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7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特别提出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回答的十四个重大问题。为此,国防大学组织有关专家对这十四个重大问题逐一进行了研究,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党和国家关注的十四个重大课题》一书。该书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从经济、政治、文化、党建等多个角度对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十四个重大课题逐一进行分析。全书共十四章,约三十五万字,是一部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大型理论专著。
一、使命感和时代感的有机统一
作为社科理论工作者,通过对社会发展不同时期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寻根问底,以探觅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而为社会发展指明方向,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此乃社科理论工作者所承载的历史使命。但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既有共性的矛盾,也有各自所特有的矛盾。一般来讲,在某一时期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通常是该时期所急需解决的主要矛盾。作为社科理论工作者要想很好地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就不能不密切关注这些热点和难点问题,以寻觅破解之策,为社会发展出谋支招,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因此,社科理论工作者在研究问题的选题定位上,要带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把准时代脉搏,在社会所急需回答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上,力求有所突破。换言之,在选题上充分体现使命感和时代感的有机统一,是社会对社科理论工作者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其中,社科理论工作者的使命感决定了他们在选题上应有的时代感,而他们在选题上的时代感正是其使命感的具体体现。
《党和国家关注的十四个重大课题》一书,能够紧扣时代最强音,回答或试图回答目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较好地体现了使命感与时代感的统一。建国五十多年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迄今,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人民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达到了总体上的小康。这是了不起的成绩。但在快速进步的同时,我国的发展已进入一个特殊的阶段。从国际经验看,在人均GDP1000~3000美元阶段,是社会矛盾累积与多发阶段。在这个时期,如果能够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各种矛盾会转化为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动力,社会就能进入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否则,任其矛盾累积和爆发,社会将面临巨大动荡,处理不好,发展不仅会止步不前,甚至还会出现急剧的倒退。就国内而言,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并超过1000美元,到2020年我们将力争达到人均GDP3000~4000美元,因而从经济发展水平看,正处于大变动的特殊时期。从目前我国的发展态势看,尽管总体状况良好,但经济社会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不容忽视。诸如,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差距正逐步拉大;产业结构不协调的矛盾依然明显;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困难,经济与社会、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突出;腐败问题久治不愈,党的建设面临挑战。在这样特殊的背景下,为什么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的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十四个重大问题,正是党中央高瞻远瞩,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向全党提出的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时代性课题。
二、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该书在本质上是理论性专著,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思想性和严肃性。但理论性专著在写作方法上,必须紧密联系实际。只有做到了“二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有广泛的阅读群体和广大的传播市场。因此,能否妥善处理理论性与实践性之间的关系,决定着理论性著作的社会生命力。作为社科领域的理论性专著,理当紧密联系社会实际,紧扣时代脉搏,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在学术界有种要么热衷于抽象地从理论到理论的空谈,要么热衷于用种种玄妙的数学模型使简单问题复杂化的倾向。结果,简单的道理变得深奥莫测,本应简单结论,让越来越多的人无法看懂。这样的专著,当然不可能有广泛的阅读群体而只能孤芳自赏,这样“玄妙”的理论,事实上也不可能对实践产生什么实际的指导意义。因此,理论性专著在写作风格上,应该尽可能做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事实上,理论分析只有与实践分析相结合,才能避免抽象空洞,使理论分析变得更为彻底,理论的科学性才能得到更好的求证和校正;同样,实践分析也只有与理论分析相结合,才能使其避免落入低层次的就事论事,从而以提升到理论的层面,得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结论,实现实践分析的升华。
该书在写作风格上,较好地体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比如:在谈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中华民族的必然选择时,作者引用了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历史一再表明,机遇极为宝贵,稍纵即逝。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把握住了机遇,落后的国家和民族就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弄潮儿;而丧失了机遇,原本强盛的国家和民族也会不进则退,成为时代发展的落伍者。”这一论断表明,能否抓住战略机遇期,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为证明这一点,作者例举了17世纪以来英国、美国、前苏联和中国近代的兴衰成败史。从中可以看出,英国的崛起是因为他们抓住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美国则因很好地把握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带给它的发展机遇;而前苏联的崛起,起因于抓住了以军事技术为先导的科技革命所带给它的机遇,相反,其衰落乃至在西方和平演变中轰然倒下,则起因于对以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所带来的机遇的漠视和僵化;同样,曾经几度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但自以封建王朝“天朝大国”自居,对世界历史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漠视和固步自封,仅一百多年的时间,就急剧地坠入落后挨打的境地,从而被马克思称之为“奇异的悲歌”。尔后,作者又通过对本世纪头二十年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分析,进一步说明了我们牢牢把握机遇、加快发展的迫切性。这样的分析,就使人对机遇重要性的认识更为清醒。因此,联系历史和现实说明问题,比单纯的理论说教更易使人信服,更易使人觉醒。类似的分析,几乎在每章的行文中均能看到。比如,作者们用大量的数据和事实材料,说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迫切必要性,扩大就业和促进再就业以及依法治国任务的艰巨等。通过数据和事例分析问题,使得 理论分析更为生动活泼和富有说服力。
