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画简称国画,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年代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和历程,内在的绘画技巧以及工具等也白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不断成熟而进步,构成具有鲜明的中华特色的艺术形式和艺术特色。本文章主要从中国画的创作所需的材料、基本的创作要素、以及创作意境情趣等方面来阐述中国画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中国画;艺术特色;意境;文房四宝
中国画是限定在中国特色之内的绘画作品的统称,这里的中华特色主要是指绘画的工具、材料以及内容题材还审美情趣等,都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画有不同的时代特色,但是其表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和传统文化气息从来都没有改变。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完善,在世界美術史以及世界艺术领域中,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为标志,占据着重要的艺术地位,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象征以及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一、中国画的构成元素
中国画创作过程中,除了内容方面一般会选取一些比较空灵的自然景色为主要题材之外,其创作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和创作技法都是极具特色的。中国画的创作工具离不开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即所谓笔墨纸砚,构成中国画创作的基本工具。而创作的方法中,除了娴熟的笔墨技法之外,通常还会与书法、诗词歌赋、以及创作者的印章留名等内容相结合,更增添中国画的艺术魅力。尤其是中国画与一些应景的诗词歌赋相结合,共同完成一件艺术作品,使得画作的已经回跟家的深远、贴切,尤其是达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艺术效果,更增加了画作的艺术含量,被人们津津乐道。这样看似孤立的书法、诗词印鉴艺术,由于中国画而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国画无可比拟的艺术表现形式,使得中国画超高的艺术造诣享誉全球。
二、中国画的艺术特色
(一)中国画独特的意境
意境,是一种境界,一种人们对于自然、社会、情感等各方面的集中感悟。往往这种感悟和境界是难以用语言精确的加以表达的。用外在的形式进行表现内在的涵义和意蕴,这种境界往往是中国画创作者孜孜以求,想要达到的画作效果。因此,中国画所表达出来的意境,或者观赏者所能领悟到的意境,成为具有特色的中国画的艺术特色之一。
通常,画作会成为创作者表达自己感受、观点等方面内容的载体,其能否通过画作来表达和呈现出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并通过画作展现使观赏者领悟到画作的精髓,领悟到画作的意境,往往成为评判一幅画作好坏的标准。中国画尤为重视营造出画作深远的意境,这样通过意境的体会感受到作者的思想、精神,同时感受到画作的艺术魅力和强烈的美感,进入到物人合一的境界。
而要营造出创作者想要达到的画作的意境,历代中国画的创作者都十分重视利用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感受来创作作品。这类似于歌曲歌唱中,要能够打动到听众,就必须能够演绎出歌曲的内涵以及情感,声情并茂是歌曲演绎中最重要的环节;同样的,投入情感在中国画的创作中,即情景交融,才能真正的实现作品的意境之美。通过创作者蕴含着自己情感和思想的“意”,融合到中国画景象的“境”之中,这样中国画的意和境达到统一,在创作中国画的过程也就成为打造画作意境的过程。从而意境的和谐统一,观赏者通过对画作意境的体会和把握来理解作品。中国画的这种情景交融,意境统一,看重画作意境创作成为中国画特有的艺术特色。
(二)中国画笔墨技法的艺术特色
中国画完整的呈现出来,让世人欣赏,是通过笔墨材料描绘出来的。文房四宝中,纸张和台砚的用处比较固定,因此中国画完成的除了作者的构思与布局之外,关键在于笔墨的运用。因此,中国画创作中,笔墨技法成为一幅一幅画作优劣的关键,也成为中国画独有的艺术特色。
首先,笔墨技法中,运笔方法的优劣十分重要。线条在中国画中既是基础画法,又是最常用的表现手法,甚至有的中国画通篇都是运用线条来描绘和塑造画作中的各种景象。中国画中,线条就是画作的骨架,而线条的塑造,又根据创作者不同的用笔能力大小从而产生线条不同的表现效果。总体上来说,中国画创作中,运笔能力主要由笔法、笔力、以及恰到好处的用笔之道产生的笔意,使作者心中的画卷跃然纸上,这样一幅生动、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成功的作品才会完成。例如,著名的中国画艺术家顾恺之的画作中,其绘制出的线条犹如春蚕吐丝般,形象而生动。
