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一项基本要求。本文主要基于理论研究、理论宣传教育和实践效果的兑现性,对如何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进行思考。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社会思潮的关系,推进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互动,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一)做好经典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马克思主义的衔接,在马克思主义的返本开新与温故知新中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功能的发挥需要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这种创新是在“回到马克思”的基础上创新,与自然科学的创新是不同的。当今,人们往往被“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有没有原本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等问题所困扰。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之所以不可超越,之所以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关键在于它将自身的客观真理性建立在历史实践的基础上,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它的历史科学视野,这种历史科学视野同时也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境界,正是这种视野和境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①。
“回到马克思”实际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这与毛泽东所倡导的“系统而不是零碎、实际而不是空洞”的学风,邓小平关于“完整准确全面”把握精神实质的态度和方式是相贯通的。这种“回到马克思”思路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发展和理论创新的前提。一方面,对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如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世界历史发展理论、社会形态理论等等,进行追根溯源的统一梳理,才能不断寻找经典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结合点。另一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出符合时代趋势的新阐发,才能不断寻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实践的结合点,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社会思潮的关系,正确对待和科学借鉴西方思想理论的思想资源。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主流意识形态之外,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新儒学等社会思潮甚嚣尘上。这些社会思潮中的意识形态理论大多是由西方学者阐述,往往带有明显的“西方中心论”色彩,其传播不仅对中国学术界和理论界产生直接影响,而且通过国内学者的研究得以进一步阐述和发挥,形成以复杂形式影响中国社会的思想观念。
对于这些社会思潮,我们不能做简单的批判,而是需要理性思考,具体分析这些思潮的思想背景、流变过程、论证方式、思想内容以及影响方式,在理性分析中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借鉴,也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社会思潮作出既体现时代精神、又符合客观实际的新回答。区分社会思潮特别是西方思想理论中的意识形态因素、非意识形态因素以及反意识形态因素,既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大胆吸收其作为手段和方法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又要旗帜鲜明地划清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原则界限。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社会科学的互动交流,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科学研究属于科学活动,它们是社会分工的一部分,是整个社会精神生产的一部分,它们用精神生产的方式影响社会。作为社会分工的一部分,它们负有社会使命和社会责任。对于我们党而言,这种使命和责任就是建立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二为”方向基础上。基于此,马克思主义充分吸收其他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从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等哲学社会科学中汲取有益的思想资源。
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急需一大批经过严格理论训练的、成熟的具有马克思主义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的各类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的理论家和思想家,重建哲学社会科学在中国文化精神生活中的学术权威。没有这样一大批严肃的哲学社会科学家和人文学者对于当代西方现代学术的学术性批判,诚如当年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恩格斯对杜林那样的思想批判,就不能建立和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整个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指导地位。”②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正是具体落实和体现在中国学术建设和创新实践中,而非仅仅是一种国家的意识形态控制和制度。否则,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只是理论上的“一厢情愿”,在实践中恰恰是“虚置”和缺位。
二、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发挥传媒的社会化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系统,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针对性,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一)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实现的传媒中介,发挥传媒的社会化功能。影视媒体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引起了文化信息传播的形象化或象征化,这不仅改变了意识形态的传播形式和传播途径,而且也引起当代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转型。在现代开放的社会条件下,传媒已成为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第一影响源”,“意识形态被视为一种‘社会胶合剂’,而大众传播则被看作一种涂抹胶合剂的特别有效的机制。”③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要保持并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就必须进一步增强传媒运用能力和舆论影响能力。
重视发挥传媒的便捷性、多元性、层次感、多角度和不同媒介的功能,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大众社会意识引导的感性化、个性化和平民化,注重让人们感受、体验、理解和运用,在潜移默化中达成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知和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通过体现个性化、差异化和日常生活化,不是从外部灌输,而是注重让人们感受、体验、理解和运用,强调意识形态的生成性和实践性。同时,处理好传媒的公共性与市场化的关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依托传媒的功能发挥,既要尊重传媒的理性选择,关注其背后所要追求的利益最大化,也要体现传媒的民生关怀,引导传媒发挥公共性的作用,在舆论宣传上把好关,注意引导传媒发挥公共社会职责的功能,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间寻求平衡。传媒要能够反映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思想观念,真正满足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特别是发挥主流精神的引导和批判,通过引导和批判把驻扎在人们心中的善与美、崇高和博大激发出来。
