼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历史的学科优势,以生动的历史史实唤起学生们经久不衰的热情,以高大的人物形象培育学生们始终不谕的理想信念。在体现历史的生动性时,采取的方法和途径各不一样,并且要看教育对象。
一、上好引言课
通过此课明确高中历史教学的三个目的:1、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增强学生们的责任心、爱国情;2、明确历史学科的学习目的和内容。使他们从初使就培养其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3、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通过以上三点问题,引导学生对历史学习的转型,培养最基本的学习兴趣,增强其求知欲。
二、选择好引人入胜的开场
如果一节课的起讲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那么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学生们也就会在教师的绘声绘色的进述中,注意力高度集中,聚精会神地听完这具有吸引力的精彩的一堂课。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掌握广博的知识体系。如讲述《鸦片战争》一课时,学生们首先关注的“鸦片”是怎么产生的?为此,通过丰富详实的资料和多媒体向学生们直观展示“鸦片”的来笼去脉及对人体和家庭、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从而激发学生们的探求欲望。这既让学生们增长了毒品的危害知识,也起到宣传禁毒的教育作用。学生们也就带着探求结果的求知欲来了解和学习中国走向衰弱的历史根源。
三、采用简洁,条理清楚的结构式教学法及丰富多彩的材料补充
教学中采用结构式教学法既减轻了学生们对基本历史理论知识的繁琐理解,又能加深理解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性。通过要点式的讲解,既可增加更多丰富材料,以扩充枯燥的历史课堂教学,又可以对教材中所隐含的历史知识点则适时补充相应的材料和典型试题加以巩固,从而实现了学习和理解及巩固的作用。如讲述《新文化运动》时,涉及到鲁迅先生反封建礼教的先锋作用,如何理解鲁迅先生的小说所反映的“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适时引入对鲁迅先生小说的评价及影视作品,让学生们更直观理解鲁迅先生的反封建思想,这又提高了学生们的文学水平。在讲述《甲午中日战争》时,兽行的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旅顺大屠杀,为让学生有一更深理解清政府的软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除讲解插图外,又增加“日军屠杀时留下36人为何?”的材料,让学生们切身理解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从而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及对侵略者的憎恨和对人民遭受苦难的同情,爱国教育的目的也就相应达到。
四、充分发挥插图作用
在中学历史课本中插图、插画众多,它们都与课文内容紧密联系。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有助于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思维,使他们更能深刻的理解历史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如讲解“划分势力范围”一目时,重点讲述《时局图》,使学生们在生动形象的图画中,强烈感受到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及清政府昏溃腐败的险恶形势及中国人民要求推翻清政府,救亡图存的革命要求,从而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
五、文学知识在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将文学知识引入教学中,既提高了学生们的语文知识水平又扩展了知识面增强了兴趣。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寓对联于教学中。对联做为历史教学的辅助方法,应用得当,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又能起到培养学生的欣赏力和学史能力。如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时,为赞颂这位民族英雄,板书一幅对联:
由秀才封王,为天下读书人别开生面,
驱异族出境,话中国有志者再鼓雄风。
此联把郑成功文武兼备,为国建勋的崇高形象,深深地铭刻在学生脑际,并激励他们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再鼓雄风”。充分利用成语典故。在历史教学中,准确适当地运用成语典故,对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学生们的历史知识与提高文学知识运用能力有很大促进作用。如:“巨鹿之战”时,引用“破釜沉舟”,“所向披靡”等成语,来着力描述战役的激烈程度,从而加深学生对战役的印象,同时又可创造身临其境氛围效果,使学生们在回味中轻松地掌握这一历史知识。运用诗歌,谚谣教学。“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人民群众用朴实的话语委婉地讲述历史,后人在通俗的谚谣中了解过去。如“天京事变”一目中,引用当时流传极广的“天父杀天兄,总是一场空“的谚谣。使学生们在了解事件的可悲中,感受到农民运动的悲剧色彩。
六、复习中历史知识巧记法的应用
在历史课中内容纷繁复杂,这就给学生记忆带来诸多困难。“爱上课,怕考试”。“成绩上不去”成为学生的普遍心态和苦恼。帮助学生们渡过这一难关,就成为教师在复习时教会学生们记忆的最重要内容。在教学中经常采用不同记忆法来复习历史知识,帮助学生们记忆。
七、训练灵活多样
由于高一历史课的特殊性,不适于大型的集中训练。那么历史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该如何在生动性中得到巩固和体现。为此,对相应的知识点选择易和难的题型,采取提问、讨论,集体回答,个别做答方式来完成巩固。并根据某些内容引入适时材料、歌典、漫画来巩固。总之,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力求做到生动活泼,但又不失于教学要求,以此不断激发学生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真正实现教的生动,学的轻松。但也应注意生动性应以教材内容而定,并注意各种方法交替使用。由于受教学时间制约,不可能事事都生动,应该选择典型人物或事件苦心钻研,独运匠心,一堂课能形成两三个高潮就算成功了。生动性是历史教学的生命,也是历史教师的永恒的追求。
关键词:历史;生动性;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6-0-01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是学生在历史教师的主导作用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历史基本知识的学习方法,进而发展创造思维,陶冶道德情操,促进全面发展的个性的活动。
