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传播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成熟和发展,信息传播的渠道和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媒体在现代信息传统领域的位置也越来越轻微,随之而来的是新媒体的兴起和流行。文章根据新媒体背景下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首先分析了新媒体为高校大学生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带来的发展机遇,随后介绍新生常遇到的心理健康问题,最后提出在新媒体背景下加强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为今后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多思路。
关键词:新媒体、新生、心理健康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信息海量化的时代,这既给了大学生吸收思想精华,培养鲜明个性提供良好机遇,又让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环境里产生了诸如学习、就业、社交等重重压力,部分家庭困难的学生还会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这些状况给大学生带来种种困扰,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而当压力超出个人所能承受的心理界限时,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一)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发展机遇
第一,新媒体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有利于完善大学生自身的心理机制。大学生处于不断认识和提升自己的关键阶段,他们的感情很丰富且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信息传播的速度快、传播的范围广和传播量较大等独特的优势,因此,新媒体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可以使学生接触和了解多方面的信息资源,更好地认识和感知自己,并将其与自身的实际状况相联系,不断提升自己,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人格品质的养成与提高。第二,新媒体的运用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方式,有利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许多大学生对心理健康咨询存在着很大的抵触心理,不愿让同学和教师知道,即使有了困惑也不主动寻求心理教师的帮助,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新媒体的发展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效的方式,学校可以利用互联网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论坛,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心理困惑,教师也可以建立个人博客网站,在网站上发表有关于心理健康的论文或提出有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为大学生解决心理困惑提供有效的途径,利用互联网传播心理健康知识。
(二)新生常遇到的心理健康问题
1、学习的不适应
學习方式和方法的转变是大一新生面临的最大问题和挑战,学会学习是大学生学习适应的重要目标。大学学习的方式不同于中学,以自主学习为主,老师不会像中学那样严格按照教材手把手地教学。尤其是大一新生进入大学后,新环境中人才汇聚,不少学生在学习上的优势会削弱或消失,从高中时代的“佼佼者”到大学里的“小兵小卒”的巨大落差,往往使很多大学生产生“一落千丈”的挫败感,他们甚至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许多学生高中时在家长和老师的双重推动下把考上大学作为奋斗目标,学习上带有很大的被动性。进入大学后,他们失去了奋斗目标和外界推力,以往学习上的被动心理明显表现出来,面对突然多出来的大把自由时间,不知该如何支配,对这样的自主型学习生活不适应,产生空虚,失落,徘徊,迷茫等负面心理。还有不少学生是从高考紧张过度的极端走向反面,从而放任自己,追求享乐,或沉迷于网络,不能科学合理规划和管理自己的学习、生活,一旦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就会造成心理问题的产生,如果控制不好,也会让那些心理冲突影响到生活、学习。
2、环境的不适应
大学是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环境的变化是新生面临的首要挑战。部分学生,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只身一人来到新的环境。许多问题,困难都需要自己独立解决,部分新生思乡情重,出现适应困难,无法适应集体生活方式。从生活习惯上,气候的变化,饮食方面的差异以及作息和卫生习惯的不同,而引发焦虑,自卑、孤独。有的学生还会出现失眠,厌食等,不少学生因此形成心理阴影。
3、经济压力造成的心理问题
高校贫困生大多数来自贫穷的农村和偏远山区,由于以前长期处于不利的教育环境、生活环境中他们在经济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心理、学习、人际交往、眼界等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
(三)新媒体背景下加强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1、研究高中档案,创建新生档案
