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描写要适度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arrowHaw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闻细节描写可以优化报道结构,也可以使新闻语言更为丰满。但是记者在进行细节描写时,一定要考虑周全,切忌因为疏忽大意或是知识面的狭隘而导致细节描写不当,使得新闻报道得不偿失。本文通过一些细节失当的案例,阐述细节描写适度的原则,以期给业界一点参考。
  【关键词】新闻细节 细节描写 适度
  
   2010年春,合肥惊现“割喉案”,相继有年轻女性遭遇歹徒割喉。连续发生的割喉案,使得省城人心惶惶。不过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合肥警方夜以继日、坚持不懈地多方查证,案件最终得以告破。
  由于“割喉”案的社会关注度较高,所以在案件侦破期间,该市的几家媒体也不遗余力地进行报道。但是在案件披露过程中,或许是由于记者的疏忽大意,或许是由于记者对刑侦程序不够熟悉,记者在报道警方调查取证时,将刑侦的一些核心机密公之于众,给警方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力。从犯罪嫌疑人落网后的口供中得知:他案发后经常将网吧作为栖身之处,借着网吧“鱼龙混杂”的环境来躲避警方的搜查。但是当他从媒体上得知警方已从网吧调取了监控录像,他从此再也没有上网①。媒体记者想把案情的最新进展情况第一时间传达给读者,本无可厚非,但记者却在细节描写时没有把握好合适的度,从而妨碍了警方的正常工作。
  新闻细节源于现场,具有真实感,并且有以小见大、只言片语凸显主题的功效,所以记者常常将捕捉到的细节融入到稿件当中,以期带来更好的报道效果。但是记者在描写新闻细节时应该结合报道的题材,如,违法犯罪的新闻细节要写得相对严肃、谨慎;社会新闻的细节可以写得相对活泼、轻松。总之,无论如何,记者在细节描写时,一定要张弛有度。
  一、描写违法犯罪新闻的细节时要把握好尺度
  记者在细节写作时,对违法犯罪的新闻细节,处置一定要合理,特别是涉及到凶杀、暴力、盗窃、迷信等事件时,记者更应谨慎。“记者在写作时不要把这些现象的细节写得那么详细具体,以致起到渲染扩散的不良作用”②。从社会效果来看,把凶杀、暴力、盗窃等违法事件写得过于详细是有害的。因为这些格调低劣的内容有害于人们的身心健康,特别是那些对是非分辨能力还不高的青少年可能会通过模仿而走入歧途。2010年2月23日发生于福建南平的惨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诸多媒体也跟进报道。《京华时报》发布了一篇《南平惨案凶手只愿负30%责任 称知道捅何处致命》③的新闻,报道中详细转述了凶手的庭审口供:罪犯左手抓住刀柄,将刀刃藏在袖子里;实施杀人时将刀抹受害者的脖子,后来学生发现后四处逃窜,罪犯索性直接用刀捅学生的心脏,因为他以前是学医的,知道捅心脏最致命。像这些残忍、血腥的细节不宜出现在新闻报道中,以免青少年或者心态不健康者模仿,带来更大的公共安全隐患。
  所以记者描写此类细节,一般不要写作案手段、工具、途径,而只把这类行为的时间、地点、原因、结果中的细节写好就可以了。
  二、不能过度渲染恐怖、血腥的气氛
  读者作为审美主体,有追求感官愉悦的要求,所以总是倾向于阅读一些富于美感的新闻,以此来陶冶性情。记者在细节写作中,应该满足读者的要求,避免写一些血腥、恐怖的细节。如果记者在写作时把握不好尺度,将细节刻画得过于血腥、过于恐怖,只能造成读者感官的不适,最终引起读者的反感。
  2007年9月17日,郑州市某都市报刊载了一篇《“爬行女孩”小艳丽三上手术台》的新闻,报道的是一个患有先天疾病的小女孩治病的故事。虽然该报道非常有新闻价值,但是稿件中出现了大量的细节描写,读罢让人感到反胃。稿件中写到了这样的细节:她的屁股上有个流脓不止的黑洞,黑洞有11厘米,不断往外流着脓水;清除黑洞的溃疡面时,留下了一个能放进鸡蛋的洞。记者如此清晰地描写这个细节是想获得读者的同情,增强报道效果。但如此赤裸裸的症状描写不但不能唤起读者的同情心,反而使读者感到恐怖甚至厌恶。
  这样题材的细节不是不可以写,但应该做到详略得当。像上述案例就可以避开具体症状,概括地来写,将描写的着力点放在小女孩与病魔作斗争这一细节上。
  三、描写时务必谨慎,切忌违背法律或者生活常识