历史教学如何才能生动活泼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历史的学科优势,以生动的历史史实唤起学生们经久不衰的热情,以高大的人物形象培育学生们始终不谕的理想信念。在体现历史的生动性时,采取的方法和途径各不一样,并且要看教育对象。
一、上好引言课
通过此课明确高中历史教学的三个目的:1、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增强学生们的责任心、爱国情;2、明确历史学科的学习目的和内容。使他们从初使就培养其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3、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通过以上三点问题,引导学生对历史学习的转型,培养最基本的学习兴趣,增强其求知欲。
二、选择好引人入胜的开场
如果一节课的起讲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那么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学生们也就会在教师的绘声绘色的进述中,注意力高度集中,聚精会神地听完这具有吸引力的精彩的一堂课。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掌握广博的知识体系。如讲述《鸦片战争》一课时,学生们首先关注的“鸦片”是怎么产生的?为此,通过丰富详实的资料和多媒体向学生们直观展示“鸦片”的来笼去脉及对人体和家庭、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从而激发学生们的探求欲望。这既让学生们增长了毒品的危害知识,也起到宣传禁毒的教育作用。学生们也就带着探求结果的求知欲来了解和学习中国走向衰弱的历史根源。
三、采用简洁,条理清楚的结构式教学法及丰富多彩的材料补充
教学中采用结构式教学法既减轻了学生们对基本历史理论知识的繁琐理解,又能加深理解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性。通过要点式的讲解,既可增加更多丰富材料,以扩充枯燥的历史课堂教学,又可以对教材中所隐含的历史知识点则适时补充相应的材料和典型试题加以巩固,从而实现了学习和理解及巩固的作用。如讲述《新文化运动》时,涉及到鲁迅先生反封建礼教的先锋作用,如何理解鲁迅先生的小说所反映的“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适时引入对鲁迅先生小说的评价及影视作品,让学生们更直观理解鲁迅先生的反封建思想,这又提高了学生们的文学水平。在讲述《甲午中日战争》时,兽行的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旅顺大屠杀,为让学生有一更深理解清政府的软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除讲解插图外,又增加“日军屠杀时留下36人为何?”的材料,让学生们切身理解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从而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及对侵略者的憎恨和对人民遭受苦难的同情,爱国教育的目的也就相应达到。
四、充分发挥插图作用
在中学历史课本中插图、插画众多,它们都与课文内容紧密联系。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有助于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思维,使他们更能深刻的理解历史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如讲解“划分势力范围”一目时,重点讲述《时局图》,使学生们在生动形象的图画中,强烈感受到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及清政府昏溃腐败的险恶形势及中国人民要求推翻清政府,救亡图存的革命要求,从而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
五、文学知识在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将文学知识引入教学中,既提高了学生们的语文知识水平又扩展了知识面增强了兴趣。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寓对联于教学中。对联做为历史教学的辅助方法,应用得当,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又能起到培养学生的欣赏力和学史能力。如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时,为赞颂这位民族英雄,板书一幅对联:
由秀才封王,为天下读书人别开生面,
驱异族出境,话中国有志者再鼓雄风。
此联把郑成功文武兼备,为国建勋的崇高形象,深深地铭刻在学生脑际,并激励他们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再鼓雄风”。充分利用成语典故。在历史教学中,准确适当地运用成语典故,对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学生们的历史知识与提高文学知识运用能力有很大促进作用。如:“巨鹿之战”时,引用“破釜沉舟”,“所向披靡”等成语,来着力描述战役的激烈程度,从而加深学生对战役的印象,同时又可创造身临其境氛围效果,使学生们在回味中轻松地掌握这一历史知识。运用诗歌,谚谣教学。“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人民群众用朴实的话语委婉地讲述历史,后人在通俗的谚谣中了解过去。如“天京事变”一目中,引用当时流传极广的“天父杀天兄,总是一场空“的谚谣。使学生们在了解事件的可悲中,感受到农民运动的悲剧色彩。
六、复习中历史知识巧记法的应用
在历史课中内容纷繁复杂,这就给学生记忆带来诸多困难。“爱上课,怕考试”。“成绩上不去”成为学生的普遍心态和苦恼。帮助学生们渡过这一难关,就成为教师在复习时教会学生们记忆的最重要内容。在教学中经常采用不同记忆法来复习历史知识,帮助学生们记忆。
七、训练灵活多样
由于高一历史课的特殊性,不适于大型的集中训练。那么历史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该如何在生动性中得到巩固和体现。为此,对相应的知识点选择易和难的题型,采取提问、讨论,集体回答,个别做答方式来完成巩固。并根据某些内容引入适时材料、歌典、漫画来巩固。总之,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力求做到生动活泼,但又不失于教学要求,以此不断激发学生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真正实现教的生动,学的轻松。但也应注意生动性应以教材内容而定,并注意各种方法交替使用。由于受教学时间制约,不可能事事都生动,应该选择典型人物或事件苦心钻研,独运匠心,一堂课能形成两三个高潮就算成功了。生动性是历史教学的生命,也是历史教师的永恒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