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文化对传统医学伦理思想的影响极为深刻,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思想,在护理伦理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是其核心价值观与首要精神。护理是“仁爱”之术,在护理实践中,将“仁爱”精神贯穿始终,对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仁爱;护理伦理;实施
护理伦理是指护士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如同情、敏锐、开朗、朴实、勤劳,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忠诚于护理事业,忠诚于病人利益。要使病人得到全面、精心、正确、合理的护理,要求护理人员掌握护理的理论和技术,同时还要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护理是一门应用科学,以实际操作为主。病人从就医、入院至痊愈出院,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护理;病情观察、危重病人的抢救,及疾病恢复期,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与治疗。因此,护理职业道德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
1.“仁爱”思想是传统医学的最高伦理价值观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传统医学伦理思想已经开始出现,《孟子·梁惠王上》:无伤也,是乃仁术也”[1]。在这里孟子把“仁术”作为医德的基本要求。“仁”的观念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礼记·中庸》中解释为:“仁者,人也”[2]。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化把人推崇到很高的地位,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3],“唯人,万物之灵”[4]这种理念将个体与群体、人与自然、社会交融互摄,强调人对宗教和国家的义务,其人道理念和重人意识对传统中医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灵枢·师传》“使百姓无病,上下亲和,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之后世,无有忧时”[5]。这是对医学社会功能的高度概括,同时这种“仁爱”色彩的理论背后也造就了传统医学伦理教育观念的社会责任感。东汉医家张仲景在伤寒流行病传播时“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6],撰写了《伤寒杂病论》。这是医学个体社会责任意识的鲜明表现。也正是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了传统医学在生产力极度落后的条件下成就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丰硕成绩的民族医药文化。医生的社会职责是救治生命,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7]中强调的重视生命的理念,医生的济世功能主要是通过治疗疾病、挽救生命来实现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传统医学伦理的价值追求是通过增强医生的社会责任感来达到济世功能的,所以古代有“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的评价标准,这也是对医学社会功能的具体描述。
传统儒家思想强调通过“修身”来实践个体的社会价值目标,“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8]。出于医生自身的职业特点,其修身的直接目的不是治国,而在于能正确处理治疗过程中的医患和医际关系,“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9]。仁爱之心本于恻隐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9]。医生的仁爱之心当指对病人的同情心,是看见别人遭受疾苦,感同身受,竭尽全力去爱护和救治。因此,历代涉及医学伦理的理论具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强调医生道德修养的最高标准是德才兼备,清代医家吴瑭认为:“天下万事莫不成于才,莫不统于德。无才固不足以成德,无德以统才,则才为跋扈之才,实则以败,断无可成”。唐代孙思邈强调医生不仅要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即“大医精诚”)。这种伦理标准深受传统文化提倡的道德意识的影响。
中国古代医学伦理思想的慈悲观念源于佛教,慈悲与儒家提倡的仁爱思想有相似的地方,即给众生以快乐,将众生从苦难中救拔出来,佛教中观派创始人龙树对“慈悲”作如是解释:“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10]。这种佛教思想对中国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对广大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的慈悲观念对传统医学伦理的“仁爱”思想起到了补充和完善的作用,使“仁爱”思想成为了中国传统医学的最高伦理标准和核心价值观。