大学生入学时都会有相应的个人高中档案,详细记录每位学生中学时期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个性特征和健康状况等。仔细研究这些资料,辅导员对每位学生可以有一个大概的预先认识,做到心里有数,对学生未闻其声,先识其人。可以说,这种对学生档案的研究,其实就是辅导员与档案中的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在新生开学之初,辅导员需要对学生的各种相关信息进行登记,并通过和学生进行谈话,充分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通过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适应状态创建新生的心理档案,并对学生进行积极指导,鼓励那些家庭状况较为特殊,同时自身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能够时刻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利用新媒体创建社会、家庭、学校的互动沟通机制,平等对待所有学生,根据建立详尽的学生档案针对性的开展心理教育指导工作。
2、精心培养一支效率高、能力强的学生骨干队伍。
要想对每位学生的心理状况有足够充分的了解,仅仅靠辅导员一个人是不可能的。能力强、素质高的学生骨干队伍正好弥补了辅导员精力不足的缺点。学生的思想即使有细微的改变,也逃脱不了这些“侦查员”的眼睛,他们是发现问题的最有效“尖兵”。这些辅导员助手,是第一手资料的收集者、预判者,是同学们和辅导员之间最有效的桥梁,他们把和同学们交流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映给辅导员,关键时刻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可见,有成效的骨干队伍的建立对于辅佐辅导员工作是多么重要。
3、加强新媒体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正向引导作用
各种新媒体是信息时代下获取知识信息的利器。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双重影响,为此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合理使用这把双刃剑,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高校教师应当通过微信和 QQ等社交媒介在与学生的日常沟通和交流中对大一新生的心理状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学生的各种特殊心理状况,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为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疏导,预防各种极端事件的出现。适时弘扬真善美,纠正错误的观念行为,斩断不实谣言的传播途径,加强正向引导。 4、创建专用的新媒体心理教育平台
大学生善于接受新的事物、学习新的知识、使用新的技能,新媒体因其丰富多彩的内容成为了大学生获取知识、学习技能、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为此高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除了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外,还可以充分结合新媒体技术进行操作。比如学校在开设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及相关辅导课程的基础上,还需要创建官方的新媒体教育平台。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中除了在校园里成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咨询部门之外,还需要重点培养一些富有责任心、充满活力的教师,培养拥有时代感的班主任和辅导员,从而能够做好新媒体教育平臺的运行、管理、维护和更新等工作,通过新媒体平台创建微信、微博、论坛等公共性质的心理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合理的平等交流平台,答疑解惑,促进大学生能够进行自我引导,走出迷茫,更加健康的成长。
一旦发现学生有心理问题,辅导员要尽快积极引导与帮扶,帮助学生走出阴霾。
第一,坦诚交流,心灵沟通,是跨越心理障碍的最有效手段。心病尚需心药医。心理问题不可能通过强迫、命令的手段解决,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只有通过坦诚交流、心灵沟通,找到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工作,才可能解决心理问题。第二,通过班会等形式,拓宽沟通途径,及时解答同学们的疑问,消除心理压力产生的根源。
心理问题不是一夜之间产生的,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因此,拓宽沟通途径,即时解答同学们内心的疑问,消除心理压力产生的根源,才是治本之药。有些同学家庭经济困难,这不仅会给他们造成经济压力,更会给他们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从而远离集体,孤立自己。这种孤僻的性格让他们很难融入到现实生活中。为了避免这种结果的产生,可以通过班会、个别谈话、QQ等方式,与同学们进行思想交流,告诉他们: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暂时的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这些暂时的困境所压倒,从而失去精神支柱。树立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创造美好的新生活,这样的人,才是值得尊重的。通过自身努力而改变命运的人,生活才是有意义的。所以即使穿得旧一点,吃得差一点,我们也有理由高昂着头。通过思想交流,让同学们在内心形成人格平等的观念,这样他才会积极乐观起来。
结语:新媒体在转变教育方式、拓宽教育渠道的同时,也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出现了信息过载、价值取向功利化、人际交往能力下降以及情感观念淡薄等新问题。为了解决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使其适应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广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当注意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健康观念,充分利用和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创新教育方式,引导大学生正确地处理各种网络信息。