该书在体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方面,除了上述借用历史中或现实中的大量例证、数据来支持既有理论外,还表现在以既有理论为指导,探究解决现实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比如,在谈到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问题时,作者运用系统科学中的整体优化原理,提出要以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健康运转为导向,从优化市场经济运行主体、优化市场经济运行平台、优化市场经济运行结果等三大方面,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还分别运用系统整体优化原理、系统开放性原理和系统差异协同原理,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从体制改革角度对市场经济运行主体、平台和结果进行优化的对策,从而视野开阔、思路独特,为进一步解决我国体制改革的难题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三、求实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有机统一
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就在于通过研究理论、发展理论,去探寻真理、发展规律。在此过程中,必须坚持求实与创新的有机统一。求实,意味着对既有理论的研究、分析和评价要客观公正,对现实的分析要全面、系统、深刻,而不能简单、片面,或肤浅、武断。这是对理论进行创新和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因此,理论工作者对待前人的理论,既不能妄自尊大,否定一切,把别人的理论说得一无是处,更不能把前人的理论视为“圣经”,机械照搬,不敢有丝毫改进。否定一切,理论发展就失去了前进的基础;照搬一切,理论发展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只有客观辩证地吸收前人研究成果中的精华,剔除其中的不当与谬误,后人才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走得更远。创新,则意味着要敢为人先,敢于打破常规,使理论伴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只有勇于创新,才能不断发展和完善理论,才能使既有的理论在不断更新改造中适应新时代、新条件变化的需要,这样的理论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在求实和创新二者的关系上,求实是创新的前提,而创新是求实的升华。理论研究,只有坚持求实与创新的有机统一,才能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进步。
任何一个科学的理论都是开放的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永葆生机和活力,起因于它的开放性和发展性。我们党在8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既有因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机械照搬而吃尽苦头,更有近些时期少部分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否定和怀疑,使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能否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而面临挑战。因此,在新的时期,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的理论工作者,更应该时刻牢记求实与创新间的统一。也只有能够正确处理求实与创新间关系的研究成果,才既能弘扬正确的舆论导向,又能给人以如沐春风之感。
《党和国家关注的十四个重大课题》一书,在思想内容上,就比较好地体现了求实精神与创新精神的有机统一。它能够比较客观、全面、辩证地介绍和评析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有关发展理论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作者独到的见解。比如:关于如何进一步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上,首先介绍了目前人们在该问题上的诸多困惑及各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并提出作者的独到见解。诸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质的规定性问题;公有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公有制的内涵及其理论依据问题;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二者间的有机统一和共同发展问题,等等。其中,作者在介绍社会流行的各种观点基础上,大胆地提出,必须牢固确立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的观念。并提出,应把马克思所设想的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产生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的高级形态;而把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称作社会主义的低级形态。如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一个具有自身内在规定性的相当长的社会历史阶段。这样一个阶段,是落后国家在特定条件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必然经历的一个独立的社会阶段。也正因落后国家建立起的社会主义,其生产力还比较落后,与此相应只能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另外,在该书中,还有作者针对党的十六大所提出的“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于”,明确指出“第一个毫不动摇”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第二个毫不动摇”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要求,二者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所不可或缺和需要优势互补的独到见解。凡此种种,在该书的每一章节都不乏一些闪光的思想。尽管还不能说这些思想或观点都百分百的正确,无可挑剔,但作者们那种建立在严谨、求实和追求科学基础上的探索创新精神,值得称道。
