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旧犹新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fon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周谷城《中国政治史》
  
  周谷城先生的旧著《中国政治史》,最近由中华书局重印出版了。这本书虽写在四十多年前,但今天读来仍能给人以新鲜之感。
  顾名思义,人们也许会以为它是讲历代理乱兴衰的,但看了周谷城先生书前的《弁言》,便知其实不然。周谷城先生说:“本书不是政治思想史,不是政治制度史;更与一般专讲理乱兴衰的政治史绝不相同。理乱兴衰为政治现象。然政治现象实为各种社会势力所造成。故善为政者,应该洞明每一时代支配政治的主要社会势力。”“洞明每一时代支配政治的主要社会势力”,这便是本书研究的重点。很显然,如果说一般政治史对历史上的政治现象只满足于知其然的话,那么,周谷城先生的《中国政治史》却要进一步,即要知其所以然。可以说,这正是这部《中国政治史》的特色。
  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摩尔根就提出:“人类的经验只产生两种政治方式……第一种,也就是最古的一种,我们称之为社会组织,其基础为氏族、胞族和部族。第二种,也就是最晚近的一种,我们称之为政治组织,其基础为地域和财产……这两种方式在性质上根本不同。一属于古代社会,一属于近代社会”(《古代社会》第二章《易洛魁人的氏族》)。周谷城先生在本书开篇即引用了摩尔根的这段话,来肯定这“两种社会型”,并且在以后的论述中,还不断援引摩尔根的成果加以印证。这说明,周谷城先生是极为重视摩尔根的科学成果的。他力求借助这些成果,来开拓自己的研究领域。无疑,借助这些成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摩尔根在他自己的研究领域内独立地重新发现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恩格斯:《致卡尔·考茨基》)。而只有这种科学的历史观,才能正确地解释历史上出现的各种政治现象。
  “唯物史观是以一定历史时期的物质经济生活条件来说明一切历史事变和观念、一切政治、哲学和宗教的。”(恩格斯:《论住宅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政治史》在考察我国历史上的各种政治现象时,正是较好地把握了这一点。它较为清楚地揭示了,历史上的各种政治现象,一无例外,都是代表一定经济(或阶级)利益的不同社会势力所造成的,这种社会势力,在摩尔根所谓的“社会组织”阶段,是氏族、胞族和部族,而在“政治组织”阶段,则是阶级。
  周谷城先生从姓和氏的区别入手,详细考察了我国古代氏族的情况。这些氏族,虽然有代表同一血统的姓和代表同一地方的氏的区别,并且由于蕃衍,也有争夺较好自然条件的栖息之地的矛盾,但历史证明,它们都逐渐由氏族而部族、由部族而民族的联合了起来,怎样解释这一历史现象呢!周谷城先生说:“综括说来,氏族的联合,只有一个原因,曰:争得生存的必要条件是也。分别说来,却有两项:一曰抵抗天灾,二曰抵抗外侮。”(本书第一篇第二章第二节《由氏族到部族》)这就是说,由于当时生产力极其低下,他们不联合起来,就无法对付这些威胁生存的天灾和人祸,或者说,他们正是要生存下去,才不得不联合起来。当然,这种由小渐大的联合,由于种种原因,决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有战争的征服,也有道德的感召。但无论怎样,这种联合必然以一个强大的氏族为中心则是不言而喻的。这样,这个强大的氏族首领便在联合中逐渐成了部族以至民族的共同首领,而我国历史上的尧、舜、禹,乃至周天子等就是这样的首领。在这里,作者显然不是简单地说,在我国历史上曾存在过某种政治现象,而是着力从当时“各种社会势力”的活动中,探索这种政治现象所以出现的必然性。因之,它能使读者透过这些历史知识看到更深刻的东西。这是本书的一个特点。
  本书另一个特点是逻辑线索十分清楚。例如,周谷城先生认为,自周平王东迁洛邑以后,以血统为中心的氏族社会开始解体,而以财产和地域为中心的政治社会开始确立。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周谷城先生用一章的篇幅首先讲述了“社会经济的变革”。他指出,由于部族的联合,无谓的战争减少了,各部族完全定居了,于是促进了农业发展。农业发展的结果,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一、对统治阶层来说,“因农业发达,他们从农民方面征取的剩余农产品极多……结果生活奢淫,统治能力丧失,自身崩溃”。(本书第二篇第一章第一节《农业进步与地主》)二、正因为统治阶层的无限奢求,“各部族间关于土地的争夺战乃日加多”。三、“争夺的结果,便是土地集中于少数人之手”。这少数人主要是商人和“士”,前者成了工商奴隶主,后者则成了地主。