2.护理是“仁爱”之术
在传统医学文化的长河里,有许多值得今天借鉴和吸收的有益成分,在当下语境中构建现代护理伦理的规范和原则,不可能完全背离传统文化的深层影响,文化的传承最突出的表现在价值理念的延续和认同,虽然今天对于医学伦理的规范研究日益成热,对文化多元性的影响和交融也日益密切,但是优秀文化的道德价值标准和理性追求在具体的医疗行为过程中依然存在,而且会在文化转型和社会的进步时期凸显出来,这也是今天我们研究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今天护理伦理的发展是紧紧围绕现实的护患关系和目前的医疗社会环境展开的,价值观的冲突、文化习俗的变迁、社会制度的改革等等因索都在制约着今天的护理伦理建构,但是,作为人类伦理的追求共性而言,强调生命质量和价值、追求公益公正的现代理念与传统的“仁爱”思想一脉相承,只是历史的语境迥异,这也反映了人类思想的延续性和价值观的共性。我们今天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其中和谐的护理伦理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传统和谐理念的“仁爱”思想曾经对传统医药文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今天依然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一方面,我们必须认识到传统医药发展的历程检验了“仁爱”思想的合理性和现实存在价值,可以说,传统医学史是“仁爱”思想合理性的最好注脚;一方面,我们所提倡的和谐理论本身就是传统文化对今天社会进步过程中的有益补充和历史继承,作为传统医学伦理思想的最高价值观,“仁爱”思想既是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重要原则,也是对利益冲突日益紧张的医疗环境的有效伦理引导[11]。
“仁爱”是儒家的基本概念。孔子说:“仁者爱人”。“爱人”是指“关怀人”,是对他人的同情和关怀,是一种指向他人的感情和关心他人的道德能力。我们关怀和同情他人不是因为我们能从这种关怀和同情中得益,而是我们有“不忍之心”(孟子),不能忍受别人受苦。这种关怀、同情是我们自然的、内在的“不忍之心”、“恻隐之心”的流露,而“仁”是当看到别人在危难和不幸时每个人都会感觉到的自然同情心的延伸。也就是说,“不忍之心”是自然的,而我们自觉地延伸、扩展这种自我感情,就是“仁”,就是护理伦理[12]。
古代中国称“医本仁术”,我们可以说护理学也是“仁术”。护理学是关怀、同情、照料病人的技术。“仁”产生在护士的心中,也应该在护士的心中培养。护士与病人之间的关系不是陌生人的关系,不仅是护理服务提供者与患者之间的关系,而是一种信托的关系(fiduciary relationship)。病人将自己的健康甚至生命交托给医护人员,因此,医护人员对病人负有更多的正面义务。护士为了履行她们的义务,要求护士“克己”,即暂时撇开纯粹是自己的利益。
3.仁爱精神在护理工作中的具体实施
作为临床医务工作者,注意及时和患者进行沟通,消除患者心理障碍,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和满意度,这对于治疗康复都是十分有益和至关重要的[13]。为此,我们应该不断总结经验,更新服务理念,尽心尽力地给予患者以人性化的护理理服务,使护理工作质量不断提高,使仁爱精神贯穿护理工作的始终[14]:
3.1掌握不同年龄患者的心理
患者有着年龄、性别、性格、职业、文化程度、社会经验、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的不同。一般都有着人格的自我保护意识,对所患疾病的疑惑和焦虑,对医务人员的择优意向以及治疗康复的预期分析等。针对患者的这些心理特征,护理人员已不仅仅是单纯的护理服务角色,而是肩负着专业护理和心理疏导、传送关爱、始予人性化护理的双重职责。
3.1.1根据儿童患者的特点应采取的方法
儿童易受鼓励和激励,易被外界事物所吸引。护理人员要面带微笑,做到和蔼可亲,称呼孩子时尽量去姓呼名,对小患者要多给予夸奖和鼓励,使之对护理人员有亲切感和信任感,进而做到坚强自身、树立信心,能够积极配合手术。
3.1.2根据青少年患者的特点应采取的方法
青少年处在青春发育期、具有自尊、敏感、脆弱的心理特点。护理人员要态度和蔼,平等和谐,话题活泼、关心体贴,使患者感到倍受重视。
3.1.3根据老年患者的特点应采取的方法
老年人具有自尊、疑心、返童、怀旧等心理特点。护理人员要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表示理解和同情,谈话时要多加赞美,注意艺术性,使对方感到被关心和尊重,产生安全感、信任感。
3.2把仁爱精神渗透在护理服务中
3.2.1主动迎接,热情解释
实践表明,患者大多会产生紧张焦虑情绪,在相互的初次接触中,护理人员的态度尤为重要,在微笑服务的同时,同情心的体现不可忽视,同情心的传递可成为有效稳定患者情绪的稳定剂。
3.2.2关心呵护,鼓励激励
护理人员在履行工作的同时,对患者要无微不至的关心,进行适当的语言交流、鼓励眼神的传递、不时的亲切问候,使患者在温暖祥和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度过其想象中的可怕时光。
3.2.3礼貌相送,温馨提示
