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见证的帕萨特

来源 :汽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yufe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车型的成功有很多因素,涉及到天时、地利、人和,帕萨特就刚好占了这几个要素。
  ——原上海大众公关传播总监曾家麟
  
  帕萨特 Passat——这个名字不仅仅是大西洋上恒久不变的一股季风,同时更是德国大众汽车公司B级车的经典代表。历经6代三十余年,超过千万辆级别的总产量,帕萨特诠释了如何才能被称为“成功”和“经典”。它凭借着良好的性能和品质赢得全球无数车迷的信赖和喜爱,诞生于德国,流行于中国,车如其名,长盛不衰。
  如果仅仅提及“帕萨特”这个车名,恐怕不少人的记忆都是始于2000年开始投放中国市场的帕萨特B5。然而按照家族血缘追溯,则可以更清晰地看出这份厮守多年的缘分早在1984年就开始了,只不过那时候这款车型拥有另外一个如今已经家喻户晓的名字——“桑塔纳”。
  第一代帕萨特诞生于1973年,那一年正是同处辉煌时期的甲壳虫与高尔夫的天下。帕萨特B1采用了前轮驱动,标志着大众放弃了风冷式后驱动发动机,成为当时驾驶安全的最新技术。横空出世的帕萨特B1搭载的是纵置式OHC的四气缸1.3L发动机,并采用在当时非常先进的麦弗逊前悬挂系统,配以4速手动或3速自动变速箱。
  继帕萨特B1之后,大众再接再厉,于1980年推出了帕萨特B2,并命名为Santana。与前一代相比,帕萨特B2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树立矩形大灯的概念,也是从这一代起一直沿用多年,成为帕萨特的标志性特征。帕萨特B2的三厢版在欧洲销量并不多,但是却墙里开花墙外香,前后被很多国家引进生产,这其中包括巴西、尼日利亚、西班牙、南非、墨西哥,当然,还有中国上海。
  1984年,帕萨特B2在中国的化身——桑塔纳轿车在上海大众诞生,按照业内老专家们的说法:“这结束了中国敲敲打打造轿车的历史”,中国汽车工业从此走向了现代化的规模生产。从老百姓口中的“普桑”到1995年的桑塔纳2000,到2004年的桑塔纳3000,再到2008年的桑塔纳Vista志俊,险些“一统江湖”的桑塔纳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令德国大众公司感到震惊,至今还在生产和销售,“桑氏”神话仍在继续。
  之后,大众开始脱离奥迪平台,尝试独立去设计新平台。1988年推出的第三代帕萨特和1993年推出的第四代帕萨特成为该系列车型的低谷期,产品周期较短,在国内仅有少量进口。
  从1996年诞生的第五代帕萨特开始,大众集团已经非常重视平台的概念。作为当时大众旗下的旗舰车型,帕萨特B5采用了奥迪A4(B5)的平台技术,这也是吸取了前两代车型使用拉伸高尔夫平台导致市场惨淡的教训,开始重新与奥迪技术共享。从全球来看,B5可以称为大众目前为止最成功的一代帕萨特。
  在国际市场获得巨大成功后,2000年,上海大众正式将B5投入国产,中文名定为“帕萨特”。作为大众当时在中国的旗舰,中国版的帕萨特将原型车B5加长了72mm,宽大的体形让帕萨特更适合于国内的商务车市场,因此成为国产轿车中的高端产品。之后,上海大众从中国国情出发,又通过对B5车型的进一步改造,基于B5平台设计、生产出了领驭(2005年)和新领驭(2009年)等后续车型。
  2005年,帕萨特B6在欧洲上市,采用大众家族脸谱化的一体进气格栅是大众在新世纪的设计趋势。帕萨特B6是大众PQ46平台上的产品,拥有更长的轴距和更大的车身。值得注意的一点是,B6再次与奥迪平台彻底分开,显然大众集团再次提升了对帕萨特的重视程度。
  2011年4月17日,全新帕萨特将在上海车展前夕正式亮相。这款车在大众内部的开发代号是NMS,其全称为New Midsize Sedan(全新中级四门轿车)。该车型由上海大众和德国大众联合开发,专为中国和北美市场定制的车型,由上海大众投产。经过多年苦心经营,已经在中国市场谱写下辉煌篇章的上海大众,还将在中级车市场续写怎样的精彩?也许,全新帕萨特已准备好如何作答。
  
  帕萨特历代车型
  1989年《汽车之友》第1期,详细介绍了桑塔纳的热销原因: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经济性好、驾乘舒适
  1990年《汽车之友》第2期,我们的“新车构思”栏目报道了上海大众桑塔纳在九十年代的效果图
  1995年第6期,《汽车之友》强烈关注上海大众推出的新车桑塔纳2000,由上海、德国、巴西耗时三年联合开发
  2000年第6期,本刊用7页的篇幅详细报道了上海大众命名为“帕萨特”的B5,在当时全刊不到100页的杂志里堪称重头戏
  2005年第21期,新帕萨特领驭的表现,让我们看到了上海大众苦心经营的国产化体系潜力无限
  2009年第10期,《汽车之友》见证了以中国市场需求为主导的新领驭登上历史舞台
  