  在写作中还要注意一点就是,所写的细节一定不能违背常识,诸如法律常识、科技常识、生活常识等。记者在写作中出现此类细节描写,势必会误导读者。《成都商报》2月14日刊登过一篇新闻,报道的是4名嫌犯因杀6人而被判死刑。④记者为了表现庭审现场的紧张气氛,在写作中,引入了两个现场细节:一是随着法官的一声“法警,带犯罪嫌疑人”,审判宣告开始;二是“受害人家属气愤至极,当庭摔坏了三个杯子”。记者在写这两个细节时,存在着杜撰的成分。因为在法庭上只存在原告和被告,所以法官只能宣布带“被告”,而犯罪嫌疑人是公安人员侦查时的称谓。并且记者为了表现审判现场的紧张气氛,将犯罪嫌疑人与受害者家属起冲突这一细节引入作品当中,并描写了摔杯子的细节。但这是破坏法庭秩序,是不值得肯定的。湖南某媒体报道了一篇《风雪中的指路灯》的新闻,说的是一位交警不畏天寒地冻、依然在交叉路口执勤。新闻结尾处有个细节:在车流中,这位交警抽空看看手机,记者问他在看什么?他回答道是看出生刚五个月儿子的照片。记者记录这个细节,用意可能是想表现这位交警既有阳刚性格的一面,又有柔情的一面:对家人有着深深的爱。但仔细想想这个细节就会发现,它出现在新闻作品中是不妥的。在正常情况下,由于交警身处特殊岗位(繁忙的十字路口),应该全神贯注,不允许懈怠分神。哪能去看手机照片呢?如果因为看照片而导致指挥不力,岂不是易引发交通意外?这个细节对交警的形象,反而有所折损。
  四、细节描写务必真实,不能因为过度赞扬或者溢美而使新闻失实
  一些记者在写作中,为了表现人物的高大形象或者某地的杰出政绩时,将人物或者某地政绩有意拔高。写教师常写他累倒在讲台上,先进人物就写废寝忘食。邓亚萍面对过度赞誉的报道时也曾说过,过度的渲染使得她本人都不好意思了。羽坛名将也曾发表意见说,著名运动员是人,不是神,记者赞扬要适可而止。2002年 《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一篇文章《为什么不宣传袁隆平爱惜身体?》,文章中援引了一个案例:2002年2月6日,袁隆平到武汉和一群中学生面对面交流。其间一名中学生讲到他从报纸上读到袁院士累倒在稻田里仍不放弃工作,对此感到很崇敬。袁隆平回答说,他从来没有累倒在稻田里,那是记者的杜撰。《中国青年报》对此事件发表了评论,并声称“这种典型的宣传害处是非常大的”。
  记者在新闻写作时心怀“细节意识”,以此来提升作品的报道效果,这一点值得提倡。但是记者在细节描写时一定要把握好度,细节的取舍一定要谨慎。切忌因为细节的把握不当而折损报道对象的形象、降低新闻作品的质量。■
  
  参考文献
   ①《安徽商报》,2010年03月24日
  ②蒋安,《新闻监督学》,新华出版社,2001年,P281
  ③《京华时报》,2010年04月09日
  ④《残害6人 4恶魔一审领死刑》,《成都商报》,2月14日
  (作者:均为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07级研究生)
  责编:周蕾
其他文献
【摘 要】以乡村人际关系为主体的社会交往格局变迁是体现乡村发展及变迁脉络的重要方面。本文选取乡村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厘清该地区人际交往的方式和功能,对于研究少数民族人际交往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乡村少数民族人际交往的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来自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信息;就交往方式而言,主要是传统的人际交往、媒介作为平台的人际交往和媒介作为仪式化情境的人际交往。乡村少数民族人际
【摘要】相较于传统媒体,互联网以其即时性、交互性、开放性、平等性、自由性、接近性和广泛性的传播特点使公众可以进一步表达意见。基于互联网形成的网络舆论更是公众反映问题的聚集地。网络舆论的民意直达性,打破传统媒体精英控制格局,同时又使传统媒体下的受众接近权有所突破。网络舆论对受众接近权的突破在人民网的“E两会”中表现尤为显著。  【关键词】网络舆论 受众接近权 “E两会”    近年来在中国,人们开始
【摘要】我国目前处在阶层分化的转型时期,弱势群体的话语权受到广泛的关注。贾樟柯运用电影这个特殊的传播媒介,赋予影片中的角色一定的话语权。作为掌握媒介资源的精英群体,更应怀有人文主义情怀,来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表达空间和表达途径。  【关键词】社会阶层 弱势群体 话语权 贾樟柯 电影    社会弱势群体的话语权,是社会转型时期敏感又容易被忽略的社会问题。现阶段,社会弱势群体能够使用的大众传播工具以及对
