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劳动教育难题破解的必然选择:高等职业院校深度参与

来源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q87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深度参与,既是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破解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现存问题的必然要求,更是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积极延伸。高等职业院校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和资源禀赋,通过“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贯通、劳动实践活动联动、劳动教育资源共享”三重维度参与中小学劳动教育,丰富社会服务内涵,扩展社会服务外延。要加强责权利统一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监督机制等机制建设,为高等职业学院参与中小学劳动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体制机制保障。
  
  关键词:中小学劳动教育;高等职业院校;参与;机制
  作者简介:刘严宁,上海城建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
  
  劳动创造人,人类社会一刻也不能离开劳动,劳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马克思曾说:“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版,第530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劳动教育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释了青少年劳动教育问题,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有力地推动了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开展。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出台,提出了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协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贯通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指导性意见。高等职业院校作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要社会资源和重要参与者,凭借开设专业较强的应用性、技术性实践实训基地,培训师资,可以有效解决中小学劳动教育在课程、师资、实践场地、工具等方面存在的瓶颈问题。
  一、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基本要求
  中小学的劳动教育“教什么”“谁来教”“怎么教”,这是必须认真面对和思考的根本性问题。
  1明确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目的,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2013年“六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各族少年儿童代表共庆“六一”国际儿童节时的讲话中勉励广大少年儿童:“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你们从小就要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自己的事自己做,他人的事帮着做,公益的事争着做,通过劳动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磨炼意志、锻炼自己。”
  习近平:《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89页。《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使他们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载教育部官网: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1507/t20150731_197068.html,最后登录日期:2019年7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谈到劳动教育时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从以上论述我们不难发现,中小学劳动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一维和关键环节,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总体目的可以概括为:提高劳动素养、养成劳动习惯、端正劳动态度、树立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
  2明确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多元主体,解决“谁来教”的问题
  何云峰在谈到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时指出:“社会各界如何为中小学劳动教育提供支持,形成全社会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也是一个难题。”
  何云峰,宗爱东:《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青年学报》2019年第1期,第6-11页。
  中小学劳动教育既不能靠家长的“各自为战”,也不靠学校的“单打独斗”,而要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资源,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加强校外协调,积极借助家庭、社会的力量,共同关心支持劳动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载教育部官网: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1507/t20150731_197068.html,最后登录日期:2019年7月31日。“全社会应该联合一致行动,为学生提供劳动机会,家校合作使学生养成家务劳动习惯,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
  何云峰,宗爱东:《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青年学报》2019年第1期,第6-11页。 中小学劳动教育不仅需要家校合作,也需要校企合作、校际合作。《意见》明确要求“根据各地区和学校实际,结合当地在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条件,充分挖掘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可利用资源,宜工则工、宜农则农,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劳动教育,避免‘一刀切’”。职业院校独特的办学定位和资源优势决定了它在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校级合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能够成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多元主体之一。
  3明确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解决“怎么教”的问题