总之,统揽全书,正是由于其在选题定位、写作风格和思想内容上,实现了使命感和时代感的有机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求实精神与创新精神的有机统一,因而才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共鸣。可以说,该书的出版既表明了社会对该书作者们的辛勤耕耘所给予的充分肯定,也表明了社会对我国哲学和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今后的理论研究所提出的新的期望,从而对我国未来哲学和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张功杭]
一、使命感和时代感的有机统一
作为社科理论工作者,通过对社会发展不同时期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寻根问底,以探觅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而为社会发展指明方向,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此乃社科理论工作者所承载的历史使命。但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既有共性的矛盾,也有各自所特有的矛盾。一般来讲,在某一时期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通常是该时期所急需解决的主要矛盾。作为社科理论工作者要想很好地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就不能不密切关注这些热点和难点问题,以寻觅破解之策,为社会发展出谋支招,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因此,社科理论工作者在研究问题的选题定位上,要带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把准时代脉搏,在社会所急需回答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上,力求有所突破。换言之,在选题上充分体现使命感和时代感的有机统一,是社会对社科理论工作者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其中,社科理论工作者的使命感决定了他们在选题上应有的时代感,而他们在选题上的时代感正是其使命感的具体体现。
《党和国家关注的十四个重大课题》一书,能够紧扣时代最强音,回答或试图回答目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较好地体现了使命感与时代感的统一。建国五十多年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迄今,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人民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达到了总体上的小康。这是了不起的成绩。但在快速进步的同时,我国的发展已进入一个特殊的阶段。从国际经验看,在人均GDP1000~3000美元阶段,是社会矛盾累积与多发阶段。在这个时期,如果能够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各种矛盾会转化为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动力,社会就能进入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否则,任其矛盾累积和爆发,社会将面临巨大动荡,处理不好,发展不仅会止步不前,甚至还会出现急剧的倒退。就国内而言,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并超过1000美元,到2020年我们将力争达到人均GDP3000~4000美元,因而从经济发展水平看,正处于大变动的特殊时期。从目前我国的发展态势看,尽管总体状况良好,但经济社会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不容忽视。诸如,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差距正逐步拉大;产业结构不协调的矛盾依然明显;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困难,经济与社会、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突出;腐败问题久治不愈,党的建设面临挑战。在这样特殊的背景下,为什么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的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十四个重大问题,正是党中央高瞻远瞩,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向全党提出的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时代性课题。
二、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该书在本质上是理论性专著,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思想性和严肃性。但理论性专著在写作方法上,必须紧密联系实际。只有做到了“二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有广泛的阅读群体和广大的传播市场。因此,能否妥善处理理论性与实践性之间的关系,决定着理论性著作的社会生命力。作为社科领域的理论性专著,理当紧密联系社会实际,紧扣时代脉搏,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在学术界有种要么热衷于抽象地从理论到理论的空谈,要么热衷于用种种玄妙的数学模型使简单问题复杂化的倾向。结果,简单的道理变得深奥莫测,本应简单结论,让越来越多的人无法看懂。这样的专著,当然不可能有广泛的阅读群体而只能孤芳自赏,这样“玄妙”的理论,事实上也不可能对实践产生什么实际的指导意义。因此,理论性专著在写作风格上,应该尽可能做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事实上,理论分析只有与实践分析相结合,才能避免抽象空洞,使理论分析变得更为彻底,理论的科学性才能得到更好的求证和校正;同样,实践分析也只有与理论分析相结合,才能使其避免落入低层次的就事论事,从而以提升到理论的层面,得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结论,实现实践分析的升华。
该书在写作风格上,较好地体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比如:在谈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中华民族的必然选择时,作者引用了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历史一再表明,机遇极为宝贵,稍纵即逝。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把握住了机遇,落后的国家和民族就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弄潮儿;而丧失了机遇,原本强盛的国家和民族也会不进则退,成为时代发展的落伍者。”这一论断表明,能否抓住战略机遇期,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为证明这一点,作者例举了17世纪以来英国、美国、前苏联和中国近代的兴衰成败史。从中可以看出,英国的崛起是因为他们抓住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美国则因很好地把握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带给它的发展机遇;而前苏联的崛起,起因于抓住了以军事技术为先导的科技革命所带给它的机遇,相反,其衰落乃至在西方和平演变中轰然倒下,则起因于对以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所带来的机遇的漠视和僵化;同样,曾经几度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但自以封建王朝“天朝大国”自居,对世界历史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漠视和固步自封,仅一百多年的时间,就急剧地坠入落后挨打的境地,从而被马克思称之为“奇异的悲歌”。尔后,作者又通过对本世纪头二十年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分析,进一步说明了我们牢牢把握机遇、加快发展的迫切性。这样的分析,就使人对机遇重要性的认识更为清醒。因此,联系历史和现实说明问题,比单纯的理论说教更易使人信服,更易使人觉醒。类似的分析,几乎在每章的行文中均能看到。比如,作者们用大量的数据和事实材料,说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迫切必要性,扩大就业和促进再就业以及依法治国任务的艰巨等。通过数据和事例分析问题,使得 理论分析更为生动活泼和富有说服力。
