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有没有一个善抓发展、科学发展的农村基层组织,有没有一个政治素质高、致富本领强、协调能力好的党支部书记,已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改革创新乃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河南省淮阳县大胆创新,积极谋划,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以淮阳县为例,分析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期获得突破。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方法
(一)创新选人方式,优化队伍结构
一是公开透明选人。全面推行党支部书记“两推一选”工作。二是拓展视野选人。进一步打破年龄、身份、资历、行政村地域的限制。注重从种植型、养殖型、加工型、服务业型、农民经纪人型等各类能人中培养选拔。目前淮阳县“五型”村支书342人,占68.8%。三是跨村任职选人。整合村级组织资源,探索实行党组织书记兼职、跨村任职,逐步实现了以强带弱、城乡协调、共同发展。四是村协兼职选人。注重农村行业协会和基层组织的有效链接,积极探索农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协会党组织书记,村党组织成员和村协会成员相兼任的新路子。村协兼职的做法,有力地推动了淮阳县农村经济的发展。近两年来,淮阳县由“村党支部书记+协会”带领创建农村党建示范点38个、辐射带动了200多个村、5000名农民走上了协会兴村,产业致富的道路。
(二)强化教育培训,提高能力素质
一是开展集中培训。淮阳县委在县委党校组织开展了8期村支书培训班,对497名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全部轮训一遍。二是开展学历教育。三是组织专业技能培训。由淮阳县委组织部牵头,组织部干训科、人社局利用劳动技能培训专项资金,免费对村党支部书记进行技能培训。四是组织外出培训。五是开展后备干部队伍培训。为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坚持互帮互带,搭建工作平台
坚持把机关、社区、农村纳入一体化工作格局,积极探索城乡联动,互帮互带的新路子。
1.实施机关部门帮带。淮阳县委每次农村工作重要部署或党建活动,均组织县直部门结对帮扶,并选派机关干部下乡入村帮助行政村支部开展工作。
2.强村与弱村结对帮带。围绕“以强带弱、相互促进,发展富民”的思路,选择地域相近、产业相似的村结成联建对子,以“支部+支部”“党员+农户”等方式深入开展结对帮扶,积极探索共建共促共赢的新途径。通过强村与强村、强村与弱村结对帮带,使强村更强,弱村变强。
3.“双强”村党支部书记结对帮带。淮阳县委鼓励有致富能力的村党支部书记采取扶志、扶持、扶资等多种形式,带动农民致富。
(四)实行目标管理,激发内在活力
1.目标管理。淮阳县委制定下发了《农村党组织年度党建工作责任目标》,年终,由县委组织部客观实际地评价全县497个行政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实绩。根据考核结果,各乡镇按15%的比例确定优秀村党支部书记。
2.公职化管理。即对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待遇实行结构工资制,即“基本补贴+效能补贴制”。实际银行卡发放形式,按月定时发放,村支书一人一卡。对离任村支书,也实行一人一卡。
3.政策倾斜。积极推荐政治素质高、参政议政能力强的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二、几点启示
启示一:
加强农村基层党支部队伍建设,科学选任是前提。淮阳县按照“好中选优、配优配强”的原则,科学建立选任机制,严格选人标准、拓宽选人视野、完善选人方式,注重从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中“选优”,从企业管理骨干和致富能手中“拔萃”,把一大批思想政治素质好、致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一好双强”优秀党员选拔为村党支部书记,使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年龄缩小、学历提高、能力增强、结构优化。淮阳县加强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选任机制,才能真正把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人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的总体素质才能明显改善,队伍建设才能得到切实加强。目前,淮阳县“双强”村党支部书记达到365人,占全县行政村党支部书记的73.4%,412个行政村党支部达到“五好”标准,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82.9%,其中10个行政村党支部被授予河南省“五好”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淮阳县被河南省委组织部命名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县”。
启示二:
加强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提升素质是基础。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的素质和能力,决定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水平。近年来,淮阳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坚持专题培训、基地培训和外出培训相结合,整合培训资源,丰富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进一步提升了广大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和胸襟,增强了他们的实用技能和工作能力,切实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带动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
启示三:
加强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创新载体是关键。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创新活动内容,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在提高实效性上下工夫,在增强创造力上做文章。淮阳县开展了机关部门帮带、强村弱村联姻、“双强”支书、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等活动,促进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一体化党建工作新格局,为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提供了实现价值的全新舞台,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启示四:
加强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规范管理是根本。淮阳县通过制定《农村党组织年度党建工作责任目标》,明确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岗位目标职责,形成与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相适应的岗位责任和监督约束工作机制。并借助公职化管理模式,进一步强化了对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的监督,完善了“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制度,重点抓好对行政村党支部书记监督制度的落实,以机制管人、依制度管事、靠纪律约束,加大对不合格村党支部书记的处置力度。
启示五:
加强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政策激励是保障。实践证明,合理的激励保障制度是充分调动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工作积极性的重要保证。淮阳县通过健全工资待遇增长、生活保障、政治激励等制度的建立,在淮阳县形成“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的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长效机制,激发村党支部书记干事创业的热情,增强了基层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岗位的吸引力。