(二)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系统,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主导权。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系统建设与中国的发展实践是紧密联系的。开放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系统建设,不能一成不变地按照原来的方式坚持社会主义的传统话语,而是需要在理论与实际的统一中、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中不断发展。这种建设不是丧失立场、失掉个性的简单转换,而是通过话语系统建设旗帜鲜明地表明立场,强化身份特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内容的建构上,要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展开。在对传统的意识形态话语的处理上,除了对纯粹为革命战争服务、已不适合社会转型,特别是和谐社会构建和和谐文化建设的旧范畴加以摒弃外,更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诸多过去经常使用并且人们已习以为常的范畴或概念重新加以解读,处理好这些范畴与开放社会使用频率更高的范畴的关系,赋予这些范畴以新的时代内涵,如民主和集中、人民和群众、领导和执政、劳动和资本、公平与正义,等等。同时,以世界眼光和科学态度,充分借鉴人类发展的文明成果,将反映人类社会进步的“普适”范畴的话语中国化和具体化,如执政党的合法性和公民的政治参与,生命意识、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等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体现话语系统的大众化特质,这样才能增强其说服力和影响力,并能引领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从而牢牢掌握话语主导权。
(三)抓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重点群体,传承马克思主义思想之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要集中抓好领导干部和大学生两大重点群体,传承马克思主义思想之脉。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党的干部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直接传承者,肩负着引导先进思想文化发展方向、提升社会精神境界,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的政治使命。大学生是青年中最重要的群体,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领导干部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要以提升领导干部的整体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侧重于教育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进行经典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核心内容的系统教育。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读,积淀马克思主义学术素养。既要注重“问题”的解决,更要注重“主义”的养成,使领导干部坚定政治信仰。而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的可靠接班人。
三、彰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实践效果的兑现性,关注社会大众的心理需要和利益实现,利用大众文化,建设价值体系,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深入人心
(一)关注社会大众的心理需要和利益实现,做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政策转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实现必须关注大众的社会心理,摸准大众思想的实际,了解大众心理的变化特点、变化趋势。大众关心的和所想的,主要是现实的问题和自身的利益。这需要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实现的利益取向,要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追求转化为政策,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实现来看,要努力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要知道,“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④通过方针政策的转化,以利益增长的方式满足大众的物质需求,这符合大众根据具体利益来衡量和评判意识形态的现实。意识形态建设决不能脱离社会大多数成员的一般意向水平而片面地强调高层次,而要立足于日常生活,通过把意识形态的价值追求转化为可操作性的政策,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利益需求,使群众由拥护党的政策进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二)利用大众文化,做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转化。对于当下中国而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只是一种抽象的思想体系,它要与社会心理、日常意识融为一体,而且只有当它融入于人的心理结构,才能真正发挥功能。大众文化即具有这方面的优势。“大众文化以商品的形式出现在市场上,它同样是由价值和使用价值所构成。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在于满足人的生理需要,而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因此,文化商品就必然承载了意识形态的功能。”⑤作为大众文化的商品形式的“文化商品”,有必要也有可能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向大众文化转化的契合点。大众在选择并消费这些“文化商品”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并建构大众的价值观念,通过“文化商品”消费的过程形成大众的价值判断和思想认同。“文化商品”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向大众文化转化的渠道和载体。
(三)建设价值体系,做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目的因向动力因的转化。意识形态如果不反映现实,就没有存在的基础,但如果没有社会目标的体系,就不可能有吸引力。因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既要体现终极关怀,以满足大众持续信仰的需求,又要立足当下现实,满足大众的现实需求。具体来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基本的价值标准,而不是用理想化的先进标准否定普遍性的基本现实。理想来源于现实,但它是来源于对现实的辩证否定,对现实具有强烈的批判性。理想和现实的这种关系表明,在对现实生活加以肯定的同时,必须对现实生活保持冷静的批判性思考,用理想来关照现实生活,提升现实生活,而不能以对现实生活的肯定来否定理想、消解理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要体现时代精神,具有鲜明的现实关怀,这样才能深入人心。
同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目标体系为社会活动提供了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最高价值观以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自由个性”为最终追求,并以此来教育并引导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因此,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同最高价值观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激励人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进行价值定位,人的全面发展是现实社会主义应当努力创造条件并逐步通过达到阶段性目标以接近终极目标的实践。正是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展开过程中,保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稳定性和变动性的统一,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目的因向动力因的转化。
注释:
①陈学明:《做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仰者》,《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12期。
②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4页。
③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3页。
⑤徐海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大众文化”中的转化研究》,《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1期。
作者王亚南系华东师范大学社科部博士,上海立信会计学院讲师;赵勇系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人文社科部副教授
