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边的小怪物

来源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h20682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家伙!”生物老师李姆先生的嗓音永远是那样刺耳。他从不叫学生的名字,只是一声“小家伙”,一听到这声音,就意味着有人要倒霉。
  特思蒙德抬起头张望着,李姆先生的目光直射自己的座位。他屏住呼吸,想悄悄地抽掉练习本底下的一张纸,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就是你!”李姆先生气恼地嚷着,露出满口大牙,“我在黑板上写,你却在下面做小动作。把那张纸给我拿上来!小家伙。”特思蒙德乖乖地向讲台走去,脸上火辣辣的,背后传来一阵压低了的吃吃笑声。他是个好学生,从不在墙上乱涂乱画,也很少用弹弓打人家的窗户,看到他也被逮住了,同学们都有点幸灾乐祸。
  当他把那张纸放到讲台上,就听到“嘘”的一声——那是李姆先生的大牙缝里倒吸进去的一口长气。
  “这是一幅画,先生,我本想下课后拿给您看的,也许您会对它感兴趣。”特思蒙德努力想解释清楚,可听起来,却成了个毫无用处的借口。
  “胡闹!你还想在课后给我看,简直是胡闹!”李姆先生突然咆哮起来。
  不过很快他就故作姿态地清了清嗓子,指着那张纸说:“写生画,是吗?”特思蒙德看了看自己的画,又抬头看看李姆先生的脸,然后又将视线重新移到画上,天啊,这怎么可能呢?他画的是一个动物:它长着一个长长的脑袋,严厉地微微向后仰起;眼睛凶巴巴的,下巴是沉甸甸的,嘴唇稍稍张开……特思蒙德禁不住又瞟了生物老师一眼,嘿,两张脸有绝妙的相似之处。
  “你究竟画了什么?”李姆先生瞪着凶巴巴的眼睛。
  “蝾螈,李姆先生,我是在池塘边画下来的。”又是“嘘”的一声,李姆先生气得说不出话来,他猛地扑向特思蒙德,揪着小家伙的肩膀拼命摇晃,“那不是蝾螈,那是一条Tyrannosaurus Rex (拉丁文,意即恐龙),6 千万年前就绝种了,你懂吗,Tyran-nosaurus Rex,T.R。”特思蒙德突然想起来了,生物老师的名字是汤姆斯·李姆,简称T .R 。
  真是不幸的巧合。
  “这是一种远古时期以凶猛著称的动物,巨大的兽王。”李姆先生一发怒,话就多了,“它可以一口把你吞下去,就像你吞下一个蚜虫那么容易。可惜它现在已经绝迹了。绝迹了,懂吗?”“可是,先生……”“别插嘴,小家伙!否则,除了你被关晚学外,我还要重重罚你!”他三下两下撕碎了那张画,气冲冲地把碎纸片扔进废纸篓里。教室里死一般寂静,谁也不愿这时候惹人注意。