其次,中国画笔墨技法中,除了用笔之道之外,最重要就是用墨的技巧。墨汁是绘画的基础,笔墨是中国画不可分离的必需品。用墨之道在中国画的创作中是十分讲究的。在中国画长久发展的历史中,形成了众多的用墨之道和技巧。常用的用墨方法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泼墨法,泼墨法相对来说比较随意,用较多的水研磨出比较淡的墨水,随着笔法在纸张上面一气呵成;此外常用的还有破墨法以及积墨法等,这两种用墨之道在字面上就具有相反的两层意思,其一,破墨法就是为了达到墨色浓淡强烈对比的效果,而用水破淡等;其二,积墨就是在淡墨的基础上,再层层积累墨色,打造出极富层次感的中国画。
(三)中国画美学思想中的艺术特色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伴随着中华民族产生而产生的中国画也形成了自身具备的独特的美学思想,这种美学思想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息息相关的。
首先,笔墨技法的娴熟运用有赖于长期练就的书法基础。笔墨技法不是凭空就会拥有的技能,需要付出长期的时间和努力,不断的练习而来的。只有扎实的书法功底,才可能在运用笔墨时做到游刃有余。
中国画中,融合着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和审美观念。这也是中国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仍然具有一脉相承的风格,使得中国画在师造化、夺天工的指导下,尽量平和、中庸,不走极端。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美学。
三、总结
中国画在中国艺术领域中,与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紧密相联,构成中国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成员。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独特的构成元素、追求意境、笔墨技法以及美学思想,都使得中国画具有与西方美术反差较大的艺术特色。中国画闪耀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特,创作出无数艺术珍品,带给人们在平凡忙碌人生中一方净土和心灵家园。在独特的艺术感受中,促使中国画在国际艺术中能够不断进取,不断完善,成为世界艺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中国画;艺术特色;意境;文房四宝
中国画是限定在中国特色之内的绘画作品的统称,这里的中华特色主要是指绘画的工具、材料以及内容题材还审美情趣等,都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画有不同的时代特色,但是其表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和传统文化气息从来都没有改变。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完善,在世界美術史以及世界艺术领域中,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为标志,占据着重要的艺术地位,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象征以及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一、中国画的构成元素
中国画创作过程中,除了内容方面一般会选取一些比较空灵的自然景色为主要题材之外,其创作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和创作技法都是极具特色的。中国画的创作工具离不开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即所谓笔墨纸砚,构成中国画创作的基本工具。而创作的方法中,除了娴熟的笔墨技法之外,通常还会与书法、诗词歌赋、以及创作者的印章留名等内容相结合,更增添中国画的艺术魅力。尤其是中国画与一些应景的诗词歌赋相结合,共同完成一件艺术作品,使得画作的已经回跟家的深远、贴切,尤其是达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艺术效果,更增加了画作的艺术含量,被人们津津乐道。这样看似孤立的书法、诗词印鉴艺术,由于中国画而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国画无可比拟的艺术表现形式,使得中国画超高的艺术造诣享誉全球。
二、中国画的艺术特色
(一)中国画独特的意境
