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供暖通风空调专业的中高职衔接问题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具有重要的意义。中高职的衔接的现状存在各种问题。通过对本校“供暖通风空调”专业高职单招实际情况的研究,笔者认为,中高职的衔接主要应该解决专业的衔接、课程体系的衔接和技能训练的衔接三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中高职教育 衔接 专业 课程 技能训练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234-02
  一、背景介绍
  1.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意义。
  研究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与中职的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内涵之一,是技能型人才类型和层次结构科学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高职、拉动中职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衔接是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的一个新的历史命题,它是经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发展、人的提高发展所提出的必然要求和必然趋势”。[1]
  所以,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中高职衔接的现状。
  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 2012-2013年,全国多个省(市)召开的年度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将构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纵向衔接、职业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横向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列为职教改革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中、高职学制结构及其衔接主要有两大类:
  ①是两段式结构,中职学校与高职学院各自根据自己的学制年限进行教育,高职院校主要通过升学考试这一手段择优招收中职毕业生。
  ②是一体化结构类型,即中职与高职统筹安排和整体设计所形成的一种学制结构及衔接模式,这一类型目前主要有“五年一贯制”和“六年一贯制”两种形式。
  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存在各种问题。 主要的问题有三个:
  首先,专业设置无法精准对接。中职高职学校之间专业设置“不对口”的现象比较普遍,已成阻碍中高职衔接的重要因素。中高职专业设置存在“各自为政”现象,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尚未形成统一的专业目录,中高职专业的名称、分类、要求等也都很不匹配,导致很多中职学生因在高职专业中找不到对口或相近专业而不能报考,被迫放弃升学选择。
  其次,课程设置不合理,内容严重重复。中高职课程缺乏有机的衔接连贯。中职与高职在课程标准上缺乏对接,导致你教你的,我教我的,缺乏沟通整合机制。课程的科目和内容重复严重。这就意味着在许多中职学过的课程,到了高职还必须重修这些课程,这就造成了严重的学习浪费和不必要的消耗,降低了学习效率。
  再次,职业技能培训、企业技能培训等没有有机融合到中高职衔接教育中来。
  “当前中职与高职之间难以顺畅衔接,根子在于缺乏系统化的顶层设计,这是当前发展职业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中高职衔接的最终目标是打破目前各种层次、各种类型教育之间的屏障,构建以终身教育为特色、互相贯通、有机衔接融合的统一、开放、灵活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而不仅仅是基于“学历嫁接”的教育层次上的简单衔接,更不是基于生源因素的应景之举。”[2]
  二、我校供暖通风空调专业的中高职衔接的研究
  我校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对于建筑设备类中的“供暖通风与空调”专业,实行高职单招政策。招收的学生以前是经过高考的高中毕业生,实行高职单招以后,生源转变成为中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中高职衔接属于两段式结构。
  生源的转变带来的三点变化值得关注:
  首先,这两种生源学过的课程是不相同的,主要区别是:高中毕业生在高中三年学习的是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课程,基本上没有接触到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而中职毕业生在中职院校中接触到了各种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所以高中毕业生对数学、英语等文化基础课程的掌握程度一般比中职毕业生要好,而中职毕业生比高中毕业生掌握了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其次,这两种生源所受到的技能训练也不相同。高中毕业生的技能训练更是无从谈起。而中职毕业生受到了一定的职业技术能力的训练。
  再次,即使是中职毕业生,他们来自的学院和专业也不同,所学过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技能训练也就不尽相同。我校的“供暖通风与空调”专业实行的高职单招,招生面向的对象是湖北省中职院校中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机械加工专业、建筑水电设备安装专业、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为主的中职毕业生。
  对于这样的中职毕业生,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笔者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中高职衔接的问题。
  1.专业的衔接。
  中职的“建筑设备安装”专业对应高职的“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而现实的情况是,高职院校的单招不可能只招收对应的中职专业的毕业生,因为这样的生源太少,所以高职院校的单招面向的对象一般都是相关和相近的专业。例如,我校招生的建筑设备类下的“供热通风空调”专业的中职毕业生,就来自于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机械加工专业、建筑水电设备安装专业、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中职毕业生这四个主要的专业,同时还有其他的一些不太相关的专业的中职毕业生报考就读。在进行高职教育的教学标准和课程体系的编写的时候,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情况,以四个专业的中职毕业生为核心,兼顾其他的学生。
  2.课程设置上的衔接。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 中指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课程与教材体系、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方面仍然存在脱节、断层或重复现象,职业教育整体吸引力不强,与加强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要求尚有较大的差距。”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正如姜大源先生指出:“在任何一种教育體系中,课程始终处于核心地位。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特别是教育教学改革,最终必然要归结到课程的发展与改革。”[3],对于“供暖通风空调”专业,没有一份统一编制的中高职衔接的教学标准和课程体系。建议由省级或者更高层级的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结合行业企业、中职高职院校组建专业教学体系指导委员会,牵头开发出各专业门类的中高职的课程体系,并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形成地方特色,从而避免教育重复和资源浪费。   中职课程重基础,强应用,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概念。高职课程重实践,强创新,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专业课程体系的衔接应系统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确定教学内容,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通过仔细研究我校“供暖通风空调”专业招收的中职毕业生学过的课程和技能训练,可以发现:
