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比较研究

来源 :教书育人·大学频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hk19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价值观是指人们认识和评价客观事物和现象对自身或社会的重要性时所持有的内部标准。它囊括了个人和社会的指向,也是人心灵深处的行为准则,这些准则决定着个人未来的行为方向。
  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就是“职业价值观”,它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或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
  我国职业价值观的大部分此类研究停留在一般青年、大学生层面上,没有分化出来,而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及地域性,一般意义上的理论难以指导具体的实际,本研究的特色在于首次把山东省不同地域高师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地域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切实为不同地域大学生择业及就业指导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研究工具:课题组自编《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问卷》
  被试: 从山东省师范类高校中随机抽取5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达地区2所,欠发达地区3所,共收到有效问卷464份,其中发达地区168份,欠发达地区296份。
  结果处理:所有数据的统计处理均用SPSS统计软件在计算机上完成。
  
  结果
  
  1.关于职业生活意义的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在对职业生活意义的认识及评价方面,并未产生显著性差异,这说明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都十分重视职业生活的意义,把工作作为生活的重要需要,这与总体研究结果也是一致的。
  2.关于择业动机的比较
  


  
  (说明:A-易成名成家B-收入高C-较高社会地位D-符合兴趣爱好 E-晋升机会多F-学以致用G-有出国机会H-交通便利快捷 I-单位在大城市 J-自主性大,不受约束K-职业稳定 L-能提供受教育机会 M-福利好)
  由表2可以看出,在对职业价值观项目的重要性排序方面,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在最重要的因素排列上存在差异,发达地区大学生把符合兴趣爱好和学以致用看作是两个最重要的因素,而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则把福利好和收入高放在最前面,由此可以看出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在职业动机上的差异,一个(发达地区)是以内部动机为主,一个(欠发达地区)是以外部动机为主,究其原因可能是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更能体验到经济落后给人们身心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因而迫切需要改善自身经济地位的愿望可能更强烈些。除上述不同外,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相同的一点是,他们都把“能提供受教育机会”放在第三重要的位置上,反映了大学生对继续学习的要求及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渴望,另一点相同之处是,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都把“有出国机会、能成名成家”作为最不重要的选项,这说明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在择业时都已不再看重虚名,而更注重实际。
  3.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职业评价的比较
  


  
  表3显示,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对职业的评价标准从排序上看,没有显著差异,都把能否发挥个人特长作为评价职业的第一标准,其后依次为经济收入、社会地位、轻松自由、地理环境。其中能否发挥个人特长和经济收入两项选择人数占绝对优势,说明这两方面已成为大学生职业评价的主导标准。而从选择的百分比看,发达地区大学生选择“地理环境”的百分比明显高于欠发达地区,这种差异表明发达地区大学生对职业的评价更注重地理位置。
  4.职业理想的比较
  (1)理想工作部门的比较
  


  
  表4显示,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不管是在选择排序上,还是从选择的百分比看,都存在着较显著的差异(P<0.01),发达地区大学生最愿意去的单位是“大专院校”(这与我国近年来关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结果是相近的), 欠发达地区大学生最愿意去的单位是“党政机关”(这与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关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结果是完全一致的),这说明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选择单位的观念还比较保守,而发达地区的大学生选择职业时更注重自我发展因素,而不太注重虚名。另外,从百分比看,发达地区大学生愿意去“中小学”的选择率明显低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是否由于发达地区职业选择机会的增多导致师范类大学生更不想毕业后从事教师工作,无论哪种原因都应引起教育者的高度重视。
  (2)理想工作地点的比较
  


  
  表5显示,沿海城市受到大学生们的普遍青睐,无论是发达还是欠发达地区大学生都把它作为自己将来工作地点的首选,但在其他地点的选择上两者呈现出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1),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发达地区大学选择首都、直辖市及省会城市的比例远远高于欠发达地区(分别高出1/2和1倍),而欠发达地区大学生选择县市级城市、乡镇及内地的比例又远远高于发达地区(分别高出3.7倍、3.4倍和5倍)。这一结果反映了发达地区的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域,而不愿意去相对教落后的内地和乡村,相比起来欠发达地区大学生的选择比较现实,县市级城市是仅次于沿海城市的第二选择。
  5.择业自主性的比较
  关于择业自主性的调查,我们列举了6项指标,供大学生选择,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调查的结果见表6:
  