  “好了,言归正传。”李姆先生露出满嘴大牙,呆板地笑了笑,“现在我继续讲解阿米巴虫。”特思蒙德忍气吞声地回到课桌边坐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原以为李姆先生看了他的画一定会很高兴,说不定会拍拍他的脑袋称赞说:小家伙,你是一个未来的杰出生物学家。现在倒好,画撕了,还得为此关晚学。放学晚点回家没什么,可这将记录在他的成绩报告单上,这太不公平。再说他画这张画是经过仔细观察,下了一番功夫的。它只有十多厘米长,绝不会是恐龙,是一只蝾螈,但看起来又不像一般的蝾螈。特恩蒙德直到半夜还在想着这件事。他梦见李姆先生变成了十多米高的大恐龙,张着长满锯齿的大嘴在拼命追赶他。他从噩梦中惊醒,不管怎么说,他明天一定要向李姆先生解释清楚:自己绝不是有意想冒犯他,池塘边十多厘米高的小东西也绝不是恐龙。 对,明天去给它拍张照片,比起那幅写生画,李姆先生一定更愿意相信照片。
  第二天清晨,特思蒙德拿了照相机早早守候在池塘边。小东西倒是出现了,只是它不停地东张西望,很难对准角度。就在此时,一只田鼠钻了出来,还没弄清怎么回事,蝾螈就猛扑上去。“咔嚓”一声,就在它大嚼田鼠的时候,特思蒙德赶紧按下快门。很可惜,老鼠没在照片上出现,照片上布满了一片细细的蟋蟀草,由此非常清晰地表明了动物的大小,否则它确实有点像恐龙。特思蒙德仔细地把照片夹进生物课本,他提醒自己,别忘了问问李姆先生蝾螈是不是喜欢吃田鼠,这当然得在李姆先生看了照片后,心情十分愉快的时候提出来,不然的话,李姆先生龇牙咧嘴时准能嚼碎一只田鼠。
  不料,李姆先生看了照片后仍然勃然大怒。“你给我好好听着,小家伙,别以为我是那种轻易被人捉弄的人。”李姆先生咆哮着,“我看得出这是一张照片,照的什么?是‘人造怪物’吧,一个用橡皮泥捏的玩意儿。我警告你,胡闹该结束了,再这样,我非亲自揪着你的耳朵去见校长不可。哦,他真不该取消对坏孩子的体罚。”特思蒙德感到很难过,晚上,他把这件事告诉了正在看报的父亲。
  “这不可能是条恐龙,你说呢?”“嗯。”他父亲说。
  “李姆先生不该生气,他应该亲自到池塘边来看看。”“嗯。”父亲正注视着体育栏的新闻。
  “我想它一定在地底下生活了好多年,偶然发现了一条出路,就独自出来了。”他知道父亲并不在听,但他至少有个讲话的对象,而讲话又帮助他理清了思路,“我得逮住它,逮住以后,就把它带到学校去。”不过,要逮住它谈何容易,比躲在一边照相难多了。小东西一出现,他用一个扑蝴蝶的网罩住了它,可它用锯子般的牙齿乱咬一气,很快就脱身了。
  幸好他及时把手缩了回来,小东西狠狠地瞪了他一会儿,咬了咬竹竿,得胜地跳进草丛里去了。
  这真是只了不起的小动物,特思蒙德又惊又怕,还带了几分敬佩,不过总得逮住它。最后,他不得不从厨房里取来一只生鸡腿,埋伏在掀起的饼干桶下作为诱饵,终于把它扣住了。
  也许它不满意别人为它安排的新住所,拼命地乱踢乱撞,把饼干桶敲得震天响。幸好它非常贪吃,一条肉从夹缝里刚塞进去,就被猛地抢走了,只有这时候才有片刻的安静。为了这,花去了特思蒙德整整一个星期的零用钱。
  第二天一早,特思蒙德提着铿锵作响的铁盒上学去。他知道不能带进课堂,就直接走进实验室。几分钟后,李姆先生来了。
  “我逮住了它,在盒子里,先生。”特思蒙德一边说一边打开了盖子。