  第一,对于英语、数学等文化基础课程,中职毕业生在中职阶段学习过,到了高职阶段,这些课程的内容应该进行调整。英语可以向专业英语方向调整,着重于英语文献和说明书的阅读;数学着重于复习和巩固,达到高职教育需要的难度、深度和广度要求;学习时间可以由原来的一个学年调整为一个学期。这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统筹安排,可以避免无谓的重复。
  第二,对于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程,我校招生的几个专业的中职毕业生基本上都学习过,但是内容比较浅,同时缺乏相应的课程训练。到了高职阶段,这些课程的内容应该着重于复习和巩固,注意知识点的有机融合,同时拓宽课程内容,加强课程技能训练,相应的缩短理论教学的时间,补充更多的实验和实训内容。
  第三,对于电气控制技术、给排水技术、暖通空调技术、暖通空调设备的安装与维护等专业课程,我校招生的几个专业的中职毕业生在中专阶段接触得很少,同时缺乏相应的课程训练。因此这一类的课程应该加强理论教学,同时进行课程实训和课程综合实训。
  3.职业技能培养上的衔接。
  中职毕业生一般都接受了一定程度的职业技能的训练。我校招收的四个专业的中职毕业生,主要进行了钳工、车工、电工的初级训练,如果进入高职院校,还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进行“设备的安装维修”、“设备的运行管理”、“设备的电气运行”等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
  三、总结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供暖通风空调专业的中高职衔接在暂时没有顶层设计,没有统一的中高职衔接的教学标准的前提下,應该从招收的中职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中职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职业技能训练,同时结合当地的经济特点,重点解决专业的衔接、课程设置的衔接和职业技能训练的衔接三个方面的问题,制定出本校本专业独具特点的教学标准和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健,对中高职课程有机衔接的思考[G],教育与职业,2012年第2期第16页,总第714期
  [2]王寿斌,中高职衔接不是简单的“学历嫁接”,中国教育报,2012年5月30日第5版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24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来华留学生规模日益扩大。留学生跨文化管理工作应该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现代化的理念,做好来华留学生跨文化管理的“文化相容”和“文化相融”
【摘要】应用技术型大学是以“学生为中心、职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作为基本教学思路,着重培养学生对课程内容相关技能的掌握和应用。《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类或近机类专业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的一门主干课程,但课程内容相对比较成熟、经验性内容较多、课程内容相对比较枯燥。针对于此,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尝试,以期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机械设
【摘要】论文结合东南大学成贤学院以应用性人才培养为宗旨的指导思想,对交通运输专业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与施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针对该课程教学效果和重点不突出,教学内容繁杂,教学与实践环节脱节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从整个专业培养体系中对本门课程内容进行精简和梳理,对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应用性人才培养 交通设施 教学改革 实践环节  【中图分类号】G64【
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 Sauvage et Dabry)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是长江上游地区主要的经济鱼类之一。近年来,由于水工建设、环境污染、过度捕捞等因素影响,圆口铜鱼资源量
【摘要】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应用于普通外科教学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普外科实习的临床医学2010级本科生100名,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法,参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对比两组的学习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基础理论成绩、综合能力成绩均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方法应用于普外科临床教学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思维能力及实践操
【摘要】针对我院《单片机原理》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以项目化教学为主导的教学改革方案,将学生作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将单片机相关知识点贯穿于各个项目中,通过该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具有单片机产品设计与调试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在单片机的实际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实践教学 项目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摘要】《复杂零件的建模与加工》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针对目前我院开设课程存在的问题,就课程的建设思路、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等方面积极进行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复杂零件的建模与加工》课程 内容 方法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232-01  《复杂零件的建模与加工》是数控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随着数控技术
论文探讨了学院进行学前双语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了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指出校本课程开发是提高地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校本
在高职电工实验教学中应用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验课例的分析,阐述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总结“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教
【摘要】科技进步使得普通话测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计算机的投入和使用成为普通话测试的必然发展趋势,并且得到广泛认可。但现阶段计算机在这一领域的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从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测试所存在的问题出发,谈一谈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计算机 普通话测试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235-01  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