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临床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它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总结临床针对产生不良反应的对策,以指导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对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对我院2012年~2013年间临床治疗中发生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随机抽取100名,观察并记录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症状,总结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它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机理,归类统计患者不良反应的相关救治方式和抢救后效果。结果: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它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中,一代、二代、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均占较高比例,其临床不良反应涉及多系统。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它药物使用产生的不良反应涉及多系统,情况复杂,个人体质和药物纯度也会导致不良反应,临床医生对临床产生的不良反应需及时抢救、积极治疗。在工作中也应建立孢菌素类药物的风险防御意识,使头孢菌素类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发挥最大价值。
【关键词】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临床特点;科学用药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559-0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头孢菌素类药物从头孢一代发展到四代,其广泛应用于临床抗感染治疗。同时,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也逐渐普及到日常生活中,如民众对流行性感冒、口腔溃疡的治疗首先采取服用抗生素等。但是人群体质各异、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更新换代和诸多其它因素,临床中头孢菌素类药物在 患者治疗其它疾病时与其它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多。本文针对临床使用中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它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随机抽取100例患者,对其不良反应症状进行观察、统计、分析,对产生的不良反应的机理进行探讨,总结应对策略,为以后临床工作中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科学、合理使用提供指导。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2012年~2013年本院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它药物使用所致不良反应患者,随机抽取100名,男性80名,女性20名,所在科室: 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
1.2 方法
对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救治,观察、记录患者救治前、后的临床症状,总结归类患者所使用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对导致不良反应的其它药物进行筛查,分析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机制,归类统计患者不良反应的相关救治方式和抢救后效果,有效评估相关头孢菌类抗生素的临床使用特征 。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计数%表示,组间卡方检验。P>0.05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它药物联合使用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
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使用中的不良反应常见、多发、涉及多系统,过敏是最常见的反应之一,临床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气喘、心悸、头晕、胸闷、咳嗽、皮肤疹癣等。尤其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其临床使用中产生的不良反应较一代、二代类抗生素多,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结合实际,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应用于抗感染以外,患者常伴有其它疾病,如肿瘤、外伤等。
在临床药物使用过程中,头孢菌素类药物会因各种原因机制与其它药物作用,导致不同系统的反应。头孢菌素类药物中,取代基中含有COOH基团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在人体,会对血小板的凝聚产生阻碍,同时因为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都会阻碍肠道菌群维生素K的生产,因此在临床使用中,对血液型疾病患者很容易引发出血。此外,对肾脏性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头孢菌素类药物会与其它药物发生交叉反应,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高利尿药物的使用中,具有明显的肾毒性。
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应用中产生的不良反应,很大部分因素是人体体质和药物本身。药物在制取、提炼过程中,其纯度是很重要的一点。不同杂质在人体内会与体内其它物质结合产生大分子量物质,引发过敏反应。此外,人们在临床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时,忽略了其自身体质,尤其是易简单使用的口服药物。统计中,不了解自身对药物是否过敏,随意服用抗生素而导致的过敏情况大大存在[1]。
3.2 抢救与治疗效果评价
总结100例患者的救治方法和效果,对临床中,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它药物使用时产生的不良反应的救治,应该首先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及时采取针对性方法治疗。明确分析其临床用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同时仔细询问病人及其家属该患者有无其它疾病、是否食入其它过敏食品、药物等。对症状未能缓解甚至加重的患者,建议其住院系统治疗。争取救治时间,避免因救治时间不及时,耽误最佳抢救时机。
3.3 对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使用中风险防御
头孢菌素类药物作为一种广谱抗生素,应用广泛,抗感染效果良好。在临床使用中,易与其它药物发生多种多样的不良反应。
总而言之,临床医生应该正确认识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价值和风险,明确易引发不良反应的抗生素类别。在各科室患者的治疗中,应对患者的病史仔细询问,警惕使用抗生素引发药物交叉反应。叮嘱患者正确用药,对出院患者的用药予以指导。提高用药安全意识,尽最大可能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2]。在不良反应发生时,应及时抢救,避免耽误最佳抢救时间、贻误时机,造成人员伤亡。同时医务人员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学习、交流,增加自己的医学知识和经验。
参考文献
[1] 陈建清.头孢菌素类药物在联合其它药物使用时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J].海峡药学,2013,25(11):202-203.
