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含吡咯亚胺基辅助配体的金属铱(Ⅲ)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发光性质

来源 :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成了一系列含有吡咯亚胺基为辅助配体的2-苯基吡啶铱配合物[(ppy)2Ir(N∧N)](ppy=2-苯基吡啶),通过1HNMR,MS,HRMS和元素分析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合成配合物的反应条件、紫外吸收光谱、光致发光光谱及铱配合物荧光量子产率.结果表明,在无水乙酸钠、二氯甲烷溶液中,室温反应12h可获得较高的产率.通过改变吡咯亚胺类配体中的取代基,该类配合物在507~606nm之间具有不同的发光波长,实现了从绿光到红光的转变.所有的铱配合物在二氯甲烷溶液(空气中)表现出较高的量子效率(0.2
其他文献
教育的重心在学科知识还是在人,是关注知识还是关注人,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在新课程中,教育理念的变化体现在:不再过分注重知识传授,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不仅仅是学生的
报道了天然产物木榄醇甲的一种高效合成方法.目标分子结构中的饱和碳链部分以廉价的化工原料4-羰基戊酸(国内俗称“左旋糖酸”或“果糖酸”)为起始原料合成.经Wittig反应与间甲氧
利用超临界水解工艺进行生物质废弃物(秸秆)能源转化,使其主要成分纤维素在超临界水中快速水解为低聚糖,为其进一步葡萄糖转化和乙醇发酵解决技术瓶颈.其中纤维素在超临界水中的溶
为了深入研究蚕丝丝素基材料的自组织,自组装机制,设计了四种结构单纯的蚕丝结晶区肽段:GXGAGAGXGA(X:A,S,Y,V),保温培养1~15d,使之自聚集.采用ThT荧光光谱法和尿素抑制处理研究了它们形成
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课程怎么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来自评价的影响和制约.评价在课程改革中具有导向和质量监控的重大作用,是课程改革得以健康发展
环丁烷嘧啶二聚体(Cyclobutane Pyrimidine Dimer,CPD)是紫外线对DNA损伤导致皮肤癌的首要环节,XPC-hHR23B是最早作为对CPD的损伤识别剂的,但其识别效率很低.本文首次采用分子力学
为研究气刀处的带钢大幅抖动原因,试对带钢连续热镀锌系统进行动力学建模。整个镀锌生产线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动力学建模时必须对其进行适当简化,以得到一个仅包含热张紧辊
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膝关节镜手术虚拟培训的力反馈仿真设备,研究其系统架构,提出其机械结构设计以及元器件的选型方案,给出该力反馈设备工作时的数学模型,用以定位末端以及反馈
以某省科技馆工业智能机器人科普展品研发为应用背景,介绍了OPC技术及工业机器人发展概况,采用Mi-crosoft Visual C++2006编写OPC客户端程序,实现了多工业机器人的联动控制。
采用自发沉积法在Ru膜上生成超薄Pt层(简称Ru/Pt膜),即在开路状态下将电化学还原后的Ru膜浸于除去氧的H2PtCl6溶液中进行自发沉积.电化学伏安法测量表明,随着电还原自发沉积循环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