  第一代帕萨特由乔治亚罗设计,设计风格接近时下流行的掀背风格
  第二代帕萨特成就了上海大众在国内的“大佬”级地位,只不过使用的是另一个名字——桑塔纳
  帕萨特B3首次摆脱了奥迪平台
  严格意义上来讲,第四代帕萨特仅是上一代产品的重度Facelift,并非全新车型,其产品周期仅为3年
  B5重新采用奥迪的平台技术,上海大众借此车再次迎来辉煌
  大众并未将B6在上海投产,而是选择了其在国内的另外一个合作伙伴,一汽大众于2007年投产迈腾
  全新帕萨特在配置上得到前所未有的丰富
其他文献
[荷蘭]凡·高《夜晚露天咖啡座》局部
苏联的血脉  “苏联”二字,已如悠悠流水一去不返,但它的影响依旧还在,笼统如我国的制造工艺与标准,具体如各种飞机坦克步枪大炮。武器的暴力令人骤感冰冷,对付这种冰冷就要用更冰冷的家伙,至少外表是这样。同样来自前苏联的一款车能给你安全,只是近千万人民币的售价可能带给你的惊吓不亚于那些武器。  这款车说起来也有一定的历史了,甚至还可以和列宁联系起来。俄国当时规模最大的罗索(RUSSO)汽车厂制造的Rus
上市时间:2012年秋季(欧洲)  基本售价:2.4万英镑(约合24万人民币)  我妈不懂车,她不认识宝马,但她认得奔驰,可我带她到现款A级跟前,她却说:“这不是你同学那车吗?”事实上我那个同学开飞度。  奔驰在业界一直引领风尚,可在A级车上,却走错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奔驰曾带着一款概念车来到中国,希望这款车能在中国打开市场,那款概念车应该与A级车的研发密切相关。奔驰的设计师以为把车设计成实用
编者按:北京车展已经过去有一阵了,但是中国大大小小的各种车展仍然一直在此起彼伏地举办着,车展的内容和服务都是值得注意的地方。单就北京车展本身,举办这么多年来也是不停地在变化,这些变化从一个外国人眼中表现得或许更为客观  我到中国举办的车展进行采访已经有14年了。北京车展、上海车展、广州车展我都参加,因为我认为中国幅员广阔,不同地区不同企业造就了不同特色的汽车市场。中国政府在汽车产业重组时,将任务分
本人虽然没有文化,或者说不怎么有文化,但我起码知道这个意大利语的基本读音(Bolgheri),它的确应该音译成“宝格利”,当然,也许是怕和某知名珠宝品牌重名吧!  Bolgheri确实是个“小”镇,被包围在托斯卡纳南部的大葡萄园中,小镇里的很多建筑的历史都要追溯到几百年前,风格多为巴洛克式。不过这地方吸引我的还是葡萄酒,意大利目前单瓶零售过万元人民币的红酒并不算多,这里酒庄出产的酒算一个。  言归
跨界车,现在已经司空见惯,市场上主流的20万元级别SUV无不在经营跨界的概念,而较早提出跨界理念的确是三菱。2001年推出的第一代欧蓝德(Outlander)是三菱汽车第一款采用轿车底盘形式生产的SUV,沿用了Lancer(蓝瑟)轿车的平台,吸引了既钟爱户外活动,同时又追求轿车般舒适性能的汽车爱好者们的眼球,在2004年北京吉普还国产了改进后的第一代欧蓝德,后因为种种原因停产。2005年第二代欧蓝
最近受某个好吃但不懒做朋友的影响,比较关注厨艺。又忌惮于最近的发福趋势,所以想做到只做,不吃。很多事我们都可以群策群力,比如做菜这个事儿,做之前大家可以出主意,提建议,但到了真正执行的时候必须是一个人掌勺,主料、辅料,时间、火候要的风格要统一。而不能你过来加把盐,我过去放勺糖,爱吃辣的人不容分说就往锅里倒灯笼椒酱,这样做出来的菜就真得用“五味杂陈”来形容了。  跑题了吧?此次东风邀请我们试驾的是一
25年,恍惚如弹指一挥间。四分之一个世纪,对于一个人来说,记忆中留下最多的恐怕是唏嘘和感慨。当一项技术拥有了25年的生命,它是不是也想说些什么呢?    也就在大约25年前的时候,当我还拿着积木努力地摆出一个汽车造型的时候,BMW推出了它的首款全轮驱动车型。我想说的重点不是这个,我想说的是自己当时作为一个无知孩子的一些纯真想法。  那个时候能见到轿车的机会并不多,尤其我还是个乡下孩子。对汽车感兴趣
席卷全球的SUV风潮是阶段性的,上世纪90年代的SUV都是实用主义的,大约从十年前开始流行的豪华SUV代表的是奢侈主义,从美国市场辐射至全世界,即便是屡遭金融危机的打击也能在新兴市场找到增长点。说到新兴市场就不能不着重说说中国,最近这几年的中国市场竟成为了SUV的狂欢节,外国品牌和自主品牌各显神通,大大小小的各类SUV铺天盖地。哪个厂家的产品线里要是没有一两款SUV是不是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呢? 
提起CUSCO,如果你的第一反应是秘鲁,那麼证明你的世界地理知识是值得在一般人面前炫耀一下的。我们现在要说的这套零件来自日本,请把思绪拉回来  首先还是明确一个概念,CuSCO是CARROSSER公司的一个改装件品牌,和SAFETY21的概念一样,所以大家不要说“CUSCO公司的产品”这样的话,创始人加势裕二先生会不高兴的。  CUSCO的产品定位于拉力赛车身及底盘改装套件,产品种类众多,能够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