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全国髋关节及周围神经外科学术研讨会在大连召开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全国髋关节及周围神经外科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修复与再造学习班于2005年7月22~25日在大连召开.卢世壁、王国照、俞明哲等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会议并做专题讲座。

其他文献
患者男,47岁,顽固性高血压10余年,长期口服降压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血压维持在200~220/110~150 mm Hg(1 mm Hg=0.133 kPa)左右.近2年来逐步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双下肢间歇性跛行,每次行走100 m左右.入院前行增强CT血管造影(CTA)检查发现:左肾动脉完全闭塞,左肾萎缩,肾动脉以下主动脉完全闭塞(图1);右肾体积代偿性增大,右肾动脉开口以上主动脉腔内大量附壁血栓
期刊
目前,脑血管疾病高居人口死因首位,与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相比,脑血管疾病存活患者的致残率较高.我国脑卒中发病率高达250/10万,居世界第二位.脑血管疾病防治的循证医学研究,一直被国家列为疾病研究重大攻关课题.脑血管疾病外科治疗是神经外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在今年6月召开的第13届世界神经外科大会(13th World Congress of Neurological Surgery)的1000多篇
期刊
翻开中国医学期刊发展的史卷,写下90个春秋的杂志尚不多见,而其中由中国医师创办者,则惟有中华医学会的会刊--<中华医学杂志>.能以编者的身份为这本杂志庆贺90岁生日,深感荣幸和自豪!
期刊
目的 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护下,为术中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SEP)监护选择合适的吸入麻醉药物和浓度. 方法 60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安氟烷、异氟烷和地氟烷组,每组20例,按呼气末浓度0.3、0.5、0.75、1.0和1.5 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分别吸入不同浓度的麻醉药,记录皮层SSEP的N20波幅、潜伏期,并同时进行BIS监护,观察3种吸入麻醉药在不同吸入浓度下对SSEP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25岁,江苏太仓人,因"发热7 d,气促、胸闷5 d"于2004年3月12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7 d凌晨2点顺产1孕37周女婴,下午16时出现发热,体温38℃,轻咳,少许白色泡沫痰,偶有鲜红色血丝,无其他伴随症状.没有恶露.在当地医院应用头孢曲松、利巴韦林、氨基比林治疗无好转.2 d后发热达40℃,伴畏寒、寒战,并出现胸闷、气促。
期刊
颅内后循环动脉瘤是指发生于基底动脉、椎动脉颅内段及椎-基底动脉分支的动脉瘤.后循环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15%,其中基底动脉分叉部及主要分支大脑后动脉和小脑上动脉动脉瘤最为常见,约占后循环动脉瘤的50%[1]。
期刊
病历摘要  患儿男,13岁,因不明原因高热1月余于2005年2月17日入院.1个月前无诱因突然发热38~39℃,似感冒,咳嗽、咳少量白痰.无胸闷胸痛、盗汗、关节痛等症状.当地医院曾予青霉素静滴无效后转至上级医院又予阿奇霉素等抗生素静滴2周无效,体温升至39.5~40℃,纳差,恶心,呕吐胃内容物,非喷射性.有阵发性寒战,轻度头痛.
期刊
胸腹主动脉瘤(TAAA)术后脊髓损伤发生率较高[1].我们对23例无法耐受较大手术侵袭的胸腹主动脉瘤患者采用改良Hardy法(即:人工血管旁路引流主动脉供应远端脏器和肢体,不全结扎瘤颈,旷置动脉瘤)修复TAAA,临床效果良好[2],为证实该术式对脊髓血供和瘤腔压力的影响,我们又通过犬模型影响来分析探讨本术式对血流动力学和脊髓血供的影响。
期刊
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2~50岁,平均44.2岁,均有误食鱼刺或鸡骨史,发病至就诊时间为20~78 h,平均49 h,均伴有胸闷、气短、发热症状.并发左侧液气胸2例,右侧液气胸2例.1例行左胸腔闭式引流术,术后引流出食管残渍,口服美蓝自引流管引出.4例胃镜检查均发现食管破裂口,裂口长1.0~1.8 cm,平均1.3 cm。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