参考文献
[1] 刘鲁涛,王洪运 . 新媒体环境下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J]. 西部素质教育, 2019,5(04): 94-95
[2] 李焰,马喜亭 . 中美高校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比较 [J].思想教育研究,2010
关键词:新媒体、新生、心理健康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信息海量化的时代,这既给了大学生吸收思想精华,培养鲜明个性提供良好机遇,又让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环境里产生了诸如学习、就业、社交等重重压力,部分家庭困难的学生还会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这些状况给大学生带来种种困扰,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而当压力超出个人所能承受的心理界限时,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一)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发展机遇
第一,新媒体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有利于完善大学生自身的心理机制。大学生处于不断认识和提升自己的关键阶段,他们的感情很丰富且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信息传播的速度快、传播的范围广和传播量较大等独特的优势,因此,新媒体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可以使学生接触和了解多方面的信息资源,更好地认识和感知自己,并将其与自身的实际状况相联系,不断提升自己,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人格品质的养成与提高。第二,新媒体的运用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方式,有利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许多大学生对心理健康咨询存在着很大的抵触心理,不愿让同学和教师知道,即使有了困惑也不主动寻求心理教师的帮助,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新媒体的发展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效的方式,学校可以利用互联网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论坛,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心理困惑,教师也可以建立个人博客网站,在网站上发表有关于心理健康的论文或提出有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为大学生解决心理困惑提供有效的途径,利用互联网传播心理健康知识。
(二)新生常遇到的心理健康问题
1、学习的不适应
學习方式和方法的转变是大一新生面临的最大问题和挑战,学会学习是大学生学习适应的重要目标。大学学习的方式不同于中学,以自主学习为主,老师不会像中学那样严格按照教材手把手地教学。尤其是大一新生进入大学后,新环境中人才汇聚,不少学生在学习上的优势会削弱或消失,从高中时代的“佼佼者”到大学里的“小兵小卒”的巨大落差,往往使很多大学生产生“一落千丈”的挫败感,他们甚至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许多学生高中时在家长和老师的双重推动下把考上大学作为奋斗目标,学习上带有很大的被动性。进入大学后,他们失去了奋斗目标和外界推力,以往学习上的被动心理明显表现出来,面对突然多出来的大把自由时间,不知该如何支配,对这样的自主型学习生活不适应,产生空虚,失落,徘徊,迷茫等负面心理。还有不少学生是从高考紧张过度的极端走向反面,从而放任自己,追求享乐,或沉迷于网络,不能科学合理规划和管理自己的学习、生活,一旦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就会造成心理问题的产生,如果控制不好,也会让那些心理冲突影响到生活、学习。
2、环境的不适应
大学是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环境的变化是新生面临的首要挑战。部分学生,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只身一人来到新的环境。许多问题,困难都需要自己独立解决,部分新生思乡情重,出现适应困难,无法适应集体生活方式。从生活习惯上,气候的变化,饮食方面的差异以及作息和卫生习惯的不同,而引发焦虑,自卑、孤独。有的学生还会出现失眠,厌食等,不少学生因此形成心理阴影。
3、经济压力造成的心理问题
高校贫困生大多数来自贫穷的农村和偏远山区,由于以前长期处于不利的教育环境、生活环境中他们在经济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心理、学习、人际交往、眼界等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
(三)新媒体背景下加强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1、研究高中档案,创建新生档案
大学生入学时都会有相应的个人高中档案,详细记录每位学生中学时期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个性特征和健康状况等。仔细研究这些资料,辅导员对每位学生可以有一个大概的预先认识,做到心里有数,对学生未闻其声,先识其人。可以说,这种对学生档案的研究,其实就是辅导员与档案中的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在新生开学之初,辅导员需要对学生的各种相关信息进行登记,并通过和学生进行谈话,充分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通过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适应状态创建新生的心理档案,并对学生进行积极指导,鼓励那些家庭状况较为特殊,同时自身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能够时刻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利用新媒体创建社会、家庭、学校的互动沟通机制,平等对待所有学生,根据建立详尽的学生档案针对性的开展心理教育指导工作。