四、由于工商奴隶主和地主能满足贵族的奢望,于是他们开始受到重视,并最终“成了支配时代的重要阶级”。管仲相齐、商鞅相秦等,都是这方面的史实。由于他们从本阶级的利益出发,施行了一系列新政,都促进了各自所在侯国的发展和强盛,于是周天子成了傀儡,开始了大国争霸的局面。霸主支配下的政治,就是本书所谓的“霸政”。霸政的出现,意味着周天子共主的资格已经衰微,旧的联合已经瓦解;但新的、统一的集权国家尚未建成,霸政正是在新旧交替的过渡时期的特殊产物。到秦汉统一,便最终结束了这种过渡形态,而建立了“政治社会中‘最初的’政治形态”——集权帝国。这里,周谷城先生由经济而阶级,由阶级而政治的探索和逻辑路线是十分清楚的,它贯穿全书,反映了作者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正确看法,从而才使本书对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各种政治现象,作出了比较合乎实际的解释。
  本书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贯通古今,它和作者的另一史著《中国通史》一样,从上古一直写到了“五四”运动。通古今,这是自司马迁《史记》以来,我国史著的优良传统之一,它更能使人看清,历史上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例如,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当周室衰微,而秦汉帝国尚未建立之前,是大国争战的霸政时期。同样,当唐室衰微,而宋的绝对专制尚未建立之前,亦是互为争战的五代混战时期。近代也是一样,当清室衰微,而新政权尚未建立之前,也恰恰经历了一个军阀混战的时期。周谷城先生说:“这是中国特有的现象。盖国土的幅员辽阔,最便于军人势力的发展,最易于酿成军阀割据的局面”(第三篇第三章第三节《绝对专制的酝酿》)。他说:“每届社会变革之时,总不能不一度利用军事势力;而每一度利用军事势力,便不免要遇到军阀割据之时。中国历史上的军阀割据并不止一次,都可以作社会发展的反映看。整个社会,总是依循着社会发展阶段而发展的。军阀割据,只是社会发展的反映或回波”。(同上)这些分析,把古今事件联系了起来,不仅使读者加深了对这些事件本身的认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使读者看到了这些事件所以发生的必然性和规律性。由上所述,不难使人看出,本书并不侧重于对历史上政治思想家及其流派的评介,也并不着重于考察我国历朝各项政治制度的得失。本书所研究的,只是造成我国历史上各类政治现象的社会势力,研究这些社会势力的消长及其影响。这是本书最大、也是最突出的特点。
  最后,还需要提及的是,本书绝少空洞的议论,它的论述,是建筑在丰富的史料之上的。特别是先秦部分,作者广征六经、《史》、《汉》,出入于甲骨文、钟鼎文之间,引证极为丰富。同时,作者还非常注意前人和时人的研究成果,顾炎武的《日知》,崔东璧的《考信》,赵翼的《札记》,特别是罗振玉、王国维、刘师培等著名学者的研究成果,多在引用之列。“书中所引史料,均摘录原文,注明出处,以存真相。”(《弁言》)表现了作者的严谨学风。
  本书自一九四O年由中华书局初版以来,曾重印过四次,没有修订。这次重印,作者首先将全书相当于“的”字的“之”字,改作了“的”,以适应当前读者的习惯用法。其次,第五篇的最后一节,即《五四运动的影响》,是新写的,取代了原来的这一节,表现了作者不断探索和对读者的负责精神。
  一九八三年五月(《中国政治史》,周谷城著,中华书局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第一版,1.20元)
其他文献
许纪霖:1957年生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大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20世纪中国思想史和知识分子的研究,以及上海的城市文化研究。代表作有《中国知识分子十论》《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安身立命:大时代中的知识人》等,近日出版新书《脉动中国:许纪霖的50堂传统文化课》。  许纪霖未曾料到,自己会以这样一种方式成为新闻
在中国戏剧史上,杂剧据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就剧本的流传来说,元代杂剧是较为幸运的,不单保存下来三十种当时的坊刻本,而且一直到明代还有许多名家从事搜集、考藏、镌刻和评骘。其中最为易致的是被人称做元代杂剧的“功魁祸首”的吴兴臧氏(懋循)雕虫馆在万历四十四年丙辰(一六一六)交由博古堂绣梓的《元曲选》十集、二十卷、一百种。然而,能够把现存元代杂剧做出前无古人的最称完备的总结工作,则不能不推以长乐郑西谛(振铎
