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zyDes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点说略]
  羁旅诗通常表现客居他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向往。这些感情是人类亘古相通的,容易引起共鸣,所以羁旅诗大多浅显易懂,符合《考试说明》上“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的要求,因此羁旅诗倍受命题入的青睐。综观近三年全国卷高考试题。2004年甲卷张籍《秋思》和丙卷晏几道的《鹧鸪天》。2005年乙卷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都是羁旅诗,所以我们应更多地关注这类诗歌。
  
  [经典链接]
  (2005年全国卷乙)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①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②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考点透析:①题是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考生需要调动自己的想象。在头脑中形成这样一副画面:在冬至夜里,白居易孤苦零丁,抱着膝头,瑟瑟发抖,只有影子相伴。作者的心情可想而知。②题的第一问,实际上是考查表达技巧的,作者从对面落笔,想象家人夜深围坐,谈论着远方的行人,来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思念。第二问是考查对语言的把握,这又隐性地考查了考生对作家流派和写作风格的了解。白居易的诗,平白如话,相传不识字的老妪都能听懂,这首诗也体现了这个特点。
  参考答案:①“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②第一问: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作者从对面落笔,不说自己想家,而说家人想念自己,更突出了自己的“思家”之情。第二问:诗的语言朴实无华,晓畅易懂。
  
  [技法点睛]
  鉴赏羁旅诗应从以下几点切入:
  1.把握情感类别。羁旅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四类: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马致远的《秋思》等。⑦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等。③抒发独居它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等。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如2004年江苏卷柳中庸的《征人怨》。
  2.挖掘关键字词。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情”、“冷”、“空”、“独”、“故园”、“相思”等。这是鉴赏的切入点。2004年丙卷晏几道的《鹧鸪天》,词中的“不如归”就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试题第2问)的关键;2005年广东卷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标题中的“怀归”是解读诗歌的钥匙。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2005年全国卷乙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和2006年江苏卷元代词人魏初的《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都写于特殊的日子。
  3.留心四种意象。羁旅诗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意象有:①“望月怀远”,如2001年春季上海卷杜甫的《月夜忆舍弟》;②“鸿雁传书”,如2003年春季北京卷比较鉴赏韦应物的《闻雁》和赵嘏的《寒塘》:③“折柳送别”,如2002年全国卷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④“杜鹃啼血”,如2004年全国卷丙卷晏几道的《鹧鸪天》等。
  4.注意两种手法。羁旅诗除了使用惯常的“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等表达技巧外,还有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①乐景衬哀情。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用春光融洽反衬客居思归的情感。②侧面落笔。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如杜甫的《月夜》、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提升演练]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说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①这首诗前两句写景,请分析当时诗人的心境。
  ②诗评家认为此诗妙在后两句,请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作简要分析。
  ③《全唐诗》录入此诗时,“落”写作“在”字,请你说说是“落”字好,还是“在”字好?
  参考答案:①当时诗人孤独无眠,久久望月苦思,心境颇为凄凉。②后两句不直抒自己入骨的相思之情,而用委婉的问句表达,这样便饱含言外之意:“在望月的许多人中,秋思最深的恐怕只有我啊!”③“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给人以形象的动感,仿佛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在”字相形见绌,平淡寡味。(答“在”字好,言之成理也能得分。)
  
