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幼儿园美术教学生活化有利于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有利于幼儿创新水平的提升。为此,以“活教育”理论为支撑,我们尝试小班美术教学生活化。本文对“活教育”理论在小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探讨。
关键词:小班幼儿;美术;生活教育
大自然和大社會是“活教材”,在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指引下,围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我们对幼儿园艺术领域的课程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在美术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从美术课程内容、教育环境以及操作材料等视角,对于如何与小班幼儿的现实生活建立起有机的联系进行了实践与探索,本文对此将进行详细阐述。
一、基于幼儿对生活事物的兴趣,确定美术课程内容
幼儿园小班美术课程属于启蒙教育,因此我们不是单纯进行美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而是要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提升他们的美术领域核心经验。[1]并以生活化的美术活动为载体,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在小班美术课程内容以及具体的展开方式方面,我们从幼儿对生活中感兴趣的人和事物出发,选择美术素材,有效调动了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如在午餐结束后,孩子们主动帮助教师收拾餐桌,小朋友间就会讨论剩菜应该扔到哪个垃圾筒、肉骨头应该怎么处理,等等。在美术课程学习内容的选择方面,有的教师就从幼儿的这个兴趣点出发,设计了环保教育主题,并围绕“垃圾分类”开展了一系列的美术活动,既有绘画活动又有手工制作活动。由于是从孩子们熟悉的生活中选取的美术学习内容,因此他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并配合教师一起搜集与活动有关的学习材料,参与玩教具的自制活动等。美术学习内容生活化,帮助孩子们利用艺术的形式来对待周围的生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密切了美术活动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的同时,也拉近了小班幼儿与美术活动之间的距离,降低了绘画与创意手工活动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美术课程实施的质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美术教育环境生活化,为幼儿主动学习提供支持
幼儿园美术课程的实施,要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为了调动幼儿主动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我们从生活出发创设支持性的美术教育环境。有研究证明,人们对自己周围不了解的事物更加感兴趣,以幼儿周围事物为载体,创设生活化的美术教育环境,可以有效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进而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究性的学习中满足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
如在“环保教育”为主题的“创意环保手工袋”美术手工活动中,为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我们邀请孩子们一起搜集生活中他们感兴趣的环保故事、拍摄相关的图片,创作环保绘画作品,然后用这些图文资料来丰富我们的主题墙,为美术手工活动的开展做好充足的前期经验准备。由于这些作品的题材都来自于孩子们的现实生活,因此更容易引发孩子们的关注,从而使环境真正发挥了“不会说话的教师”的作用。
在创设教室内的生活化美术教育环境的同时,我们还在教学楼的走廊、楼梯的墙面上都粘贴了大幅的图片,图片内容是家乡美景的图片,还有部分环境保护标语,为开展美术活动创造了浓郁的学习氛围。以生活化的图片来丰富环境创设的内容,刺激孩子们的视觉,这也符合小班幼儿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可以促进幼儿主动学习,提高美术课程环境教育的效果。
三、美术材料生活化,促进幼儿不断创新
幼儿园美术课程的实施要以大量的美术材料为载体来实现美术课程教育目标。特别是创意美术手工活动,为了培养小班幼儿的创造力,我们摒弃传统提供高结构材料的策略,进而通过来自于大自然和生活中的低结构材料为主,通过材料间的多种组合,不断创新玩法,不但能够激发小班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还能提高他们创造美的能力。[2]
如在主题为“环保教育”的美术课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小班幼儿喜欢动手操作的特点,我们组织了大量的创意美术手工活动,如“垃圾箱制作”“创意手工纸袋”,等等。在美术活动中,我们邀请孩子们搜集来自于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如废旧纸箱、纸盒,甚至是各种各样的瓶子、纽扣、棉绳等,通过二次利用,“变废为宝”,不但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同时还在不同材料的组合中创作出一件件流动着创新血液的手工作品,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惊喜。
幼儿园美术活动需要大量的美术材料,如果仅通过幼儿园采购高结构的材料,一方面会受到资金不足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不利于通过美术活动培养幼儿创造力。因此在美术材料生活化方面,我们还应该做进一步的实践与探索,为培养幼儿美术创新水平提供有效支撑。
幼儿园美术课程的实施不是单纯进行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教育,而是通过幼儿美术启蒙教育培养幼儿的兴趣,促进幼儿全面可持续发展。在幼儿美术课程生活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在美术学习内容、环境创设以及操作材料的生活化方面进行了详细探讨,为美术教学生活化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邢倩.幼儿美术教学生活化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8(12):135.