作者单位:中共淮阳县委党校
近年来,河南省淮阳县大胆创新,积极谋划,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以淮阳县为例,分析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期获得突破。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方法
(一)创新选人方式,优化队伍结构
一是公开透明选人。全面推行党支部书记“两推一选”工作。二是拓展视野选人。进一步打破年龄、身份、资历、行政村地域的限制。注重从种植型、养殖型、加工型、服务业型、农民经纪人型等各类能人中培养选拔。目前淮阳县“五型”村支书342人,占68.8%。三是跨村任职选人。整合村级组织资源,探索实行党组织书记兼职、跨村任职,逐步实现了以强带弱、城乡协调、共同发展。四是村协兼职选人。注重农村行业协会和基层组织的有效链接,积极探索农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协会党组织书记,村党组织成员和村协会成员相兼任的新路子。村协兼职的做法,有力地推动了淮阳县农村经济的发展。近两年来,淮阳县由“村党支部书记+协会”带领创建农村党建示范点38个、辐射带动了200多个村、5000名农民走上了协会兴村,产业致富的道路。
(二)强化教育培训,提高能力素质
一是开展集中培训。淮阳县委在县委党校组织开展了8期村支书培训班,对497名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全部轮训一遍。二是开展学历教育。三是组织专业技能培训。由淮阳县委组织部牵头,组织部干训科、人社局利用劳动技能培训专项资金,免费对村党支部书记进行技能培训。四是组织外出培训。五是开展后备干部队伍培训。为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坚持互帮互带,搭建工作平台
坚持把机关、社区、农村纳入一体化工作格局,积极探索城乡联动,互帮互带的新路子。
1.实施机关部门帮带。淮阳县委每次农村工作重要部署或党建活动,均组织县直部门结对帮扶,并选派机关干部下乡入村帮助行政村支部开展工作。
2.强村与弱村结对帮带。围绕“以强带弱、相互促进,发展富民”的思路,选择地域相近、产业相似的村结成联建对子,以“支部+支部”“党员+农户”等方式深入开展结对帮扶,积极探索共建共促共赢的新途径。通过强村与强村、强村与弱村结对帮带,使强村更强,弱村变强。
3.“双强”村党支部书记结对帮带。淮阳县委鼓励有致富能力的村党支部书记采取扶志、扶持、扶资等多种形式,带动农民致富。
(四)实行目标管理,激发内在活力
1.目标管理。淮阳县委制定下发了《农村党组织年度党建工作责任目标》,年终,由县委组织部客观实际地评价全县497个行政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实绩。根据考核结果,各乡镇按15%的比例确定优秀村党支部书记。
2.公职化管理。即对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待遇实行结构工资制,即“基本补贴+效能补贴制”。实际银行卡发放形式,按月定时发放,村支书一人一卡。对离任村支书,也实行一人一卡。
3.政策倾斜。积极推荐政治素质高、参政议政能力强的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二、几点启示
启示一:
加强农村基层党支部队伍建设,科学选任是前提。淮阳县按照“好中选优、配优配强”的原则,科学建立选任机制,严格选人标准、拓宽选人视野、完善选人方式,注重从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中“选优”,从企业管理骨干和致富能手中“拔萃”,把一大批思想政治素质好、致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一好双强”优秀党员选拔为村党支部书记,使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年龄缩小、学历提高、能力增强、结构优化。淮阳县加强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选任机制,才能真正把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人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的总体素质才能明显改善,队伍建设才能得到切实加强。目前,淮阳县“双强”村党支部书记达到365人,占全县行政村党支部书记的73.4%,412个行政村党支部达到“五好”标准,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82.9%,其中10个行政村党支部被授予河南省“五好”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淮阳县被河南省委组织部命名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县”。
启示二:
加强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提升素质是基础。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的素质和能力,决定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水平。近年来,淮阳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坚持专题培训、基地培训和外出培训相结合,整合培训资源,丰富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进一步提升了广大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和胸襟,增强了他们的实用技能和工作能力,切实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带动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
启示三:
加强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创新载体是关键。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创新活动内容,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在提高实效性上下工夫,在增强创造力上做文章。淮阳县开展了机关部门帮带、强村弱村联姻、“双强”支书、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等活动,促进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一体化党建工作新格局,为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提供了实现价值的全新舞台,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启示四:
加强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规范管理是根本。淮阳县通过制定《农村党组织年度党建工作责任目标》,明确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岗位目标职责,形成与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相适应的岗位责任和监督约束工作机制。并借助公职化管理模式,进一步强化了对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的监督,完善了“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制度,重点抓好对行政村党支部书记监督制度的落实,以机制管人、依制度管事、靠纪律约束,加大对不合格村党支部书记的处置力度。
启示五:
加强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政策激励是保障。实践证明,合理的激励保障制度是充分调动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工作积极性的重要保证。淮阳县通过健全工资待遇增长、生活保障、政治激励等制度的建立,在淮阳县形成“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的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长效机制,激发村党支部书记干事创业的热情,增强了基层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岗位的吸引力。
作者单位:中共淮阳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