  “我什么也不要看,”李姆先生咕哝着,“上课铃马上要响了。”特思蒙德已打开了盖子,并迅速地将身体退到一边,小东西一下子从“禁闭室”蹿上工作台,见东西就咬,把牙齿咬得咯咯响。它在工作台上来回跑,瞪着凶巴巴的眼睛,充满敌意地注视着四周。   “恐龙。T.R,恐龙!”李姆先生尖叫着,两眼顿时放着异彩,一眨不眨地死死盯着它看。
  他用一支铅笔挑逗它,小东西立即咬住不放,啃去了半英寸铅笔。它嚼了一会儿,把木头渣吐在工作台上。它不是食草动物。
  集合铃响了,李姆先生仍然目不转睛地盯着它。
  “先生,集合铃响了。”“恐龙,人们已有6 千万年没有看见它了,”李姆先生喃喃地说,“现在又活生生地重现在我的眼前。”“我以为恐龙要比这大得多。”“这是个变种。仅有的幸存者,懂吗?”恐龙不乐意有人这么盯着它看,一蹦三尺高,一口咬住了生物老师的领带,像荡秋千一样悬空摇摆,不断冲撞李姆先生的前胸。突然,领带断了,小东西衔着半条领带掉到工作台上,打了个滚,又雄赳赳地站了起来。
  “李姆恐龙,李姆恐龙!”李姆先生歇斯底里地叫了起来。
  “但那是您的名字,先生。”特思蒙德不解地问。
  “不管你的事,用第一个鉴定人的名字命名,再恰当不过了。”“可这小东西是我发现的。”特思蒙德提醒他。
  “发现它?傻瓜,一块钻石对于原始人来说,只不过是一块岩石,而只有训练有素的文明人才有能力认识它的价值。钻石当然应该属于识货的人。哈哈,李姆恐龙,永垂不朽,我汤姆斯·李姆,不,至少应该封为汤姆斯爵士,马上就要名扬全世界了。”“但是,先生……”“啊,”李姆先生猛一回头,“快说,还有多少只?在池塘边,你仔细数过没有?”“只有这一只,不清楚地底下怎么样,但上面我只看到这一只。”瞅准谁也没注意它时,恐龙跳下工作台,一溜烟逃掉了。
  “抓住它!”李姆先生这一惊非同小可,顺手抄起废纸篓猛扑过去。可惜,废纸篓是柳条编的,小东西毫不费劲地从里面拱了出来,又跳开了。李姆先生放弃了废纸篓,顺手举了只大钟罩,他笨拙地东冲西撞,打碎了好几台仪器,总算罩住了它。在钟罩里的小东西比在饼干桶里更不安稳,它猛烈地撞击着玻璃壁,拼命地反抗,没有一点害怕的样子。当然啰,恐龙还会怕谁呢?
  “看住这东西,我去取氯仿来。”李姆先生气喘吁吁地说。
  “氯仿?这不会伤害它吗?”“最好马上弄死它,浸泡在淡酸液中。要不它又会逃走,或者死掉,我可不愿意只有一个罩过恐龙的空罩子。”他把钥匙插进锁里咯咯作响,玻璃柜内有各种危险的化学药品。
  “这下可糟了,”特思蒙德心里很难过,他决不愿意把这珍贵的小东西做成标本。他轻轻掀起钟罩,大喊一声:“恐龙跑了。”李姆先生转过脸时的一刹那,表情就跟恐龙生气时一模一样。
  这时,实验员推开了门,他刚说了声“早上好”,就突然大声惊叫起来,他那穿着厚厚羊毛袜的脚踝被什么东西猛咬了一下。
  “该死的,你放跑了它!”李姆先生一把推倒实验员,高举着钟罩冲出了实验室。特思蒙德立即悄悄地跟在后面。
  气疯了的李姆先生像个参加接力赛的运动员,他一手高举钟罩,另一手不停挥舞着,嘴里乱叫乱嚷,眼看离那小东西不远了。
  “快跑,千万别成为李姆恐龙。”特思蒙德默默祈祷着,紧张地注视着他们俩。