[2] 张丽萍,张达庆.第三代头孢菌素类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风险防御机制探索[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4):133-135.
【关键词】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临床特点;科学用药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559-0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头孢菌素类药物从头孢一代发展到四代,其广泛应用于临床抗感染治疗。同时,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也逐渐普及到日常生活中,如民众对流行性感冒、口腔溃疡的治疗首先采取服用抗生素等。但是人群体质各异、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更新换代和诸多其它因素,临床中头孢菌素类药物在 患者治疗其它疾病时与其它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多。本文针对临床使用中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它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随机抽取100例患者,对其不良反应症状进行观察、统计、分析,对产生的不良反应的机理进行探讨,总结应对策略,为以后临床工作中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科学、合理使用提供指导。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2012年~2013年本院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它药物使用所致不良反应患者,随机抽取100名,男性80名,女性20名,所在科室: 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
1.2 方法
对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救治,观察、记录患者救治前、后的临床症状,总结归类患者所使用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对导致不良反应的其它药物进行筛查,分析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机制,归类统计患者不良反应的相关救治方式和抢救后效果,有效评估相关头孢菌类抗生素的临床使用特征 。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计数%表示,组间卡方检验。P>0.05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它药物联合使用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
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使用中的不良反应常见、多发、涉及多系统,过敏是最常见的反应之一,临床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气喘、心悸、头晕、胸闷、咳嗽、皮肤疹癣等。尤其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其临床使用中产生的不良反应较一代、二代类抗生素多,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结合实际,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应用于抗感染以外,患者常伴有其它疾病,如肿瘤、外伤等。
在临床药物使用过程中,头孢菌素类药物会因各种原因机制与其它药物作用,导致不同系统的反应。头孢菌素类药物中,取代基中含有COOH基团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在人体,会对血小板的凝聚产生阻碍,同时因为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都会阻碍肠道菌群维生素K的生产,因此在临床使用中,对血液型疾病患者很容易引发出血。此外,对肾脏性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头孢菌素类药物会与其它药物发生交叉反应,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高利尿药物的使用中,具有明显的肾毒性。
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应用中产生的不良反应,很大部分因素是人体体质和药物本身。药物在制取、提炼过程中,其纯度是很重要的一点。不同杂质在人体内会与体内其它物质结合产生大分子量物质,引发过敏反应。此外,人们在临床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时,忽略了其自身体质,尤其是易简单使用的口服药物。统计中,不了解自身对药物是否过敏,随意服用抗生素而导致的过敏情况大大存在[1]。
3.2 抢救与治疗效果评价
总结100例患者的救治方法和效果,对临床中,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它药物使用时产生的不良反应的救治,应该首先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及时采取针对性方法治疗。明确分析其临床用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同时仔细询问病人及其家属该患者有无其它疾病、是否食入其它过敏食品、药物等。对症状未能缓解甚至加重的患者,建议其住院系统治疗。争取救治时间,避免因救治时间不及时,耽误最佳抢救时机。
3.3 对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使用中风险防御
头孢菌素类药物作为一种广谱抗生素,应用广泛,抗感染效果良好。在临床使用中,易与其它药物发生多种多样的不良反应。
总而言之,临床医生应该正确认识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价值和风险,明确易引发不良反应的抗生素类别。在各科室患者的治疗中,应对患者的病史仔细询问,警惕使用抗生素引发药物交叉反应。叮嘱患者正确用药,对出院患者的用药予以指导。提高用药安全意识,尽最大可能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2]。在不良反应发生时,应及时抢救,避免耽误最佳抢救时间、贻误时机,造成人员伤亡。同时医务人员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学习、交流,增加自己的医学知识和经验。
参考文献
[1] 陈建清.头孢菌素类药物在联合其它药物使用时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J].海峡药学,2013,25(11):202-203.
[2] 张丽萍,张达庆.第三代头孢菌素类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风险防御机制探索[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4):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