  《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提出,劳动教育包括劳动课程、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和家务劳动。《意见》对劳动教育的内容做了明确要求,即“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意见》还对中小学各个学段的劳动教育侧重点和主要内容给出了指导性意见。小学低年级注重劳动意识的启蒙,劳动以日常生活自理为主,培养劳动乐趣;中高年级注重劳动习惯养成,做好个人清洁卫生和分担家务,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培养劳动合作意识和劳动光荣感。初中注重增加劳动知识、技能学习,开展社区服务和生产劳动,养成劳动品质和职业意识。普通高中要注重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参加生产劳动,熟练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培养劳动自立和主动服务他人、社会的意识。劳动课程的开设、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校内外劳动等,既需要多元教育主体的支持,也需要全社会提供劳动教育开展所需要的各种支持性资源。   二、中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2015年以来,中小学劳动教育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中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的根本问题并没有解决。“总体上劳动教育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问题,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了一些学生轻视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载教育部官网: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1507/t20150731_197068.html,最后登录日期:2019年7月31日。总体而言,中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
  列宁曾对劳动教育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做了深刻的、至今仍有意义的批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
  列宁:《列宁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413页。即“无劳动的教育”与“无教育的劳动”并存。所谓“无劳动的教育”,就是指只有劳动理论、劳动观念的教育,不注重学生劳动能力的培养、劳动习惯的养成。所谓“无教育的劳动”,就是把劳动教育简单等同于让学生参加劳动、干活,甚至把劳动作为惩戒学生的手段,比如罚做值日是小学班主任常用的办法。其结果不仅不利于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的弘扬,甚至让学生厌恶、逃避劳动,违背了劳动教育的初衷。劳动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劳动素养,还要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品质,更要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引导学生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
  2劳动教育的多元主体缺位
  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的现象已得到了初步改变。“全社会都要关心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理念逐步为人们普遍接受,但“在社会中淡化”的问题依然存在。正如何云峰认为,“社会各界如何为中小学劳动教育提供支持,形成全社会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也是一个难题”。
  何云峰,宗爱东:《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青年学报》2019年第1期,第6-11页。 政府、社会、企业、家庭的深度参与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但需要思考构建一整套体制机制,以有效激发和保护多元主体参与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积极性和热情。
  3劳动教育资源的匮乏
  长期以来中小学对劳动教育的弱化造成了学校劳动教育师资的缺乏,劳动教育师资的不足不仅不能满足开设劳动课程、组织劳动实践的需要,也很难开出高质量的、具有地域特色和校本特色的劳动课程和劳动实践活动。校内劳动形式与内容单一,往往以打扫卫生、绿植养护等日常生活劳动为主,且劳动岗位的数量和覆盖面都比较有限。而且,劳动教育特别是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所需要的专门劳动场所、劳动工具、劳动设施、劳动指导教师等必要的支持性资源也都比较缺乏。这些资源依靠中小学校本身在短期内很难解决。校外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往往因为中小学生的自我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管理难度较大,很难真正实施;同时企业要考虑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缺乏为中小学劳动教育提供资源支持的条件和意愿。
  4劳动教育的要求难以落实落细
  中小学劳动教育要求兼顾日常生活劳动、服务性劳动和生产劳动,注意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体现新时代劳动的特点。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要求并没有完全被贯彻落实,具体表现有三:一是中小学劳动教育总体上以日常生活劳动教育为主,高年级小学生、中学生系统性的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在整个劳动教育中所占比重严重不足;二是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只是少数的典型示范,无法全部铺开,覆盖到每一位学生;三是劳动内容与时代严重脱节,生产性劳动还是比较简单的干农活、去敬老院照顾老人、打扫卫生等,而体现新时代特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较少。
  只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才能事半功倍地解决中小学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相对于其他社会力量和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院校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所开设的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技术性,并拥有丰富的实习实训和劳动实践资源,这就决定了高等职业院校能够把“服务于中小学劳动教育”作为自身社会服务的新拓展,在中小学劳动教育中发挥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参与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双赢。
  三、高等职业院校融入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三重维度
  《意见》提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勞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新华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载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2020-03/26/c_1125772938.htm,最后登录日期2020年3月26日。立足高等职业院校特点和中小学劳动教育现状,高等职业院校以“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贯通、劳动实践活动联动、劳动教育资源共享”三重维度融入、服务中小学劳动教育。