[2]刘丽英.巧设情境 让小班幼儿爱上美术活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08):104-105.
关键词:小班幼儿;美术;生活教育
大自然和大社會是“活教材”,在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指引下,围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我们对幼儿园艺术领域的课程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在美术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从美术课程内容、教育环境以及操作材料等视角,对于如何与小班幼儿的现实生活建立起有机的联系进行了实践与探索,本文对此将进行详细阐述。
一、基于幼儿对生活事物的兴趣,确定美术课程内容
幼儿园小班美术课程属于启蒙教育,因此我们不是单纯进行美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而是要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提升他们的美术领域核心经验。[1]并以生活化的美术活动为载体,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在小班美术课程内容以及具体的展开方式方面,我们从幼儿对生活中感兴趣的人和事物出发,选择美术素材,有效调动了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如在午餐结束后,孩子们主动帮助教师收拾餐桌,小朋友间就会讨论剩菜应该扔到哪个垃圾筒、肉骨头应该怎么处理,等等。在美术课程学习内容的选择方面,有的教师就从幼儿的这个兴趣点出发,设计了环保教育主题,并围绕“垃圾分类”开展了一系列的美术活动,既有绘画活动又有手工制作活动。由于是从孩子们熟悉的生活中选取的美术学习内容,因此他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并配合教师一起搜集与活动有关的学习材料,参与玩教具的自制活动等。美术学习内容生活化,帮助孩子们利用艺术的形式来对待周围的生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密切了美术活动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的同时,也拉近了小班幼儿与美术活动之间的距离,降低了绘画与创意手工活动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美术课程实施的质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美术教育环境生活化,为幼儿主动学习提供支持
幼儿园美术课程的实施,要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为了调动幼儿主动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我们从生活出发创设支持性的美术教育环境。有研究证明,人们对自己周围不了解的事物更加感兴趣,以幼儿周围事物为载体,创设生活化的美术教育环境,可以有效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进而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究性的学习中满足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
如在“环保教育”为主题的“创意环保手工袋”美术手工活动中,为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我们邀请孩子们一起搜集生活中他们感兴趣的环保故事、拍摄相关的图片,创作环保绘画作品,然后用这些图文资料来丰富我们的主题墙,为美术手工活动的开展做好充足的前期经验准备。由于这些作品的题材都来自于孩子们的现实生活,因此更容易引发孩子们的关注,从而使环境真正发挥了“不会说话的教师”的作用。
在创设教室内的生活化美术教育环境的同时,我们还在教学楼的走廊、楼梯的墙面上都粘贴了大幅的图片,图片内容是家乡美景的图片,还有部分环境保护标语,为开展美术活动创造了浓郁的学习氛围。以生活化的图片来丰富环境创设的内容,刺激孩子们的视觉,这也符合小班幼儿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可以促进幼儿主动学习,提高美术课程环境教育的效果。
三、美术材料生活化,促进幼儿不断创新
幼儿园美术课程的实施要以大量的美术材料为载体来实现美术课程教育目标。特别是创意美术手工活动,为了培养小班幼儿的创造力,我们摒弃传统提供高结构材料的策略,进而通过来自于大自然和生活中的低结构材料为主,通过材料间的多种组合,不断创新玩法,不但能够激发小班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还能提高他们创造美的能力。[2]
如在主题为“环保教育”的美术课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小班幼儿喜欢动手操作的特点,我们组织了大量的创意美术手工活动,如“垃圾箱制作”“创意手工纸袋”,等等。在美术活动中,我们邀请孩子们搜集来自于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如废旧纸箱、纸盒,甚至是各种各样的瓶子、纽扣、棉绳等,通过二次利用,“变废为宝”,不但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同时还在不同材料的组合中创作出一件件流动着创新血液的手工作品,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惊喜。
幼儿园美术活动需要大量的美术材料,如果仅通过幼儿园采购高结构的材料,一方面会受到资金不足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不利于通过美术活动培养幼儿创造力。因此在美术材料生活化方面,我们还应该做进一步的实践与探索,为培养幼儿美术创新水平提供有效支撑。
幼儿园美术课程的实施不是单纯进行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教育,而是通过幼儿美术启蒙教育培养幼儿的兴趣,促进幼儿全面可持续发展。在幼儿美术课程生活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在美术学习内容、环境创设以及操作材料的生活化方面进行了详细探讨,为美术教学生活化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邢倩.幼儿美术教学生活化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8(12):135.
[2]刘丽英.巧设情境 让小班幼儿爱上美术活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08):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