  
  表6显示出,无论是发达还是欠发达地区大学生的择业自主性都颇为强烈。他们在择业时, 倾向于听“自己”意见的比例最高,分别为56.5%和66.2%。择业自主性方面有所不同的是:倾听“父母” 、“舆论”的比例发达地区大学生明显高于欠发达地区。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否可以解释为,发达地区相对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的家长更能及时的了解就业市场的变化,而欠发达地区大学生的家长仍以老眼光指导孩子的就业,已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要,此外,发达地区济济文化教活跃,信息传递快,大学生们更加重视舆论的作用。
  6.择业风险意识比较
  在“假如有这样几种机会,您会选择哪一种?”这一问题中,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调查的结果见表7
  


  
  从表7我们可以看到,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的择业风险意识在总体上并没有显著性差异,三种情况的排列顺序也是一致的,大学生们的择业风险意识都普遍比较强烈,从百分比上来看,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的择业风险意识稍强于发达地区,可能是由于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就业压力更大,择业危机感更强,因而更倾向于选择高风险的职业。
  
  讨论
  
  1.经济因素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在职业选择、职业评价、职业理想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造成诸种差异的原因课题组认为主要是经济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择业问题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它不可避免地直接受到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由于改革开放力度的不同,发达与欠发达地区政策上的差异,形成了不同地域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差异的事实,据本次调查,①来自不同地区的大学生,对择业因素的考虑有明显差异,发达地区大学生考虑经济因素更多一些,而欠发达地区大学生更考虑经济效益与自我价值实现二者兼顾;②不同地区学生的职业风险意识有差异,发达地区大学生更倾向于难度大、富于挑战的职业。这些充分说明了社会政治、经济因素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我们应正视这种差异,因为各地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对人的需求程度是不一样的,青年大学生只有紧紧地把握住本地区现实的用人需求,并以此来确定自己职业选择的目标,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2.发挥高校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
  尽管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社会依存性,学校无法直接控制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思潮的走向,然而学校教育可以通过对社会发展规律及特征的理论与实践的分析,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教育因素中,教师自身的价值取向会对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特别是高校教师,应密切联系当地经济发展实际,根据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得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在学生身上得到强化,消极影响被弱化。此外,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咨询服务活动。一是加强就业政策的指导和咨询,帮助大学生弄清当前就业政策的界限和要求,明确就业过程中,学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从而正确把握自己,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之间的关系。二是作好择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进行信息分析、心理咨询和择业技巧指导,帮助大学生及时了解就业形势,确定切实可行的择业方案,同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把个人成才和祖国建设事业紧密联系起来。
  
  3.加强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教育
  人生价值观影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成才无疑是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主旋律,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从重义轻利转变为重利轻义、义利并重,从重奉献到重索取与奉献的有机统一,从重社会价值到重自我价值,这一系列的变化无不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因而无论是发达还是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都存在重个人利益轻社会奉献的状况,不愿到内地乡村工作,一心想留在大城市、沿海地区,特别值得引起注意的是,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只有2.9%(发达地区)和8.5%(欠发达地区)的同学愿意去中小学工作,这不能不令我们感到震惊,因而对大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培养师范生爱岗敬业的精神应是高师院校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
  
