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根瘤菌自生与共生状态下核糖体蛋白的比较

来源 :微生物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ubo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苜蓿根瘤菌在与宿主植物建立共生关系的过程中,以自生状态进入宿主植物细胞,经过分化发育转变为共生状态的类菌体(Bacteroid)。由于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类菌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改变,其中最为明显的改变是类菌体获得了共生固氮的能力。此时,类菌体中许多与共生相关的基因被激活,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增加。为了探明这种改变是否与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一核糖体有关,比较分析了苜蓿根瘤菌在自生和共生状态下核糖体蛋白的表达谱。蛋白质双向电泳结果显示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说明类菌体的分化发育过程中核糖体蛋白的
其他文献
张宪武教授(1905.8.6-2000.10.30)是国内外著名的土壤微生物学家及生物固氮专家,为我国土壤微生物学奠基人之一。他曾任《微生物学杂志》首届主编、首任辽宁省微生物学会理事长,他十
原子力显微技术作为一门新发展起来的显微成像技术,不仅具有在近生理条件下对样本实时、高分辨率三维成像等特点,而且能通过力矩测量探知样本物理性状。即给人们认识微生物的
目的 探讨nm23,p53,PCNA的表达丐咎咽癌转移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2例鼻咽癌标本中nm23,p53,PCNA在咎咽癌中的表达。结果 nm23,p53,PCNA在鼻咽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3%(43/52),13%(7/52)及63%(33/52)。nm23低表达与PCNA的高表达和淋巴结转移
对于孕 10~ 16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 ,过去多采用钳刮及利凡诺羊膜腔注入引产法或等待孕周增加再行引产。自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停经 【49d的早孕 ,完全流产率
简述放线菌全基因组研究概况,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组研究涉及的问题;重点介绍聚酮类化合物合成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如何利用基因组筛选程序,筛选具有生物活性次生代谢产物合
从贵州、云南、海南、安徽、四川、辽宁等地采集碱性土样,分离筛选到1株能稳定的产生碱性纤维素酶的嗜碱性芽孢杆菌AH-8。研究表明,该菌株最适产酶温度为37℃,最适发酵时间为36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