患者即将出院时,护理人员要详细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并礼貌地将患者送至家属身旁,再次温馨提示,并祝患者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护理仁爱精神的实践,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理念,必须遵循“仁、仪、礼、德”的核心,必须坚持因人而异的方法,必须坚持科学的心理引导与人性化护理相结合[15]:护理人员对每例患者不仅要了解病情,还要尽可能了解患者的性格等其他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掌握患者的心理及心理变化特点,做到心理引导在前,行为辅导辅助;在护理过程中表情要和蔼,态度要热情,操作要细心,解释要中肯,嘱咐要体贴,安抚要真切,使患者及家属在护理过程中得到温暖,得到信心,感受护理人员的温暖。仁爱是护理伦理的首要精神,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护理工作者应该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用仁爱之心、真挚之情,用精细的护理、无私的奉献、高尚的风格,塑造白衣天使的美好形象。
[参考文献]
[1] 孟子·梁惠王上.诸子集成[C].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2] 礼记·中庸.清人注疏十三经[C].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3] 孝经·圣治.清人注疏十三经[C].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4] 尚书·泰誓.清人注疏十三经[C].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5] 黄帝内经·灵枢·师传[C].北京:科技出版社,2002年。
[6] 张仲景:伤寒论·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
[7] 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C].北京:科技出版社,2002年。
[8] 礼记·中庸.清人注疏十三经[C].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9] 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501) [C].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年。
[9] 孟子·公孙丑上.诸子集成[C].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10] 龙树:释初品大慈大悲义.大智度论(卷27) [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
[11] 尤吾兵:“仁”——医德的元德[J],医学与哲学,2007年第5期。
[12] 冯春:“仁爱”思想与传统医德文化的价值取向[J],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7期。
[13] 朱翠凡:护理伦理与生命质量[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年第9期。
[14] 高桂平:护理工作中的仁爱体现与护患沟通技巧[J],医药论坛杂志,2007年第15期。
[15] 刘平:加强护理道德提高护理质量[J],实用心脑肺血管杂志,1999年第1期。
关键词:仁爱;护理伦理;实施
护理伦理是指护士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如同情、敏锐、开朗、朴实、勤劳,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忠诚于护理事业,忠诚于病人利益。要使病人得到全面、精心、正确、合理的护理,要求护理人员掌握护理的理论和技术,同时还要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护理是一门应用科学,以实际操作为主。病人从就医、入院至痊愈出院,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护理;病情观察、危重病人的抢救,及疾病恢复期,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与治疗。因此,护理职业道德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
1.“仁爱”思想是传统医学的最高伦理价值观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传统医学伦理思想已经开始出现,《孟子·梁惠王上》:无伤也,是乃仁术也”[1]。在这里孟子把“仁术”作为医德的基本要求。“仁”的观念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礼记·中庸》中解释为:“仁者,人也”[2]。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化把人推崇到很高的地位,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3],“唯人,万物之灵”[4]这种理念将个体与群体、人与自然、社会交融互摄,强调人对宗教和国家的义务,其人道理念和重人意识对传统中医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灵枢·师传》“使百姓无病,上下亲和,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之后世,无有忧时”[5]。这是对医学社会功能的高度概括,同时这种“仁爱”色彩的理论背后也造就了传统医学伦理教育观念的社会责任感。东汉医家张仲景在伤寒流行病传播时“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6],撰写了《伤寒杂病论》。这是医学个体社会责任意识的鲜明表现。也正是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了传统医学在生产力极度落后的条件下成就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丰硕成绩的民族医药文化。医生的社会职责是救治生命,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7]中强调的重视生命的理念,医生的济世功能主要是通过治疗疾病、挽救生命来实现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传统医学伦理的价值追求是通过增强医生的社会责任感来达到济世功能的,所以古代有“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的评价标准,这也是对医学社会功能的具体描述。