  结论
  
  无论发达还是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都十分看重职业生活的意义,职业评价方面既注重发挥个人特长又注重经济收入,同时普遍具有较强的择业自主性及较高的职业风险意识。
  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在择业动机、职业理想方面存在较显著的差异。对择业因素的考虑,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更多地考虑收入因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更多地考虑符合兴趣爱好和学以致用。在对未来理想工作部门的选择上,发达地区大学生选择职业时更倾向于选择文化氛围较浓更利于自我发展的单位,欠发达地区大学生最愿意去的单位是“党政机关”。在对未来理想工作地点的选择上,发达地区大学生选择大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域的比例明显高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
其他文献
[摘 要] “垦文化”是对传统耕读文化的一贯传承,通过深度解析“垦文化”的理念内涵,将其引入德育实践,对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小学德育实践工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垦文化”理念,提出引入“垦文化”理念创新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耕读文化;德育教育;“垦文化”理念  叶圣陶、吕叔湘两位教育家都曾有过“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的教育理念的表达,耕读文化是孕育中华文
期刊
[摘 要] 真,是现实世界的本来样子,在真善美的追求中,真是第一位,是社会发展、生命超越的基础。教书育人的教师,用真学问、真品质、真性情从事真正的教育,容不得半点虚假马虎,求真务实,一步一个脚印,将教学工作落实到位从而获得“真人生”。真,是教师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尤其在虚拟时代来临,真,便显得尤为重要。教育必须以“真”为前提,修养教师身心,真心教学,真情教育,将“真”的优良品质继承和发扬。  
期刊
[摘 要] 目前对于小学语文思辨能力的研究文献数目较少,学生的语文思辨能力上升空间较大,笔者借助韦恩图探究提升学生小古文阅读思辨能力的策略,通过比同比异,即比古今异义(突破难词、夯实基础)、比观点理由(借助韦恩图、理清观点)、比人物特点(入境演绎、感悟品质)以及比思维表达(学以致用、提升思维,教学模型)。   [关键词] 韦恩图;思辨能力;教学模型  讲台就是教师的舞台,教师如果能把教学策略运用
期刊
“龙腾盛世国运昌,岗在教育为兴邦,一片丹心育桃李,小花满园冠群芳。”这首藏头诗一直激励着她,不管在哪个岗位,不管在哪所学校,育人初心不改,教育使命在肩,教育已经融入她的生命,融入她的生活,如花般绽放,如歌般吟唱。  ——题记  从教28年,她一直保持着对教育真挚的热爱和朴素的情怀,深得学生喜爱、家长信赖、同行赞誉和领导褒奖。一路走来,一路歌。她先后获评重庆市特级教师、重庆市学科带头人、重庆市教学名
期刊
本期话题:新课标下议题式教学的探索  议题式教学是一种活动型教学,以活动为基础,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设计内容化,围绕议题展开活动设计。议题式教学是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形式,在思想政治课堂如何开展议题式教学,是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   [摘 要]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建议,“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应运而生的议题式教学将新课标的倡导转化
期刊
[摘 要] 小班化教学依据人数优势,面向个体差异,是一种新型的个性化教育的教学模式。山区学校的学生基础较为薄弱,阅读积累较少,尤其是古诗词的积累更是匮乏,停留在死记硬背的阶段。因此本文以山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为例,从创设趣味课堂和关注情感教学两方面,探讨小班化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 山区小学;语文古诗词;小班化教学  小班化教学指的是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面向
期刊
[摘 要] 对于个别化心理问题,需做到一生一策。一年级学生“小鹿”8周岁,四级智力残疾,其自卑,不会与人交往、沟通。依据这一情况,教师以毛根作为表达性艺术治疗的媒介,打开了“小鹿”尘封自卑的心灵。   [关键词] 心理健康;表达性艺术治疗;毛根  表达性艺术治疗是指在一种支持性的环境下运用各种艺术形式来促进心灵的成长和治愈的非言语的、隐喻性的疗法。这是一种通过源于情绪深处的艺术形式来发现自我的过
期刊
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成因    造成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成因是繁杂的、多方面的,笔者将其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 才能评价体系的单一性  满足什么条件的人是人才?评价人的才能需要哪些指标?这些都是才能评价体系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合适的才能评价体系对学校、社会都有重要意义。我国应试型的教育体制造成了唯分数论的才能评价体系。在学校中,分数是决定学生能否获得奖励、能否升学深造的最重要的指标。在
期刊
“作为一名教师,我没有想到我的学生们会用作弊这种手段来欺骗我,来欺骗你们自己、你们的学业。作弊对我来说从来都是一种耻辱,尤其当我来到异国成为一名教师时。我宁愿我的学生从我的课上只学到诚实。所以,凭我的心,我请求我的学生再也不要作弊,再也不要欺骗。”  当24岁的R面向我们76位中国大学生跪下她的左腿时,整个课堂一片寂静,空虚一样的寂静。然而我却分明清晰地听到了76颗心脏以怎样的速度跳动,听到了76
期刊
目前,针对大学生毕业就业难的现状,有人提出“先就业,后择业”的主张。字底之意是:无须挑剔,先找个地方“安身立命”,站住脚跟后,等待时机,再寻找“自己满意的工作”。笔者不敢苟同这种观点和做法,这种主张至少有三个负面影响:    一、淡化思想政治工作    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出台了“双向选择,自主就业”的分配政策,这无疑是对的。这既调动了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又调动了大学毕业生的积极性;既符合人才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