2、精心培养一支效率高、能力强的学生骨干队伍。
要想对每位学生的心理状况有足够充分的了解,仅仅靠辅导员一个人是不可能的。能力强、素质高的学生骨干队伍正好弥补了辅导员精力不足的缺点。学生的思想即使有细微的改变,也逃脱不了这些“侦查员”的眼睛,他们是发现问题的最有效“尖兵”。这些辅导员助手,是第一手资料的收集者、预判者,是同学们和辅导员之间最有效的桥梁,他们把和同学们交流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映给辅导员,关键时刻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可见,有成效的骨干队伍的建立对于辅佐辅导员工作是多么重要。
3、加强新媒体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正向引导作用
各种新媒体是信息时代下获取知识信息的利器。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双重影响,为此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合理使用这把双刃剑,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高校教师应当通过微信和 QQ等社交媒介在与学生的日常沟通和交流中对大一新生的心理状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学生的各种特殊心理状况,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为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疏导,预防各种极端事件的出现。适时弘扬真善美,纠正错误的观念行为,斩断不实谣言的传播途径,加强正向引导。 4、创建专用的新媒体心理教育平台
大学生善于接受新的事物、学习新的知识、使用新的技能,新媒体因其丰富多彩的内容成为了大学生获取知识、学习技能、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为此高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除了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外,还可以充分结合新媒体技术进行操作。比如学校在开设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及相关辅导课程的基础上,还需要创建官方的新媒体教育平台。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中除了在校园里成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咨询部门之外,还需要重点培养一些富有责任心、充满活力的教师,培养拥有时代感的班主任和辅导员,从而能够做好新媒体教育平臺的运行、管理、维护和更新等工作,通过新媒体平台创建微信、微博、论坛等公共性质的心理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合理的平等交流平台,答疑解惑,促进大学生能够进行自我引导,走出迷茫,更加健康的成长。
一旦发现学生有心理问题,辅导员要尽快积极引导与帮扶,帮助学生走出阴霾。
第一,坦诚交流,心灵沟通,是跨越心理障碍的最有效手段。心病尚需心药医。心理问题不可能通过强迫、命令的手段解决,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只有通过坦诚交流、心灵沟通,找到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工作,才可能解决心理问题。第二,通过班会等形式,拓宽沟通途径,及时解答同学们的疑问,消除心理压力产生的根源。
心理问题不是一夜之间产生的,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因此,拓宽沟通途径,即时解答同学们内心的疑问,消除心理压力产生的根源,才是治本之药。有些同学家庭经济困难,这不仅会给他们造成经济压力,更会给他们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从而远离集体,孤立自己。这种孤僻的性格让他们很难融入到现实生活中。为了避免这种结果的产生,可以通过班会、个别谈话、QQ等方式,与同学们进行思想交流,告诉他们: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暂时的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这些暂时的困境所压倒,从而失去精神支柱。树立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创造美好的新生活,这样的人,才是值得尊重的。通过自身努力而改变命运的人,生活才是有意义的。所以即使穿得旧一点,吃得差一点,我们也有理由高昂着头。通过思想交流,让同学们在内心形成人格平等的观念,这样他才会积极乐观起来。
结语:新媒体在转变教育方式、拓宽教育渠道的同时,也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出现了信息过载、价值取向功利化、人际交往能力下降以及情感观念淡薄等新问题。为了解决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使其适应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广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当注意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健康观念,充分利用和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创新教育方式,引导大学生正确地处理各种网络信息。
参考文献
[1] 刘鲁涛,王洪运 . 新媒体环境下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J]. 西部素质教育, 2019,5(04): 94-95
[2] 李焰,马喜亭 . 中美高校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比较 [J].思想教育研究,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