该书在体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方面,除了上述借用历史中或现实中的大量例证、数据来支持既有理论外,还表现在以既有理论为指导,探究解决现实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比如,在谈到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问题时,作者运用系统科学中的整体优化原理,提出要以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健康运转为导向,从优化市场经济运行主体、优化市场经济运行平台、优化市场经济运行结果等三大方面,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还分别运用系统整体优化原理、系统开放性原理和系统差异协同原理,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从体制改革角度对市场经济运行主体、平台和结果进行优化的对策,从而视野开阔、思路独特,为进一步解决我国体制改革的难题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三、求实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有机统一
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就在于通过研究理论、发展理论,去探寻真理、发展规律。在此过程中,必须坚持求实与创新的有机统一。求实,意味着对既有理论的研究、分析和评价要客观公正,对现实的分析要全面、系统、深刻,而不能简单、片面,或肤浅、武断。这是对理论进行创新和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因此,理论工作者对待前人的理论,既不能妄自尊大,否定一切,把别人的理论说得一无是处,更不能把前人的理论视为“圣经”,机械照搬,不敢有丝毫改进。否定一切,理论发展就失去了前进的基础;照搬一切,理论发展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只有客观辩证地吸收前人研究成果中的精华,剔除其中的不当与谬误,后人才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走得更远。创新,则意味着要敢为人先,敢于打破常规,使理论伴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只有勇于创新,才能不断发展和完善理论,才能使既有的理论在不断更新改造中适应新时代、新条件变化的需要,这样的理论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在求实和创新二者的关系上,求实是创新的前提,而创新是求实的升华。理论研究,只有坚持求实与创新的有机统一,才能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进步。
任何一个科学的理论都是开放的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永葆生机和活力,起因于它的开放性和发展性。我们党在8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既有因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机械照搬而吃尽苦头,更有近些时期少部分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否定和怀疑,使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能否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而面临挑战。因此,在新的时期,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的理论工作者,更应该时刻牢记求实与创新间的统一。也只有能够正确处理求实与创新间关系的研究成果,才既能弘扬正确的舆论导向,又能给人以如沐春风之感。
《党和国家关注的十四个重大课题》一书,在思想内容上,就比较好地体现了求实精神与创新精神的有机统一。它能够比较客观、全面、辩证地介绍和评析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有关发展理论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作者独到的见解。比如:关于如何进一步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上,首先介绍了目前人们在该问题上的诸多困惑及各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并提出作者的独到见解。诸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质的规定性问题;公有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公有制的内涵及其理论依据问题;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二者间的有机统一和共同发展问题,等等。其中,作者在介绍社会流行的各种观点基础上,大胆地提出,必须牢固确立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的观念。并提出,应把马克思所设想的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产生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的高级形态;而把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称作社会主义的低级形态。如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一个具有自身内在规定性的相当长的社会历史阶段。这样一个阶段,是落后国家在特定条件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必然经历的一个独立的社会阶段。也正因落后国家建立起的社会主义,其生产力还比较落后,与此相应只能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另外,在该书中,还有作者针对党的十六大所提出的“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于”,明确指出“第一个毫不动摇”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第二个毫不动摇”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要求,二者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所不可或缺和需要优势互补的独到见解。凡此种种,在该书的每一章节都不乏一些闪光的思想。尽管还不能说这些思想或观点都百分百的正确,无可挑剔,但作者们那种建立在严谨、求实和追求科学基础上的探索创新精神,值得称道。
总之,统揽全书,正是由于其在选题定位、写作风格和思想内容上,实现了使命感和时代感的有机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求实精神与创新精神的有机统一,因而才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共鸣。可以说,该书的出版既表明了社会对该书作者们的辛勤耕耘所给予的充分肯定,也表明了社会对我国哲学和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今后的理论研究所提出的新的期望,从而对我国未来哲学和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张功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