【摘 要】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人都成为了自媒体,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舆论监督。但由于网络舆论监督的局限性,难免出现信息失真,把关人缺位等问题。本文以2013年2月17日发生的“李天一案”为例,试分析其传播机制和传播效果,探究该事件对我国网络舆论监督领域的影响和启示。  【关键词】网络 舆论监督 “李天一案”  “李天一案”发生后,李天一成为了舆论的“聚光点”,舆论界的质疑声、谩骂声铺天盖地袭来。
【摘要】本文通过对新闻客观性的研究做一综述,以期对新闻客观性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认识。笔者将现有的对新闻客观性的研究分为三类:其一是从新闻理论(部分是从哲学角度)角度思考新闻客观性的问题;其二是从新闻业务实践上对新闻客观性的应用的思考;其三是对西方新闻客观性理论的介绍和思考。  【关键词】新闻客观性综述    研究新闻理论,有一个话题始终绕不过去,那就是新闻客观性问题。可以这样说,这一问题自从被提出
“不怕通报,就怕见报”,是人们对新闻舆论监督作用和影响力的生动描述。  这是因为,表达意见、引导舆论,是新闻事业的基本功能之一。而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介对社会权力和公共事务中的偏差现象和行为,进行报道和评论的一种倾向性传播活动。它是公众意见的媒体表达,是现代传播条件下舆论监督的主要形式,是新闻媒体的一项基本功能,也是新闻工作者的一项神圣职责。  作为安徽农村发行量和影响力最大的报纸,《安徽日报农村
【摘 要】本文通过对新交规“闯黄灯”话题的新浪微博实证研究,探讨网络平台中的大众媒体、网民、政府三者在信源内容上的关联性,并借此思考微时代下的立法执法民主化。研究表明,政府是影响力最大的信息生产者;大众媒体的网络角色与社会角色变化不大,但更倾向个人化的表达方式;网民在网络平台中的角色更接近信息传播者而不是信息生产者。  【关键词】法规 网络舆情 微话题  随着互联网的大范围普及、网民数量的不断攀升
【摘要】湖南卫视和东方卫视,都是国内炙手可热的地方电视频道,卫星台中的佼佼者。在过去的2年里,这两个频道的竞争尤为激烈。然而,细细观察之下,笔者发现在实力竞争之外,两大卫视都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放到了寻求“差异”之上,力求以差异化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关键词】差异化 节目 编排    在经济学中,产品“差异化”是指在众多产品中,让消费者觉察到的某一种产品和其它产品的真实或潜在的细微差别。好的“差异化
【摘 要】1993年《东方时空》成为我国第一档早间新闻节目,继此,早间新闻节目开始涌现。如中央一套的《朝闻天下》、广东卫视的《广东早晨》、辽宁都市频道的《新闻早早报》、河南卫视的《河南新闻联播》以及贵州卫视的《贵州新闻联播》等。其中,辽宁卫视的《第一时间》开播至今已经十三年之久,可以说,从创办节目到节目成熟,《第一时间》已经在新闻选题上形成一定特色。  【关键词】早间新闻 选题特色 《第一时间》 
【摘 要】创业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在我国创业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对创业教育理解的各种误区,同时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学科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西部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要略落后于东部地区各高校的开展情况,同时对文科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效果也是不尽如人意。本文以西部高校文科生创业能力培养效果为视角,通过对创业教育基本概念的进一步深入挖掘,结合文科生的特质对西部高校特别是文科生的创业能力培养提出改