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是注重“过程与方法”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学习过程,但现实中的不少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上所强调的仍是结果。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1.“重结果”的思维定势来自“解题是为了得到结果”的教学指导思想和实践。教师和教材通常采用解答各种习题的方式对学生实施训练和评价,解答的水平通常是以结果是否正确来评价的,所以,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往往把结果作为教学追求的目标。
2.过去的教材对物理学信息往往以陈述的方式来介绍过程,然后就给出结果,或者以陈述的方式介绍方法,而不是让学生亲历过程。虽然某些情况下,陈述过程和将方法显性化是需要的,但让学生亲历过程和体验过程中的方法却是不可替代的。
3.教师对过程性教学的设计比较生疏,容易机械地套用探究的程序,从而使探究形式化。
为使我们所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物理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经历过程的感受与体验,在欢愉的探究中领悟结果,自主构建物理知识。对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只有引导学生充分感悟过程,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学生透彻地理解并掌握物理知识
物理知识包括物理现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三个要素。物理教师能传授的只是物理信息,物理知识必须靠学生亲身体验才能掌握。物理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当中,应该灵活的处理教材,积极创设条件,利用实验室的现有器材或自治教具或学生身边的简单器材充分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体验,积极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知物理现象,进而扎实地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比如,在“流体流速与压强关系”一节的教学中,我准备了纸片,乒乓球,蜡烛等学生身边的简单常见的器材,完全放开让学生通过分组实验自己探究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学生热情高涨,并用这些器材设计出了大量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我又让学生上台展示并解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从而得出结论。在介绍客机起飞的原理时,我用纸片模拟飞机的机翼,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体验飞机的起飞原理,学生在过程的熏陶中很快掌握了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印象深刻。又如在“声音是什么”一节中,我没有做演示实验,而是让学生用自己身边的纸,笔帽等简单的器材体验了声音产生的原因,学生通过体验牢固地掌握了声音产生的原因。
二、只有引导学生充分感悟过程,才能使学生既获取物理知识又学会科学方法
古语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 达尔文也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可见,学会科学方法是何等重要。物理学方法是物理学发展中的灵魂,学习物理必须学会物理学的基本方法,掌握了物理学方法的学生不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将终生受益。
比如,在“摩擦力”一节的教学中,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我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自己设计出实验的方案,并通过实验来验证,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究理解并掌握实验过程中用的探究方法。又如,在“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一节的教学中,对如何比较出小车的动能大小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学生提出可以用小球撞击木块,看木块被推出去的距离,学生理解了我们把看不到的能量大小转化成了很直观的木块被推出去的距离,使学生在体验中既明“知”又懂“法”,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三、只有引导学生充分感悟过程,才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传统教育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知识、技能、方法、能力方面的培养,很少关注他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如果一个学生的价值观是错误的,他的知识掌握地再好,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前段时间广受社会关注的复旦投毒案,涉嫌投毒的犯罪嫌疑人林森浩正是由于缺乏正确的价值观,由于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对同宿舍的同学黄洋投毒,使得这样一个风化正茂的医学博士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令人惋惜。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得学生拥有健全的心智。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探究过程的严谨与艰辛,感受小组合作的快乐,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比如,在“令人厌烦的噪声”一节教学后,我利用假日,组织学生以环境小组监测成员的身份对自己熟悉的学校环境进行噪声污染的调查。学生利用身边能找到的器材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的数据纪录在表格中,并进行分析。学生有了亲身验之后,能感受到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进一步认识到物理学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还增强了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又比如,在“宇宙探秘”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收集有关日心说创立者哥白尼的资料,了解哥白尼对于西方摆脱教权统治和学术统治枷锁的精神解放所作的贡献。让学生在过程的参与中明白:科学家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艰辛。将探究活动与科学调查结合起来,既可以使学生体验科学与社会性活动的研究过程与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
总之,物理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充分感悟过程,让学生在体验和思考的过程中,在感悟和认知的冲突中,自主发现、构建新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学会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索兴趣,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科学的价值观。