  穿过走廊拐个弯就是礼堂,恐龙在礼堂的中门边停了下来。
  这小爬虫不愧为6 千多万年前的兽王,面对着即将到来的危险,它若无其事,瞪着凶巴巴的眼睛,威风凛凛地四处巡视,寻找一条合适的出路。正在此时,“砰”一声,礼堂门开了,像往常一样,礼堂的风琴奏起动人的乐曲,会散了,校长走在最前面,后面紧跟着几个级长,整齐的队伍从中间过道向中门走来。
  李姆先生也及时赶到了,他一眼就瞧见中门边的恐龙,狂笑一声,不假思索地猛扑上去。
  他猛地一下撞到了走到门口的校长身上,校长又一下子跌倒在紧跟着的级长怀里。眼看着恐龙钻进礼堂,逃之夭夭,李姆先生没有道歉,他喘着大气,只顾气急败坏地喊叫着让那些白痴让开。
  “一条恐龙,T.R,一条恐龙!”他吼道。
  “他在嚷什么?”校长扶了扶眼镜问。
  “听起来好像是‘恐龙’。”一位级长说。
  “恐龙!”李姆先生证实了这一点,他那刺耳的声音响彻了整个礼堂,“注意那恐龙,李姆恐龙,别踩着它!”“李姆先生怎么啦?他今天的神经好像有点不对头。”校长自言自语地说。
  接着,学校出现了少有的热闹场面。就是一年一度的校庆也没有这样热烈。孩子们全喧哗起来,有的挤在门口,有的站在椅子上,都拼命地起哄:“恐龙!恐龙……”他们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不想知道是怎么回事,都只是趁机开心地闹一闹。
  李姆先生一心要抓住恐龙,坚持要搜索大礼堂的每一寸地面,哪怕能找到压扁的尸体也好。他手脚着地,趴在地上,狼狈地在500双学生的脚边摸索。忽然一个孩子摔了一跤,立即一大堆胳膊、腿和脑袋全倒了下来,压在底下的身体挣扎着要出来,而趴在上面的孩子竭力想看一看底下到底出了什么事。那6 英寸长的小东西似乎不大习惯这过于热闹的场面,它晃了晃长脑袋,悄悄离开了。
  校长注意到一直站在门口的特思蒙德。
  “你也许能告诉我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对吗?”他问。
  “是的,先生。”“请到我办公室里来。”校长说。
  经过一番长长的对话后,校长松了口气,他摘下眼镜,揉揉双眼:“这么说,就是从那只蝾螈开始的啰?”“我想这是只蝾螈,我在书中读到过,恐龙要大得多。”“对,对,连我这样的外行都知道,恐龙至少有公共汽车那么大,而且已经绝迹6 千万年了。”校长说。
  “可李姆先生说它是恐龙,他还管它叫李姆恐龙。”“唉,可怜的李姆,我看得批准他一次休息,一次长时期的休息了。”“那两次关晚学,先生,能不能不记在我的成绩报告单上?”“请放心,孩子,这是特殊情况,事情结束后,我相信会解决的。现在你可以安心去上课了。”“谢谢,先生。”
  “李姆恐龙?”校长拿起电话,一边拨号一边耸耸肩膀:可怜的家伙,他这是指什么?他自己?还是那只蝾螈……“喂,阿米奇大夫吗?请您马上到学校来一趟,李姆,那个教孩子们生物的汤姆逊·李姆先生的那个……出了点毛病。”特思蒙德一路上吹着口哨,提着空的饼干桶回家了。他想由于自己的过失,那小东西一定不会再回到池塘来了,真可惜!
