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形成魅力数学课堂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布鲁纳曾经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便没有数学的发展。笔者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自主探究 引导 培养 意识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一、使数学知识生活化,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孩子的眼中,数学是一些符号与文字的结合,是抽象的、枯燥的。而生活却是丰富多采、充满情趣的,是学生天天经历的。他们对生活充满着具体的、感性的认识。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及旧知出发,将生活中有关数学知识的内容引入课堂,并与课堂所教知识相融,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如“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对小学生来讲是比较抽象的,我根据小学生爱听童话的心理特点,设计了一个童话故事。先在黑板上出示26、83两个数进行大小比较,接着叙述童话故事情节:由于2683比26、83大,经常欺负26、83,有个名叫“小数点”的魔术师,看了很生气,决定要治这个2683。于是趁着2683不注意时,“小数点”(用红色的小圆片)就悄悄地从3的右下角跑到2的右下角住下(师演示红色的小圆片从3的右下角移到2的右下角)。这个数(指着2.683)还能神气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我因势利导引入新课。可见,小数点本事真大,只要移动一下它的位置就能使这个数大小发生变化。小数点位置移动与这个数大小变化之间有什么规律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新知识。这样把新知识融入于童话形式中,使单调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有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1.让学生从生活走进数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如,夏天到了,学生需要喝大量的水。我校为了学生的身体健康给学生送来了纯净水。大家都很高兴,但一听说要交钱都“啊”了起来。我便问怎么了,学生问到“会不会很贵?”这一问让我灵机一动,心想这是个好机会,何不让学生自己去算一算呢?我在黑板写出“一桶水3元钱,全班41人,假设一天最多喝2桶,请你算一算每个人一个月喝水大概会交多少钱?”
  问题出来后,学生兴致勃勃地算了起来。我发现要解决这个问题,涉及的知识很广泛,例如“一星期上几天课?一个月大概是几星期?一个月在学校呆几天(考虑到这月是大月还是小月)?算出总钱数后怎么办?用什么办法算得快?(估算),如果没估算,算出详细价钱结果除不进或小数太多,如何保留?保留到哪一位合适?”等等。于是要求他们小组合作,看谁想的最周全,算得最快。同学们互相启发,互相吸收,观念逐步完善,认识不断深化,培养了学生之间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精神,提高了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
  2.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自主探究,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由于学生的数学思维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是内在的隐性活动,因此,必须借助外在的动作技能、显性活动作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的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引导他们借助生活表象来学习知识,激发探究欲望。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有这样一题“135-95=135-100+5”,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5,难以理解。因此,我让学生联系买东西找零的生活实际自主探究:妈妈带了135元钱去商店买了一只95元的特价电熨斗,准备用来熨衣服。她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应把135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5元,(应加上5元)。所以,多减去的5应该加上。这样教学,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经验的支持,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这样教学,让学生对数学的抽象思维找到了具体形象的生活依托,在脑海中形成了清晰的思考流程,实现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三、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教师应在数学教学中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将其通过学习理解了的数量关系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在解决丰富多变的生活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例如在教了“三步计算应用题”后,我上了一节《我们去秋游》的实践活动课,由于时值秋游季节,而学校秋游方案迟迟未定,于是我请学生通过上本地旅游网站查阅资料,打电话咨询有关景点选择值得一游的秋游地点,并设计一套秋游方案,供学校参考。学生们的学习欲望大增,学习兴趣高涨,在教师的指导下纷纷收集制订方案的所需资料,诸如团体门票价格、包车价格等,并自发地组成小组共同商讨制订方案。最后,学生送上来的秋游方案,令我大开眼界,不光计算准确,而且还考虑到了许多我所没有预料到的:包车时根据学校学生数,大小车搭配;学生身边带多少钱,怎样合理使用……有的秋游方案甚至还在最后写上了设计的理由和好处。
  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熟练掌握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它让学生在充满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学、实践数学,让学生在富于弹性空间的教学情境中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与处理信息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使他们体验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快乐,激发了他们的自主探究和创新意识。
  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良好机会和氛围。布鲁纳曾经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便没有数学的发展。教师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创设学习氛围,创设开放性问题,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发挥小组合作精神,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创新能力的提高,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只有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作者单位:福建南安市美林李西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以外学生主动地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行为。本文通过对河南省普通高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调研,找出课外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提出课外体育活动整改的方法,为高校今后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切实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普通高校 课外体育活动 调查与研究    高校担负着为国家、社会培养大量高级专门人才的使命,学生体质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才的质量。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是加强学生爱国主义
颜小芳:我知道你原本是学画画的,并且当年还考上了清华美院的前身——“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你的青春小说《大北谣》里,你提到,1992年,中工每个专业只向全国招13名本科生,并且全国当时有6600名考生,中工只录取了103人,这个录取率是1.56%,可见能考上这样的大学,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你能说说,当初为什么要选择画画作为自己的专业呢?(我们都知道艺术家这条路,艰辛异常,历史上大多数搞艺术的
摘 要:对于化工生产而言,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例如前期的准备不足或者是技术处理不当导致出现危险事故,将会直接的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此外化工产品在广泛应用的同时直接关系到社会群体的安全,所以保证化工产品的稳定性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保障。因此在本文中,主要是针对质量分析以及质量管理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在这个基础之上提出了下文中的内容,希望可以为同行业进行工作的人员提供一
[摘要]新闻专业实务性很强,必须坚持以实践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将课堂内的理论与现实传播的实践有机联系起来,激发学生运用理论的能力,这已经成为国内外新闻教育界的共识。本文认为,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媒体对评报的重视和评报的创新为新闻专业学生提供了一种可操作性较强的另类实习方式。  [关键词]评报 新闻专业 实习方式    “有两年以上媒体工作经验”“有媒体工作经验者优先”……在今天各式各样的传媒人才
目的:分析急诊内科昏迷患者发病原因,探讨诊断方法及早期治疗处理措施,以有效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8月—2010年3月急诊内科接诊昏迷患者87例临床诊断
一说到延安,总叫人想起一排排依崖层叠的黄土洞窟,窑洞已成为人们对延安的最深记忆。
结婚的钱谁来承担?  从结婚费用的调查中可以看到,接近六成的新婚夫妇年收入在3万元左右,即使如此,仍有六成的人表示能够应付得了15万左右的结婚费用,不用对这个数字感到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