  1劳动课程体系贯通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贯通最为基础的就是课程体系的贯通。《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鼓励中等职业学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将动手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载教育部官网: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904/t20190404_376701.html,最后登录日期2019年4月4日。高等职业院校更责无旁贷,应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主动对接、积极参与中小学劳动课程体系,打破学段分割,实现课程体系的贯通。课程体系贯通包含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意见》要求,按照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的要求,从当前劳动教育的实际出发,形成大中小学各学段劳动教育的标准和基本要求,编制指导性的课程大纲。微观层面,中小学可以与区域内的高等职业院校形成劳动教育协作体,建立课程研发课题组,开发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课程。《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各地各校可结合实际在地方和学校课程中加强劳动教育,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课程”。家政、烹饪、园艺、护理、连锁经营、物流管理等在高职院校都有相应的专业。协作体可以依托高职院校应用性、技术性专业,统筹专业实验实训设施和师资力量,结合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点,研发出中小学与高职院校衔接的,具有校本特色的,融劳动技术教育、劳动能力提升、劳动习惯养成于一体的劳动教育课程。   2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联动
  《意见》提出要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实施好劳动周,“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可适当走向社会、参与集中劳动”。《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规定:“要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意见》要求,“高等学校要组织学生走向社会、以校外劳动锻炼为主”。基于以上意见,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方式实现与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联动。所谓“走出去”,就是高职院校学生走进中小学校园,以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身份参与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指导中小学生利用校内资源开展具有一定劳动技能、职业素养的劳动实践活动,这既是落实高职院校学生自己劳动教育要求的必要措施,也是助力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志愿活动。所谓“请进来”,就是高职院校安排中小学生走进高等职业院校的实践基地和实训基地,结合高职学生的校内实验实训、认知实习、生产实习等劳动实践活动,开展职业体验日等活动。《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办好职业教育活动周和世界青年技能日宣传活动,深入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劳模进校园’‘优秀职校生校园分享’等活动,宣传展示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素质劳动者的事迹和形象,培育和传承好工匠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载教育部官网: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904/t20190404_376701.html,最后登录日期2019年4月4日。这些实践活动也可以邀请中小学生一起参加,一起接受教育。高职学院学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服务类专业如会展管理、酒店管理等专业学生负责会务组织工作,技能型专业学生负责指导中小学生参与技能劳动实践,分批次组织中小学生参与相关职业的体验活动。这些活动一方面为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学生的劳动教育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载体,发挥了专业特长,提供了锻炼机会,也有利于培养他们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品质。另一方面,通过联动,也有效支持了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保证了劳动实践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和覆盖面。
  3劳动教育资源共享
  劳动教育需要多种资源支持,如师资、场地、工具、设施、环境、文化氛围等。中小学校由于受自身资源、设施、师资的限制,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必须依靠社会资源。高等职业院校就是社会资源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劳动场所”为例,其不仅仅是一个劳动的空间,还需要一定的设施设备,这是中小学校自身很难全部具备的。《意见》要求,“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服务社会功能”,“充分利用现有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立健全开放共享机制”。
  新华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载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2020-03/26/c_1125772938.htm,最后登录日期2020年3月26日。高等职业院校在校内外建立了大量的实验实训基地,有的还是国家、省市级的开放性实训中心和实训室。职业院校教学活动中对这些场所设施的使用有特定时段,可以利用空置期,根据中小学的劳动实践需求统筹安排,实行错峰使用。充分利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综合实践基地,既能确保劳动教育的安全性,又能保障劳动教育的实效性。从师资方面看,高职院校能够为中小学劳动教育提供大量优质的兼职教师。《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积极探索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广开渠道,开门办学,聘请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在“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指导思想的指引下,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中涌现了一批能工巧匠,还聘请了一大批行业劳模、工匠作为兼职教师,这些都是劳动教育的优质师资,完全可以为中小学劳动教育所用。劳模和工匠的精湛技艺、敬业精神、奉献意识对于中小学生劳动精神的塑造、尊重劳动者情感的激发、劳动创造幸福理念的灌输,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高等职业院校参与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机制建设
  地方各级政府要按照中央有关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整体部署,结合地方实际,推进制度体系建设,建构责权利一致机制、形成激励机制、健全保障机制、完善监管机制,以确保高等职业院校积极、有序、深度参与中小学劳动教育。
  1建构责权利一致机制