意境,是一种境界,一种人们对于自然、社会、情感等各方面的集中感悟。往往这种感悟和境界是难以用语言精确的加以表达的。用外在的形式进行表现内在的涵义和意蕴,这种境界往往是中国画创作者孜孜以求,想要达到的画作效果。因此,中国画所表达出来的意境,或者观赏者所能领悟到的意境,成为具有特色的中国画的艺术特色之一。
通常,画作会成为创作者表达自己感受、观点等方面内容的载体,其能否通过画作来表达和呈现出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并通过画作展现使观赏者领悟到画作的精髓,领悟到画作的意境,往往成为评判一幅画作好坏的标准。中国画尤为重视营造出画作深远的意境,这样通过意境的体会感受到作者的思想、精神,同时感受到画作的艺术魅力和强烈的美感,进入到物人合一的境界。
而要营造出创作者想要达到的画作的意境,历代中国画的创作者都十分重视利用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感受来创作作品。这类似于歌曲歌唱中,要能够打动到听众,就必须能够演绎出歌曲的内涵以及情感,声情并茂是歌曲演绎中最重要的环节;同样的,投入情感在中国画的创作中,即情景交融,才能真正的实现作品的意境之美。通过创作者蕴含着自己情感和思想的“意”,融合到中国画景象的“境”之中,这样中国画的意和境达到统一,在创作中国画的过程也就成为打造画作意境的过程。从而意境的和谐统一,观赏者通过对画作意境的体会和把握来理解作品。中国画的这种情景交融,意境统一,看重画作意境创作成为中国画特有的艺术特色。
(二)中国画笔墨技法的艺术特色
中国画完整的呈现出来,让世人欣赏,是通过笔墨材料描绘出来的。文房四宝中,纸张和台砚的用处比较固定,因此中国画完成的除了作者的构思与布局之外,关键在于笔墨的运用。因此,中国画创作中,笔墨技法成为一幅一幅画作优劣的关键,也成为中国画独有的艺术特色。
首先,笔墨技法中,运笔方法的优劣十分重要。线条在中国画中既是基础画法,又是最常用的表现手法,甚至有的中国画通篇都是运用线条来描绘和塑造画作中的各种景象。中国画中,线条就是画作的骨架,而线条的塑造,又根据创作者不同的用笔能力大小从而产生线条不同的表现效果。总体上来说,中国画创作中,运笔能力主要由笔法、笔力、以及恰到好处的用笔之道产生的笔意,使作者心中的画卷跃然纸上,这样一幅生动、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成功的作品才会完成。例如,著名的中国画艺术家顾恺之的画作中,其绘制出的线条犹如春蚕吐丝般,形象而生动。
其次,中国画笔墨技法中,除了用笔之道之外,最重要就是用墨的技巧。墨汁是绘画的基础,笔墨是中国画不可分离的必需品。用墨之道在中国画的创作中是十分讲究的。在中国画长久发展的历史中,形成了众多的用墨之道和技巧。常用的用墨方法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泼墨法,泼墨法相对来说比较随意,用较多的水研磨出比较淡的墨水,随着笔法在纸张上面一气呵成;此外常用的还有破墨法以及积墨法等,这两种用墨之道在字面上就具有相反的两层意思,其一,破墨法就是为了达到墨色浓淡强烈对比的效果,而用水破淡等;其二,积墨就是在淡墨的基础上,再层层积累墨色,打造出极富层次感的中国画。
(三)中国画美学思想中的艺术特色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伴随着中华民族产生而产生的中国画也形成了自身具备的独特的美学思想,这种美学思想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息息相关的。
首先,笔墨技法的娴熟运用有赖于长期练就的书法基础。笔墨技法不是凭空就会拥有的技能,需要付出长期的时间和努力,不断的练习而来的。只有扎实的书法功底,才可能在运用笔墨时做到游刃有余。
中国画中,融合着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和审美观念。这也是中国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仍然具有一脉相承的风格,使得中国画在师造化、夺天工的指导下,尽量平和、中庸,不走极端。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美学。
三、总结
中国画在中国艺术领域中,与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紧密相联,构成中国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成员。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独特的构成元素、追求意境、笔墨技法以及美学思想,都使得中国画具有与西方美术反差较大的艺术特色。中国画闪耀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特,创作出无数艺术珍品,带给人们在平凡忙碌人生中一方净土和心灵家园。在独特的艺术感受中,促使中国画在国际艺术中能够不断进取,不断完善,成为世界艺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