  [作者单位:陕西镇安中学]
其他文献
2006年的文坛已经成熟了,有更多的人学会了炒作和商业包装,博客这东西也成功地从私人网志转化为贴大字报彼此谩骂和甩闲话的专用烂墙头,一些媒体人整天趴在烂墙头上观望,眼巴巴等着风吹草动,而这样的目光影响了职业的判断。  2006年的文坛已经成熟了,育更多的人学会了炒作和商业包装,博客这东西也成功地从私人网志转化为贴大字报彼此谩骂和甩闲话的专用烂墙头,一些媒体人整天趴在烂墙头上观望,眼巴巴等着风吹草动
期刊
母语情  一考生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语,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传承了太多的民族底蕴,太浓厚的民族感情。作为一个中国人,在当今世界多元竞争与交汇的时代,向着五湖四海的兄弟朋友喊出中国话,将是怎样一种自豪与荣耀。  汉语,在经历千百年历史的沉淀后,反而更见香醇。我常常在古典诗词中捕捉古代汉语的魅影,并在有意无意间体会古今一脉相承的丝丝缕缕的联系。  究竟是哪一个不平凡的喉咙吟出了汉语的第一个音符
期刊
紫色的守望  高三⑻班曹 婧    一  不知不觉,2005年夏季悄悄走过。转眼,17岁的我便要读高三了,在金秋来临之际。  学长们都说,高三生活苦不堪言,是无言的抗争,更是昏天暗地的历程。  以前,我或许没有发言权。但现在,我拿到了这张pass卡,拥有了这权利,只是所思所感却有所不同。    二  初上高三,我还是迷茫的,印象中高三应该很紧张的。若说别的年级用周算时间,那么高三就得用天算了。我总
期刊
由小作家联盟网站负责策划和操作的2006年度中国十大80后作家排行榜(“小作家排行榜”)评选活动于2006年底揭榜,排行前10名的依次是:金瑞锋、韩寒、李傻傻、张悦然、刘卫东、白雪、麻宁、李海洋、林静宜、春树。关于此次评选的标准.小作家联盟网站负责人陈平强调:“我们作为熟悉80后内情的人。人品、文品、文学性、艺术性、思想性、创造性、变化性、个性化、情感化、技巧化、想象力、才华、潜力、80后自己的意
期刊
走进妈妈的门  311班 邓海花    我轻轻地推开房门,一缕阳光飞快地穿过我,又溜走了。夕阳西下,我看见妈妈在偷偷哭泣。她像个小孩,蜷在床上,把自己的秘密包得很紧。窗外摇曳的树枝晃着她柔弱的双肩,在为夏天送别的蝈蝈声中,妈妈那强忍住的抽噎仿佛是一阵早秋的风。  真不知她为什么会这样,也许是思念远在贵州的爸爸,不然就是替生病的奶奶着急,再不就是生我的气啦?记不清哪次争执可以让她流泪了,按我的标准,
期刊
评:于国松    江畔小舟、轻摇的芦苇、南来聚拢的风……赣江上一览无余,视野里找不到期待的身影。我在滕王阁的一隅,独想王勃。  游人的思绪如牵强的秋风,薄薄地依偎在滕王阁穿越时空的坚强里。站在清冷的滕王阁上,睁眼闭眼间全是王勃清瘦忧郁的神情。斜阳拥抱着欲泣的滕王阁,阁影斜斜地躺在江水里荡漾。帝王君子犹不见,槛外长江空自流。寂寞的阁上,觥筹交错的场景不复存在,诗弦管乐也只是附和。我坐在阁的阶梯上独自
期刊
“但是”这个连词,好似把皮坎肩缀在一起的丝线,多用在一句话的后半截,表示转折。  比方说:你这次的考试成绩不错,但是——强中自有强中手。  比方说:这女孩身材不错,但是——皮肤黑了些。  不知“但是”这个词刚发明的时候,对它前后意思的分量,是否大致公允?也就是说,它只是一个单纯纽带,并不偏谁向谁。后来在长期的使用磨损中,悄悄变了。无论在它之前,堆积了多少褒词,“但是”一出,便像洒了盐酸的污垢,优点
期刊
永 恒  0518班 落点    如果相遇注定要承受彼此的伤害。那么,我希望,下辈子,你我不要在那个零碎的午后相遇。  下辈子,就让我一个人,一个人在那棵槐树下徘徊,纪念我们死去的友情  ——题记    总想写我们一年四季的事。写那个春雨中我们狂跑的下午,溅起水花一朵朵;写那个夏风中我们狂笑的圆曲。哆啦咪发嗦,动听可人;写那个秋风中我们狂转的舞姿,旋出的华尔兹,世上无双;写那个冬霜中我们奔驰的身影
期刊
最近读到一篇非常特殊的小小说《打错电话》。几番咀嚼之后,自觉不自觉地就和当前的考场作文联系起来,觉得很有些话要说说。  《打错电话》,这个标题,初看很一般化,很生活化。在电话如此普及的今天,打错个把电话,是很普通的事。一般人是不会于此生发,而写出一篇优秀之作的,只有懂得写作技巧的人。才能于看似不起眼处,妙构佳文。细细想来,这个看似平常的标题,还真暗藏着吸引力。  《打错电话》除了标题耐看外,以下几
期刊
仰望天空  高三文(0)班李尧    有时,我们常常驻足山顶,闻风的气味,听鸟的歌唱。然而,我更喜欢仰望天空,用目光去触摸那寂寞的蓝色——如同孤独的灵魂,感受那份彻骨的静谧,彻骨的冷静。  我无法忘记那次孤独的仰望天空“相看两不厌”的感觉。  那是15岁的夏季的正午。我孤独地躺在樟树下,闭上眼睛,清凉的河风带来田野的欢快,和着樟树迷幻的香气钻入心扉,驱走了炽热的心绪。一切平静得似初生无邪的婴儿,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