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新时代交响音乐创作和演出呈现出可喜局面,在京沪及全国各地,都涌现出不少力作。然而,其题材内容虽然宽泛,但还仍可进一步扩展,并应注重表达作曲家的内心感受;其表现形式虽然多样,但仍需进一步创新,并力求在“思想精深”的前提下,做到“艺术精湛”和“制作精良”。重视青年作曲家的培养,加强理论评论队伍建设,亦是中国交响音乐从“高原”到“高峰”的重要举措。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代交响音乐创作和演出呈现出可喜局面,在京沪及全国各地,都涌现出不少力作。然而,其题材内容虽然宽泛,但还仍可进一步扩展,并应注重表达作曲家的内心感受;其表现形式虽然多样,但仍需进一步创新,并力求在“思想精深”的前提下,做到“艺术精湛”和“制作精良”。重视青年作曲家的培养,加强理论评论队伍建设,亦是中国交响音乐从“高原”到“高峰”的重要举措。
其他文献
"中国音乐学""中国艺术学"等概念范畴,只是"科学"意义上的"某某学在中国",因为"科学"无问西东,只有真伪高低之别.但这些学科既是科学,更是人文学科,必须以人为本、高扬人文价值.照搬立足于西方人文实践的音乐学及艺术学,并视之为能涵盖、囊括和指导中国音乐研究、艺术研究的"科学"(或"人文科学"),难免张冠李戴、削足适履.中国的音乐学、艺术学等学科,在"把目光投向人"的同时,要自觉回归人文学科(即人学)范畴,立足历史悠久自成体系而又成就辉煌的中国音乐、艺术传统,依据文化价值相
《新唐书》由于书成众手、增事简文等原因,导致谬误较多.前修及时贤已指出该书音乐史料谬误十余处,贡献良多.今又发现此类谬误六处:(1)秦王李世民凯旋长安、用前后部鼓吹不在武德四年六月而在七月,封天策上将、受赐前后部鼓吹及九部乐也不在六月,而在十月;(2)唐太宗陈十部乐送回纥等部首领回蕃不在贞观四年,而在贞观二十一年;(3)唐太宗飨突利失奏《庆善》《破阵乐》及十部乐不在贞观十六年,而在贞观十七年;(4)窦琎未曾任过协律郎,武德九年参与修定雅乐时其官职是秘书监而不是协律郎;(5)仪凤二年韦万石的官职不是太常卿,
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创校初期十年间(1927—1937)已形成蔚为可观的人才培养规模和臻于完善的科组设置体系,兼收并蓄地借鉴国际通行的成熟专业音乐教育标准,在坚持合理扬弃的原则基础上构建起的音乐教育制度,满足了高等专门音乐人才培养需求,既掀开了独立建制高等音乐院校,培养音乐专门人才的篇章,又为之后出现的其他音乐教育机构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和参考的典范;其培养的大批音乐专才,也为全国的各类音乐机构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和先进的思想理念,成为我国近现代音乐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微电影《蓝柳》的音乐采用纯人声无伴奏合唱的艺术表现方式.作曲家徐坚强用新颖、独特的音乐语言对微电影故事情节进行了诠释.作曲家将中国音乐元素与现代创作技法融为一体,运用特殊音程建构旋律与和声,采用节奏变化、力度对比以及静默等表现手法进行音乐叙事,其中的戏曲念白、音乐结构、民乐拟声、调式节奏等方式,都具有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
2021年8月26日至28日,"2021·上海·中国音乐心理学第七届学术研讨会"在线上举行并进行同步直播.会议由中国音协音乐心理学学会、上海音乐学院主办,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音乐艺术研究院(原音乐研究所)承办,研究生部、音乐教育系协办.会议得到上海音乐学院2021年高水平地方高校试点建设项目"音乐审美心理学实验中心—音乐听觉感知研究"支持.会议包含两场学术讲座、3场主旨演讲、14场主会场演讲、86场分会场发言、一场专家对谈及自由发言、两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
传统声音训练方法认为,"声音"是一种可以打磨的"手工艺品",但忽略了"语音生成的完整性".菲茨莫里斯声音训练不仅继承了传统方法的"生物性",而且打破了根深蒂固、僵硬的"呼吸模式".它运用"解构"和"重构"方法,通过身体非自主震颤体式重建正确的呼吸模式;利用"声音的生理本质"的概念,将声音训练方法成为一种更具科学导向的跨学科方法;不仅是对身体能量意识的"衍伸",而且对以身体"生理运动肌理""呼吸的想法"为核心推进"声音"具有积极意义.
2021年8月22日至27日,第四届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美学与当代音乐研究(国际)主题讲坛暨艺术学理论暑期研习班在线下及线上如期举行.由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承办、上海音乐学院音乐艺术研究院(原音乐研究所)协办的第四届主题讲坛,经周密筹划设计与前期准备,不仅持续强化艺术学理论研究的中国化定位与国际化视野,更是采取了有较高难度与实施复杂性的线下线上同步开展方案,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的条件下圆满落下帷幕.
佤族司岗里神话的历史表述主要体现为对宇宙起源结构的借镜、对他者差异的尊重、对祖先的追溯以及对社会变迁所做出的调适。而上述种种又是融为一体的,结构的重复与祖先的追溯构成司岗里的基本叙事传统,对他者的表述以及朝向当下的调适又是对司岗里叙事传统的实践和重构。
中国民族管弦乐的产生与发展,始终被赋予文化使命,代表着国人追求科学、新知的人文诉求。在百年历史发展中,中国民族管弦乐经历了两次“从学习模仿到融合创新”的历程。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民族管弦乐创作空间活跃,并呈现出“主题性”创作繁荣、多元跨界、青年一代作曲家迅猛崛起以及观念、技法不断突破创新等新的创作特征,展现出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多元并存的文化景观。这正是从“高原”到“高峰”的历史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