  高等职业院校参与中小学劳动教育,是提升中小学劳动教育质量和水平、解决中小学劳动教育发展瓶颈的有效路径,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应当注意建立各方责权利一致的体制机制,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以劳动实践基地建设为例,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中小学校、高等职业院校可以在高等职业院校内共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共管共用共享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做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具体可以由地方政府直接投资建设,由高等职业院校负责日常运营及维护费用,为中小学免费提供劳动教育服务;也可以由地方政府、中小学校、高等职业院校按一定比例共同出资建设,共同管理,根据使用情况付费,以保障后续维护;也可以由高等职业院校自主建设,由地方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保障中小学劳动实践活动有序开展。此外,在课程开发、师资共享等方面都应做好制度设计,这样才能够确保高等职业院校、中小学校等各方主体在合作中实现各自责权利的统一,实现共赢。
  2形成激励机制
  在现有条件下,高等职业院校参与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够强,这其中就涉及对高等职业院校社会功能的界定。从理论上讲,高等职业院校参与中小学劳动教育,应当属于其社会服务功能,但目前社会服务的内容主要是横向课题、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合作等,面向的对象主要是企业。无论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还是高等职业院校内部,在办学绩效考核体系的社會服务绩效考核中,都没有有关条款。因此,教育主管部门要做好顶层设计,把服务中小学劳动教育纳入高等职业院校二维分类评价考核指标体系,作为评价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绩效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其所占权重;地方党委宣传部门要把高等职业院校服务中小学劳动教育作为文明校园、文明单位考评的重要指标。这些政策设计就会形成传导机制,高等职业院校内部绩效考核中也会考核教师、二级单位参与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绩效。地方财税部门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参与中小学劳动教育获得的劳动报酬减征或免征个人所得税,激励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发挥自身特长服务中小学劳动教育。
  3健全保障机制
  如同很多学校在体育课中不愿意组织一些比较剧烈的、对抗性强的活动一样,当前中小学对组织学生参与校外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的安全问题有顾虑和担忧。“任何情况下,劳动的风险都不可能为零。因此,劳动教育开展过程中,只要采取最大限度的努力和措施规避了风险,即使出现偶然的劳动伤害,也应该属于合理的范围。”
  何云峰,宗爱东:《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青年学报》2019年第1期,第6-11页。 一旦发生学生伤亡事故,学校、教师就会陷入无限责任的困境之中。他们既要面对社会的责问,还要面对家长的问责。《意见》在强调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保障的同时,要求“建立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劳动教育风险分散机制,鼓励购买劳动教育相关保险,保障劳动教育正常开展”。劳动教育专项保险可以解决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后顾之忧,有利于高等职业院校积极参与中小学校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4完善监管机制
  教育主管部门要制定开展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细则,明确高等职业院校在开展中小学劳动教育中的规范性要求,对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相关资质进行认定,并实施动态管理。定期对劳动教育的开展情况进行巡查、督查,特别是要定期对劳动教育的实践基地、综合实训设施及其安全保障设施、安全保障预案进行检查,确保各项管理要求落实到位。高等职业院校要做好有关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基地、师资管理的制度化;形成劳动教育课程贯通、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劳动教育资源共享等的质量保障体系和动态监管机制,确保安全、规范、高效开展中小学劳动教育相关活动。
  高等职业院校深度参与,既能解决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学资源、教学条件不足等短板,又能丰富劳动教育的内涵,扩展劳动教育的形式,也能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社会效益,完善机制有利于保障各方在中小学劳动教育中实现共赢,推动中小学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协同发展,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由于颅骨的三维点云数据模型复杂且不同人的颅骨差异较小,对其配准精度要求较高。为了提高颅骨点云模型的配准精度和收敛速度,提出了一种先粗配准再细配准的配准方法。首先,对颅
针对雾、霾等强散射环境下相机拍摄图像严重退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降低雾霾环境对图像质量影响的图像去雾重构方法。基于雾天偏振成像模型,分别估计图像每个区域的重构参数,获取全局最优的重构参数。利用偏振滤波的方法估计雾天大气散射光的偏振度分布,利用自适应亮通道方法计算无穷远处大气散射光的强度分布,从而重构出去雾图像。最后,利用偏振度的纹理信息对重构图像进行增强。该方法考虑了图像中不同位置大气杂散光参数的不
由于一些传统的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学习多幅不同类别的图像仍无法获得好的重建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和光栅扫描的单帧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
目的:探讨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小梁切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吉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休闲渔业发展迅速,休闲渔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极具发展潜力。因此,休闲渔业持续开发也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是,随着休闲渔业市
针对惯性约束聚变(ICF)终端光学元件的高精度在线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拼接的检测方法。该方法主要包含图像配准及图像融合两个部分。在图像配准部分,采用基于局部损伤点特征匹配的方法来解决在线检测图像中信息过少,以及子图像间存在曝光差异的问题,并将检测系统的运动信息应用到配准过程中,提高了检测精度及效率。在图像融合部分,采用泊松融合的方法来消除曝光不均匀所产生的"拼接线",实现了检测图像的"无缝拼接
针对基于传统融合机制的联合跟踪器在复杂环境下鲁棒性不足的缺陷,提出一种在交互式多模型粒子滤波框架下传递概率矩阵可在线更新的自适应融合跟踪器。首先,在贝叶斯理论框架下,基于最小二乘误差估计法得到传递概率矩阵迭代更新方程;然后,利用数值积分法获得迭代更新方程的数值解;最后,结合重采样技术实现不同子跟踪器之间先验状态分布的自适应交互,以确保传递权值较大粒子对应的目标状态。在复杂环境下进行了的跟踪实验,结
镍是极其重要的战略金属资源,我国镍矿资源主要以低品位铜镍硫化矿为主,原矿中含有大量的蛇纹石、绿泥石和滑石等含镁硅酸盐矿物,严重干扰铜镍硫化矿的浮选,并增加浮选精矿中
目的:探讨并分析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进行围手术期针对性治疗对其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邯郸市第一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2例胆结石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