  幸好他有照片,得好好保存,藏在哪儿好呢?他想了好半天,都没作出决定。
  (选自《外国中短篇科幻小说》)
其他文献
在这个强者为王的社会里,处处存在着竞争,我们必须超越。不知你是否想过,我们需要超过谁?  不是别人,其实是自己。因为我们身上存在着种种弱点:贪图安逸、容易满足、回避困难、自轻自负、自由散漫、自私狭隘等等。这些弱点如同一个个温柔的陷阱,阻碍了我们前行的脚步。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受:想努力学习,却战胜不了自己的散漫和懒惰;想痛改前非,却战胜不了陋习的反弹和惯性;想静下心来做题,却战胜不了浮躁和厌烦;想每
20世纪70年代,廊坊师范专科学校恢复了招生,除了招收工农兵学员外,又办了几期中学教师培训班,中文班(当时就叫“中文科”)的十几位教师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干劲,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之外,结合教材、教学实践还编写了大量的教学辅导材料和参考资料,颇受学生、进修教师的欢迎。他们要求集印成册,如中学课程里的鲁迅的作品、毛泽东主席的作品(这都是中學教师在教学时感到困难的地方)。这些材料经由老师和学生传了出去,
芦根乃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芦苇的根茎,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的功效。  清肺热而祛痰排脓  芦根最早的药用记载,当属《金匮要略》所载苇茎汤,治疗“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是为肺痈”,与桃仁、薏苡仁等配伍,有清热排脓之效,故服后“当吐如脓”。另如《暑病证治要略》之芦根清肺饮,用芦根为主药,配伍冬瓜皮、茯苓、通草等,治疗暑湿伤肺、心烦口渴、痰黄咳喘。笔者常将本品与麻杏甘石汤相伍,再加入冬瓜仁
想到那所让她憧憬的中学,她的内心充满期待  由于小学阶段五年制改成六年制,县城今年没有小学毕业生,县城最好的中学决定从各个乡镇选拔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来就读。  听到这个消息时,麦穗正在地里汗流满面地干活。正是农忙季节,父亲兴奋地摇晃着刚从镇上拿回的成绩通知单说:“穗,你可以到三中去读书了,你是我们镇的第一名!”父母看起来比麦穗还要高兴。   打谷机还是最原始的,有许多饱满的稻穗落到了田地上,麦穗非
摘要:高中语文教材选取了多篇经典文学作品,拟以《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为例,抓住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这一维度,注重深挖、深研、深讲,谈谈文学名著的鉴赏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名著鉴赏;语言聚焦  当下,关注中学生阅读的呼声与日俱增,广大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也因之浓厚。但是,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有了读书的号召之后,怎样有效地开展阅读却少有精准、到位的思考。人们总希望学生自主阅读,看到学生阅读了就
老师坐在讲台后面  校长正在广播发言  滔滔不绝假期总动员  同学们都心不在焉  开着小差数着时间  耐心已经快要到极限  让时间加快  我们迫不及待  其实早就有安排保证假期精彩  终于能理直气壮放肆的不乖  大会到此结束,同学们,放假了  一起say hi 我们放假了  say hi 我们去玩耍  让快乐的抛物线  一直能飞到顶点  什么上课测验什么假期作业  这一刻统统都靠边  让自由的抛物
摘要:近年来高考语文试题呈现出“范围广、角度新、难题大”的特点,广大语文教师一直在探寻提高语文复习效率的途径。基于当前高考试题特点和语文复习现状,高考语文复习有必要适时“回归”,即回归基础、回归教材、回归文本、回归生活、回归“历史”。  关键词:高考;语文复习;本真;回归  高考语文全国卷注重对学生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考查,在高考复习中,我们跟随这个指挥棒一路奔跑,但有时得到的
摘 要:自古有关岳阳楼的诗词多不胜数,李白之前就有其仰慕的前辈孟浩然写过的著名诗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之后也有杜甫的千古名篇《登岳阳楼》。但李白的这首《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却是真正的“太白体”,与任何其他的诗歌都不同,它传达出太白追求极致,以我为主的迥乎常人的精神特质。  关键词: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文本解读;我心为主  自古写与岳阳楼有关的诗词多矣。孟浩然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样气盖
卡夫卡,生活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捷克小说家,出生犹太商人家庭,主要作品为4部短篇小说集和3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3部长篇也均未写完。卡夫卡是欧洲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他生活和创作的主要时期是在一战前后,当时,经济萧条,社会腐败,人民穷困,这一切使得卡夫卡终生生活在痛苦与孤独之中。  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缅怀他,纪念他,越发感觉到文学虽然“无足轻重”,但却是那么美好和广博。也许正是因为文学让
摘要:品味古代记叙散文“留白”的精彩,叹服古人记事之言简义丰,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文字当中的文化韵味,领略经典的无穷魅力,提升审美素养。  关键词:品味“留白”;无胜于有;审美素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是古代记叙散文单元,有选自《左传》的《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战国策》的《荆轲刺秦王》和节选自《史记》的《鸿门宴》,所选文章均是千古流传的叙事名篇。学习这个单元,既可以从中领略古人的才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