古人读书,左图右史。今人注书,往往右有史而左无图。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等编选的《唐诗选注》下册温庭筠《过陈琳墓》:    “曾于青史见遗文,  今日飘蓬过古坟。”  选注者注“古坟”云:“指陈琳的坟墓,墓在下邳(……今江苏省宿迁县东南)。”并且引述《咸丰邳州志》卷十九证之曰:“陈琳墓,在旧城,见《九域志》。”    这些注文有根有据,注释详赡,可谓右有史矣。可惜却因左无图而把邳县和宿迁的方
1921年,周恩来(后排右三)和他的两名入党介绍人张申府(后排左一)、刘清扬(前排右二)及其他朋友在法国巴黎合影。  2019年3月26日,法国巴黎,习近平、马克龙、默克尔、容克一同走进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会场,现场掌声雷动。  如果把历史坐标往前推进100年,彼时的巴黎也在举行一场事关全球的重要会议——巴黎和会。那时,步入会场、主导会议的“四巨头”是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
《论德国》是德国杰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海涅两部重要著作《论浪漫派》和《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的合集。海涅写这两本书显然不是偶然的。从直接的原因讲,法国贵族女作家德·斯太尔夫人写了一本题为《德意志论》的专著,从文学、艺术、哲学、伦理学、宗教等方面系统地评述了德国精神领域,字里行间充溢着为封建中世纪社会招魂的立场和观点。为此,海涅认为有必要廓清这些错误看法。从根本的原因讲,海涅试图从德国现实社会特别是
读瞿秋白的两部旅俄通讯    在我国,最早记叙十月革命后苏联初期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作品是瞿秋白的《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一九五五年六月在纪念秋白壮烈牺牲二十周年的时候,茅盾同志曾用“清醒的现实主义”一词评价这两部作品,指出它们怎样教育了当时那些幻想“革命”一下子就能造出一个“极乐世界”的“太幼稚太天真的人”。今天,我们整个民族正在为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这种“清醒的现实主义”,对于我们观察问题、
消息报道:有个出版社要编写一套《中国历代名人传丛书》,“上自古代,下至近代,凡在我国历史上发生过重大影响或作出过重大贡献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教育家、农民起义领袖以及民族英雄等等,基本上都已囊括在内。”“全套一百种,将于三、五年内陆续出齐。”这里且不计“等等”,光是列举的政治、军事云云,已有八家,而且“上自古代,下至近代”,“都已囊括在内”,一共一百人!这个“囊”口,无乃太
彭士禄  “我的心愿就是,希望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须发皆白的彭士禄对着镜头说了这么一句话。这位96岁的老人是中国第一代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见证了中国轰轰烈烈地发展。建党百年之际,《环球人物》记者拜访了彭士禄。为国贡献了大半生,看到新中国今天的发展,九旬老人很是欣慰。颠沛流离的烈士遗孤  彭士禄的童年,在颠沛流离中度过。革命先烈彭湃牺牲时,彭士禄只有4岁。他说,那时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在一个下着
唐以文学史家、评论家、作家名世,还善写杂文。解放后成长的读者,对他的了解多尽于此。其实,搞学问,写杂文,要做到文章文情并茂,开合自如,除了学识、见地之外,不能没有写抒情散文的基础。否则,仅以杂文而言,必然变成几条干巴巴的言论,或者先讲一个历史典故,然后引申几句,道理虽对,离“文章”的要求却还远。现在唐将他历年所写叙事散文、抒情散文,旁及忆旧怀人、远游揽胜之作,集为一册,题名《生命册上》出版(浙江文
2020年1月,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新任总理米舒斯京(左)共同出席会议。  俄罗斯新总理米哈依尔·米舒斯京上任仅十多天,就遇到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严峻挑战,但他的行动很迅速。  1月2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专题会议上表示,要最大限度减少染病致死人数。俄政府要竭尽所能,“确保所有人都为此做好了准备”。俄媒当日报道,米舒斯京批准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指挥部班子,任命副总理戈利科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