传统儒家思想强调通过“修身”来实践个体的社会价值目标,“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8]。出于医生自身的职业特点,其修身的直接目的不是治国,而在于能正确处理治疗过程中的医患和医际关系,“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9]。仁爱之心本于恻隐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9]。医生的仁爱之心当指对病人的同情心,是看见别人遭受疾苦,感同身受,竭尽全力去爱护和救治。因此,历代涉及医学伦理的理论具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强调医生道德修养的最高标准是德才兼备,清代医家吴瑭认为:“天下万事莫不成于才,莫不统于德。无才固不足以成德,无德以统才,则才为跋扈之才,实则以败,断无可成”。唐代孙思邈强调医生不仅要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即“大医精诚”)。这种伦理标准深受传统文化提倡的道德意识的影响。
中国古代医学伦理思想的慈悲观念源于佛教,慈悲与儒家提倡的仁爱思想有相似的地方,即给众生以快乐,将众生从苦难中救拔出来,佛教中观派创始人龙树对“慈悲”作如是解释:“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10]。这种佛教思想对中国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对广大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的慈悲观念对传统医学伦理的“仁爱”思想起到了补充和完善的作用,使“仁爱”思想成为了中国传统医学的最高伦理标准和核心价值观。
2.护理是“仁爱”之术
在传统医学文化的长河里,有许多值得今天借鉴和吸收的有益成分,在当下语境中构建现代护理伦理的规范和原则,不可能完全背离传统文化的深层影响,文化的传承最突出的表现在价值理念的延续和认同,虽然今天对于医学伦理的规范研究日益成热,对文化多元性的影响和交融也日益密切,但是优秀文化的道德价值标准和理性追求在具体的医疗行为过程中依然存在,而且会在文化转型和社会的进步时期凸显出来,这也是今天我们研究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今天护理伦理的发展是紧紧围绕现实的护患关系和目前的医疗社会环境展开的,价值观的冲突、文化习俗的变迁、社会制度的改革等等因索都在制约着今天的护理伦理建构,但是,作为人类伦理的追求共性而言,强调生命质量和价值、追求公益公正的现代理念与传统的“仁爱”思想一脉相承,只是历史的语境迥异,这也反映了人类思想的延续性和价值观的共性。我们今天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其中和谐的护理伦理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传统和谐理念的“仁爱”思想曾经对传统医药文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今天依然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一方面,我们必须认识到传统医药发展的历程检验了“仁爱”思想的合理性和现实存在价值,可以说,传统医学史是“仁爱”思想合理性的最好注脚;一方面,我们所提倡的和谐理论本身就是传统文化对今天社会进步过程中的有益补充和历史继承,作为传统医学伦理思想的最高价值观,“仁爱”思想既是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重要原则,也是对利益冲突日益紧张的医疗环境的有效伦理引导[11]。
“仁爱”是儒家的基本概念。孔子说:“仁者爱人”。“爱人”是指“关怀人”,是对他人的同情和关怀,是一种指向他人的感情和关心他人的道德能力。我们关怀和同情他人不是因为我们能从这种关怀和同情中得益,而是我们有“不忍之心”(孟子),不能忍受别人受苦。这种关怀、同情是我们自然的、内在的“不忍之心”、“恻隐之心”的流露,而“仁”是当看到别人在危难和不幸时每个人都会感觉到的自然同情心的延伸。也就是说,“不忍之心”是自然的,而我们自觉地延伸、扩展这种自我感情,就是“仁”,就是护理伦理[12]。
古代中国称“医本仁术”,我们可以说护理学也是“仁术”。护理学是关怀、同情、照料病人的技术。“仁”产生在护士的心中,也应该在护士的心中培养。护士与病人之间的关系不是陌生人的关系,不仅是护理服务提供者与患者之间的关系,而是一种信托的关系(fiduciary relationship)。病人将自己的健康甚至生命交托给医护人员,因此,医护人员对病人负有更多的正面义务。护士为了履行她们的义务,要求护士“克己”,即暂时撇开纯粹是自己的利益。
3.仁爱精神在护理工作中的具体实施
作为临床医务工作者,注意及时和患者进行沟通,消除患者心理障碍,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和满意度,这对于治疗康复都是十分有益和至关重要的[13]。为此,我们应该不断总结经验,更新服务理念,尽心尽力地给予患者以人性化的护理理服务,使护理工作质量不断提高,使仁爱精神贯穿护理工作的始终[14]:
3.1掌握不同年龄患者的心理
患者有着年龄、性别、性格、职业、文化程度、社会经验、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的不同。一般都有着人格的自我保护意识,对所患疾病的疑惑和焦虑,对医务人员的择优意向以及治疗康复的预期分析等。针对患者的这些心理特征,护理人员已不仅仅是单纯的护理服务角色,而是肩负着专业护理和心理疏导、传送关爱、始予人性化护理的双重职责。
3.1.1根据儿童患者的特点应采取的方法
儿童易受鼓励和激励,易被外界事物所吸引。护理人员要面带微笑,做到和蔼可亲,称呼孩子时尽量去姓呼名,对小患者要多给予夸奖和鼓励,使之对护理人员有亲切感和信任感,进而做到坚强自身、树立信心,能够积极配合手术。
3.1.2根据青少年患者的特点应采取的方法
青少年处在青春发育期、具有自尊、敏感、脆弱的心理特点。护理人员要态度和蔼,平等和谐,话题活泼、关心体贴,使患者感到倍受重视。
3.1.3根据老年患者的特点应采取的方法
老年人具有自尊、疑心、返童、怀旧等心理特点。护理人员要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表示理解和同情,谈话时要多加赞美,注意艺术性,使对方感到被关心和尊重,产生安全感、信任感。
3.2把仁爱精神渗透在护理服务中
3.2.1主动迎接,热情解释
实践表明,患者大多会产生紧张焦虑情绪,在相互的初次接触中,护理人员的态度尤为重要,在微笑服务的同时,同情心的体现不可忽视,同情心的传递可成为有效稳定患者情绪的稳定剂。
3.2.2关心呵护,鼓励激励
护理人员在履行工作的同时,对患者要无微不至的关心,进行适当的语言交流、鼓励眼神的传递、不时的亲切问候,使患者在温暖祥和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度过其想象中的可怕时光。
3.2.3礼貌相送,温馨提示
患者即将出院时,护理人员要详细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并礼貌地将患者送至家属身旁,再次温馨提示,并祝患者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护理仁爱精神的实践,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理念,必须遵循“仁、仪、礼、德”的核心,必须坚持因人而异的方法,必须坚持科学的心理引导与人性化护理相结合[15]:护理人员对每例患者不仅要了解病情,还要尽可能了解患者的性格等其他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掌握患者的心理及心理变化特点,做到心理引导在前,行为辅导辅助;在护理过程中表情要和蔼,态度要热情,操作要细心,解释要中肯,嘱咐要体贴,安抚要真切,使患者及家属在护理过程中得到温暖,得到信心,感受护理人员的温暖。仁爱是护理伦理的首要精神,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护理工作者应该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用仁爱之心、真挚之情,用精细的护理、无私的奉献、高尚的风格,塑造白衣天使的美好形象。
[参考文献]
[1] 孟子·梁惠王上.诸子集成[C].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2] 礼记·中庸.清人注疏十三经[C].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3] 孝经·圣治.清人注疏十三经[C].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4] 尚书·泰誓.清人注疏十三经[C].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5] 黄帝内经·灵枢·师传[C].北京:科技出版社,2002年。
[6] 张仲景:伤寒论·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
[7] 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C].北京:科技出版社,2002年。
[8] 礼记·中庸.清人注疏十三经[C].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9] 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501) [C].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年。
[9] 孟子·公孙丑上.诸子集成[C].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10] 龙树:释初品大慈大悲义.大智度论(卷27) [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
[11] 尤吾兵:“仁”——医德的元德[J],医学与哲学,2007年第5期。
[12] 冯春:“仁爱”思想与传统医德文化的价值取向[J],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7期。
[13] 朱翠凡:护理伦理与生命质量[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年第9期。
[14] 高桂平:护理工作中的仁爱体现与护患沟通技巧[J],医药论坛杂志,2007年第15期。
[15] 刘平:加强护理道德提高护理质量[J],实用心脑肺血管杂志,199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