■ 责任编辑:袁志平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社会思潮的关系,推进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互动,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一)做好经典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马克思主义的衔接,在马克思主义的返本开新与温故知新中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功能的发挥需要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这种创新是在“回到马克思”的基础上创新,与自然科学的创新是不同的。当今,人们往往被“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有没有原本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等问题所困扰。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之所以不可超越,之所以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关键在于它将自身的客观真理性建立在历史实践的基础上,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它的历史科学视野,这种历史科学视野同时也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境界,正是这种视野和境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①。
“回到马克思”实际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这与毛泽东所倡导的“系统而不是零碎、实际而不是空洞”的学风,邓小平关于“完整准确全面”把握精神实质的态度和方式是相贯通的。这种“回到马克思”思路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发展和理论创新的前提。一方面,对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如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世界历史发展理论、社会形态理论等等,进行追根溯源的统一梳理,才能不断寻找经典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结合点。另一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出符合时代趋势的新阐发,才能不断寻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实践的结合点,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社会思潮的关系,正确对待和科学借鉴西方思想理论的思想资源。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主流意识形态之外,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新儒学等社会思潮甚嚣尘上。这些社会思潮中的意识形态理论大多是由西方学者阐述,往往带有明显的“西方中心论”色彩,其传播不仅对中国学术界和理论界产生直接影响,而且通过国内学者的研究得以进一步阐述和发挥,形成以复杂形式影响中国社会的思想观念。
对于这些社会思潮,我们不能做简单的批判,而是需要理性思考,具体分析这些思潮的思想背景、流变过程、论证方式、思想内容以及影响方式,在理性分析中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借鉴,也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社会思潮作出既体现时代精神、又符合客观实际的新回答。区分社会思潮特别是西方思想理论中的意识形态因素、非意识形态因素以及反意识形态因素,既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大胆吸收其作为手段和方法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又要旗帜鲜明地划清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原则界限。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社会科学的互动交流,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科学研究属于科学活动,它们是社会分工的一部分,是整个社会精神生产的一部分,它们用精神生产的方式影响社会。作为社会分工的一部分,它们负有社会使命和社会责任。对于我们党而言,这种使命和责任就是建立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二为”方向基础上。基于此,马克思主义充分吸收其他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从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等哲学社会科学中汲取有益的思想资源。
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急需一大批经过严格理论训练的、成熟的具有马克思主义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的各类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的理论家和思想家,重建哲学社会科学在中国文化精神生活中的学术权威。没有这样一大批严肃的哲学社会科学家和人文学者对于当代西方现代学术的学术性批判,诚如当年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恩格斯对杜林那样的思想批判,就不能建立和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整个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指导地位。”②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正是具体落实和体现在中国学术建设和创新实践中,而非仅仅是一种国家的意识形态控制和制度。否则,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只是理论上的“一厢情愿”,在实践中恰恰是“虚置”和缺位。
二、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发挥传媒的社会化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系统,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针对性,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一)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实现的传媒中介,发挥传媒的社会化功能。影视媒体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引起了文化信息传播的形象化或象征化,这不仅改变了意识形态的传播形式和传播途径,而且也引起当代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转型。在现代开放的社会条件下,传媒已成为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第一影响源”,“意识形态被视为一种‘社会胶合剂’,而大众传播则被看作一种涂抹胶合剂的特别有效的机制。”③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要保持并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就必须进一步增强传媒运用能力和舆论影响能力。
重视发挥传媒的便捷性、多元性、层次感、多角度和不同媒介的功能,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大众社会意识引导的感性化、个性化和平民化,注重让人们感受、体验、理解和运用,在潜移默化中达成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知和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通过体现个性化、差异化和日常生活化,不是从外部灌输,而是注重让人们感受、体验、理解和运用,强调意识形态的生成性和实践性。同时,处理好传媒的公共性与市场化的关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依托传媒的功能发挥,既要尊重传媒的理性选择,关注其背后所要追求的利益最大化,也要体现传媒的民生关怀,引导传媒发挥公共性的作用,在舆论宣传上把好关,注意引导传媒发挥公共社会职责的功能,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间寻求平衡。传媒要能够反映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思想观念,真正满足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特别是发挥主流精神的引导和批判,通过引导和批判把驻扎在人们心中的善与美、崇高和博大激发出来。