1.“重结果”的思维定势来自“解题是为了得到结果”的教学指导思想和实践。教师和教材通常采用解答各种习题的方式对学生实施训练和评价,解答的水平通常是以结果是否正确来评价的,所以,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往往把结果作为教学追求的目标。
2.过去的教材对物理学信息往往以陈述的方式来介绍过程,然后就给出结果,或者以陈述的方式介绍方法,而不是让学生亲历过程。虽然某些情况下,陈述过程和将方法显性化是需要的,但让学生亲历过程和体验过程中的方法却是不可替代的。
3.教师对过程性教学的设计比较生疏,容易机械地套用探究的程序,从而使探究形式化。
为使我们所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物理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经历过程的感受与体验,在欢愉的探究中领悟结果,自主构建物理知识。对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只有引导学生充分感悟过程,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学生透彻地理解并掌握物理知识
物理知识包括物理现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三个要素。物理教师能传授的只是物理信息,物理知识必须靠学生亲身体验才能掌握。物理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当中,应该灵活的处理教材,积极创设条件,利用实验室的现有器材或自治教具或学生身边的简单器材充分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体验,积极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知物理现象,进而扎实地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比如,在“流体流速与压强关系”一节的教学中,我准备了纸片,乒乓球,蜡烛等学生身边的简单常见的器材,完全放开让学生通过分组实验自己探究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学生热情高涨,并用这些器材设计出了大量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我又让学生上台展示并解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从而得出结论。在介绍客机起飞的原理时,我用纸片模拟飞机的机翼,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体验飞机的起飞原理,学生在过程的熏陶中很快掌握了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印象深刻。又如在“声音是什么”一节中,我没有做演示实验,而是让学生用自己身边的纸,笔帽等简单的器材体验了声音产生的原因,学生通过体验牢固地掌握了声音产生的原因。
二、只有引导学生充分感悟过程,才能使学生既获取物理知识又学会科学方法
古语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 达尔文也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可见,学会科学方法是何等重要。物理学方法是物理学发展中的灵魂,学习物理必须学会物理学的基本方法,掌握了物理学方法的学生不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将终生受益。
比如,在“摩擦力”一节的教学中,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我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自己设计出实验的方案,并通过实验来验证,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究理解并掌握实验过程中用的探究方法。又如,在“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一节的教学中,对如何比较出小车的动能大小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学生提出可以用小球撞击木块,看木块被推出去的距离,学生理解了我们把看不到的能量大小转化成了很直观的木块被推出去的距离,使学生在体验中既明“知”又懂“法”,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三、只有引导学生充分感悟过程,才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传统教育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知识、技能、方法、能力方面的培养,很少关注他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如果一个学生的价值观是错误的,他的知识掌握地再好,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前段时间广受社会关注的复旦投毒案,涉嫌投毒的犯罪嫌疑人林森浩正是由于缺乏正确的价值观,由于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对同宿舍的同学黄洋投毒,使得这样一个风化正茂的医学博士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令人惋惜。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得学生拥有健全的心智。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探究过程的严谨与艰辛,感受小组合作的快乐,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比如,在“令人厌烦的噪声”一节教学后,我利用假日,组织学生以环境小组监测成员的身份对自己熟悉的学校环境进行噪声污染的调查。学生利用身边能找到的器材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的数据纪录在表格中,并进行分析。学生有了亲身验之后,能感受到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进一步认识到物理学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还增强了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又比如,在“宇宙探秘”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收集有关日心说创立者哥白尼的资料,了解哥白尼对于西方摆脱教权统治和学术统治枷锁的精神解放所作的贡献。让学生在过程的参与中明白:科学家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艰辛。将探究活动与科学调查结合起来,既可以使学生体验科学与社会性活动的研究过程与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
总之,物理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充分感悟过程,让学生在体验和思考的过程中,在感悟和认知的冲突中,自主发现、构建新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学会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索兴趣,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科学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