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gep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与老师辛勤的教导和采取可行的、适合学生特点的教法是分不开的。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力求让课课都有新鲜感,堂堂都有诱惑力,从而对学生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 素质教育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2.176
  从教育学看,学科教学的任务和目的在于促使學生由知识向能力迁移,只有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学生的文化素质才能得到真正提高。而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主体实践。当代教学论研究表明,技能形成的过程是学生合理运用知识解决多种实际问题和选择活动方式的过程,是一种知识转化为行动的结果。学生学到的知识要转化为技能,没有在一定实际活动中反复练习和运用,是不可能实现的。在一些中学,初中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正异军突起。占据一席之地,并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而得到学生的欢迎。
  一、教给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笛卡尔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德国莱茵兰――法耳茨州教育部明确提出,学生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教育专家叶圣陶则大力提倡启发式,讨论式的方法,主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说出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课本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终生,初中语文新大纲中明确提出:“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特别是创造性思维,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每个语文教师应当认真地理解这些思想和要求,并努力将其体现在自己的教法设计之中,教法设计要紧紧围绕“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创造”这个中心,对于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应着重思考学生会怎样对待这一内容,他们感兴趣吗?怎样做他们才会感兴趣!他们会发现问题吗?他们会发现什么样的问题?怎样做他们才会发现更多的问题?他们会尝试解决问题吗?他们能够解决到什么程度?怎样做才能使他们不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否学会了或巩固了一种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句话,要使教师“教”的活动始终为学生“学”的活动服务,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
  二、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语文活动课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相比,显示出鲜明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优势
  语文活动课的“活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活动。活动课侧重于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因而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就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有明显的区别。
  在教学内容上,它强调语文的社会实用性。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以必修课教材的教学为中心,内容显得狭窄,有时也有点陈旧,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语文活动课则是开放的,其教学内容往往涉及了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并与一定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因而,她能够补必修课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又能给学生具体生动的感受,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方法上,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传统的课堂授课常常过分突出教师的作用,以教师的知识传授和教学思路为中心,学生常常被动接受或被动参与。语文活动课则自始至终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在活动课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自觉参与。活动课的过程,往往是学生自己设计安排、学生自我活动为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着重于让学生在各项具体的实践和运用中获取直接的感性知识和生活体验,着重于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体会、理解。这样做,学生不仅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而且自学能力也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
  三、优化作文批改,提高写作水平
  初中生的作文,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书写上、语言上、结构上、认识上和思想上等方面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而作文批改是教师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手段。怎样优化作文批改,提高写作水平呢?
  (一)淡化精批细改,注重教师讲评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学生要提高写作水平,除了掌握正确的方法外,还要多写多练。学生写的多了,老师如何批改?如果每篇都精批细改,必然会耗费老师的大部分精力和时间,影响教师钻研教材,学生也达不到训练的目的。于是我采取了“全收全看,重点讲评”的方法。“全收全看”意在督促,将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写完的作文(已互批互改)收上来,粗略地看一次,写简要的评论,把重点放在讲评上。多评讲,就是尽可能地增加评讲次数。评讲的走过场是造成作文教学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事实上,评讲是学生作文能力持续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只有多评讲,学生才会尽可能多地接受反馈,对自己的作文及时“扬长救失”;只有多评讲,才能多鼓励,满足学生的学习成就动机。只有多评讲,师生才会共同创进平等、民主、合作的氛围、学生就会在这种自由、自在、自觉的空气中激活思维,焕发创造活力,从而获得作文和人格的双重发展。
  (二)指导互批互改,注重参与意识
  学生互批作文是其中一种简捷有效的方式,写自己的,批改别人的,无异于一文两作。而且能让老师从作文堆里解放出来,有时间致力于钻研教材教法。
  四、阅读方法的指导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创新能力。而能力的提高是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的。具体到语文教学上来说,语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首先就要打下坚实的语文素质基础——学好语文知识。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非常注重落实各项语文知识,以便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打好基础。指导阅读方法,是教读的重点。教师适当讲授有关阅读方法的知识当然是必要的,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密切结合学生的阅读实践,相机指点,令其“开窍”;开窍的次数愈多,学生就愈能悟出规律,教师再导以方法的知识,就能获得预期的效果。
  总之,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广阔的领域。语文教师可以放开思路,大胆实践。只有积极探索,勤于实践,才能找到更有效地路子,使新课程改革收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樊永平.因材施教法在初中语文素质教育中的应用[D].鲁东大学,2013.
其他文献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呼吸系统疾病,不仅需药物治疗,而且还需要精心的护理。针对哮喘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及其具体情况实施不用的心理护理,帮助其建立健康行
通过2003年7月-2005年5月对沙湾县乌兰乌苏镇东海子村甘薯腐烂病展开调查研究,发现甘薯腐烂病对甘薯造成严重损失,发病率高达43%。从大田中采样,通过室内分离,形态描述,测量,
通过不同株行距处理对苜蓿生长发育、群体结构、结实特征以及种子产量影响的研究,发现株距对苜蓿生长速度、茎粗、分枝数、花序数、结荚数、花荚脱落率和种子产量等的影响大
研究多元民族文化格局形成过程中的各文化间交流、互动和认同对于研究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自觉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青海河湟地区是藏文化与汉文化互相影响、彼此吸收
创伤性脊柱骨折临床十分常见,多由突发暴力作用所致。近年来日益增多,其中,伤情较重者多合并脊髓损伤,据报告可达70%以上。能严重致残甚至丧失生命。因病情较重、病情较长,还可继发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伊犁河谷区域小麦病害发生种类增多,危害范围和面积逐年扩大,发生程度年度间波动大,发生模式趋向复杂,次要病害上升到主要病害,偶发性病害突发成灾的潜在危险性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