(二)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系统,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主导权。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系统建设与中国的发展实践是紧密联系的。开放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系统建设,不能一成不变地按照原来的方式坚持社会主义的传统话语,而是需要在理论与实际的统一中、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中不断发展。这种建设不是丧失立场、失掉个性的简单转换,而是通过话语系统建设旗帜鲜明地表明立场,强化身份特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内容的建构上,要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展开。在对传统的意识形态话语的处理上,除了对纯粹为革命战争服务、已不适合社会转型,特别是和谐社会构建和和谐文化建设的旧范畴加以摒弃外,更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诸多过去经常使用并且人们已习以为常的范畴或概念重新加以解读,处理好这些范畴与开放社会使用频率更高的范畴的关系,赋予这些范畴以新的时代内涵,如民主和集中、人民和群众、领导和执政、劳动和资本、公平与正义,等等。同时,以世界眼光和科学态度,充分借鉴人类发展的文明成果,将反映人类社会进步的“普适”范畴的话语中国化和具体化,如执政党的合法性和公民的政治参与,生命意识、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等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体现话语系统的大众化特质,这样才能增强其说服力和影响力,并能引领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从而牢牢掌握话语主导权。
(三)抓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重点群体,传承马克思主义思想之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要集中抓好领导干部和大学生两大重点群体,传承马克思主义思想之脉。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党的干部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直接传承者,肩负着引导先进思想文化发展方向、提升社会精神境界,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的政治使命。大学生是青年中最重要的群体,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领导干部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要以提升领导干部的整体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侧重于教育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进行经典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核心内容的系统教育。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读,积淀马克思主义学术素养。既要注重“问题”的解决,更要注重“主义”的养成,使领导干部坚定政治信仰。而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的可靠接班人。
三、彰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实践效果的兑现性,关注社会大众的心理需要和利益实现,利用大众文化,建设价值体系,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深入人心
(一)关注社会大众的心理需要和利益实现,做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政策转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实现必须关注大众的社会心理,摸准大众思想的实际,了解大众心理的变化特点、变化趋势。大众关心的和所想的,主要是现实的问题和自身的利益。这需要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实现的利益取向,要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追求转化为政策,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实现来看,要努力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要知道,“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④通过方针政策的转化,以利益增长的方式满足大众的物质需求,这符合大众根据具体利益来衡量和评判意识形态的现实。意识形态建设决不能脱离社会大多数成员的一般意向水平而片面地强调高层次,而要立足于日常生活,通过把意识形态的价值追求转化为可操作性的政策,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利益需求,使群众由拥护党的政策进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二)利用大众文化,做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转化。对于当下中国而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只是一种抽象的思想体系,它要与社会心理、日常意识融为一体,而且只有当它融入于人的心理结构,才能真正发挥功能。大众文化即具有这方面的优势。“大众文化以商品的形式出现在市场上,它同样是由价值和使用价值所构成。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在于满足人的生理需要,而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因此,文化商品就必然承载了意识形态的功能。”⑤作为大众文化的商品形式的“文化商品”,有必要也有可能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向大众文化转化的契合点。大众在选择并消费这些“文化商品”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并建构大众的价值观念,通过“文化商品”消费的过程形成大众的价值判断和思想认同。“文化商品”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向大众文化转化的渠道和载体。
(三)建设价值体系,做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目的因向动力因的转化。意识形态如果不反映现实,就没有存在的基础,但如果没有社会目标的体系,就不可能有吸引力。因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既要体现终极关怀,以满足大众持续信仰的需求,又要立足当下现实,满足大众的现实需求。具体来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基本的价值标准,而不是用理想化的先进标准否定普遍性的基本现实。理想来源于现实,但它是来源于对现实的辩证否定,对现实具有强烈的批判性。理想和现实的这种关系表明,在对现实生活加以肯定的同时,必须对现实生活保持冷静的批判性思考,用理想来关照现实生活,提升现实生活,而不能以对现实生活的肯定来否定理想、消解理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要体现时代精神,具有鲜明的现实关怀,这样才能深入人心。
同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目标体系为社会活动提供了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最高价值观以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自由个性”为最终追求,并以此来教育并引导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因此,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同最高价值观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激励人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进行价值定位,人的全面发展是现实社会主义应当努力创造条件并逐步通过达到阶段性目标以接近终极目标的实践。正是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展开过程中,保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稳定性和变动性的统一,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目的因向动力因的转化。
注释:
①陈学明:《做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仰者》,《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12期。
②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4页。
③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3页。
⑤徐海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大众文化”中的转化研究》,《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1期。
作者王亚南系华东师范大学社科部博士,上海立信会计学院讲师;赵勇系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人文社科部副教授
■ 责任编辑:袁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